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也許你已經猜到了他是誰,沒猜到也沒關係,我把他這個懶覺再仔細的描述一下,你就知道了。
他在春天的某個早上,被窗外小鳥的叫聲吵醒了,而昨天剛下完雨,他很關心外面被雨打落的花,可他卻不起床去看!
此時的你應該已經知道他就是孟浩然了吧,他的這個懶覺就是我們倒背如流的春曉。春曉的全詩如下,大家重溫一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如果他起來瞅一眼,他就會知道花究竟被雨打落了多少,可他就是不起,他賴床啊!堂堂大詩人都賴床,我們賴床也說得過去,哈哈。
他好不容易起來了,他的老朋友在家裡準備好了飯菜,邀請他去做客,他馬不停蹄的就去了,而且在吃飽喝足以後又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了教科書!
這首詩是啥?你應該猜到了,這首詩就是那個很有田園風格的過故人莊。每次回家,我看到道路上鬱鬱蔥蔥的樹,以及被樹包圍的村莊都會想起這首詩。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看來這位老朋友招呼的很周到啊,明年的重陽節他還要來做客喲!
吃飽喝足之後,他和老朋友準備去旅遊,來到了一個一座大山上,看到了羊公碑,頓時便有一首詩湧上心頭,這首詩就是與諸子登峴山。這又是一首千古流傳的詩!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看到這壯麗的風景不禁感慨人世間的事情都是變化更替,羊祜能夠名留青史,而百年後誰還能記得我呢?不由得淚流如雨,頓時有了要做官的念頭,於是向張九齡丞相寫了一首委婉的求內推的詩。
這首詩是就是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又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詩!這首詩被張丞相認可了,可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孟浩然沒能如願,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寫的很是含蓄,寫的是詩人在看湖水風景,想渡水卻沒有船,只能坐在那裡羨慕那些被釣的魚。想做官,也做不成,只能羨慕你們這些做官的人大展抱負。意思就是希望張九齡可以引薦一下。
可惜天不遂人願,孟浩然終究還是沒能如願,也許是他的詩無意間感動了上天,終於他有機會在唐玄宗面前秀詩了。可惜他此時完全不想秀了,反而發了一通牢騷,寫了這麼一首詩。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中最顯眼的一句,想必大家都發現了吧,就是那句「不才明主棄」,玄宗一下子就不開心了。玄宗本來是因為聽說孟浩然很有名,想聽聽他的詩,詩如果做的好,說不定就能如願以償的做官了,誰知他寫了這麼一首詩。
玄宗聽罷以後,說了這麼一句: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
從此孟浩然便隱居了,再也不再想著當官了。孟浩然的軌人生跡未必和我寫的順序一致,我只是把這些詩進行了串聯,以增加趣味性,請大家不要太過於較真。
關於孟浩然的其他詩集,請大家自行搜索,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