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洮《枯木詩辭召命作》賞析:「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

2020-12-04 榆木齋

翁洮《枯木詩辭召命作》賞析:「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

文:枯木

《枯木詩辭召命作》

【唐】翁洮

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賒。

有根盤水石,無葉接煙霞。

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

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

翁洮,字子平,號青山,睦州壽昌(浙江建德市)人,晚唐詩人,生卒年代待考,約生活於唐文宗至唐昭宗朝。於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登柳玭榜進士第,初選開封府,任滿受左丞所薦入朝,加升禮部主客司員外郎,繼封殿中侍御史,後歸隱鄉裡。

翁洮工於詩,風格古樸,注重錘鍊,和當時詩人方幹、李頻有交往,《全唐詩》收錄其作十三首。翁洮隱居鄉間時,唐昭宗曾經下令徵召,然而翁洮對晚唐宦官當權、藩鎮割據、戰火紛飛的政治景象已經看破,於是決意隱居山川,便以這首《枯木詩》為辭,唐僖宗看到後,嘉其意志,復遣使賜以曲江魚。

這首《枯木詩辭召命作》詩,詩人以崖溪枯木自喻,一方面指出自己非常享受自然之趣,並且決意歸隱山野的志向;一方面也表達自己曾經懷才不遇,如今感謝朝廷眷顧之情。下面我們就簡單賞析一下這首詩。

「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賒」「賒」在本詩中應讀作「shā」而不是「shē」,這樣更符合唐代詩詞音韻,原因我們另文專門討論,這裡就不贅述。「賒」的意思為「久遠」,新華字典中並無此意,然而在唐詩中常見到該詞,如南北朝詩人張正見的《關山月》:「欲驗盈虛理,方知道路賒」,隋唐詩人王績《山中別李處士》:「為向東溪道,人來路漸賒」,唐詩人戎昱的《桂州臘夜》:「坐到三更盡,歸仍萬裡賒」等都是此意。首聯描述枯木由來,大意為:枯木生長在山崖溪畔,形成已經歲月久遠。

「有根盤水石,無葉接煙霞」,頷聯描寫枯木的優美姿態。枯木深深紮根在山石水畔,盤根錯節,形態矯健;雖然沒有樹葉相襯,可是在峽谷山崖中,煙霧繚繞,騰挪跌宕,更顯得氣勢雄渾。

「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頸聯描寫枯木自得其樂的意境。枯木雖然自己不能開花,然而大自然就給予了優美的裝扮,早春二月,枯木上青苔翠綠,春意盎然;三冬季節,大雪紛飛,飄落在枯木上,猶如雪梅綻放,蔚為壯觀。

「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星使」:古時認為天節八星主使臣事,因稱帝王的使者為星使,如唐詩人劉長卿《賈侍郎自會稽使回》詩有:「江上逢星使,南來自會稽」「靈槎」:指能乘往天河的船筏,也指船。典出晉代張華《博物志》卷十:「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來。」,這裡指良材。尾聯抒情,詩人以枯木本靈槎自喻,詩人雖然在山野自得其樂,然而為人不知,不被看重,如果不是朝廷派人前來徵召,大概是沒有人知道自己身份的。

這首《枯木詩辭召命作》詩,寫景抒情,寄情於景,詩人以枯木自喻,表明自己退居鄉間,隱居山野,不但習以為常,而且自得其樂,因而無意宦海,表達委婉推辭。同時,在最後詩人也微微表露出對當時社會政局的不滿,年輕時志向高大,卻懷才不遇,不得不辭官歸鄉,到了晚年才被徵召,滿腹才華無處施展,可是面對當時紛亂政局,無力回天,即便是到了朝廷也只能是傀儡木偶,還不如在山野自在,因而委婉的拒絕了朝廷徵召。

該詩簡潔明了,風格古樸,寓意深刻,意味悠遠,尤其是描寫枯木的形態「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構思巧妙,想像綺麗,順手拈來,猶如飛來之筆,頗有點睛之處,值得一讀。

