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59歲寫了一首悼亡宋詞,句句含情,寫盡了他對侍妾朝雲的思念

2020-12-05 詩文書畫匯

文/詩詞歌賦匯

蘇軾,北宋大詞人,號東坡居士。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也因為自己的心直口快到處被貶官。蘇軾前期的詩詞風格多為豪放為主,如我們熟悉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這些個膾炙人口的詩詞也被後人廣為流傳。那麼蘇軾比較婉約的詩詞並不是很多,極具代表性的詞作應該就是那首人人皆知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了,這首詞是蘇軾悼念亡妻所作,「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蘇軾59歲時在惠州時寫下的一首宋詞,詞中借寫梅花來悼亡侍妾朝雲,句句含情,寫盡了蘇軾對侍妾朝雲的思念,同時這也是一首婉約風格的詩詞,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首詞的大意為:風骨自是玉潔冰清,又何必去理會那些瘴氣呢,它冰清玉潔自有一種仙人的風範。海上的仙人時常派遣使者來探視芬芳的花叢,便是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小鳥。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髒,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這首詞的上片主要寫梅花的姿態和氣節。詩人在這片中描寫出了梅花的冰清玉潔自帶一種仙風,根本不畏懼那些瘴霧的侵襲,也因為這冰清玉潔的仙氣,更是引來了海外的使者前來探訪,寫出了梅花超塵脫俗的氣節。蘇軾借用這片的前兩句梅花的不畏瘴霧,暗喻了侍妾朝雲不畏懼蘇軾仕途的跌宕、居無定所的飄蕩生活,一心一意的陪伴蘇軾左右,寫出了朝雲感情上對蘇軾的專一和不離不棄。

這首詞的下片更進一步借梅花來抒發對朝雲的思念。「素麵常嫌粉涴」,惠州的梅天然潔白,不需要任何裝飾依舊美麗驚豔,就算花瓣謝了,原本花的周圍仍有紅色一片。想必那侍妾朝雲也是擁有這般不施胭脂就有美麗如花的素顏吧。「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這句中的「曉雲」即是侍妾朝雲。蘇軾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經隨著朝雲的離世而成空了,他這餘生恐怕也不願夢見梅花了。

