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命運的巧妙暗喻——《紅樓夢》詠菊詩賞析

2020-12-05 騰訊網

[摘要]寶玉和眾姐妹們酒足蟹飽之後,詩興大發,分題作了十二首詠菊詩。詠菊詩用韻與詠白海棠詩稍不同,即不限韻,各人可自由選擇韻腳。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寫賈母領著眾女眷在藕香榭賞花飲酒吃螃蟹,歡樂非凡。 寶玉和眾姐妹們酒足蟹飽之後,詩興大發,分題作了十二首詠菊詩。詠菊詩用韻與詠白海棠詩稍不同,即不限韻,各人可自由選擇韻腳。

詠菊諸詩是以詩的內容排順序的。寶釵說:「起首是《憶菊》;憶之不得,故訪,第二是《訪菊》;訪之既得,便種,第三是《種菊》;種既盛開,故相對而賞,第四是《對菊》;相對而興有餘,故折來供瓶為玩, 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覺菊無彩色,第六便是《詠菊》;既入詞章,不可不供筆墨,第七便是《畫菊》;既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處,不禁有所問,第八便是《問菊》;菊如解語,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雖盡,猶有菊之可詠者,《菊影》《菊夢》 二首續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殘菊》總收前題之盛。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菊花詩十二題,詠物兼賦事。題目編排序列,憑作詩者挑選。限用七律,不限韻腳。詩作皆署「雅號」,即:「蘅蕪君」(寶釵)、「怡紅公子」(寶玉)、「枕霞舊友」(湘雲)、「瀟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十二首詩成後,李紈給這些詩排了名次,眾人也對一些警句彼此稱揚。這些可供我們欣賞時參考。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寫道:

眾人看一首,贊一首,彼此稱揚不已。李紈笑道:「等我從公評來。通篇看來,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惱不得要推瀟湘妃子為魁了,然後《簪菊》《對菊》《供菊》《畫菊》《憶菊》次之。」寶玉聽說,喜的拍手叫:「極是,極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傷於纖巧些。」李紈道:「巧的卻好,不露堆砌生硬。」黛玉道:「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陽憶舊遊』,這句背面傅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拆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李紈笑道:「固如此說,你的『口齒噙香』句也敵的過了。」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蕪君沉著,『秋無跡』,『夢有知』,把個憶字竟烘染出來了。」寶釵笑道:「你的『短鬢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個縫兒也沒了。」湘雲道:「『偕誰隱』,『為底遲』,真箇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李紈笑道:「你的『科頭坐』,『抱膝吟』,竟一時也不能別開,菊花有知,也必膩煩了。」說的大家都笑了。寶玉笑道:「我又落第。難道『誰家種』,『何處秋』,『蠟屐遠來』,『冷吟不盡』,都不是訪,『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種不成?但恨敵不上『口齒噙香對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鬢』,『葛巾』,『金淡泊』,『翠離披』,『秋無跡』,『夢有知』這幾句罷了。」又道:「明兒閒了,我一個人作出十二首來。」李紈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這幾句新巧就是了。」

下面對這十二首詩作簡要賞析。

憶菊

薛寶釵(蘅蕪君)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

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

寶釵作了第一首。這一首用的是「四支」韻。對這首詩,李紈評為第八。

詠菊詩,把菊花擬人化了。憶菊,其實是憶人。詩中以菊擬所「憶」之人,所以詩一開始,就說在西風漸起、蓼紅葦白時菊尚未開,只好惆悵地暗中思念,令人「斷腸」。頷聯寫花圃已舊,秋菊難尋,只有夢裡能見,突出了一個「憶」字。探春評價說:「到底要算蘅蕪君沉著,『秋無跡』、『夢有知 』,把個憶字烘染出來了。」確實,這是最精彩的兩句。頸聯寫秋雁北歸南飛,勾起自己無限思念之情。聽著晚上搗衣的聲音,更感寂寞空虛。尾聯化用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寫對菊花的思念之切,以及重陽節再會菊花的期盼。

寶釵這首詩寫對菊花的苦思追憶,情感頗為憂傷,顯示其性格柔弱的一面,隱喻她所憶的人就是以後離家出走的寶玉,暗示了她未來獨居時「悶思」、「斷腸」的悽涼情緒。「誰憐我為黃花瘦」,預示了她獨守空房的悲劇命運。

訪菊

賈寶玉(怡紅公子)

