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2021-01-07 卡拉聊娛樂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

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後來,他特地向蘇軾要舊日的文章,歐陽修看完後更是大吃一驚

「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而「出人頭地」這個詞就是這樣產生的,就這樣,他一出現就震驚了整個大宋,從那時起,蘇軾的才華逐漸開始聞名於世。

雖然蘇軾在文學史上的成就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仕途上卻是一生曲折,可謂是飽經辛酸。

熙寧4年,正是王安石當政掌權的時候,而蘇軾和王安石分屬不同的政黨,所以兩人經常在朝廷上針鋒相對。

當時,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捕,當時獄外他的弟弟蘇轍各種奔走只因營救哥哥,獄內蘇軾本以為自己在劫難逃,都給家裡人和弟弟留下了絕筆詩詞,最後,是當時新黨領袖王安石赦免了蘇軾。

但是赦免歸赦免,從此他也開始了一生的被貶之路。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當然,他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沮喪。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風雨交加,蘇軾又給弟弟蘇轍寫了一封信。

信中內容: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北宋-蘇軾)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這首詞上闕以「梧桐葉上三更雨」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化用的是唐代詩人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滴到天明」,以此來抒發自己的被貶和分離的愁苦心緒,「無覓處」點出詩人的心境早已是今非昔比。

最後兩句看似寫的是秋微涼,其實寫的是人涼,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在這樣一個雨夜裡的悽涼之情。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軾聽見「寒蛩聲」想到的卻是織婦織布,織布者的苦難使詞人更加悲涼,為整個詞增添了幾分悽涼。

下闋寫的是詞人被貶謫一路走來的回憶,「夢中歷歷來時路」,由此可見詞人所走路途遙遠,一路風塵帶雨,想來也是十分辛苦;到了虔州時被好友款待,在江亭赴宴,宴會上遇到懂自己的人,「尊前必有問君人」也是對於詞人的一種安慰,還有人關心詢問弟弟。

最後一句,道出自己的心緒,呼應上闋最後一句,既有對於離別愁苦的心緒,也有對於未竟事業的慨嘆,由此可見詞人的內心依舊壯心不已,令人心酸。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而蘇軾顯然給這個問題,寫上了最完美的解答。

前半生,學蘇軾,學習他的工作哲學,可得「欣然」;學習他的處世哲學,可得「超脫」;學習他的做事哲學,可得「負責」。

後半生,學蘇東坡,學習他的生命哲學,可得「清歡」;學習他的生活哲學,可得「趣味」;學習他的藝術哲學,可得「境界」。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從他們的詩詞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詩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讀他們的詩詞,我們仿佛穿越了一樣,可以到他們的年代跟他們產生對話。

這六本詞傳,就好像是六位作者傳奇的一生,讓我們去了解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美麗人生,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解決我們現在的麻煩!

