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詩人寫下一首相思詩,耳目一新,開頭10個字驚豔世人

2021-01-09 古典文學與詩詞

相思,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

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是相思名句。

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

在唐代,有這樣一位女詩人,她的一首相思詩,讓人耳目一新,一開頭就驚豔世人。

這首詩就是唐代女詩人李冶的《相思怨》。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詩,幽思懷人,寫得不同凡響。

李冶是位多才多藝的女詩人,她的愛情詩既有女性的婉麗情腸,又不乏涉世者的睿智,這首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代學者鍾惺在《名媛詩歸》中評價李冶:「直語能轉,便生出情來,此全從靈氣排宕耳。」

「直語能轉」的特點,在此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詩詞中,詩人愛用起興的手法寫作。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寫相思,先說紅豆,以物起興,再說相思。

而李冶的相思以海水比相思,直白而幽遠。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人人都說海水很深,可是,卻不抵相思的一半。

直白坦然,似是從一個飽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中道來,將讀者一下子帶入其中。

以海水之深,喻相思,具體、形象,又說不及一半,可見相思之深。

三四句解釋為什麼海水深不及相思半。

海水再深再廣闊,依然有邊涯,而相思卻渺茫無際。

解釋非常形象,卻十分合乎情理。

先極寫海水深,後以自己之情相比,從而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對情人之深情,又反襯出兩人的愛情至深。

許多人驚豔於李冶的開頭兩句,直白自然,深情萬千。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飽受相思之苦的女子怎麼辦呢?

在這個月光明媚的夜晚,相思無法排遣,女子就攜琴到樓上彈奏,彈出一曲相思情愛的曲子,藉以解愁。

可是由於人去樓空,只有一片月光,樓是空蕩的,月是清冷的。此時此景,更令人感到悽冷。

因此當彈奏一曲相思曲時,曲未終了,而柔腸寸斷。

詩歌到此戛然而止,把詩歌推向了高潮,給讀者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思婦的相思之苦,讓人同情,思婦的情意,讓人感嘆。

自古以來,相思詩詞並不少,其中,許多男性詩人也寫就了許多優秀的相思詩作。

可隱娘總覺得,女性的相思作品更加細膩動人。

李冶的「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直白自然,幽深動人;

魚玄機的「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以江山之永不停止,喻相思之永無止歇;

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思籠罩,難以排遣,避無可避;

南宋名妓樂婉的「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既道盡別後的痛苦,又訴盡臨別的傷心。

女詩人筆下的相思,多是從細處著眼,抒發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許多從生活經驗和真實感受中而來,所以,顯得格外動人。

