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吟花詩人王佐——左手詩卷右手花

2021-01-08 網易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李夢楠

  綠樹掩村廓,草木正蔭盛,雖然已到了冬季,但臨高縣博厚鎮透灘村的自然景致與夏日並無太多區別。村中,王佐公祠、王佐墓等古蹟讓人想到這裡正是「海南四絕」中的「詩絕」王佐的故鄉。

  近年來,臨高縣高度重視對透灘村的文物古蹟的挖掘,在這裡精心打造了王佐文化公園。但不知如果王佐穿越回來,會不會覺得這個公園花香太少。

  王佐是愛花之人,在他的詩文之中常常流露出對花的欣賞與喜愛,只這透灘村,王佐就曾賦詩曰:「熙熙暖日映花嬌,習習和風捲嫩蕉。時雨過空西望遠,透灘灘水綠平橋。」

  

  刺桐花。

  刺桐花開三月天

  王佐1428年生於臨高縣蠶村,即今臨高縣博厚鎮透灘村,曾任廣東高州同知和江西臨江府同知等職,在史志中以為官清廉著稱。王佐、丘濬、海瑞、張嶽崧等四位海南歷史名人分別被稱為吟絕、著絕、忠絕、書絕,合稱「海南四絕」。

  王佐著有《雞肋集》《經籍目略》《瓊臺外紀》等書。其中《雞肋集》是其詩文集,流傳至今,最為著名,王佐自謙說:「棄之有味,而不忍棄之也。」這裡典出《三國演義》,原話為:「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王佐以「雞肋」自謙自己的詩文。但正如日本學者小葉田淳在《海南島史》中說:「以詩文論,在海南人士中,首先推王佐。」特別是他的詩,尤為值得稱道。

  詩寫得好的人,骨子裡是有浪漫主義的,哪怕是杜甫這樣的悲天憫人,也能在情起之時寫出「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這般柔情詩句。王佐的浪漫體現在他對花的喜愛上,他究竟有多愛花?王佐有別號為「桐鄉」,世人也稱他為王桐鄉。

  取「桐鄉」這個別號,正是緣自王佐家鄉多種刺桐。這種海南的鄉土樹種,每到春季,刺桐花便會開滿大街小巷,它色彩豔麗,紅豔動人,極為壯觀。古人曾有詩云:「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軍欲燒空」,可見刺桐開花時的壯麗。

  王佐在詩文中熱情讚美刺桐樹與刺桐花,說刺桐樹有「界藩」「糞田壤」「色藍」三大作用,還有不少詩作專門贊詠刺桐,如這首《刺桐》:

  東君三月剪猩紅,

  分著枝頭片片工。

  海國鄉村隨處有,

  田家門巷一般同。

  離披風火欲生焰,

  爛熳晴霞幾鬧空。

  地迥幸無車馬到,

  閒看花候畢農功。

  這首詩中生動形象描寫了刺桐花開的場景,尤其是頸聯兩句,寫出了紅花怒放如烈焰朵朵的場景,如今這樣的場景還能在海南的許多地方見到。王佐在另一首中也寫道:「刺桐花開三月天,鷓鴣聲裡好閒眠。誰言老圃風煙歇,還看芳春景物妍。」這裡記錄的是王佐在故鄉踏春時所見所聞,可見刺桐花在其心中的地位之特殊。

  花中寫盡哲理事

  王佐一生愛花,常常借寫花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諷古論今或是探討人生哲理。

  二花嘆

  巖桂清香無美色,

  海棠色美少清香。

  我憐王粲侵時貌,

  誰惜楊妃醉晚妝。

  七裡園林醒蝶夢,

  五更風雨斷鶯腸。

  詞人怪得千般恨,

  二美難並世所傷。

  色與香、兩難全,王佐這首《二花嘆》,表面寫巖桂、海棠二花,實質卻揭示出一切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有優亦有劣的道理。他把哲理詩化,借「嘆花」為「人盡其材」而發出吶喊。

  北宋佞臣丁謂代表作《山居》中曾有兩句廣為流傳的詩句:「草解忘憂憂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丁謂曾被貶崖州,有學者考評《山居》是其在瓊崖時所作。丁謂的這兩句詩用忘憂草和含笑花兩種花草嵌對,對仗工整,寓意雙關,堪稱佳對,也算提出當時的一個「時代之問」。