閒趁霜晴試一遊,酒杯藥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掛枝頭。

寶玉選作了第二、三首。這一首用的是「十一尤」韻。

「訪菊」是探訪菊花、賞菊遊樂的意思。

詩一開始,說要趁天氣晴好出去遊玩,不必為了飲酒或身體病弱而留在家中。頷聯點題,寫菊花生長的環境,用「誰家」、「何處」兩詞突出了「訪」。頷聯寫出了與眾姐妹盡情玩樂的得意心情。「情得得」、「興悠悠」,歡愉之情態畢現。尾聯寄語菊花,希望其懂得詩人心情,長掛枝頭,不要辜負我今天的乘興遊訪。

賈政不在家,寶玉無拘無束地同眾姐妹在大觀園內盡情玩樂,這是他生活中最愜意的時刻,詩中充滿了富貴閒人的情趣。

種菊

賈寶玉(怡紅公子)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處處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這一首用的是「十灰」韻。

這首詩吟誦了種菊、灌菊、護菊的過程,及對著菊花舉杯飲酒的興致,以及希望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與塵世的喧鬧隔絕的美好願望。第五回書中,警幻仙子曾贊寶玉是閨閣中的良友,並且說他可為閨閣增光。這是說寶玉喜歡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紈絝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關心女性、保護女性,無論是千金小姐還是小家碧玉,也不論是奴婢還是戲子,他都把她們當作和自己一樣的人來平等對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寶玉對菊花的態度,正表現了他對女孩子的關心與喜愛。

寶玉自己以為他的詩中「誰家種」、「何處秋」、「蠟屐遠來」、「冷吟不盡」寫出了「訪菊」,「昨夜雨」、「今朝霜」寫出了「種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認不如林、薛、史諸人之詩。

對菊

史湘雲(枕霞舊友)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在十二首詠菊詩中,這一首被評為第五,屬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韻。

對菊,就是與菊花相對而坐,賞菊吟詩。

史湘雲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頗具男性氣度。「科頭」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沒有帽子,無所謂「科頭」。這裡借用來說不拘禮法的樣子,與下聯「傲世」關合,取意於唐代詩人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科頭箕踞(抱膝而坐)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寫出了與菊相對、抱膝而坐、賞菊吟詩的豪爽之態。

後兩聯讚美菊花的傲世獨立品格,表明只有自己才是菊花的知音。要不辜負美好的清秋時光,珍惜寶貴光陰,與菊相對,盡情欣賞。

湘雲從小就喜愛男裝,甚至有一次賈母竟把她誤認成寶玉。第六十三回書中寫道:「湘雲素習憨戲異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蠻帶,穿折袖。」在詩中,湘雲以一個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現,以「傲霜枝」的菊花為知音,正表現了她豪爽不羈的瀟灑風度。

供菊

史湘雲(枕霞舊友)

彈琴酌酒喜堪儔,几案婷婷點綴幽。

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放在房間裡供觀賞。這首被評為第六。用的是「十一尤」韻。

詩中寫主人公把插著菊花的花瓶放在案几上,與菊花為伴。菊花美麗,菊枝挺立,使房中環境顯得更為幽雅。隔著書桌,聞到菊花的香氣。房內新供菊枝,使睡夢也增清香。詩人對著菊花彈琴飲酒,賞菊吟詩,蔑視富貴,佯狂傲世,頗具陶潛一類名士的風度。

黛玉很欣賞湘雲這首詩,她評論說:「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陽憶舊遊』,這句背面傅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所謂「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筆的手法,寫完插瓶的菊花後再寫原來在園中賞菊的情景。這就擴大了詩的意境,豐富了吟詠的內容。「傲世」二句,說自己也與菊花一樣傲世,並不迷戀世上的榮華富貴。表明了自己的理想情操。

詠菊

林黛玉(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魁奪菊花詩」,她的三首詠菊詩是十二首詠菊詩的前三名,而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評為第一。用的是「十二侵」韻。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無賴:無聊賴,無法可想。詩魔:佛教把人們有所欲求的念頭都說成是魔,宣揚修心養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閒吟》詩說:「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閒吟。」後遂以詩魔來說詩歌創作衝動所帶來的不得安寧的心情。詩一開始,寫出了詩人從早到晚詩心衝動,不可遏止,繞籬倚石,心裡默念,口中吟詠菊花的痴迷情形,突出了「詠」字。「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筆端藏著靈秀對著菊花抒寫,口裡含著香味對著明月吟誦。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詩美,合諸美於兩句詩中,構思新穎,造句巧妙,確實是精彩的詠菊詩句。「滿紙自憐題素怨」,寫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狀;「片言誰解訴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懷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悶。最後兩句說,自從陶淵明在詩歌中評說、讚揚菊花以後,千百年來菊花的不畏風霜、孤標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為人們所仰慕,所傳頌,直到今天。陶淵明愛菊是出了名的,把同菊花關係最深的詩人陶淵明請出來,歌詠菊花的高風亮節,也把自己高潔的品格暗示出來了。

