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2021-01-20 小話詩詞

清末詞學評論家馮煦在談到宋詞與詞人的時候,對於宋詞的不同特點和詞人的成就,都能給予充分的認識。他編選的《宋六十一家詞選》中有句話:「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

他的這句話中提到了兩位北宋著名詞人:「淮海」指的是秦觀,人們將他稱為淮海先生;「小山」指的是晏幾道,晏幾道號小山。馮煦將秦觀與晏幾道相提並論,並認為他們的詞作都很傷感。

秦觀書影題跋像

秦觀才情卓絕,早年頗為自負,志趣高邁,深得蘇軾器重。但秦觀仕途坎坷,多次遭貶,歷盡艱辛,郴州、橫州、雷州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秦觀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寫進詞中。《踏莎行》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等名句,讀來讓人淚目。說秦觀是「古之傷心人」,再恰當不過了。

晏幾道畫像

晏幾道,字叔原,宋仁宗朝宰相晏殊的幼子。晏幾道才華出眾,但他又具有磊落狂放、桀驁不馴的性格。晏幾道少年時,他的父親晏殊去世,晏家家道開始中落。他的性格與不順流俗的氣質,同周圍環境之間也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命運。晏幾道在潁昌府任小吏時,曾將詞作呈送給當地知府又是父親的門生韓維看,韓維回信批評他「才有餘而德不足」,希望他捐才補德,加強修行。由此可見晏幾道在父親去世後,面臨的窘迫境遇。

晏幾道詞集《小山詞》·書影

晏幾道有一本詞集《小山詞》,他的好友黃庭堅為詞集寫了序言。在序言中,黃庭堅毫不避諱地說晏幾道「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也就是說,晏幾道懷才不遇,加之性格使然,一生屈居於下位。

晏幾道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他的詩詞文章自成一派。但晏幾道並沒有將自己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反而醉心於歌詞的創作上。被稱作「詩餘」的小詞,當時多半還是歌臺舞榭、酒會宴席上娛賓遣興的技藝,人們一般是不加重視的。

而晏幾道恰恰在這個領域裡獨闢蹊徑,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按照晏幾道在《小山詞》中的解釋,他是擔心一肚子憤世嫉俗的情懷宣洩出來後獲罪於人,不得不加以掩抑。這應該是他創作的初衷也是苦衷吧。

晏幾道的《小山詞》,雖大多沿襲曲子詞裡慣見的男女情愛的題材,但因為他有意無意地融入了詞人的身世之感,所以讀來特別悽惋動人。

晏幾道的詞,除了一般的男歡女愛、綺羅脂粉外,還寄寓著個人的坎坷際遇與懷才不遇的感慨。馮煦將晏幾道稱為「古之傷心人」,說得就是晏幾道的詞作中寄予的這種深沉的感傷。

如晏幾道的這首詞作《鷓鴣天》,流露出的感傷情愫也是十分明顯的,原詞如下: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少年時期的晏幾道生活環境優渥,學習之餘,他會來到朋友沈廉叔和陳君龍的家中做客。在宴席上,晏幾道填詞作曲,為歌女寫出一曲曲婉轉動聽的歌詞,填寫新詞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

這樣的時光是美好的,音樂與舞蹈充實了晏幾道的業餘生活,為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沈廉叔和陳君龍家中四位歌女「蓮、鴻、蘋、雲」,給晏幾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說,這幾位女子就是晏幾道的初戀。這幾位女孩子婀娜的舞姿、甜美的聲音、打開了晏幾道的情感世界。青澀的朦朧的對異性的情感。花樣年華,晏幾道情竇初開,對美好事物的欣賞都因為這幾位女孩子而發生改變。

幾年之後,沈廉叔和陳君龍也先後去世,他們家中的幾位女孩子也都離開府邸。離別總是這樣的結局,晏幾道與這幾位女孩子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相遇過,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和離別後的傷感。

正如晏幾道在《小山詞》自序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於人間。」

男女歌酒宴樂,在宋代詞文人生活中是習以為常之事,而在晏幾道則別有一番作用,他常縱情歌酒,以排遣心中的憂愁,他又將這種頓挫磊落的情感訴諸於筆端,融進詞中,所以晏幾道詞中寄予的身世之感和鮮明個性也就躍然紙上。

這首《鷓鴣天》寫的就是某一次他回憶起與幾位女子離別時的情景。開篇二句描繪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一個是富於激情的歌舞宴樂的場景,一個是飽含離愁別緒的場景。

