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人間四月天,很多地方漸漸變暖,百花綻放,是個適合出遊的好時節,古人也不例外,人間四月天總是讓人陶醉,林徽因也曾說過四月是愛,是暖,是希望。四月的美景和滋味為何讓人痴醉,古人也有許多不同的感受,我們來品讀四首經典的古詩詞,感受這份春天的滋味和人間四月天的魅力。

這四首經典古詩詞都是描寫在春天四月時的所見所感,分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四首》其二,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南宋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
先來看看第一首,這首詩家喻戶曉,很多人在課本中都能見到這首詩,這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詩人在廬山上寫的這首詩,當時已是熱天了,人間四月,氣溫升高,很多花漸漸凋落,但在廬山上卻仿佛剛剛開花,仿佛是在早春的光景,其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上桃花始盛開」把這一自然景象簡潔明了地表述出來,這句詩還被作為很多考試的題目,這樣的景象我們在爬山時也能看到。感嘆大自然的奇妙,敬畏自然,敬畏四月。詩歌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第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四首》其二,這首詩是在杜甫重返成都草堂後寫的,詩人見到四月春天的景象,心情十分開心,整個的絕句有四首,這裡選擇第二首。第二句「四月雨聲寒」表達出了四月的天氣特點,尤其是南方的四月天氣,陰雨和晴天並存,在清明時也經常下雨,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詩歌的後兩句還充滿了想像力,想像在青溪裡有蛟龍,不敢上前。詩歌原文:
欲作魚梁雲復湍,
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第三首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這首詩收錄在了《全唐詩》,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傳誦。這首詩開頭便說明四月的桃花仍然在開放,而後幾句說明了詩人的意圖,詩人為何要「使春風偏」?我們可以從詩歌的題目來看,這首詩是投卷之作,上禮部李侍郎的。然後詩歌的末句「過時君未賞」也表明如果君未看到此番美景,雖然這美景也會綻放,但沒有人去看它,也是一場空。
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
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
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

第四首是南宋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這首詩歌寫的是在鄉村四月的景象和所思所感。這首詩歌的開頭便用一種歡快喜悅的心情將四月鄉村的美景表現出來,「綠遍」、「滿川」、「如煙」這些詞洋溢著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嚮往之情。詩歌后兩句寫鄉村的四月處處都很忙碌,這表現出在四月鄉村的農活很多,這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映照。詩歌原文: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人間四月天,溫暖的陽光和如煙的春雨將萬物打扮得栩栩如生,古人在四月的所見所感都來源於生活,我們也要熱愛生活,在這個好春天更加努力。春天的滋味是生機,四月的美景也是生機,古詩詞裡的四月和現實的四月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致敬經典,致敬古詩詞,致敬人間四月天。(作者/雲冗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