在這首詩中,直接寫到菊花的字句並不多,但意在詩外。在《紅樓夢》林林總總的人物中,只有林黛玉的品質與菊花最為相似。在評選過程中,包括社長李紈在內的眾姐妹們交口稱讚頷聯「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本也不錯。因為這一聯展現了林黛玉的才情與瀟灑。但是,細細品來,末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長!

畫菊

薛寶釵(蘅蕪君)

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閒採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寶釵這首詩被評為第七。用的是「七陽」韻。

從《畫菊》這個題目說,這首詩寫得很生動。首聯謂詩後戲筆畫菊,乃乘一時之逸興,不經意所作,豈是存心繪畫、苦苦構思而成?頷聯具體寫畫菊,用「千點」潑墨把菊葉畫得十分茂密,用「攢花」法點染出菊花的濃淡花瓣。頸聯說對風前的菊花姿影心領神會,然後在紙上用濃淡來表現,戴著跳脫手鐲使腕底暗生秋香。「攢花染出幾痕霜」、「跳脫秋生腕底香」兩句,構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值得注意的是尾聯「莫認東籬閒採掇,粘屏聊以慰重陽」,意謂不要將畫菊錯認為是真的菊花而隨手去採摘。把畫貼在屏風上以供觀賞,可安慰一下重陽不得賞菊的寂寞心情。表現了菊畫的生動逼真,及對重陽賞菊的期盼。

寶釵此詩對畫技的描寫很細緻,體現了她深厚的繪畫功底和藝術水準。結尾句似有「畫餅充飢」之意,曹雪芹似乎在這裡暗喻寶釵同寶玉未來的夫妻關係有其名而無其實。

問菊

林黛玉(瀟湘妃子)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這一首被李紈評為第二。用的是「四支」韻。

在黛玉的三首詠菊詩中,寫得新穎別致,並最能代表其個性的是這一首。全詩除首聯之外,頷聯、頸聯、尾聯全為問句,問得巧而且妙,正如湘雲說:「真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按理說,這一首應該評為詠菊詩中的第一,李紈卻把它評為第二。本來李紈自己也承認「不能作詩」,也就不必苛求了。

輕俗傲世,花開獨遲,道出了黛玉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辭》中說的「風刀霜劍」嗎?榮府內種種惡濁的現象形成有形無形的壓力,使這個孤弱的少女整天陷於痛苦之中。「鴻歸蛩病」映襯出她苦悶仿徨的心情。對黛玉來說,舉世可談者只有寶玉一人,然而礙於「禮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暢敘衷情的時候?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與其說是有趣的詢問,莫如說是詩人內心的吶喊。林妹妹雖嬌,卻有著不嬌不媚的思想。問菊,問得菊花羞,問得隱士慚愧。問菊等於問自己,吟的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美麗,既歌詠了菊花的亮節高風,也道出了自己不為世俗理解的孤獨和苦悶。

簪菊

賈探春(蕉下客)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簪菊,即把菊花插在頭上。這一首被李紈評為第四。用的是「七陽」韻。

詩的意思是:天天忙著籬邊種菊、插瓶供菊,現在以菊插頭,不要將它錯認作是珠花。詩人杜牧酷愛菊花,將菊花插滿頭上;陶淵明愛菊好酒,將葛巾漉酒後照舊著頭。菊花插在頭上,短鬢上沾著菊露,葛巾上染著菊香。那些時俗之人不能理解這種高尚的情操,那就讓他們在路上見了我插花醉酒的樣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陽歌》:「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陸遊《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詩:「兒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黃花插滿頭。」這裡兼取兩者意化用之。

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幹練不減於男人,因此詩中「短鬢」、「葛巾」等字樣都是以男人自況。她對榮府內部的矛盾和腐敗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無策,只好保持潔身自好的態度。她同乃兄寶玉最親密,情趣相投。所謂「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視醜惡、不隨世俗的清高態度。