因為離別,所以晏幾道格外懷念昔日的歡愉時刻。詞人以歡樂的場面渲染離別,心中的哀愁更是無法排遣了,這正是典型的「以樂寫哀」的手法。清代文學家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開篇句中的「舊香」,指過去歡樂生活遺留在衣衫上的香澤,其實是詞人追憶往日與幾位女子歡樂的場景,這是詞人面對離別時愁煩心緒的根源。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往日歡聚的一顰一笑凝聚著無限的快樂。此時此刻,就要離別,一時無限傷感湧上心頭。一個「惜」字飽含著詞人對舊情的深切留念。

開篇句的意思是說,借著醉意拍春衫,回想著舊日春衫上的香澤 。借著醉意拍春衫是因為詞人內心回憶起了昔日歡愉的場景,並勾起了他的情思。因為過去歡愉生活的場景歷歷在目,遺留在衣衫上的香澤如此清晰。一個「醉」字,使人聯想到昔日歡愉的情態,因為醉意襲來,更容易觸動鬱積在心中的情思。

第二句寫的是因為回憶,詞人內心又激起了無可奈何的情感。「疏狂」二字是晏幾道個性及生活情態的自我表現。一個「狂」字將詞人過去的情態做了一個總括。

他曾不止一次地在詞作中表現出往日的生活情態,如在《阮郎歸》一詞中的「殷勤理舊狂」。可見疏狂在他的生活中並非是偶然的,而是常態化的,是常有的表現。

翻開晏幾道的《小山詞》,描寫他昔日歡愉情景的詞句的確有很多,如《浣溪沙》中的「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另一首《鷓鴣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都是晏幾道早年生活狀態的具體寫照。

在這一句中,詞人將自己個性情疏狂卻被離恨縈繞心頭、愁煩心緒無法排遣的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句首的「天」字,使人覺得他的無可奈何之情是無法解脫的。

人情總是在處於絕境時把根源歸之於天,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源遠流長的根源,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類似的表達:如《北門》中的「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黍離》中的「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都是人的內心一處於極端矛盾時的外在表露。

路上的秋草,每年都會生長,樓上的夕陽,每天都會照射進來。這二句雖然是對客觀景象的描寫,但與上一句的詞義緊密相連,這是詞人為了表現無限深沉的離恨而對環境進行的特意渲染。

景為情設,詞為情作。讀這兩句,眼前會呈現出這樣一個畫面:高樓上倚立著向遠方悵望遠方的詞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眺望路上的行人、路上的一草一木,他每天都在憂思與迷惘中度過。

這兩句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形容詞人長久遭受離恨折磨的情狀。讀這兩句,能讓人領略到晏幾道詞作中唯美的意象,人與景物是一片渾然的印象。

這種運用賦的手法,因情寫景,布景織情,是晏幾道常用的一種抒情手法。如《臨江仙》中,在描寫離恨的「去年春恨卻來時」一句後,詞人鋪陳了景物描寫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歷來被認為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在下片的描寫中,詞人從可以解除離恨的方面著想。他認為想要解脫情網,並從離恨中解脫出來,最好就是離開,離開之後再俑鴻雁傳書,用書信的形式聊表寸心。

然而詞人又想到離開之後,彼此天各一方,路途遙遠,僅憑書信又難以表達心中的牽絆,所以詞人愁腸百轉千結。他心中的愁煩心緒如同自然界遼闊的雲與水一樣,是茫茫然的。

從表面上看,這兩句詩純粹的景物描寫,但在景物的描寫中,出現了「徵人」的形象,又呼應了上片中詞人依樓悵望時的感覺。在即景生情中,在以景寓情中,景與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自然界遼闊的雲與水,一同融進詞人的情思之中。

以景物的描寫體現人的感知,表達人的情感,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唐代詩人李白有一首《菩薩蠻》的詞作,詞中寫道: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李白此詞描寫了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像家人盼歸的情景。全詞融情於景,情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緻的心理刻畫,將相處兩地的相思之情表達地唯美動人。可以說是一首以景寫情的典範之作。

對照李白與晏幾道的兩首詞作,羈旅與思歸之情是這兩首詞共同的情感寄託。兩首詞都有樓倚樓悵望的場景,不同的是倚樓悵望的時間長短與景物的名稱,可以說兩首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雲水渺茫,萬水千山阻隔的異鄉,日復一日的相思之情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著落,而這一切只能獨自去體味感受了。

傷離別成為晏幾道後半生的人生常態。他在另一首詞作《採桑子》中寫道:「長情短恨難憑寄,枉費紅箋。」這都是相同情感的表露,不同的文字傳達的情感卻是一樣的。

總之,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此際相思之情,絕非言語所能表達得出來的。這與《鷓鴣天》一詞表達的情義是如此的相似。

情到深處自然濃。「莫向花箋費淚行」看似是詞人的決絕之辭,從中帶出已往情事,「淚行」一語雙關,表明詞人傷心難過,以至淚水成行。

既然離恨這般深重,已經是言語所不能表達的了,如果非要用什麼言語表達的話,那只能是蒼白的、徒勞的、零碎的,也是毫無意義的隻言片語罷了。

多年之後的南宋詞人辛棄疾曾說:人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也要硬生生地擠出一些詞語表達內心的憂愁滋味。等到真正飽經滄桑,嘗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懂得了憂愁的滋味後,內心的憂愁反而說不出來,只能說一句「好個涼爽的秋天啊」!