在這首詞中,蘇軾將梅花與侍妾朝雲從外貌還有精神方面進行了穿插比喻,表面上在讚美梅花,其實卻是字字在寫侍妾朝雲。再看這首詞可以說是句句含情,寫盡了蘇軾對已故侍妾朝雲的思念之情!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的三首悼亡詞都在這裡了,看完千萬不要哭哦!
    回顧古代詩詞史,以詞這一體裁悼亡並寫得震撼人心的,恐怕要以蘇軾為最。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髮妻王弗、續弦王閏之以及小妾王朝雲。蘇軾一生更是為她們寫過許多詞作,包括三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的第一首悼亡詞,為了紀念髮妻王弗所作。這首詞歷來在人們的心中地位很高,堪稱千古第一悼亡詞。王弗是蘇軾的髮妻,也是蘇軾初入仕途時,精神上的知音。王弗機敏沉靜,蘇軾讀書時有所遺忘,她能從旁邊提醒;王弗更是善解人意,常常提醒蘇軾謹慎處世,提防曲意逢迎的小人,對於初入仕途的蘇軾幫助很大。可惜王弗年僅二十七歲便香消玉殞。
  • 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與他的三位夫人
    可惜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王弗在27歲因病去世。對東坡是巨大身心打擊,成為一生之痛。 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距王弗病逝,恍然已過十年光陰。蘇軾也不再是當面眉清目秀的少年郎,轉眼已是在官海中浮沉的中年男子。在這個陰冷孤寂之夜,他夢見愛妻王氏,於是寫下這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
  •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文|小航與你分享歷史古往今來,多位詞人的詩詞孕育出的情感不一樣,但真正用心用情寫出來的給人一種哭也無法壓制住眼淚。關於詞文化,詞人們的故事,我們往往通過一首詞來見證,有相思詞悼亡詞。說到這類詞,最擅長的也就是陸遊,蘇軾等。
  • 蘇軾的這首詞無人能及,寫得感人肺腑,通篇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蘇軾是唯一一位可以與「詩仙」李白相比較的大文豪,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以及情感歷程,那都是成為了後世的佳話。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那他的詞同樣的言簡意賅,而且他在書畫方面,也是有著絕對的天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一流的佳作。
  • 大難不死後蘇軾給妻子寫此詞,滿滿的鐵漢柔情,讀完令人會心一笑
    作為宋詞一哥,蘇軾的才華絕不僅體現在豪放詞上,他的婉約詞也一樣出彩。但頗有意思的是,蘇軾最經典的婉約詞多數是為佳人所作。最有名的是為髮妻所作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可謂句句令人斷腸。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這也是文壇會有那麼多悼亡詩詞的原因。愛妻逝世十年,蘇軾仍然難以忘懷,最終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千古名篇;而賀鑄更是時常流連在與亡妻共同居住過的房內,發出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慨嘆。不過悼亡詩詞寫得最傷感的,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最近,70歲的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國粵語歌曲《定風波》火了,網絡上難得一致的一片好評聲,成為2021年火了的第一首歌,很多人呼籲這首歌要上春晚。確實,這首歌從填詞作曲到演唱都非常棒,年過古稀的校長用粵語將這首經典宋詞演繹得恰到好處,更用一生的經歷將蘇軾的豪邁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 今天中元節,讀六首經典悼亡詩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悼亡詩古已有之, 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歷史上,潘安是美少年的代表,但是他對妻子的感情卻少有人知。他和妻子二十四歲結婚,恩愛有加二十六載。潘安五十歲時,妻子去世了,於是潘安寫了三首《悼亡詩》懷念她。睹物思人,看到家裡妻子曾經用過的東西,都讓潘安覺得妻子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
    近千年前,蘇軾曾在黃州城的赤壁懷古,遙想三國時期的「千古風流人物」,無限感慨中,揮筆寫就流傳百世的名篇。如今我們回看歷史,蘇軾也成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千古風流人物」,且被喜愛的程度絲毫不曾因漫長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日益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推崇。9月1日在故宮開展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讓這位詩書畫全才再次成為文化熱點,正如他在世時一直是北宋文壇的焦點。
  • 一首很悽美的宋詞,上闕一山一水兩兩相對,下闕句句催人淚下!
    當時她被敵人俘虜,也是像很多的人一樣,她內心充滿了憂愁,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鄉,所以在牆壁上題寫下了這首詞,以此來表達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原本是良家女子,可是由於戰爭成為了俘虜,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種打擊,更何況還是一位女人,以至於她每天都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慘的生活,在這首詞中,她用一種很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寫得也是很巧妙,整個的上闕一山一水兩兩相對,下闕更是句句催人淚下,道盡了女子感傷之懷,所以寫得很悽美。
  • 用詞隱諱,實則前方高能,老夫少妻,讓蘇軾寫的意味深長
    或唐詩,或宋詞,區區幾十個字,卻能講述不少故事,表達許多心情,這是其他文字很難達到的藝術高度。說起唐詩宋詞,不得不提豪放派詞人代表之一,蘇軾。蘇軾雖然官場不順,一生流離,但是他生性樂觀豁達,這命運的顛波,並沒有打倒他,反而磨礪出他更為出色的文筆。
  • 蘇軾和蘇轍各寫一首《水調歌頭》,可謂平分秋色,百年來難分高下
    對於蘇軾的《水調歌頭》,大家都很熟悉,這首千古名篇可謂句句經典,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蘊藏著濃濃的思念與親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宋詞三百首》最獨特的一首詞,把一種蟲子寫的如泣如訴!
    古人將玩蟋蟀分為三種境界:其一玩物喪志,也就是專注於玩蟋蟀以致無心他事,志氣消磨,其中典型便是南宋的蟋蟀宰相賈似道,因玩蟋蟀誤國而名傳於世;其二則玩物娛賭,意為玩蟋蟀只是為了娛樂或小賭怡情;而其三便是最高的境界託物寓情,也就是文人雅士賞玩蟋蟀,同時吟詩作賦,託物抒情。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蘇軾表達感情大多都是比較大氣、豪邁,但也有一些情感細膩的作品,就比如令人津津樂道的一首「雲雨詞」則是蘇軾特地為了紀念新婚之夜而作,句句都是誇妻子的好,讓人讀完之後只叫肉麻。《南鄉子·有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
  • 魯迅19歲寫的一首七律,通篇句句有水平,沒有深厚的功底寫不出來
    世人皆詠蓮,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蓮花開盡後煢煢獨立於荷塘中的蓮蓬,直到100多年前19歲的魯迅寫了一首名為《蓮蓬人》的詩向《愛蓮說》致敬,讓世人見識了不起眼的蓮蓬之美,本期就和大家一起說一說這首詩。這是一首七言律詩,1900年還在學堂念書的魯迅,目睹了當時清王朝的無能,也見證了一群有識之士的赤膽,便寫下了這首詩來詠志。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近千年前,蘇軾曾在黃州城的赤壁懷古,遙想三國時期的「千古風流人物」,無限感慨中,揮筆寫就流傳百世的名篇。如今我們回看歷史,蘇軾也成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千古風流人物」,且被喜愛的程度絲毫不曾因漫長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日益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推崇。9月1日在故宮開展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讓這位詩書畫全才再次成為文化熱點,正如他在世時一直是北宋文壇的焦點。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於是李白出了一個主意,讓大家每人聯詩一句,最後組成一首七律。只是有個要求,今天大雪,就以雪為題,句句寫雪,但是不能出現「白雪」二字,有違者罰酒三盅。緊接著他們就行起酒令來,像我們現在的擊鼓傳花的方式差不多,按次序每人聯一句,先是孟浩然開場,最後輪到李白收尾,一首詩就大功告成了。詩是這樣的:一夜北風吹客愁,醒來不見望江樓。鐵佛寺成銀佛寺,金沙洲作玉沙洲。
  • 蘇軾被貶官,去江邊散心,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詞,第一句是經典
    他的詩歌選題豐富,結構縝密,情感細膩,既有《題西林壁》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也有《惠崇春江晚景》這樣寫優美景色的詩,還有《春宵》這樣的受人們津津樂道的詩。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中秋佳節,團圓賞月,是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也是他鄉遊子對月寄託思鄉之情的大好時光,月光清輝的灑向人間,照向了不同的臉龐。永住在月宮之上的嫦娥仙子,將在桂花樹下翩翩起舞,在舞蹈中醞釀著自己的思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