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2020-12-06 古典文學與詩詞

在文化史中,有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有些詩人一首作品驚豔四座,眾人讚賞,但,再去翻看其「履歷」,卻並無其它作品,或者更出眾的作品,於是,這首「獨苗」便成為詩人最「閃亮"的標籤。有些詩人,只有一首詩,卻毫不妨礙他流傳千古。

《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王翰少時聰穎過人,舉止豪放、不拘禮節,正是這樣的性格使得他在仕途上不盡如人意,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豪邁喜歡交友的性格,才能寫出這一首豪邁的《涼州詞》。

這首詩不僅意蘊深遠,邊塞風光也如在眼前。「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將邊疆戰士笑傲疆場、不懼死生的豪邁刻畫的驚心動魄,歷來為人稱道。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是洛陽人,作為開元初期的詩人,王灣在《全唐詩》中僅存詩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

詩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極向上的藝術魅力,全詩用筆自然,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極富韻致,歷來廣為傳誦。「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大舉入侵宋朝,攻陷北宋首都汴梁,燒殺劫掠一番後,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大量金銀宗室民眾等歸去,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高宗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後,不思收復故土,而一味向金求和,苟且偷安,引來軍民一片憤慨,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作。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本是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這是一首諷喻詩。詩中首先寫出臨安的繁華,第二句反問西湖邊的歌舞無休無止。最後兩句諷刺地寫當政者縱情聲色,不思收復失地的腐朽本質。詩中,沒有一句謾罵,卻處處是謾罵。

《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是開元十一年的進士,但他宦海沉浮,始終不得志。但他才思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喜愛寫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首《黃鶴樓》。相傳李白路過黃鶴樓,想要登臨賦詩,但看到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後,便擱筆不作,卻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表示崔顥的詩已經寫得非常好,自己寫不出更好,於是擱筆不作。

《黃鶴樓》虛實結合,意象頗美,詩中氣象恢宏,色彩繽紛,極具畫面美,弔古懷鄉,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正是有了這些特點,《黃鶴樓》成為歷代推崇的佳作。

《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作為唐代詩人,在《全唐詩》中存詩六首,而這一首《題都城南莊》就讓他盛名至今。這首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在《唐傳奇》中還有一篇筆記小說《崔護》,講述的崔護清明踏青偶遇一女子,第二年再去尋時卻不遇的遭遇。在小說中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讓這首詩更富傳奇色彩。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一首美麗的詩。所謂一詩定詩名,崔護只憑這一首詩,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根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於天寶十二年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但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

《隴西行》唐·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陳陶是中晚唐的詩人,陳陶科舉不第後,恣意山水,陳陶也喜歡作詩。他寫下不少詩篇,但最廣為人知的是這首《隴西行》。

這首《隴西行》詩反映了唐代長期的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虛實相對,宛若電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詩情悽楚,吟來潸然淚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把殘酷現實與少婦美夢交替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至今仍膾炙人口。

《春怨》唐·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作為唐代詩人,生平、身世一概不可知了,但他留下的這首《春怨》卻流傳千古,成為他曾存在的明證。

這首《春怨》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卻將一個等待從軍丈夫歸來的情思寫得感人至深。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讚美這首詩:「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你可能對張若虛這個名字不熟,但是你一定知道他的這首千古流傳的《春江花月夜》。張若虛在《全唐詩》中僅留下兩首詩,其中之一就是《春江花月夜》。聞一多先生稱這首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而清末學者王闓運評價其「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所以,《春江花月夜》有「孤篇蓋全唐」之說。

《春江花月夜》不同於一般的望月詩,它包含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月亮發出對宇宙、人生的扣問,至今仍讓人為之追思不已,而這也是這首詩流傳千古的原因。

《代悲白頭翁》唐·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劉希夷是初唐詩人,他寫過很多詩篇,但都沒有這一首《代悲白頭翁》知名。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和黛玉的《葬花詞》,其中用詞和意境對這首詩都有模仿,可見此詩的魅力。