這套書的包裝十分精美,紙張質量也很好,大家買來自己讀還是送人都很好,讀一讀古詩詞,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增長自己的見識,提升自己的氣質!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自然不會因為這些事情鬱鬱不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三更風急雨驟,蘇軾內心愁苦就給弟弟蘇轍又寫了一封信。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蘇軾和蘇轍各寫一首《水調歌頭》,可謂平分秋色,百年來難分高下
    公元1074年,蘇軾來到密州,與兄弟相聚的願望再次落空。兩年之後,思念之情在他的心中湧動。恰逢中秋月圓之夜,蘇軾感慨萬千,看著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乘著酒興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數百年來一直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轍其實也回了蘇軾一首《水調歌頭》,同樣堪稱經典,兩首詞各有千秋。
  • 千古名篇!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千古名篇!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文|小航與你分享歷史古往今來,多位詞人的詩詞孕育出的情感不一樣,但真正用心用情寫出來的給人一種哭也無法壓制住眼淚。關於詞文化,詞人們的故事,我們往往通過一首詞來見證,有相思詞悼亡詞。說到這類詞,最擅長的也就是陸遊,蘇軾等。在千古的歷史長河中,學過很多歷史名篇有的流傳古今,有的讀著就有異樣的情愫。現在先來看下其中的一首,蘇軾先生寫給離去多年妻子,陪伴自己成長的夫人。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像穿越者所寫?其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一首短詩,譬如五絕,聊聊四句,區區20字,要做到全篇都是名句,尚且不難。 比如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 蘇東坡雨中寫下一首詞,僅僅4句話成千古名篇,林語堂讚嘆不已
    他一生寫下的佳作無數,後世讀者更是各有喜愛。餘秋雨先生就曾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這才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富有人生哲理的名句。從前三句儒家的境界,這是一種入世的人生態度。轉變成了蘇軾進一步的徹悟人生。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或經歷過輝煌,或經受過苦難,但既已過去,便成過往,何不拋棄過往,繼續前行。就像蘇軾一樣,即使身處苦難之中,蘇軾依舊是蘇軾。
  • 這首詞的開頭成為千古名句,但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很少
    而提起宋詞就不得不說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之中寫了很多的詩詞,像《水調歌頭》裡面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念奴嬌 赤壁懷古》裡面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通過這些詞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充滿豪氣,樂觀積極的蘇軾。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蘇軾不僅詞開豪放一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與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將宋詩推向了高峰。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千古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各寫同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這句話可以說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了,短短12個字,便概括了人一生的反覆無常。個體是渺小的,浮生若夢、拘泥於世俗,則會樂不得,死於微名虛利之下。最深的絕望是什麼?是空漠和漂泊,是荒誕和孤寂。從詩中我們能感受到蘇軾當時的一人的孤涼的心情。
  • 年輕的蘇軾24歲寫下一詩,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誕生一個成語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許嵩有一首著名流行古風歌曲《驚鴻一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金盆洗手止風雨 上一句中,蘇軾寫了人生應該像"飛鴻踏雪泥"一樣,到了這一句,蘇軾就解釋了"飛鴻踏雪泥"是什麼樣的,飛鴻在雪泥上偶然間留下爪印後,就飛走了,不再去想這個印子。 此時的蘇軾,雖然年輕,未曾經曆日後那麼多的磨難,其曠達的心態基調卻已經可見一斑。所謂的飛鴻踏雪泥,就是不執著於過去的東西,不固守於一隅。
  • 納蘭容若悼念亡妻,悲痛寫下一首《蝶戀花》,開頭16字成千古名句
    而比較著名的幾位寫悼亡詩的詩人,就有元稹、李商隱、蘇軾、納蘭性德等等。他們生在不同的時代,但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愛妻早亡,而且婚後生活往往是恩愛且甜蜜的。也是因為如此,對於亡妻的思念也就格外的深刻。他們各自有悼亡詩的名篇傳世,元稹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李商隱的「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蘇軾更不必說,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早已家喻戶曉。而天性善感的納蘭容若,寫下的悼亡詞除了深情之外,還有著一絲絲的柔弱,不甘與絕望,讀來讓人格外的心疼。
  •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
    文/柿子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詩詞的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在宋朝的時候,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時期,在這個時代中,可以說是湧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詩人,這個時期的詩歌佔據了一半詩歌領域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原詩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李清照是宋詞裡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有著不輸男人的豪氣與浪漫。她前後段的人生天差地別,卻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前半生,她是名動京城的天才少女,詞中句句寫自己的少女情懷,自然而美好。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譬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開頭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驚豔世人;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開篇則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驚人之語;蘇東坡的《江城子》也是開頭「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痛之語。今天向大家介紹也是這樣一首有篇有句且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的詩。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是一個偉大的詞人,李煜的詞,前期是以花詞派為主,大多都是溫柔的,其亡國後的詞作大多懷古傷今,但題材變廣闊了,含意深刻,但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但就是這麼一個偉人,卻僅留下30多首詞作,所以他的詞也實屬是「罕見」。30多首詞,加起來字數跟一篇小文章一樣,僅有幾千字。
  • 古詩詞中最愁的一場雨,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雨,是古詩詞中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對於這種自然現象,詩人的感情卻是複雜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表達的是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雨給人帶來的喜悅,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訴說的卻是在愁苦之上又添新愁的煩惱。概括來說,即雨所蘊含的人類文化情感,分為喜雨和愁雨兩種。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