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很經典一首「月亮」詩,中間2句渾融貼切,越讀越有滋味

2021-01-13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如果要總結自己2020年最有意義的幾件事,大概就是出去玩了一圈,逛遍了大半個中國。

從西藏到西安,從自己的老家山東到湖南長沙,最後又回到自己租了房子的深圳。這一圈逛下來有什麼感悟?

答案是越來越羨慕古人的生活。

古人所生活的那個世界有嚴重的兩級分化,做農民,可能就會一輩子守著自己的那一塊黃土地,聽到的最遠的新聞來自鄰村,去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為了完成政府派下的徭役。

可如果做讀書人,甚至於將來通過科舉做了官,那你就會接觸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讀書的時候,可以找一座深山道觀隱居,可以漫遊各種地方,求學從師;剛剛做官,需要鍛鍊,所以在全國各地調來調去,順便就了解了祖國各地的大好風光;做官了,退休了,想出去玩,根本不用跑太遠,出門就是自然,出門就是風光。

文人出行容易,所以「遊記」這一體裁才漸漸地發揚光大。歷史上著名的遊記很多,這裡舉幾個我熟悉的,柳宗元被貶永州寫下的《小石潭記》,歐陽修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還有蘇軾前後兩次在赤壁的瀟灑文章。

他們的一生都是豐富而充實的。

【臨其詩境】

今天要說的這位詩人來自唐朝,名字叫做於良史,並不是一個多麼出名的詩人,在輸入法中打出「yuliangshi」也不會自動出現他的名字。

他在唐肅宗年代當官,做到了侍御史,唐肅宗就是玄宗的長子李亨。後來在德宗貞元年間,又被徐州節度使張建封闢為從事。這就是史料上能夠查到的關于于良史的記載。

關於他的詩歌,歷史評價其五言詩清麗,對仗工整,並不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評價。

對這位詩人更具體也更直觀地了解,還要從下面這首詩歌中來,詩的題目叫做《春山夜月》,聽起來就覺得是一首很美的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詩歌寫自作者某一次出遊的經歷,正是草長鶯飛,春光大好,作者開開心心去附近的山上採風觀光,沒想到一下子開心過了頭,太陽都下山了還沒有回家,只好趁著月色慢慢往回走了。

不過還好,月色正明。

美好的春色與夜色甚至讓詩人有些流連忘返的感覺,一邊往回走著,一邊戀戀不捨,寫下此詩。

【經典原文】

春山夜月於良史 〔唐代〕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條分縷析】

首先是一個很平常的開場,簡單地介紹自己為何事而淹留。

原因是這春山之中有太多的美景勝事,我見了它們就走不動路。看見一朵花,要蹲下去細細觀賞,看見剛剛甦醒的昆蟲,看見林中翻飛的鳥鵲,當然也看見了整一座的春山,沉浸在這整體的美中。

大自然的美永遠是人類眼中所能見到的最極致的美,所以詩人在山中流連忘返,一直到明月高照。

接下來的兩句是全詩的詩眼,通常第二聯並不會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起承轉合,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可在這首詩中,正是第二聯將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表現的意境描繪到了極致。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多美的兩句話,多純真的兩句話。

從小溪中掬起夜晚清澈的流水,可以看到明月就在手心;

在花叢中賞弄春花爛漫,歸去時候芳香已然沾滿衣袖間。

人與自然的契合被這10個字完美地詮釋出來,同樣,詩人所一直崇尚的對仗工整對詩句的美感也發揮了關鍵作用。詩的對仗十分工整,然而很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跡,這樣渾融的詩句並不多見,普通詩人可能一輩子只有那麼一瞬間福至心靈。就算著名如杜甫,精深如杜甫,這樣的句子也屈指可數。

嵌在律詩之中,絲毫不違和卻又讓人清晰的感覺到,石頭中孕出美玉,流水中藏著珍珠。

後面兩句是第一句的連續,興致到了,不管遠近都要去到那裡;如今該走了,卻還是戀戀不捨,意猶未盡。詩人的表現可以用貪心來形容了,興趣所至,能夠到來這裡已經是幸事。遊玩一天仍然不盡興,這山水究竟有多麼讓人沉醉呢?