菊影

史湘雲(枕霞舊友)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這是湘雲的第三首詠菊詩,用的是「一冬」韻。

首聯寫陽光下菊花的影子重重疊疊,隨著日光西斜,菊影也在不知不覺地移動。頷聯寫夜間,隔著窗子透出稀疏的燈光,在地上描下了濃淡不同的遠近菊影。月光透過竹籬,就像把明淨精巧的菊影封鎖在篩子裡面。頸聯寫菊花留下影像,花魂應該也留在菊影之中;而菊影雖能傳花之神,但畢竟是虛像,像夢一樣不能成真。尾聯告誡人們,要珍惜菊影不要踏碎它,即使在醉眼中也能感受菊影朦朧的美。

由愛菊花而愛及菊花的影子,極力描繪日光、燈光、月光下菊影的各種形象,從表面上看,這同一般有閒文人吟風弄月的詩作也無不同。但曹雪芹讓湘雲詠出這樣一首情調暗淡的詩,是有其用意的。「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顯然是暗示她未來悽涼的命運。

菊夢

林黛玉(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一首被李紈評為第三。用的是「八庚」韻。

詩題是《菊夢》,以擬人的手法寫菊花的夢境,實際上是寫黛玉自己夢幻般的情思,帶有明顯的讖語的意味。

首聯點題:籬笆旁邊的秋菊一覺酣睡,夢境清幽;夢中和月亮在雲朵中飛翔遨遊,卻又不甚分明。寫得如仙似幻,引出下聯:菊花夢入仙境並不是羨慕莊生化為蝴蝶,而是因為懷念過去而尋找像陶淵明一樣愛菊的盟友。這兩句是說逝去登上仙境不是我所羨慕的,重結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願。最後兩聯說夢境已隨著歸雁遠去而中斷,卻還留戀不舍,不由得對驚醒幽夢的蟋蟀鳴叫聲感到煩惱。醒來後心裡的哀怨又能向誰訴說?只好把自己的無限情思寄託給衰草寒煙這悽涼的秋景。

詩中透露出一股哀怨悽涼的氣氛,似乎對黛玉的結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殘菊

賈探春(蕉下客)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裡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這是十二首菊花詩的最後一首。用的是「四支」韻。

這首詩的前四句,是寫菊花開始衰敗之時的景象:露凝霜重的時候,菊花開始變得萎靡無力了,小雪節氣剛過,美麗的菊花,已經開始凋敝了。雖然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但有著金子一般顏色的花瓣卻開始變得暗淡了;枝葉雖然還是翠綠的,但是已經開始殘缺零亂了。接著兩句描寫了一幅悽涼的圖景:落滿床第的月色,蟋蟀的悲鳴聲,萬裡的寒雲,以及南歸的飛雁。這些與其說是寫菊花凋零的悽涼環境,不如說是在暗示探春將來被迫遠嫁的悲劇命運,「萬裡寒雲」正是她被迫遠嫁時的況味。「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也可同「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的曲子對應起來。尾聯的感嘆雖顯慰藉,但實則顯示出全詩悽涼慘澹的氣氛。

寶釵為十二首菊花詩排順序時說:「……末卷便以《殘菊》總收前題之盛。」這就說得很明白,「盛」要以「殘」作結。大觀園金釵有十二個,菊花詩也恰好作了十二首,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們雖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詩作十二首判詞看待,但應該把詠菊詩的總體看成是詠人——詠十二釵總的命運,最後是葉缺花殘,萬豔同悲,歸到「薄命司」去。賈家要「一敗塗地」,《殘菊》就暗含著一敗塗地時群芳的最後結局。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堪稱全書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之一。菊是花中君子之一,曹雪芹將紅樓群芳的婉約與金秋菊花的孤傲結合在一起,以女性詩章的流光溢彩,給菊花詩史平添了一抹不可多得的清新雅致。這些詩不僅本身對情對景,而且詩中有詩,以讖語性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抒發個人情懷的同時,也預示著這些女子將有怎樣的人生際遇,或悲或喜已不在話下。

