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和溫庭筠的故事,相信您有所耳聞。
今天我們要讀的詩,與他們初逢有關。
魚玄機少年聰慧,十一二歲就被稱為「詩童」,名滿京城的溫庭筠很好奇,於是趕到魚玄機家中,想試一試她的才能。
魚玄機便寫下了這首有名的《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這首詩運用借喻的手法,以柳寫人,看起來好像不難,但是如果沒有理清行文脈絡,就很難讀懂魚玄機的心思。
我們來讀一讀。
1、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煙姿,輕盈美好的姿態。
用借喻的手法以物寫人,我們只需要讀出物的特點,就可以推斷出人的特點。
柳樹有什麼特點呢?
(1)翠色和煙姿。
柳如煙,青翠色,這都是指春天的柳樹。
顯然,這是用來比喻詩人的外貌和姿態就像柳樹一樣美。
(2)荒岸。
這是柳樹的生長環境,荒涼少人。
說明詩人生活的地方很偏僻,很少有外人來。
您看,詩人雖然年輕貌美,但是生活的地方很少有人來,無法展現給外人看啊。
該怎麼辦呢?
詩人用了三個字「入遠樓」。
她努力地想把自己美好的姿態展現給遠處高樓上的人看。
可見,她多麼盼望能得到外人的賞識,多麼希望有人能到這裡看到自己年輕的美貌。
那麼她盼來了外人嗎?
當然,溫庭筠不就是外地特意趕來的嘛。
我們繼續讀頷聯和頸聯,看看溫庭筠到來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2、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釣人,指釣魚人。
中間兩聯難倒了很多人!
「花落」,指柳絮飄落,這不是春末嗎,為什麼前面又寫「秋水」呢?
「根老」,說明柳樹已經老去,為什麼後一句又寫枝低呢,枝低不是說明枝葉繁茂嗎?
我分享一個小思路:您如果讀詩的時候,遇到這種前後矛盾的詩句,不妨大膽地想一想,前後句是不是倒裝?
頷聯和頸聯就是明顯的前後倒裝。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花落釣人頭,影鋪秋水面;枝低系客舟,根老藏魚窟。
可見,景物描寫是按照季節順序展開的:
(1)首聯是寫「柳色」和「柳姿」是寫初春和仲春的景象;
(2)而頷聯「柳花」是寫暮春的景象,「柳影」是寫秋天的景象;
(3)「柳枝」和「柳根」是寫秋天以後的景象。
而首聯明寫「柳色」和「柳姿」,是比喻詩人盼望得到外人的賞識。
而終於,她盼到溫庭筠來了。
那麼頷聯寫「柳花」和「柳影」,就是指溫庭筠到來之後的情景,當然,這是詩人的想像。詩人是如何想像的呢?
讓柳絮飄落在釣魚人頭上,把柳影鋪在秋水上。
您看,不管是柳絮,還是柳影,都是為了吸引釣魚人的注意。
可見,釣魚人就是比喻溫庭筠。
頷聯的意思是:詩人努力展示自己的風採,想引起溫庭筠的注意。
但詩人的目的能不能達到呢?
不能。
您想想看。
溫庭筠為何而來?
因為他很好奇魚玄機的才能。
而魚玄機為何盼望溫庭筠來?
不管是柳色、柳姿、柳花還是柳影,很明顯,魚玄機對溫庭筠有愛慕之意。
這註定只是魚玄機的單相思。
她自己也知道。
所以寫了一句「枝低系客舟」。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溫庭筠要離開,但詩人努力地挽留。
然後繼續想像:如果溫庭筠離開了,她就像枯老的柳樹,寂寞孤獨,只能和魚為伴。
但這畢竟只是她的想像,現在溫庭筠還沒走,她還要努力爭取。
如何才能留住溫庭筠呢?
她要把自己寫得再慘一點。
4、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她再進一步想像:枯老的柳樹,本來就很寂寞孤獨,又如何能抵抗蕭蕭風雨呢?
這就是「復添愁」的含義。
而詩人寫這句話的目的,就是想讓溫庭筠產生同情,好留下來陪她。
您看,魚玄機借柳樹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是不是非常含蓄?
您沒讀懂沒關係,但是溫庭筠這位大才子肯定是讀懂了。
但是他假裝沒有讀懂,毅然離去。
一代才女,從此走入了悲苦的一生。
#唐詩#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