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詩文有什麼意義?看過聞一多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就能懂

2020-12-04 梵羲讀書

前兩天,女兒參加一個詩歌創作競賽,但因為她從沒有接觸過詩歌寫作,就選擇了與之有關的詩歌作文。她的作文表達的主要意思便是要多學習古詩文,把中國最優秀的文學形式傳承下去。

我把女兒的文章仔細閱讀了,也給她做了一些修改。這篇詩歌作文能否獲得競賽評委們的青睞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女兒從這篇詩歌作文的寫作中認識到了需要學習古詩文。學習古詩文到底有什麼意義?今天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中國古代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可以說就是五千年文明的載體,而這些古代經典幾乎都是古詩文,如果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可資借鑑的話,我想,讀古代經典無疑是一個捷徑,因為古人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精神文化。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人活得最瀟灑、最灑脫、最浪漫、最有魅力呢?我認為是在唐朝,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讀唐詩中體會到。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首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關於這首詩,我想沒有人能夠比現代詩人聞一多先生評價得更到位的。聞一多先生是這樣評價的:

「如果劉希夷是盧、駱的狂風暴雨後寧靜爽朗的黃昏,張若虛便是風雨後更寧靜更爽朗的月夜。《春江花月夜》本用不著介紹,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談談。就宮體詩發展的觀點看,這首詩尤有大談的必要。」

「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它超過了一切的宮體詩有多少路程的距離,讀者們自己也知道。我認為用得著一點詮明的倒是下面這幾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更敻絕(xuàn)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這裡一番神秘而又親切的,如夢境的晤談,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聞一多先生給這首詩的評價是:「孤篇壓倒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為什麼給這首詩這麼高的評價,因為你讀完這首詩,不僅獲得了美的語言,更重要的是你獲得了生命的情感和對生命的體悟。所以,我們要學習古詩文。

聞一多先生對這首詩的評價有沒有讓你感到吃驚?相對於唐朝浩瀚的詩作來說,《春江花月夜》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唐朝的古詩廣為流傳的作品最多,也寫得最好。但當時寫詩的人都不是什麼專業詩人。這是為什麼呢?

其一:唐朝時候,詩歌是科舉考試必考的。科舉考試考作詩那是因為詩是人的一種文化素養。

其二:讀詩作詩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這正如我們今天在使用手機,天天在玩微信一個道理,唐代的生活就是把作詩作為日常的生活方式,因此這種形式才會成為一種文化範式。

為什麼說唐朝人活得瀟灑、灑脫、具有魅力呢?這與唐朝人的詩歌修養有很大的關係。到了現在,唐文化依舊是蜚聲海內外。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如果能把天天看手機、天天刷朋友圈的勁頭用來讀一讀唐詩,我想我們的情感慢慢地就會開始豐富,情感豐富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他的想像力也在豐富,他的人生發展自然是未來可期。

那麼,唐詩這麼多,我們從哪裡開始讀呢?如果只讀《唐詩三百首》,你可能也能不會作詩也會吟了。如果你想真正體悟唐詩的韻味與內涵,我覺得讀一讀蔣勳《蔣勳說唐詩》應該會更有意思的。

蔣勳先生說:「當我們面對唐詩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感覺到唐詩好迷人,裡面的世界好動人。再追問一下,也許是因為剛好唐詩描寫的世界是我們最缺乏的經驗,在最不敢出走的時候去讀出走的詩,在最沒有孤獨的可能的時候讀孤獨的詩,在最沒有自負的條件時讀自負的詩。」

讀過《蔣勳說唐詩》的書友是這樣評價的:「還不錯,尤其《春江花夜月》這一篇,看完也就基本能背誦了。」蔣勳的解說有助於對唐詩的理解,而理解有助於記憶,理解的越是深入越是全面,記憶也越是容易了。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讀一首唐詩,最終就能做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了。