將女人比作花是自然的事,但若將女人與菊花對上號,可就不一般。自古菊的疏野淡泊、獨標傲世、頑強清高多與屈原、陶淵明、李白等豁達豪邁、錚錚傲世的一類人士所託,而曹公筆下的女子,卻也紛紛憶菊、供菊、問菊甚至戀菊,寄託著各自不同的思緒和情懷。史湘雲伴菊而歡,理想如月光下的菊影移動,模糊、虛幻、隨遇而安,林黛玉懷秋心作菊夢,與菊同潔同傲同堅。賈探春精明嚴謹,又常作豁達之菊習。薛寶釵在菊的陶染下一反雍容嫻雅、穩重平和的淑女風度,憨情菊思,悽傷戚戚。

紅樓女子尤其類菊的一點便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她們聰穎不凡的才學及鮮明的個性都對禮教世俗發起了抗爭,雖奏不出鏗鏘鼓聲,但她們的抗爭卻也是歷史的發展進步所不可欠缺的。(文/王傳學)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三次寫中秋節的暗喻,你讀懂了嗎?
    一夢,終生難醒紅樓夢賞析持續重酬徵稿中……,詳情點擊徵稿紅學家周汝昌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讀通了《紅樓夢》。」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悲傷,他們的情趣,他們的遭遇,他們的命運,他們的荷擔,他們的心靈……都可以在曹雪芹的筆下找到最真最美的寫照!自然,中華文化中的傳統節日也是被作者多次描寫,甚至成為很多情節特定的背景及隱喻。《紅樓夢》中寫到中秋節,有三次之多,不知大家在閱讀時是否留心過。在這三次對中秋節的描寫中,我們可以了解古人過中秋時的習俗,同時也看到了作者在其中的隱喻。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賞析約翰.多恩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先來認識一下詩人吧。約翰.多恩,17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主教。
  •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細說《紅樓夢》裡的讖語運用
    在紅樓夢中,讖語的運用,往往起著揭露人物性格,預示人物命運的作用。在脂硯齋評本紅樓中,多處夾評直接點明:「懷金悼玉,大有深意」(第五回)、「這是隱語微詞」(第八回)、「作籤語以射後文」(第四十二回)……全然用以預告悲劇的「兇讖」,就是《紅樓夢》這部繁華敘事中的命運訊號。而這種訊號的出現,人物生命情景便急遽下墜隕滅。
  • 春分日,蘇東坡一首春分詩,暗喻諷刺,寫盡世事難料
    一枝雪梅詩的作者20歲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高中,本應該摘得狀元頭籌的他,因考官歐陽修的避嫌錯舉,拿了第二名。桃花掉落這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寫了一場倒春寒的自然現象,勸人們多穿衣服。作者在詩中暗喻大宋皇帝不明實情,對於新舊兩派態度變幻無常,諷刺變法改革派的奸佞小人做法,提醒當世人多加小心防範。作者雖然心有防範,但也沒有料到幾年後差點兒死於這群奸佞小人之手,更沒想到他曾經最反對的王安石也挺身而出,為他開脫。
  • 古人寫的這些諷刺詩,或明指或暗喻意味深長
    詩詞中有一類諷刺詩,通常是以嘲諷的手法,描寫生活中消極、反動的事物,或明指、或暗喻,能強烈地反映現實生活,具有意味深長的意義。這就是一首諷刺詩,表面上是在描寫老鼠,實際上則是暗喻當時的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被後人認為是《詩經》中罵人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詩。
  • 從三春姓名透視《紅樓夢》結構藝術
    迎春花是一種不甚珍貴的草花,明王象晉《群芳譜》云:「迎春花一名金腰帶,人家園圃多種之」;《本草》則說「人家處處栽種之」,這和迎春因庶出的身份而不甚受賈赦邢夫人關愛是比較相稱的。《增刻紅樓夢圖詠》之《迎春》題詩道:「紫雲洲畔水雲空,感應只傳不語中。閒譜群芳數花落,此花最不耐東風。」
  • 中國文學隱語藝術與《紅樓夢》「真事隱」
    《紅樓夢》亦是在這黑暗時代鐵幕當中的產品,自然會用當時人共同使用彼此默契的革命術語,不過《紅樓夢》作者用心更深,運用得更巧妙罷了。」潘重規先生令人信服的研究,也引起了大陸主流紅學家的注意。然而,苗懷明教授畢竟是考證派紅學家,他持「曹寅的孫子曹雪芹」作者說,把《紅樓夢》時代背景定位在了清中期,他也並未深入研究《紅樓夢》「隱寫的藝術」,他對《紅樓夢》「真事隱」的理解也僅僅局限於書中人物名字的諧音提示等很淺顯的隱寫方式,而這些名字的諧音寓意也不過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人物的性格、命運,至於《紅樓夢》都隱寫了哪些「真事」?他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 史上最豪壯的一首詠菊詩,滿城盡帶黃金甲,詩人差點滅了大唐!