用辛棄疾的這段話去理解晏幾道彼時的心境的話,這將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註腳。

晏幾道的這首《鷓鴣天》,如同他的詞集《小山詞》中的其他詞作一樣,都是詞人在體會了生命中的悲歡離合、飽嘗了人生的艱辛不易之後,將自己的情感體驗以詞作的形式表現出來,彙編成集的的。

基於這種創作思想,所以他在詞中往往能寫出眼前的情景,寫出埋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欲說還休的情感。

晏幾道的詞中寄予的情感是真摯的,語言是唯美的、傷感的,是能打動人心的,因為他的詞作中包含的情感是人類普遍而又真實的共同情感,讀他的詞作能讓人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

相關焦點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情詞人晏幾道的唯美情深!
    晏幾道幾乎把一個紈絝子弟該有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他與其他紈絝不同的是,他有才氣,且是詩詞上的大才,自幼聰慧過人的晏幾道繼承了父親晏殊的優良文學細胞,縱然是風流公子,也擔得起文學才子的稱號。小山詞是唯美情深的,或許與晏幾道的成長環境有關吧,畢竟每天都縱情聲色,聽歌賞舞,所以他的詩詞題材大都寫愛情生活,風格清麗而又感情真摯,堪稱婉約詞派的大家,哪怕後來家道中落,但因為他性格孤傲耿直,從不屑於攀附權貴,又自成一番風骨。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這本《蘇軾詞傳》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讓你了解蘇軾的生平際遇,讀懂蘇軾的豁達。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 蘇軾最經典的四季回文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中國歷史上迴文詩很多,但回文詞偏少,因很多詞調每句字數不同,會問難度極大。因此歷史上詞人作回文詞僅用《菩薩蠻》、《西江月》、《虞美人》等格律齊整、相對簡易的詞牌。且大多是兩句一回文,少有整首詞倒讀回文的。北宋大才子蘇軾也寫過很多迴文詩詞,後人甚至編纂了一本《蘇東坡迴文詩詞集》。蘇軾才情古今少有,他所寫的迴文詩詞相對而言,少了些文學遊戲意味,多了些深情的意境。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但寫得卻是極為巧妙!
    何況還是李煜這種內心敏感的文學家,內心自然是有了更為深沉的感傷之懷,特別是他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一首,整首詞寫得極為巧妙,並沒有使用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寫內心的憂愁,可是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韻味悠長,深遠動人,可謂鬼斧神工
    時間是一條歡快流淌的小河,生活卻是一首歷經滄桑的老歌。從相遇到成為知己,需要經過漫長的磨練,而分離卻只是在最痛苦的剎那。遇見是人生最好的點綴,陪伴也是最長情的友誼。很多時候分別雖然是情不得已,卻也見證了最真摯的情感。
  • 晏幾道的一首冷門「豔詞」,被北宋最有名的道學家稱讚為「鬼語」
    不過在朝的文人多填雅詞,而在野的騷客多寫俗詞豔詞。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詞者如宰相晏殊,流連市井填豔詞者如才子柳永。彼時,雖有「詞為豔科」的說法,但作雅詞的官宦文人往往對寫戀情相思的「豔詞」很是鄙夷。據說柳永曾攜自創的「曲子詞」拜謁晏殊,晏殊閱其詞集,讀到「針線閒拈伴伊坐」一句,直斥為淫詞豔曲。可見當時雅俗涇渭之分。
  • 十首名詩,最傷感的十段名句,對應著離愁別恨的五個境界
    閨怨詩一般都是情感細膩,纏綿動人,而從男子的角度寫別愁,或許少了幾分哀怨,卻又多了幾分疏狂,而委婉和真摯則無二無差,關於離愁別恨的古詩詞有很多,以下十首古詩是較為有名的,每首都很真摯動人,六甲番人從中分成了五個境界,分別對應離別的五個境界。
  •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
    文/柿子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詩詞的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在宋朝的時候,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時期,在這個時代中,可以說是湧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詩人,這個時期的詩歌佔據了一半詩歌領域
  • 那些年方文山給歌手們寫過的十大熱門歌曲,最後一首把我感動哭了
    很多聽過方文山寫的歌的朋友都知道,方文山寫的歌詞都很美,方文山的詞中會刻意的營造一種虛幻的意境 ,充滿著畫面感,遠古的戰場、 消失的古文明、 陰森的傳說,在他的筆下,都成為一種非常唯美的意象。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方文山寫的歌詞這麼美?
  • 晏幾道詞「留人不住」,女子看似發狠,卻早已透露無限痴情
    往常我們讀宋詞,多的是悽悽慘慘戚戚,特別是對於戀人的離別,女子往往極其不舍,恨不能化為風兒,永遠停留在他左右。若是男子遠行,常常日日夜夜深陷相思泥淖,無法自拔,只得每日黯然神傷,獨自落淚,又總是夜不能寐,說著一些痴情的話,總想著那個人兒能夠早點回來,莫讓自己花般年華在等待中悄然消逝。