忽然之間,聽到了遠方的鐘聲,於是向南方深沉的夜幕望去。

望去的地方是一片翠色,在夜的掩映下逐漸變得深沉,不過還能依稀看出點綴其中的樓閣,或許,那就是詩人要歸去的方向吧。這樣的結尾再一次擴大了詩歌的意境範圍與深度,在悠悠的鐘聲裡,留下一片片的飛白。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漂泊他鄉時寫下一首經典古詩,道盡清明的滋味,令人感慨
    又到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春雨紛紛,清明憶故人,奈何淚千行,古人今人在這個時節會祭奠先輩,追憶舊時記憶,懷念過往,但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漂泊他鄉不能回鄉清明,內心想起家鄉,想起過往的人和事,感慨萬分之下不禁嘆息,唐代詩人孟浩然便是這樣。
  • 趙翼最經典的一首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偉大的詩人,他們讚美大自然、謳歌勞動者,他們蔑視權貴、無慮安危,成為時代的標杆和楷模。後人學習他們的精神,並激勵自己在各種苦難中砥礪前行。清代一位詩人有一首最經典的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
  • 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句都有絕妙的1個字,請你找一找!
    今天,和舒芯一起誦讀經典!唐朝詩人杜審言於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後在江陰任職,陸丞是其同郡臨鄉的好友,寫下《早春遊望》。當時以詩唱和是文人作詩的一種習慣。杜審言作詩一首,以和好友,留下了千古名篇,這首詩就是《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詩詞科普:唐代詩人賈島最經典的10首詩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賈島一生窮愁,苦吟作詩,其詩多寫荒涼枯寂之境,長於五律,重詞句錘鍊。與孟郊齊名,後人以「郊寒島瘦」喻其詩之風格。
  • 柳宗元最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不留神就看成割盲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再讀一首思鄉的唐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寫的,說到柳宗元,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雪》,是《漁翁》。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也許知道的並不多,但這並不妨事,相信十二,讀完這首詩,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虞世南雖然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稱書法大家。
  • 四首經典古詩,說遍四月春天的美景和滋味,第一首家喻戶曉
    四月的美景和滋味為何讓人痴醉,古人也有許多不同的感受,我們來品讀四首經典的古詩詞,感受這份春天的滋味和人間四月天的魅力。春天這四首經典古詩詞都是描寫在春天四月時的所見所感,分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四首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而另一條可以進入蘇軾精神核心的途徑,自然是品讀其詩詞,用開放、敏感的姿態經驗其留存在文字中的情感與思緒。本期周末讀詩,我們與你分享蘇軾的兩首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看蘇軾對親情和思念之情的極致演繹。
  • 史上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9字有36個重複,卻成千古絕唱
    詩歌是一種寄託情懷的文學載體,尤其是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擅長用古詩去抒發心中所想,這種抒情言志的表達方式,最容易被人接受,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文人的文學素養,像李白、杜甫等詩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生創作了不少古詩,當我們在閱讀這些古詩的時候,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詩之人的心情,不過在歷史上卻出現了一首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由於社會的特殊性,古代詩人多數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從而使得他們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具體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感悟,都毫無保留的表現在了詩歌作品中。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李賀「鬼詩」中最陰森料峭,鬼魅飄飄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悽美!
    唐朝的詩歌其實就是一部青春史,很多的詩人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寫下了諸多經典的作品,這其中尤其是李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唐詩裡的經典作品,雖然他的名氣不如李白和杜甫等人,可是他的一些作品,那同樣的膾炙人口,例如他的《金銅仙人辭漢歌》,那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能有的朋友一聽這句字,會覺得陌生,但是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裡面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 詠物詩的題材很多,但這首唐代詠物詩很特別,因為詩人寫的是鷓鴣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一種喜聞樂見的體裁,那就是詠物詩。詩人們將對自然萬物的熱愛融入筆端,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山川樹木、花鳥蟲魚都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詩人們在細緻描摹自然萬物的同時,也寄託著自己的種種感情。像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就是一首借碧綠的垂柳贊詠溫暖的春風的詠物詩,賀知章膾炙人口《詠柳》也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成為家喻戶曉的詩篇。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李賀被稱為「詩鬼」,同時也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他對於唐詩依舊有著巨大的貢獻,對於後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例如他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便是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句。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月亮忘記了?慢讀古代詠月詩
    月亮,多麼美麗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們無不愛月、賞月、詠月。中國詩歌史上究竟有多少詠月詩作,如同「明月幾時有」一般令人難以作答。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便是自古詠月詩人多,詠月詩更多。從詠月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別名、代稱。
  • 唐代女詩人寫下一首相思詩,耳目一新,開頭10個字驚豔世人
    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在唐代,有這樣一位女詩人,她的一首相思詩,讓人耳目一新,一開頭就驚豔世人。這首詩就是唐代女詩人李冶的《相思怨》。《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一首傳承千年的經典古詩,效仿民間歌謠而作,道盡愛情的美好
    在唐代,詩歌文化有著快速的發展,很多詩體競相迸發,其中有一類詩歌來源於民間歌謠,有名氣的詩人效仿民間歌謠的寫作手法來創作詩歌,讀起來膾炙人口,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或者美好的情感。我們也來一起品讀一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經典古詩,感受一下民間歌謠和詩歌的結合。
  • 大詩人中秋節望月,竟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讀後讓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代,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每到中秋節這天,文人墨客遙望月亮,一時之間文思泉湧,寫出了很多有關中秋的千古名句,這些詩句大多數都是借景抒情,或是思念遠方的親人,或是祝福普天下的人們福祿安康,那些細膩的情感,最後都融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唐代大詩人張九齡,在當時是一位有遠見和膽識的政治家和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