  幾百年後,王佐則用《含笑花(其一)》這首詩回答了這個問題。

  含笑花(其一)

  堯草元能指佞臣,

  逢花休問笑何人。

  君看青史千年笑,

  奚止山花笑一春。

  白白紅紅竟好春,

  含香羞澀似含顰。

  無端卻被崖州戶,

  錯怪閒花解笑人。

  這首詩指出含笑只是花開一春,微笑示人,即便是譏笑也是一時。這裡王佐想說的是無論做人還是做官自要守住清廉名節,不要做丁謂這樣的佞臣,被人譏笑千年。

  此外,王佐還作有《冬日榴花記》一文,說明人不應追求怪誕之事,做事應該順應自然之規則。王佐寫道,某家有一棵石榴樹,當草木枯死的時候,它卻花開得正豔。有人說這是「得天地之和所而然」,認為是祥瑞。

  王佐卻認為這個現象違背了自然規律,會對其他正常生長的物種有所影響。「夫所謂祥者,得其常而異其常者也。若非其常,雖美,為妖孽、為怪異而已。」在這裡,王佐強調了要順應自然規律,這也是有明一代儒學家格物致知思想的體現。

  

  王佐的《雞肋集》。

  致仕還鄉種花臺

  明代弘治5年(1492年),此時在位的明孝宗朱佑樘勵精圖治,頗有一番中興的氣象,但這一年王佐已經65歲,20餘年官宦漂泊已讓他對入朝為官失去興趣,加上自己的三處萍蹤只為知府副職,政治抱負施展已經無望,因此呈辭返鄉。

  回歸故裡,王佐找到了另一番天地,直到1512年去世,晚年在老家的20年間,他寄情家鄉的山水風物,寫下不少出彩的詩篇,他的詩狀物寫景皆刻畫入微,而懷古抒情之作多懷愛國憂民之思。

  寫詩作文之餘,王佐憑藉著透灘村依山傍水、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島內外採集回400多種花卉,營造起美麗多彩的「聚景園」,算得上實實在在的「花痴」。王佐在《桐鄉八小景大蘋洲》一詩中寫到:

  光風泛州渚,草暖花亂開。

  歸田無別業,此是種花臺。

  相傳「聚景園」綠樹成蔭,竹林相對,奇花異草四季飄香,蟲鳥爭鳴,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王佐曾詠「桐鄉夏蔭」詩一首,以紀其實。「桐鄉夏蔭」曾經被列為「臨高八景」之一。

  

  檳榔花。

  桐鄉夏景

  檳榔花開滿院香,

  雨餘窗下納微涼。

  西灘新水漲寒綠,

  南畝蚤禾標晚芒。

  鸚鵡來催新隴麥,

  杜鵑叫插上旬秧。

  白頭林下無餘事,

  端為年年景物忙。

  

  《海南四大才子組畫》之王佐素描圖。

  首聯王佐從檳榔花起筆,很有海南鄉土特色,而後的景物描寫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夏日農忙圖。尾聯寫出了自己致仕歸鄉後,在鄉野之間的閒適狀態,正是有了這份閒適,王佐才能寄情在這花草景侍弄之中。