2020/12/2榆木齋

相關焦點

  • 描寫冬天的詩句: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 最唯美的100首春天古詩(附賞析)
    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託的詩情畫意,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詩010春雪 【唐】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賞析】這首《春雪》詩,構思新巧。
  • 十首描寫吃驚的古詩詞,悲喜自然事,驚詫也入詩
    韋應物曾經有詩描寫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當泡沫消失,我們會從夢中驚醒;當鴉雀無聲,可能是技驚四座。在最深的絕望裡學會看最美的風景,這是寵辱不驚;用虛偽的微笑去掩蓋內心的悲傷,這是驚鴻照影。杜甫寫詩很講究,「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木蘭從軍多年回家鄉,「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 三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番花信風,春的消息,詩的海洋
    燕明·郭輔畿巧隨花信學春遊,宛轉東風弄石柔。遠到似傳前月信,新逢猶話去年愁。銜來花片窺金屋,挾得新胎認舊愁。相對美人多別恨,雙雙聯翮碧雲頭。20.二月醉梅明·釋函是二月尋梅樹樹空,一株臺畔最玲瓏。開經雨雪香猶在,看到晴明色較濃。
  • 柳惲《詠薔薇詩》賞析: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柳惲《詠薔薇詩》賞析: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枯木《詠薔薇》【南朝】(梁)柳惲當戶種薔薇,枝葉太葳蕤。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春閨不能靜,開匣理明妃。曲池浮採採,斜岸列依依。善弈棋,「梁武帝好奕棋,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劣,為《棋品》三卷。惲為第二焉。」。另外,柳惲還精醫術,通曉醫學精妙之道。還擅長佔卜,著有《卜杖龜經》,可惜他的著述均己散佚。柳惲在梁朝以多才多藝著稱天下,梁武帝評價:"吾聞君子不可求備,至如柳惲,可謂具美。分其才藝,足了十人。"。並且柳惲是齊梁時期頗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幼時以擅長賦詩聞名,晚年在吳興任官也作許多詩篇。
  • 辛苦孤花破小寒,服殺虛空解作詩 | 今日小寒
    明明十一二月樹上葉子掉光後,也頗見過幾個喜鵲巢的。三候雉始鴝:「雉」是野雞,「鴝」為鳴叫。大約是求偶。這個我沒見過,但可以腦補出尾羽又長又斑斕的野雞在灌木叢裡唱歌的樣子,也覺得喜氣洋洋。或正因三候俱全,所以唐代元稹的《小寒》才成為小寒節氣第一名詩,年年被引用不已: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 五首離思唐詩: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五首離思唐詩。1.《餞別王十一南遊》唐.劉長卿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贈別》唐.杜牧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坐的意思解釋成「因為」對嗎?
    前言今天@老街味道 遇到了這個問題,有人問: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坐」被解釋為「因為」,各位網友有何看法?杜牧的《山行》估計小學生能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先看看這首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按照語文課本的說法,詩中的「坐」是「因為、由於」的意思。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喪鐘為誰而鳴》,書名就出自剛剛這段文字,海明威還用它作了書的開篇。不過很少人知道,這段文字出自英國詩人約翰.多恩之手。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賞析約翰.多恩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先來認識一下詩人吧。約翰.多恩,17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主教。
  • 三首著名的謎語詩,題目就是謎底,僅有一字,千年來讓人傷透腦筋
    謎語詩,顧名思義,即是以詩歌內容作謎面,以詩意作謎底,引讀者去思去猜。正因為詩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與象徵性,能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所以,以詩作謎,更有韻味。《A》唐·王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遠看山色蒼翠,走近卻聽不到溪流的聲音;春去秋來,花兒仍肆意盛開,人迎面走來,樹上的鳥兒卻毫不驚慌。
  • 用中藥名寫的詩《病中戲作本草詩》,作者名中也帶中藥名!
    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後退隱廬山。交遊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這是他的人生的汙點)。約卒於紹興末年。以詩著名,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也能詞,風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跡。
  • 詩在花間語,鳥欲向天鳴——馮泊花鳥賞析
    幾年過去,馮泊先生畫風日漸穩定而臻於精到,其在花鳥世界中的獨特發現和另類表達,讓其作品的藝術指向和表現手段,具有了詩性、禪意和鐫刻著個人印記的形象標籤。馮泊,生於1968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寫意畫協會理事,天水市人大代表,秦州區人大代表,天水市青年美協常務副主席,秦州區美協副主席。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詩人罷官之後,回歸田園之時所作的詩
    人們在稻花香味中談論著豐收的景象,耳邊聽到青蛙的陣陣叫聲,似乎在為豐收而喜悅。天空有幾顆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過去的茅店還坐落在土地廟邊的樹林中,轉過山路便看到溪流小橋突然出現在眼前了。【創作賞析】辛棄疾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在早期他寫過很多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之詞,但因為當朝的政治混亂,他壯志難酬,所以漸漸在詞中多出了悲憤之情。
  • 「詩與畫」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
    陽春三月,桃花爛漫,古今名家筆下的桃花更是各具神採,為我們送來不盡的春意。讓我們藉助畫家、詩人的神助妙筆,一同去欣賞詩畫中的芳華!《桃花庵詩圖》明 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 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賞析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唐代】元稹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譯文寒露來臨,驚訝發現時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見菊花次第變黃。千家萬戶前,風兒好像掃著落葉,晴空萬裡上,大雁好像隨著太陽南飛。
  • 木芙蓉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
    木芙蓉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枯木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酒醉芙蓉等,原產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華南地區木芙蓉以成都一帶栽培最多,蜀後主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現木芙蓉為成都市市花。
  • 人物命運的巧妙暗喻——《紅樓夢》詠菊詩賞析
    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寶釵作了第一首。這一首用的是「四支」韻。對這首詩,李紈評為第八。詠菊詩,把菊花擬人化了。憶菊,其實是憶人。詩中以菊擬所「憶」之人,所以詩一開始,就說在西風漸起、蓼紅葦白時菊尚未開,只好惆悵地暗中思念,令人「斷腸」。頷聯寫花圃已舊,秋菊難尋,只有夢裡能見,突出了一個「憶」字。
  • 和楝花有關的詩詞擷拾賞析
    和楝花有關的古詩詞擷拾賞析枯木楝(liàn)花,是「二十四番花信風」的最後一番花信風,二十四番花信風始於梅花,終於楝花。而楝花,鬱鬱蔥蔥,芳香沁脾,紫暈流蘇,雲蒸霞蔚,作為暮春的註腳,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關於楝花的詩詞也頗為豐產,我們擷取幾首,簡單賞析,作為送春迎夏的點綴吧。
  • 幾首詩詞堪稱驚豔之作,已不知其作者,最喜歡的還是最後一首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還有許多心裡話都不說了,只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賞析: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儘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覆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綰結。
  • 海南周刊 吟花詩人王佐——左手詩卷右手花
    這裡典出《三國演義》,原話為:「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王佐以「雞肋」自謙自己的詩文。但正如日本學者小葉田淳在《海南島史》中說:「以詩文論,在海南人士中,首先推王佐。」特別是他的詩,尤為值得稱道。  詩寫得好的人,骨子裡是有浪漫主義的,哪怕是杜甫這樣的悲天憫人,也能在情起之時寫出「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這般柔情詩句。王佐的浪漫體現在他對花的喜愛上,他究竟有多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