相思,是最美好的,也是最折磨人的。

如果你碰到一個可以寄託相思的人,請好好珍惜。願你有愛人在旁,不嘗相思之苦,只有愛情之甜。

相關焦點

  • 唐朝女道士飽受相思之苦,無聊時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成千古名篇
    其中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道士,人們都把她稱作是「女中詩豪」,同時她也是詩人劉長卿的好朋友。她能夠被冠上詩豪的名號,文學造詣自然不會低。這位女道士名叫李治,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歷史上關於她性格舉止的有趣記載也很多,可以說是一位很有話題性的人物。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其實有不少早熟的詩人,他們年紀輕輕就創作出了很多思想深刻的優秀詩篇。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人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句都有絕妙的1個字,請你找一找!
    唐朝詩人杜審言於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後在江陰任職,陸丞是其同郡臨鄉的好友,寫下《早春遊望》。當時以詩唱和是文人作詩的一種習慣。杜審言作詩一首,以和好友,留下了千古名篇,這首詩就是《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相信你也發現了,絕大多數的相思詩詞,都與男女情愛有關。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它並不限於男女情愛。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
  • 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唐代的詩人中,不少都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詩佛王維,在其它文人都醉心於功名利祿時,他卻能在朝廷和山水間從容地切換身份。在朝堂他是有名的狀元才子,在詩壇他是頂級山水詩,他的詩充滿禪意空靈絕美。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
  • 詩詞科普:唐代詩人賈島最經典的10首詩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賈島一生窮愁,苦吟作詩,其詩多寫荒涼枯寂之境,長於五律,重詞句錘鍊。與孟郊齊名,後人以「郊寒島瘦」喻其詩之風格。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李涉之手,是李涉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人中,李涉不算多知名,但是他的這首詩卻膾炙人口,尤其最後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閒」,歷來為人所稱道。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它含有李涉對人生的感悟,堪稱至理名言,千百年來解開了不少人的心結。
  • 一首曾被嚴重忽視的宋詞,近幾年卻風靡網絡,只因最後8個字夠美
    有很多詩詞,當時寫出來時世人或許並不覺得驚豔,但卻像老酒一樣能在多年後仍飄香。比如唐代詩人韋應物當年寫了首《簡盧陟》,當時並沒有人覺得寫得有多高明,但近幾年詩中最後一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卻風靡網絡,成了一首名副其實的網紅詩。無獨有偶,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一剪梅》也是一樣。這首詞的作者名叫蔣捷,是南宋的一位隱逸詩人。蔣捷自小有才,卻生在了南宋末年的亂世中。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的七字,便美得讓人心馳神往
    江南的春天美得醉人,令無數的詩人為之陶醉,為其歌詠。白居易讚美江南美景,寫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麗句,江南的花紅豔豔,江南的水湛藍無比,花也美,水也美,怎不叫人心動。韋莊的一句「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溫柔的春水,煙雨濛濛,畫船上伴著雨聲入眠,多麼令人沉醉。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有些詩人一首作品驚豔四座,眾人讚賞,但,再去翻看其「履歷」,卻並無其它作品,或者更出眾的作品,於是,這首「獨苗」便成為詩人最「閃亮"的標籤。有些詩人,只有一首詩,卻毫不妨礙他流傳千古。《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相思詞,化用另一位詩人的名句,卻寫出了新意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等等,他對於唐詩可謂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在他之前,很多的唐詩,那只不過是一個形式,大部分的詩人在創作時,並沒有真正的融入進自己的情感,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作,讀起來很拗口;另外還喜歡在詩作中,處處堆砌典故,使用一些生僻的字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虞世南雖然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稱書法大家。
  • 白居易見小孩「偷」採蓮子,寫下一首趣詩,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
    提到唐代大詩人,誰最有名,那自然是李、杜二人。但要說起誰最有趣,還要數詩王白居易。這是個嬉笑怒罵皆成詩的文人,他寫詩要的就是通俗易懂,所以他的詩總是那麼朗朗上口。最難得的是這樣的一位大詩人,還是一個頗懂童真童趣的人。
  • 詠物詩的題材很多,但這首唐代詠物詩很特別,因為詩人寫的是鷓鴣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一種喜聞樂見的體裁,那就是詠物詩。詩人們將對自然萬物的熱愛融入筆端,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山川樹木、花鳥蟲魚都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詩人們在細緻描摹自然萬物的同時,也寄託著自己的種種感情。像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就是一首借碧綠的垂柳贊詠溫暖的春風的詠物詩,賀知章膾炙人口《詠柳》也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成為家喻戶曉的詩篇。
  • 李白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僅用14字概括生平,讀完震撼人心!
    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詩者,吟詠性情也」。詩歌中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便是飽含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表達,無疑在一個詩人臨死前最為豐富和震撼人心。譬如,南唐後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 大詩人中秋節望月,竟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讀後讓人拍案叫絕!
    唐代大詩人張九齡,在當時是一位有遠見和膽識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著名的「開元之治」,張九齡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為官一生清正廉明,不趨炎附勢,有著很好的聲望,但是由於推薦人才失誤被貶謫荊州。這一天到了中秋之夜,張九齡看著天空中皎潔的月亮,懷念起遠方的家人朋友,於是提筆寫了一首詩,竟成為了千古絕句,被後人廣為的傳頌,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張九齡這首《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首詩開頭兩句就是千古名句,詩中的感情雄渾深厚,真誠熱烈,是難得的詩詞佳作。
  • 唐代詩人很經典一首「月亮」詩,中間2句渾融貼切,越讀越有滋味
    歷史上著名的遊記很多,這裡舉幾個我熟悉的,柳宗元被貶永州寫下的《小石潭記》,歐陽修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還有蘇軾前後兩次在赤壁的瀟灑文章。他們的一生都是豐富而充實的。【臨其詩境】今天要說的這位詩人來自唐朝,名字叫做於良史,並不是一個多麼出名的詩人,在輸入法中打出「yuliangshi」也不會自動出現他的名字。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