《代悲白頭翁》使用大量的疊字和重複,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循環反覆,一唱三嘆,將人韶華不再的無奈與心酸在反覆追問和詠嘆中被層層濃重上色,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讓人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歌手一人一首成名曲,太經典了,值得收藏!
    —回復『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一首好歌的魅力是無窮的,願美好的歌聲千古流傳,永遠散發它不朽的光輝。中國著名歌手一人一首成名曲,值得收藏!
  • 這些經典好聽的一人一首成名曲,你沒聽過就太可惜了
    歌手,憑藉著一首歌曲從而被大眾熟知,甚至在音樂史上留下名聲。一人一首的成名曲細數不盡,好聽又經典,這些你都聽過嗎?1、《親密愛人》《親密愛人》是梅豔芳在1991年發行的國語歌曲,是電影《我的愛對你說》的片尾曲。
  •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
    文/柿子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詩詞的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在宋朝的時候,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時期,在這個時代中,可以說是湧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詩人,這個時期的詩歌佔據了一半詩歌領域
  • 李白最自負的一首詩,當真是:豪邁輕狂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知
    《上李邕》此詩作於李白成名之前,詩人當時受盡了世人的嘲笑譏諷,等到李白雲遊四海,名滿天下後,再讀此詩,甚感世道無常,煞是諷刺!上李邕——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據說在唐朝,大雪天就有一幫詩人兄弟在江夏、即現在的武漢聚會,他們登上黃鶴樓,面對大長江,喝酒行令,吟詩聯對,好不熱鬧。據說這些詩人中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等八個人。他們想這樣粉妝玉砌的潔白世界,如果沒有好詩來配它們,那就太可惜了,那簡直是辜負了天公的美意。於是李白出了一個主意,讓大家每人聯詩一句,最後組成一首七律。
  • 【人物春秋】唐代清河有位詩人,被人們稱為「釣鰲客」
    【人物春秋】唐代清河有位詩人,被人們稱為「釣鰲客」 2019-09-2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位詩人僅傳世一首詩,就留下佳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文學史上,憑藉一首詩奠定歷史地位的不在少數。比如張繼等人,寫出《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也僅有兩首詩傳世而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然而,那些都是在詩歌很興盛的朝代。事實上,在唐朝之前,詩歌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而且也有詩人僅靠一首詩在文學史上立足。比如寫出佳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詩人,王籍。王籍這個詩人是南北朝時代的人,比李杜白王維等人要早上一百多年。但是王籍的這首流傳下來的古詩,其水平對比李杜白等人並不遜色: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中唐詩人顧況被貶饒州,夢醒後寫了一首七絕,真切感人
    寫作背景:這首詩便是詩人被貶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時所作。詩題的意思是,聽到號角聲,想回去家鄉。從詩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首思鄉詩。我們來仔細讀。因為詩人心裡感到哀傷,所以他才覺得號角聲也很哀傷。詩人為什麼會感到哀傷?這很簡單,因為詩人夢見故園已經荒廢。
  • 不愧為鄭鷓鴣,晚唐詩人鄭谷的成名作,構思實在精妙
    晚唐詩人鄭谷,因一首鷓鴣詩而成名,被人稱作「鄭鷓鴣」。那麼這首題為《鷓鴣》的詩究竟好在哪裡?歷來學者都認為,詩人的構思非常精妙。但是,構思又有何妙處呢?學者們沒說太細。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找找詩人的精妙構思。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作者介紹巴勃魯·聶魯達,出生於1904年7月12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1945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並獲得智利國家文學獎;1949年離開智利到巴黎參加世界和平大會;1973年9月23日辭世。
  • 食指與餘秀華:是大牌詩人看不慣業餘詩人,還是另有原因所在?
    一首詩歌寫得好不好,其實每一個欣賞者是有屬於對它不同的感受。你的閱歷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那自然對於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還不算上詩歌作者的環境,背景理解能力這些等。身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食指,他成名很早,大家也是聽著他的詩歌長大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至今仍舊記得他筆下的那些經典名句。從什麼時候開始,文學詩壇之中出現了餘秀華的身影。這個腦癱詩人極具爭議,而且爭議的地方有二點,其一就是對於她的詩,很多讀者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看法。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一輩子堅持主戰,年輕還帶領軍衝鋒陷陣,不過後來的結局不太好,由於南宋朝廷在原則上是傾向於議和,這就使得主戰派失去了歷史的舞臺,沒有了用武之地。陸遊這些詩人其實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是他們無能為力,誰讓朝廷沒有作為呢。陸遊的詩也就基調沉痛,每一首詩都表達了愛國之情,也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這個令李清照慌亂不已的帥哥,就是和李家世交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趙明誠是著名詩人,金石畫收藏家,趙明誠是當時的太學生,因為李清照和他一見鍾情,成就一段美好姻,終於在靖康元康(1101年)結成夫妻,男才女貌成為後世人羨慕的神仙眷侶。李清照夫婦由於愛好興趣相同,讓李清照的前半生過得有滋有味。
  • 唐代女詩人寫下一首相思詩,耳目一新,開頭10個字驚豔世人
    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在唐代,有這樣一位女詩人,她的一首相思詩,讓人耳目一新,一開頭就驚豔世人。這首詩就是唐代女詩人李冶的《相思怨》。《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孟郊金榜題名後所作的一首詩,內含一句人盡皆知的成語
    詩人得到消息後,興高採烈的作了這一首詩,來表達他當時難以按捺的喜悅之情。登科後唐代: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在中舉之前,詩人曾經幾次落第,其中包含著難以言說的悲哀和無奈。回首往日的辛酸苦辣,不禁感慨萬千。過去那種窮困潦倒的生活已經像流水一樣逝去不回,不值一提了。人生得意須盡歡,今朝金榜題名,須盡情地抒發自己的快樂。昔日的落魄和今日的得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其中的情感落差的。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何時所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詩人杜甫在唐代宗德廣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寫的一首詩,當時杜甫流寓梓州 (今四川省三臺縣) ,當他聽到大河南北失地相繼收復的消息後,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原詩如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一位山水田園派詩人,寫下一首邊塞詩,留下一句話「獨絕千古」
    邊塞詩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然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精通詩、畫、音樂,更好參禪悟理,寫詩也多詠山水田園,卻在他為數不多的邊塞詩中留下這樣一首,其中一聯被譽為「獨絕千古」。這位詩人就是王維。就在這次出使途中,王維寫下一首詩《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 【1211期】紀念天才詩人翻譯家——梁宗岱
    今年是天才詩人翻譯家梁宗岱先生逝世30周年。梁先生曾於1936至1937年執教於我校英文系,為我校外語教育事業作出過輝煌貢獻。他走了,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南開人永遠不會忘記他。此文特為紀念梁先生逝世30周年而作。  □王秉欽  梁宗岱,廣東新惠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傑出的文學翻譯家。
  •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創造了很多個世界第一,「詩歌創作」上,這位自我感覺絕對良好的帝王也是當仁不讓,一生作詩41863首,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乾隆4萬1千多的作詩數量是個什麼概念呢?《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乾隆帝在位63年(60+年太上皇),63*365=22995,差不多一天要接近兩首詩,這貨寫詩跟鬧著玩似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