  雖然歸鄉後的王佐日漸年老體弱,但對種花這個事情卻不含糊,他自己有詩云:「東風吹暖到天涯,修治欄幹護好花。無奈風光欺老眼,看花渾似隔窗紗。」春暖花開的日子,王佐想的是修理欄杆守護住花,可惜一個如此愛花之人卻年老眼蒙,看花都如隔著窗紗一般看不真切了。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女人花!左手是溫暖,右手是幸福
    「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只盼望一雙溫柔手能撫慰我內心的寂寞……」女人的心是最善良最軟的,她最在乎的還是能有個知心愛人來陪伴自己,可以懂得自己的心事,可以為自己分憂解難,可以在自己迷失的時候,可以幫她撥開雲霧見月明,可以在自己無法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
  • 「當代詩人詠夏天」張海燕 卷
    夏季值得吟唱也必得吟唱,詩人在這個季節裡當然不會擱下手中的筆,停下詩歌的腳步。雲帆特色欄目《當代詩人詠四季》繼續為您推「送清涼一夏」系列精彩作品。和石齋《甲午詩人節》獨清獨醒善其身,楚水湘山似解顰。角黍龍舟今勝古,文章何處哭靈均?和銜月樓端午詩心海難平一寸波,縛雞無力剩吟哦。
  • 右手舉獎盃左手捧鮮花!陳夢樂開了花,劉國梁親自為馬龍頒發金牌
    右手舉獎盃左手捧鮮花!陳夢樂開了花,劉國梁親自為馬龍頒發金牌在女單決賽中,陳夢4-1輕鬆擊敗了王曼昱,實現了四連冠,也超越了劉詩雯,成為歷史第一人,當然就獲得亞軍的王曼昱同樣值得掌聲,她在半決賽中4-0橫掃了伊藤美誠。男單決賽中,樊振東和馬龍時隔7天之後再次相遇,這一次,馬龍4-1擊敗了世界第1樊振東,第六次奪得總決賽冠軍,也創造了歷史。
  • 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什麼歌 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歌詞完整版
    「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這首歌最近還挺火的,如果經常玩抖音的抖友應該都聽過這首歌。那麼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什麼歌?下面來看一下。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什麼歌  《野狼disco》。  其實這首歌的名字叫「野狼disco」。
  • 原創詩詞-李遂生|遍地開詩花 斑斕勝彩霞 己亥雜詩詞(二十首)
    題贈天空蔚藍黃信祺遍地開詩花,斑斕勝彩霞。天空澆雨露,催發芷蘭芽。王克社長攜詩友做客寒舍吟邀請詩朋寒舍聊,愧無豐饌伴佳醪。甕安惠水都勻會,雅韻賡詩文藝嘮。酒過三巡浮醉靨,客逢一面見靈標。遠賓難得常相聚,寶馬攜情隨友飄。
  • 「當代詩人詠夏天」宋玉秋 卷
    雲帆詩人詠夏天·宋玉秋 卷編者按中國夏季指農曆四、五、六月,分別稱之為孟夏、仲夏和季夏。夏季值得吟唱也必得吟唱,詩人在這個季節裡當然不會擱下手中的筆,停下詩歌的腳步。雲帆特色欄目《當代詩人詠四季》繼續為您推「送清涼一夏」系列精彩作品。定風波對酒當歌夢一場,臨窗聽雨又何妨。已倦人前裝落拓,還酌,由他世態各炎涼。老去襟懷憐社燕,飛遍,舊時王謝說天長。漫有閒情何處倚,風起,飄萍亂絮兩空忙。
  • 翁洮《枯木詩辭召命作》賞析:「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
    翁洮《枯木詩辭召命作》賞析:「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文:枯木《枯木詩辭召命作》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翁洮,字子平,號青山,睦州壽昌(浙江建德市)人,晚唐詩人,生卒年代待考,約生活於唐文宗至唐昭宗朝。
  • 【藍圖畫●第45期】花中十友,一詩一花詠佳話
    說起詩與花,宋代詩人曾瑞伯曾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蘭花為芳友,梅花為清友;瑞香為殊友,蓮花為淨友;梔子為禪友,臘梅為奇友;菊花為佳友,桂花為仙友;海棠為名友,荼蘼為韻友。後有人將這「花中十友」各配了一首詩,傳為佳話。在這清冷的冬日,讓我們定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
  • 看過聞一多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就能懂
    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首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當代詩人詠夏天」吳瑾 卷