相關焦點

  • 被李白寫「吾愛孟夫子」的孟浩然,所寫兩句古詩,媲美春江花月夜
    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把古詩放到如此高的地位;放眼歷史,也沒有哪個朝代的詩詞形式能超過唐詩的水平。唐詩唐詩當中,有一篇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為很多人所喜歡。這首詩的意境太美了。雖然思想主旨和一般的詩文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這篇長詩所勾勒的場景、所塑造的意境真的是太美了!
  • 白居易的這首月夜清江圖,奇麗唯美,不輸《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也因為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而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則是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
  • 此古詩是唐詩的頂峰,唐朝最美的古典詩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附...
    聞一多評價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春江花月夜》在藝術上的成就達到了同類詩中的最高水平。整首詩的意境美到窒息。在這靜寞幽深的春江花月夜裡,有多少人天各一方,依託著月光遙寄思情,而落月的餘輝只能是無可奈何地帶著不能寧靜的情思,把樹影灑滿了漫漫無盡的江邊。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宇宙化了人間情感的《春江花月夜》,為何會成為「詩中的頂峰」
    本文系作者幸福是我的信念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自問世以來,雖也遭到過冷落,但一經發現之後,影響深遠,有「孤篇橫絕,竟成大家」和「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之譽。根據此詩改編的音樂曼妙動聽,同為經典。
  • 張文魁:經濟學家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談談經濟學理論的幾個缺陷
    來源:經濟學家圈經濟學家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轉載請註明經濟學家圈來源本文作者:張文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在人們對祥瑞的期盼中,《春江花月夜》的場景重來。不同的人對場景、對作品有不同的體驗和理解,但讀到這首偉大詩篇,人們會不約而同地心曠神怡,可能又有些浩浩乎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知止。
  • 「原創」談聞一多「建築美」在當代自由詩體環境下的狹隘性
    其整體布局,方位,層次,明暗,還有一系列需要把控技巧,而且這些都只是表面的繪畫美,如何把意象從無生命的,靜態的,分離的轉化成圖簇,又怎樣把圖簇快速輪換,以至運動成活像,如何使意象具有整體的,深層的寓意或象徵,更有諸多技巧和學問需要掌握。再比如音樂美,這其實不應算主張,只是詩歌的內在要求的重申,因為詩歌之所以成為詩歌,必須具有音樂性。這是自古以來詩與文的本質差別(有韻為詩,無韻則文)。
  • 何遜詩詞選:春江花月夜,秦樹漢宮秋。昔人乘鶴去,煙渚月如鉤
    何遜詩詞選輯春 夜琴瑟春江花月夜,風花雪月錦官城。一溪柳月聽花語,十裡桃花照月明。花弄月華清氣發,月移花影惠風生。花飛月落相思酒,花月三生三世情。春江花月夜,秦樹漢宮秋。水漫東坡路,雲遮皇華洲。昔人乘鶴去,煙渚月如鉤。
  • 中國人自古相信宇宙同構,天人合一,描寫宇宙的古詩詞繁若星辰
    中國人自古相信天人合一,描寫「宇宙」的古詩詞繁若星辰。僅月夜小調寫盡宇宙的情思的詩就無法計量,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楊萬裡那「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更有那描寫宇宙恢宏博大的詩句如: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是作為景色描寫的,已有宇畝無限飄渺的宏大氣勢。曹操的「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 高中最難背古詩文排行榜:有哪篇你到現在都不會背?太難了!
    提起高中語文,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背誦古詩文了,高中的古詩文不僅變長了,內容也變得更為深奧了,可是迫於高考的壓力,大家依然要硬著頭皮背下去,但仍然有的篇目到最後都沒有背出來。以下是網友評選的高中最難背古詩文排行榜的前十名,裡面有沒有你到現在都不會背的呢?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相信多數人可能根本看不懂這堆亂碼一樣的東西是什麼(雖說這並不是亂碼,而是克蘇魯神話中的一段咒語),更別提背下來了。而且就算硬背下來,估計堅持不了半天就會忘個精光。那麼這段又如何呢?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在某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讓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既不用文言文,也不需要古詩,懂不懂文言文古詩,對人的生活影響根本不大,甚至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
  • 夏天孩子最愛吃什麼?一句古詩一款美食,爭做詩詞裡的美食家
    美食裡的詩詞大會吃可是推動學習的第一動力《功夫熊貓》這部動漫電影,想必家長都帶孩子們看過可見吃是推動學習進步的強大推動力哦。跟著夏天的美食學古詩,說不定你就成為小詩仙了呢!(詩題問答:杏子肥離不開杏花開,杏花是什麼顏色?)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說到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每一個中小學生,恐怕都是一把辛酸淚。 幾個同事的孩子,都在讀小學。每有古詩背誦的任務,咿咿呀呀背完了,問孩子們這首古詩是什麼意思,小腦袋搖得撥浪鼓似的,職業病發作起來,說給你們講講吧,小腦袋搖得人頭暈眼花:「不要不要不要啊,老師只要求背過來!」
  • 超級月亮又來了,你知道的吟誦月亮的詩句又有哪些呢?
    人們月亮總是把月亮當作寄託情感的工具,有文化的人讚嘆月亮美輪美奐,沒文化的人也能來一句,太美了!有詩意的人甚至可以吟誦出一首小詩!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張揚的才子,他的春夜也是格外與眾不同。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01孩子學古詩到底有什麼好處一直很羨慕那些出口成章的人,像董卿,主持詩詞大會,古詩詞隨手拈來,用得恰如其分。
  • 多肉「花月夜」爛根,送你兩個解決「技巧」,簡單實用,一學就會
    很多喜歡詩詞的朋友可能讀過這《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詩中的花月夜,指的是一種場景,只是令很多朋友想不到的是,我們的多肉植物中也有花月夜這個品種。可能很多朋友都見過這種植物,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而花月夜與吉娃蓮的共同之處就是非常漂亮,而且也很好養活。其實小編感覺,我們如果不認識這種植物,是很難把它的名字聯想到花月夜上面的,這也正是多肉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們總是能給我們無限的驚喜,也能時常讓我們驚嘆。雖然多肉花月夜與詩中的花月夜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的外形依然吸引了很多花友,所以也有很多花友在家裡養殖花月夜這種多肉植物。
  • 高中語文:古詩文增加了58篇!某老師:這是好事情!
    教育部於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公布了這樣一消息,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語文新課標中,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原課標"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而推薦數量由原來的14篇,增加至72篇,比之前多了5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