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
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在紅樓離別的晚上,韋莊要和紅樓裡邊的一位女子離別,滿懷悲傷。兩人並沒有入帳而睡,而是半捲簾子,照著燈徹夜未眠。等到殘月西斜,天快要亮了,也正是男子該要離開的時候,這時男子和女子流淚告別。
女子就為男子彈起了琵琶。琵琶的聲音,就跟樹上黃鸝鳥兒的叫聲一樣婉轉動聽!琵琶聲又似乎在訴說:一定要早回家,一定要記得在那個綠紗窗下,有一個花一樣美麗的人,在等著你回來。(言外之意是,人如花一樣美麗,人也如花一樣容易凋零憔悴)
因為戰爭,韋莊離開故鄉,與女子告別(也像是與故鄉告別)。走之後,經過了很多的戰亂流離,韋莊終於來到了四川。當時王健在四川自立為王,於是就把從長安來的韋莊任命為宰相。
第二首《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只該在江南住到老。碧水藍天,雨船聽雨好入眠。賣酒女子貌如明月。沒有老就不要還鄉,否則會思念到斷腸的。
張惠言在《詞選》中說:江南即指蜀。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說:蜀王重其才,舉以為相。再加上當時中原沸亂,還鄉不得,故還鄉須斷腸。
第三首《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六十六歲那年,韋莊應西川節度使王建之聘人川,他生命的最後時光都印在了西蜀。人川後的韋莊,鄉愁之外,又多了對江南的懷念。上一首「人人盡說江南好」雖也寫出了江南之好,但歸結到情感歸宿仍是對家鄉的留戀,這首詞卻是對昔日江南美好生活的念念不忘。
第四首《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
勸君今夜須沈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勸你今夜一定要喝個大醉,酒杯前不要聊明天的事。珍重主人的心意,酒深情意也深。你只須愁那春夜太短,不要抱怨酒杯太滿。遇到酒且呵呵笑,人生能有幾何!
此時最讓人樂道的就是「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這句。唐朝滅亡到此時,韋莊已年近七十,歷盡人世艱辛,所剩時日亦不多,因而他說今天有酒而不及時行樂,明天想行樂,還不知有沒有呢!於是在「呵呵」二字最為傳神,這實是強顏歡笑,其中蘊涵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
第五首《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現在的洛陽正是春光明媚的美好時候,可是,洛陽的才子卻依舊流落他鄉,日益衰老。相比之下,洛陽水邊的堤岸上柳樹一定長得非常茂盛。想到這些,再加上已經永遠回不去故鄉,不僅覺得心裡哀傷。
四川錦江的邊上,開滿了桃花,春水也非常碧綠,江水之中還有一對兒鴛鴦鳥在沐浴。當我看到些,就想起當年勸我早回家的那個女子。面對著西下的斜陽,心中滿是離恨的愁緒。我難道不懷念她嗎?我當然懷念,只是音信斷絕,她永遠不知道罷了。
在洛陽的時候,韋莊被稱為「秦婦吟秀才」當時他寫的一首《秦婦吟》被人們廣泛的抄寫在扇子、帷幕,簾帳等器物上面,是一位洛陽才子。於是有了「唐末巨手」的稱號。
韋莊的這組《菩薩蠻》寫盡了作者自己浪蕩天涯,落魄失意,對年華早已虛度殆盡的感慨,以及對現實中離別的女子和唐朝故國的思念。
看完這五首韋莊的《菩薩蠻》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韋莊詞能夠跟溫庭筠的詞合稱為「溫韋詞」也就明白了,韋莊的詞為何能夠在《花間集》中脫穎而出。因為詞作透過寫美女和愛情而表現出了更豐富的意象,而並非僅僅是陳詞豔曲。但是韋莊不僅如此,他更被人稱道的是「樂府三絕」之一的《秦婦吟》。
韋莊的《秦婦吟》是什麼?
《秦婦吟》是韋莊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而且是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人借一位逃難的婦女之口,描述了黃巢起義這一歷史事件,而且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並且這首《秦婦吟》與漢代的《孔雀東南飛》北朝的《木蘭詩》合稱為「樂府三絕」。
意愛笑:意而愛,愛而笑,笑而詩。關注意愛笑,訂閱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