    【當代詩人詠夏天】吳瑾卷【作者簡介】吳瑾,字德瑜,網名仲雍胄胤,書齋號尚德堂,溫州市文成縣人樂交友,勤問學,乙未歲入金陵董學增先生門下習詩。後,時問詩於荊州廖國華先生,學詩路上,轉益多師,所獲良多,至為感恩。乙未夏遊文成峽谷景廊奇峽險中尋,花開似有音。一山飛鳥急,滿谷綠陰森。泉匯成雄瀑,風吹過搖林。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古往今來,詩人們對冬季寒梅雪景都是情有獨鍾,詠雪詠梅的名詩佳句不勝枚舉,如蘇軾的兩句「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意思是雪花在半夜飄然遺落,像禾苗隨風起伏綠浪連波,預示著明年的好收成。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詩在古代是吟的,且看古代男女對唱
    所謂聯句詩,是由兩人或多人,各自寫成一句或幾句,合成為一首詩。起始於漢朝的《柏梁詩》,被認為是這種式樣詩的雛形。詩在古代是吟的,所以有「吟詩作對」的說法。所謂的吟,是吟唱吟誦的意思。重唱中有男女聲二重唱,連句詩中也有男女二人分別連句的詩。男女合作的連句詩,雖然數量上少的可憐,但由於是性別的緣故,內容卻是很悲傷和哀婉的。
  • 浙江詩人|「詩意浙江·走進沙溪玫瑰莊園」詩專輯(五)
    △封面    《浙江詩人》春季.總第一卷(創刊號)。128個頁碼。由金鑑才先生題字,杭州出版社出版發行。本卷收入125位浙江詩人的作品。第2卷(夏卷)預計8月上旬出爐。敬請關注和訂閱!本期為「詩意浙江·走進沙溪玫瑰莊園」詩專輯(五),歡迎繼續閱讀!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崔護作為唐代詩人,在《全唐詩》中存詩六首,而這一首《題都城南莊》就讓他盛名至今。這首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在《唐傳奇》中還有一篇筆記小說《崔護》,講述的崔護清明踏青偶遇一女子,第二年再去尋時卻不遇的遭遇。
  • 左手,右手
    辰光除了精心搽藥、噴藥護理外,還笨手笨腳地變著法煮飯做菜,為的是晨曦吃飽了不痛……都說夫妻是左手和右手,時間長了,就是彼此碰到了也沒有感覺。平時左手和右手似乎都各幹各的,閒著的時候,攪在一起,或是分開,都很隨意。但當一隻手拎東西拎不動的時候,主動過來換的是另一隻手,默默接過重物。路上的風景,人多的時候,再美的風景也會被錯過。
  • 此古詩是唐詩的頂峰,唐朝最美的古典詩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附...
    聞一多評價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春江花月夜》在藝術上的成就達到了同類詩中的最高水平。整首詩的意境美到窒息。在這靜寞幽深的春江花月夜裡,有多少人天各一方,依託著月光遙寄思情,而落月的餘輝只能是無可奈何地帶著不能寧靜的情思,把樹影灑滿了漫漫無盡的江邊。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花開的季節可不光只有花最美還有詩,這些關於花的詩詞你都知道嗎
    花影 宋代: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借吟詠花影,抒發了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全詩自始至終著眼於一個「變」字,寫光的變化,寫花影的變化,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感情變化。花影本來很美,詩人卻「幾度呼童」去「掃」,原來詩人是用諷喻的手法,將重重疊疊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盤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無論怎樣努力,也把他們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來一批。
  • 左手吃飯 右手寫字
    「每次吃飯,爸媽都讓我用右手,如果用左手就不給我吃飯。還說,如果我再拿左手吃飯,其他小朋友都不和我玩了!」小曹回憶道,但是,每次母親看到他拿右手哭著把飯送不到嘴裡時,都會很心疼、很無奈,最終,他還是用左手吃飯,用右手寫字。 讀初中時的一個暑假,趁家裡沒人,小曹想給母親做一頓飯,於是左手拿起刀,右手拿土豆,開始切土豆絲,三顆土豆切了半個多小時。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詩畫張家界|河南詩人煜兒:用熱愛歌唱出詞語彙聚的「張家界」
    編者按: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憧憬,就像詩和遠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詩和遠方,在詩的引領下奔赴遠方,看見奇峰秀水,張家界便是邂逅詩和遠方的地方。仙境張家界·詩約全世界。9月5日,2020年第四屆中國·張家界國際旅遊詩歌節之「我為美麗寫首詩」全國精美旅遊短詩大賽正式啟動,點燃大眾詩歌創作熱情。9月26日起,紅網時刻推出【詩畫張家界】系列報導,為你帶來詩歌創作者和張家界的故事。河南詩人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