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13歲寫的一首詩,溫庭筠假裝沒讀懂,你能讀懂嗎?

2021-01-15 沉於古詩

魚玄機和溫庭筠的故事,相信您有所耳聞。

今天我們要讀的詩,與他們初逢有關。

魚玄機少年聰慧,十一二歲就被稱為「詩童」,名滿京城的溫庭筠很好奇,於是趕到魚玄機家中,想試一試她的才能。

魚玄機便寫下了這首有名的《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這首詩運用借喻的手法,以柳寫人,看起來好像不難,但是如果沒有理清行文脈絡,就很難讀懂魚玄機的心思。

我們來讀一讀。

垂柳

1、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煙姿,輕盈美好的姿態。

用借喻的手法以物寫人,我們只需要讀出物的特點,就可以推斷出人的特點。

柳樹有什麼特點呢?

(1)翠色和煙姿。

柳如煙,青翠色,這都是指春天的柳樹。

顯然,這是用來比喻詩人的外貌和姿態就像柳樹一樣美。

(2)荒岸。

這是柳樹的生長環境,荒涼少人。

說明詩人生活的地方很偏僻,很少有外人來。

您看,詩人雖然年輕貌美,但是生活的地方很少有人來,無法展現給外人看啊。

該怎麼辦呢?

詩人用了三個字「入遠樓」。

她努力地想把自己美好的姿態展現給遠處高樓上的人看。

可見,她多麼盼望能得到外人的賞識,多麼希望有人能到這裡看到自己年輕的美貌。

那麼她盼來了外人嗎?

當然,溫庭筠不就是外地特意趕來的嘛。

我們繼續讀頷聯和頸聯,看看溫庭筠到來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影鋪秋水面

2、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釣人,指釣魚人。

中間兩聯難倒了很多人!

「花落」,指柳絮飄落,這不是春末嗎,為什麼前面又寫「秋水」呢?

「根老」,說明柳樹已經老去,為什麼後一句又寫枝低呢,枝低不是說明枝葉繁茂嗎?

我分享一個小思路:您如果讀詩的時候,遇到這種前後矛盾的詩句,不妨大膽地想一想,前後句是不是倒裝?

頷聯和頸聯就是明顯的前後倒裝。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花落釣人頭,影鋪秋水面;枝低系客舟,根老藏魚窟。

可見,景物描寫是按照季節順序展開的:

(1)首聯是寫「柳色」和「柳姿」是寫初春和仲春的景象;

(2)而頷聯「柳花」是寫暮春的景象,「柳影」是寫秋天的景象;

(3)「柳枝」和「柳根」是寫秋天以後的景象。

而首聯明寫「柳色」和「柳姿」,是比喻詩人盼望得到外人的賞識。

而終於,她盼到溫庭筠來了。

那麼頷聯寫「柳花」和「柳影」,就是指溫庭筠到來之後的情景,當然,這是詩人的想像。詩人是如何想像的呢?

讓柳絮飄落在釣魚人頭上,把柳影鋪在秋水上。

您看,不管是柳絮,還是柳影,都是為了吸引釣魚人的注意。

可見,釣魚人就是比喻溫庭筠。

頷聯的意思是:詩人努力展示自己的風採,想引起溫庭筠的注意。

魚玄機

但詩人的目的能不能達到呢?

不能。

您想想看。

溫庭筠為何而來?

因為他很好奇魚玄機的才能。

而魚玄機為何盼望溫庭筠來?

不管是柳色、柳姿、柳花還是柳影,很明顯,魚玄機對溫庭筠有愛慕之意。

這註定只是魚玄機的單相思。

她自己也知道。

所以寫了一句「枝低系客舟」。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溫庭筠要離開,但詩人努力地挽留。

然後繼續想像:如果溫庭筠離開了,她就像枯老的柳樹,寂寞孤獨,只能和魚為伴。

但這畢竟只是她的想像,現在溫庭筠還沒走,她還要努力爭取。

如何才能留住溫庭筠呢?

她要把自己寫得再慘一點。

4、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她再進一步想像:枯老的柳樹,本來就很寂寞孤獨,又如何能抵抗蕭蕭風雨呢?

這就是「復添愁」的含義。

而詩人寫這句話的目的,就是想讓溫庭筠產生同情,好留下來陪她。

您看,魚玄機借柳樹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是不是非常含蓄?