    張藝謀有部電影叫《滿城盡帶黃金甲》,這片名來自於唐代黃巢《不第後賦菊》一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 《紅樓夢》中史湘雲的花語,香夢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
    我們之前將《紅樓夢》中很多個人的花語D都寫了出現,對林黛玉薛寶釵等人代表的花語都做了比較明確的剖析,這種剖析的依據就在於書中眾人玩的那個佔花名的遊戲。林黛玉和薛寶釵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花語,那麼史湘雲會代表什麼樣的花語呢?其實,史湘雲是海棠花。
  • 《紅樓夢》講述的故事撲朔迷離,是因其在整體結構上的多層敘述?
    直白、激烈是詩,含蓄、委婉也是詩。三、主敘述這是敘述的第三層次,是從「按那石上書雲」開始至於書尾。整個小說的主體故事就是石頭自己講解的如何幻形人世、如何經歷塵世愛恨情愁、風風雨雨,也就是敘述寶玉的人生經歷和賈府盛衰的故事。敘述人從傳統中的說書者轉為「石頭」,是由空空道人完成轉接的。
  • 人生如戲——紅樓夢演員現狀竟然和劇中人物驚人相似
    現在回眸望去,31年過去了,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入戲太深,那些紅樓一夢之後的演員命運,竟與戲中人物出現驚人相似。當年粉面生,如今鬢雙白劇作家吳祖光曾經說過;「想拍好紅樓夢很難,因為賈寶玉還沒有生出來」,直到遇到了歐陽奮強。
  • 紅樓夢最經典的三首詩詞,總有一句戳中你的淚點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為一代名家曹雪芹所作鴻篇。身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專家讀者競相研究,而又有多少人為書中坎坷離愁的清潔而黯然神傷、淚流不止,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三首詩正出自這部奇書。
  • 《紅樓夢》為什麼在乾隆年間被稱為禁書?原因在這裡
    紅樓夢的含義廣而深!你所出發的視覺角度不同,便對他的理解感受不同。紅樓夢是一本開門見山的書,一開始每個人物的命運都以詩的方式告訴讀者,但我根本讀不懂,也不知道作者要傳遞什麼信息,都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現在多少人在研究、挖掘紅樓夢發生的時間、地點,裡面所描述的人物的命運被稱之為——紅學。
  •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詩中借對鳴蟬的歌詠,寄託作者蒙受冤枉時的悲憤感情,控訴了武則天等人對他的殘酷迫害的罪行。」今人張國榮《唐詩三百首譯解》:「題為詠蟬,實則自傷。詩中託物寄情,抒發了作者含冤入獄的悲哀,流露了對陷害他的人的憤懣,希望朋友們能夠相信他的清白,辯明他的冤屈。」這首五言律詩通過詠蟬,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無辜被誣、身陷囹圄的鬱憤,表達了昭雪沉冤的願望。
  • 最唯美的100首春天古詩(附賞析)
    【賞析】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不露說理的痕跡。詩00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 尋跡:《紅樓夢》中的《西廂記》
    今天我們的講座主要是圍繞《西廂記》和《紅樓夢》這兩本名著,跟大家進行交流。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一位在清初文化建設方面很有貢獻的人,他一生寫了很多詩、寫了很多詞,還藏書、刻書、印書。不過他自己對朋友說:「吾曲第一,詞次之,詩又次之。」也就是說,曹寅自認為戲曲方面第一,詞次之,詩更次之。
  • 紅樓夢中人:紅樓夢人物生日表,生日或年紀記錄表;紅樓夢時間表
    本配圖截圖於央視87版紅樓夢紅樓夢中人:人物生日或年紀記錄表:紅樓夢元年:人物:甄英蓮年齡:三歲原文:(甄士隱)如今年已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英蓮,年方三歲本配圖截圖於央視87版紅樓夢紅樓夢二年:人物:賈寶玉年齡:寶玉抓周。原文:(賈寶玉)那年周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
  • 如何賞析
    如何賞析?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正趕上張先因為心情大好,意氣風發,顯擺之意甚濃,並且寫了一首詩請蘇軾品評,詩文如下: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