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賞析

2021-01-18 唐詩宋詞天地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唐代】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譯文

寒露來臨,驚訝發現時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見菊花次第變黃。

千家萬戶前,風兒好像掃著落葉,晴空萬裡上,大雁好像隨著太陽南飛。

化為牡蠣,替雀鳥感到悲傷;收割農田,害怕早到的寒霜。

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氣,無論是寒冬還是酷夏,它都是鬱鬱蒼蒼。

注釋

1.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2.化蛤:即雀化蛤。古代認為麻雀數百年後入海會變成蛤。一說千歲燕化為海蛤。

3.收田:指收割農田的作物。

賞析

這是唐代大詩人元稹詠寒露的一首詩。

這首詩是從敦煌文獻裡發現的,有兩種手抄本。其內容完全相同,但是名字,一題為盧相公詠廿四氣詩,一題為元相公撰。

如果不是整理髮掘敦煌文獻,這一組端然大氣的節氣詩,將永遠與我們失之交臂。

有人認為這首詩並非擔任宰相時的元稹一人所作,而是一種高端集體潤色的作品,代表著唐朝某一段時間官方詩作的水平。細細品讀,我卻認為此詩很符合元稹詩風。

寒露時節的秋色,有著水墨畫的意蘊,碧雲天,黃葉地,北雁南飛,寒山轉蒼翠,千山萬水,層林盡染,衰草連天。

這首寒露詩,以其大氣磅礴,悲壯雄渾的氣勢,描寫了寒露時節景物的獨特之美,給人以很高的藝術享受。

首聯,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是說,寒露來臨,驚訝發現時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見菊花次第變黃。

這句點明了寫作時間,並寫出寒露第三候:菊有黃華。菊花也在此時開放,因此第三候為「菊有黃華」。

頷聯,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是說,千家萬戶前,風兒好像掃著落葉,晴空萬裡上,大雁好像隨著太陽南飛。

此聯對仗工穩,氣象萬千,可謂寫寒露詩最好的詩句。千家與萬裡,將一幅闊大壯麗的秋景圖呈現出來。

同時,這裡寫了寒露第一候:鴻雁來賓。寒露時節,鴻雁在天空排成「人」字或「一」字,向南遷徙。

一個「掃」,一個「隨」,也可看出寒露秋風裡的肅殺之氣。落葉紛飛,大雁南飛,大自然處於一片蕭瑟之中。

頸聯,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是說,化為牡蠣,替雀鳥感到悲傷;收割農田,害怕早到的寒霜。這一句是寫三候之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深秋時分,雀鳥也無處尋蹤,這時海邊突然多了很多蛤蜊,由於蛤蜊殼的顏色、紋路與雀鳥類似,古人便以為蛤蜊是雀鳥變的,故稱「雀入大水為蛤」。

化蛤與收田,也帶著寒露獨有的特點,喻示著秋天不多,要趕緊完成莊稼收割。

尾聯,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是說,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氣,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它都鬱鬱蒼蒼,顏色長青。

這首詩詩風很正,內容質樸,寫三候很齊整,頗似元稹詩風,應是元稹二十四節氣詩中的上乘之作。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最美的寒露將至,親愛的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相關焦點

  • 大暑時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唐】元稹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絳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譯文大暑來了,秋天也就不遠了,「林鐘」律音起,夏天就要過去了。一輪圓月開啟子夜時光,螢火蟲憑空翻飛照亮夜空。
  • 學學如何用英語說「寒露」
    昨天,我們迎來了「寒露」 ( Cold Dew)。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寒露是一年中的第17個節氣,今年從10月8日開始至10月23日結束。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ivides the year into 24 solar terms.
  • 今日寒露:草木凋零 積蓄能量
    今日3時55分 在清冽的月夜裡 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 唐·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唐·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 二十四節氣|寒露至,農諺「寒露過三朝,遲早一齊標」啥意思?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寒露簡介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10月07日-10月09日時太陽到達黃經195°時交節。 寒露的到來,標誌著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伯仲叔季,季秋即通俗意義的晚秋、深秋。
  • 二十四節氣詩之處暑七月中:漸覺白藏深,天高不見心
    唐朝元稹《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 唐朝元稹的節氣詩是值得一看的,因為在農曆作為生活重要時間劃分的古代,元稹的節氣詩是官方性質的詩歷,家喻戶曉,流傳廣泛,是居家旅遊的必備,它集中了節氣中的天候,物候,農事以及傳統知識和古典審美,在中唐和晚唐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詩裡看花」以詩寄情,牡丹見證元稹、白居易的深摯友誼
    、白的牡丹詩。詩裡提到的「前年」指的是貞元十九年(803年),也就是白居易和元稹登第那一年。芸香吏則是校書郎的別稱。時光匆匆,牡丹花開了三次。「何況尋花伴,東都去未回。」白居易想起元稹去年冬天赴東都洛陽,春末尚未歸來,此時牡丹花已凋落,不由心生感慨,不僅是嘆息花落,更是感嘆歲月催人老。
  • 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具體時間 寒露節氣詩短句與習俗介紹
    ­  2018年10月8日,寒露節氣就會到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被劃分為三個物候,而寒露三候也有不同的意思,且因為這個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又是悲秋的時節,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經典詩句,大家一起了解下吧。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謝榛、崔銑重陽時節登高詩賞析〔附〕當代文人詠龍山及畫龍山作品
    詩人攜酒向龍山——謝榛、崔銑暮秋登高詩賞析王汝海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安陽八景——龍山積雪安陽八大景中,有一處在安陽縣善應鎮北。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圖說」中,雅稱「龍山積雪」。得名緣由,注文曰:「左思《魏都賦》所稱『虎澗龍山』是也。山高五裡,周回十裡。冬雪霏□,屹然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