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2020-12-05 慶餘說詩詞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相信你也發現了,絕大多數的相思詩詞,都與男女情愛有關。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它並不限於男女情愛。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

《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據《雲溪友議》載:「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到江南,一次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潸然淚下」。

由此可見,《相思》一詩,在當時就廣為傳誦。而隨著《唐詩三百首》的流傳,王維這首《相思》也一直傳誦至今,且被我們自小就在語文課本上熟知,可謂家喻戶曉。那麼王維的這首相思詩,究竟是如何表達他對友人李龜年的懷念之情的呢?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王維的這首《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詩的開篇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就是千古名句。它因物起興,又設問寄語,將情思表達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至於紅豆為何還有一個相思子的別稱,是因為自古就有一個傳說。

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為丈夫死在邊地,便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後來在詩歌創作中,人們便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王維這首詩亦是如此,且他的友人李龜年當時正在生長紅豆的江南地區。所以語言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卻富於形象,富有情感。

而「春來發幾枝?」的輕聲一問,就如同王維在《雜詩》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以梅花寄託鄉愁一樣,都是選擇了富於情味的事物來寄託自己的情思。這首詩中的紅豆,正是對友人懷念之情的一種寄託,也是對赤誠友情的一種象徵。讀來頓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願君多採擷」,字面意思就是希望李龜年能夠多多採摘紅豆。這句詩則是詩歌中以採擷植物來寄託懷思的一種手法,漢樂府古詩中便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的經典案例。王維這裡所寄託的情思,便是希望對方看到紅豆,就想到自己,也就是所謂的「睹物思人」。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王維自己對於友人就沒有相思之意,恰恰相反,只是王維的相思見於言外。在他暗示友人要珍重友誼,常常懷念自己的同時,其實就已經表達出了王維對他懇摯動人的情誼。這種婉曲動人的抒情方式,無疑盡顯它的語意高妙。

最後一句「此物最相思」,即紅豆最能夠寄託相思之情。可見它解釋了王維讓友人「多採擷」的原因。從另一方面來看,這裡的「相思」又與首句的「紅豆」相呼應,既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了相思之情。一語雙關的妙用,無疑令人叫絕。同時一個「最」字,更是強調了王維真正不能忘懷的就是李龜年。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很明顯語言十分的樸素無華,但是字裡行間所表現出的相思之情卻入木三分。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來說,最情深的話往往就是樸素無華的,所以對於王維這首《相思》,就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被其中情感所打動。總的來說,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一位山水田園派詩人,寫下一首邊塞詩,留下一句話「獨絕千古」
    邊塞詩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然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精通詩、畫、音樂,更好參禪悟理,寫詩也多詠山水田園,卻在他為數不多的邊塞詩中留下這樣一首,其中一聯被譽為「獨絕千古」。這位詩人就是王維。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就在這次出使途中,王維寫下一首詩《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還有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樣是在落榜後所寫,讀來令人熱血沸騰。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孟浩然落第後所寫,入選《唐詩三百首》。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
    文/加塵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中國以往的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象徵,中國本來就有唐詩下面小編就會講到一位詩人,提起他的名字,或許很多人就不知道,但大家都一定會聽過他的詩,那就是崔郊,雖然此位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可是這首詩卻流傳很廣。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一首好詩,寫出來被模仿是大概率事件。仿得好,那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仿得不好,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
  • 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有「紅」字的詩句,是如此的動人心弦,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讓大家繼續領略帶有「紅」字的詩詞句,而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詩句出自王維的名篇《相思》,這首詩本是借詠物來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這兩句流傳千古,常被今人引用來表達情人間的相思。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大詩人中秋節望月,竟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讀後讓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代,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每到中秋節這天,文人墨客遙望月亮,一時之間文思泉湧,寫出了很多有關中秋的千古名句,這些詩句大多數都是借景抒情,或是思念遠方的親人,或是祝福普天下的人們福祿安康,那些細膩的情感,最後都融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唐代大詩人張九齡,在當時是一位有遠見和膽識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 魯迅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風趣詼諧,第三句是千古名句!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句是出自魯迅的一首詩中。自嘲近現代:魯迅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開篇就以犯了華蓋星來表達自己生逢黑暗社會的倒黴壞運氣。「欲何求」、「未敢」都帶有反語的意外,是具有極其強烈的憤激之詞,從這一句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明作者對國民政府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並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藐視和憎恨。這一句中的「鬧市」暗喻敵人橫行霸道的地方。這一句用象徵的手法,用來說明當時社會形勢的惡劣。
  • 李白年少輕狂卻受盡鄙視,用一首詩詞頂撞前輩,誕生四句千古名句
    被尊稱為「詩仙」的李白一生豪放不羈,寫下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非常多膾炙人口、豪情萬丈的詩詞。青年時期的李白更是不可一世,不管誰都不放在眼裡,頗有些「我是天下第一」的意味。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和自我認知,讓他在無意中得罪了不少人,也因此留下了一段段饒有趣味的故事。
  • 王維最深情的一首詩,千百年來被人誤解,將錯就錯反成絕世佳作!
    毫無疑問,這種獨特的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中華文化大樹上開出來的一朵奇葩,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一首小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詩中,他用一顆小小的紅豆來曲折地傳達自己對友人的相思,唯美動人。然而,千百年來,這首詩被人們誤解為一首愛情詩,傳唱至今。
  • 白居易死後,皇帝寫下一首詩悼念他,千古罕見
    在我國眾多詩詞中,悼亡是一個常見的主題,期間更是有許多佳作,譬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陸遊的《沈園二首》、元稹的《遣悲懷三首》、白居易的《夢微之》……每一首都堪稱經典之作,其中更不乏眾多千古名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誠知此恨人人有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的詩,看似詠物,實則言志,意蘊豐富且耐人尋味!讀這十首詩,你感受到了嗎?
  • 三首流傳千古的小詩,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孟郊憑此成就名傳千古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詩人,就是被人稱為「詩囚」的孟郊。孟郊一生寫詩500餘首,其中《遊子吟》和《烈女操》兩首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還有一首雖未進入《唐詩三百首》,但知名度卻絲毫不低於這兩首,那就是著名的《登科後》。這三首詩加在一起一共十六句,但卻創造了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以此見出孟郊真可謂創造成語的高手。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為什麼問「梅花開了沒」就是懷念故鄉?
    只有理解詩人的腦迴路,才能真正讀懂古詩,獲得讀詩的快樂,這也是陳正治教孩子親近古詩詞的獨門秘籍。下面就來一起感受一下陳正治的古詩詞課堂吧。    《為什麼問「梅花開了沒」就是懷念故鄉?》    王維是唐朝人,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稱讚他是一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他寫了好幾首懷念故鄉人、事、物的詩,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及《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