  • 蘇軾59歲寫了一首悼亡宋詞,句句含情,寫盡了他對侍妾朝雲的思念
    那麼蘇軾比較婉約的詩詞並不是很多,極具代表性的詞作應該就是那首人人皆知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了,這首詞是蘇軾悼念亡妻所作,「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蘇軾59歲時在惠州時寫下的一首宋詞,詞中借寫梅花來悼亡侍妾朝雲,句句含情,寫盡了蘇軾對侍妾朝雲的思念,同時這也是一首婉約風格的詩詞,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西江月·梅花
  • 納蘭性德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一首感人的詞,開篇第一句震撼人心!
    清朝時期的納蘭性德便是一位多情的才子,一生寫過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愛情詞,尤其是在他原配妻子逝世之後,更是痛苦不已,為此寫下諸多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特別是他的這首《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更是以一種深情的口吻,以及獨特的情感來描寫,從而也令這首詞最終成為了他諸多悼亡詞裡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
  • 晏殊寫的這首《鳳銜杯》,寫得唯美至極,讀起來卻又感傷不已
    晏殊,是北宋時期的文人,以詞最為著名。他的詞含蓄婉約,淡而有味,雖有富貴閒愁之感,卻絕不豔情纖佻。更難能可貴的是,晏殊之詞,大多傷春悲秋,雖有無限惆悵與感傷,但是字裡行間卻又滲透著一種圓融的理性和答案,這也使他的詞變得更具有人生感觸和哲思。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也就是李清照46歲之時,當時的她面對這滿目瘡痍的國家,還有七零八碎的愛情,在趙明誠死後,她更是十分悲痛,在她給丈夫的祭文中也將難過表達了個徹底。後來,經常用詩詞來寄託他對丈夫的哀思,《孤雁兒》便是其中之一。
  • 納蘭性德一首詞描寫中秋,送給正思念遠方親人的您
    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納蘭性德,初名成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清代著名詩人。作為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又是康熙的一等侍衛,本該知足享樂,可是他的詞中總是充滿了閒愁哀怨,他的出塞詞更是表現了蒼茫雄渾的格調。納蘭明珠善騎射、喜讀書,為人謹慎,避談世事,詞作多學後主李煜風格,描寫生動自然,不事雕飾。
  • 蘇軾和蘇轍各寫一首《水調歌頭》,可謂平分秋色,百年來難分高下
    他曾多次要求將自己調任到和蘇轍距離比較近的地方為官,以便兄弟二人能夠時常相聚。公元1074年,蘇軾來到密州,與兄弟相聚的願望再次落空。兩年之後,思念之情在他的心中湧動。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轍其實也回了蘇軾一首《水調歌頭》,同樣堪稱經典,兩首詞各有千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轍的《水調歌頭》,重溫他們兄弟之間的故事與情誼。《水調歌頭》宋代:蘇轍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 十首唯美婉約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在取材上,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情;在表現手法上,多用含蓄蘊藉的方法表現情緒,代表詞人有溫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彥等。精選十首婉約詞,在詞人清新綺麗,風格綺麗的文字中看盡人生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1、《謁金門·風乍起》五代:馮延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鬥鴨闌幹獨倚,碧玉搔頭斜墜。
  • 戳中異地戀淚點的十首絕美古詩詞,字字血淚,值得收藏
    對丈夫的思念無法抑制,希望能有一棵忘憂草種在屋子後面,自己食下之後能夠徹底擺脫思念。整首詩將戀愛中的女子思念遠方的愛人那種層層深入的感情描繪得十分貼切,。二、行行重行行兩漢:佚名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 宋詞中最深情的詞: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秦觀《點絳唇》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牆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秦觀這首《南鄉子》描寫一位美女。是一幅寫真,一份痴情,是一首題畫詞,畫中人物是美豔名妓崔徽。據唐代詩人元稹《崔徽歌》題下小注云:「崔徽,河中府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