您沒讀懂沒關係,但是溫庭筠這位大才子肯定是讀懂了。

但是他假裝沒有讀懂,毅然離去。

一代才女,從此走入了悲苦的一生。

#唐詩#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相關焦點

  • 李白一首28字七言詩,寫盡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讀懂的人甚少!
    李白一首28字七言詩,寫盡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讀懂的人甚少!李白是我國唐朝時期的著名的大詩人,可以說如果大唐盛世有十分,那麼李白獨佔三分一點都不為過。酒入豪腸,三分嘯成劍氣,餘下的七分釀成詩篇,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可以說是當時文人裡面最厲害的一個人物,貴妃研磨,力士脫靴,這樣的待遇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 溫庭筠送別愛人,用一個少見詞牌,一個絕妙比喻,成一首悽美情詞
    溫庭筠送別愛人,無限感傷,用了一個別人很少用的詞牌,寫下一首送別詞。這首詞的的絕妙處有三:第一是詞牌沿用唐教坊曲名《河瀆神》,鮮有此詞牌作品流傳後世;二是開拓了「謝娘」意蘊,一般謝娘或指的才女,或言歌姬,此處指的是愛人;三是比喻絕妙,用筷子比眼淚,可謂妙絕古今。
  • 女道士愛上和尚,還有一首詩流傳千古
    話說李冶在六歲那年,看到外面的生物,觸景生情,突然寫了一首情詩。詩中描述了女子嫁娶的心情,情感之細膩真摯,恐怕年方二八的小姑娘想起來都會臉紅,竟然出自一個六歲的小姑娘之手。你見過誰家的六歲小孩能寫出這麼好的情詩嗎?即使放到今天,也很不可思議。
  • 《菩薩蠻》是溫庭筠被傳唱極盛的一首詞,描寫貴族婦女的生活片斷
    溫庭筠(約公元(812-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才思敏捷,考試作賦,嘗叉手八次就寫成八韻,時人稱為「溫八又」。宜宗大中初試進士,屢次不第,因為擾亂科場,違權貴,貶隨縣(今湖北隨縣)尉,再貶方城(今河南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世稱溫方城,溫助教。傳見《舊唐書·文苑傳》,《新唐書》附《溫大雅傳》。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中秋佳節,團圓賞月,是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也是他鄉遊子對月寄託思鄉之情的大好時光,月光清輝的灑向人間,照向了不同的臉龐。永住在月宮之上的嫦娥仙子,將在桂花樹下翩翩起舞,在舞蹈中醞釀著自己的思想之情。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 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
    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本來二人身居異地,很多情感上的問題都沒有辦法得到梳理,再加上有了高官厚祿的司馬相如,認識的名流與美姬自然不少。官場開拓了他的視野,同時也給了他更多的選擇。
  • 杜甫一首特別的自嘲詩,將自己比作動物,很搞笑,讀懂卻受用一生
    杜甫一首特別的自嘲詩,將自己比作動物,很搞笑,讀懂卻受用一生在公眾的印象中,杜甫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不是帶著「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地寒士俱歡顏」的萬丈豪情,就是具有「士卒何草草, 築城潼關道」的悲憫。
  • 羅隱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寫盡了人性的醜陋,通篇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壇同樣人才濟濟,這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是杜牧、李商隱、羅隱、許渾、溫庭筠、韋莊等人,他們的作品別出新意,風格多樣;而且他們對於現實的描寫也更加深刻,這些詩人的作品中都有著諷刺意味,譬如李商隱的《賈生》,裡面有這樣的詩句: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這句詩在中國真的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小孩子從小就要背的一首詩。但是這首詩的確切意思,到現在也沒有人敢打著包票說自己解讀出來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一句什麼意思,也沒有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解讀出來了,敢這麼說的,都是吹牛。沒法解讀,這就是他無題詩的特色之一。
  • 蘇軾這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僅讀懂3句,能讀懂4句者堪稱高手!
    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詩的作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就是蘇軾,號東坡。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父親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
  • 唐朝女道士飽受相思之苦,無聊時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成千古名篇
    但因為自己特殊的身份,導致不能經常與他們見面,飽受相思之苦的李治,曾經寫過一首《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所謂「少女情懷總是詩」,女子們或許寫不出男子的壯闊剛健,然而她們的詩歌文章,卻別有一種入幽的細節美,專門在細節處打磨,在細節處打動人心。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才能夠被後世傳誦1000多年。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蘇東坡臨死前給兒子留了一首詩,首尾相同,讀懂這幾句的堪稱高手
    蘇軾臨死前擔心小兒子,給小兒子留下一首詩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北還途中於第二年六月突然病倒,在七月不幸離世,在這一個月中,蘇軾的小兒子蘇過每天照顧蘇軾,蘇軾臨終前非常擔心兒子,所以特意手書了一首《觀潮》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