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用白鵝的口吻,寫了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讀完令人笑中帶淚

2020-12-04 美詩美文

白居易一生,詩名卓著,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然而縱觀白居易的詩,卻並不如他的朋友們那樣瀟灑,似乎總是有淚、有恨。代表詩作有《長恨歌》是釵盒情緣之恨,是馬嵬驚變之淚;《賣炭翁》辛勞之恨,苦艱之淚;《琵琶行》是天涯淪落之恨,是重利輕別離之淚。

如果對白居易的生平做一個梳理,這種恨與淚就不難理解。一生屢遭貶謫,他內心的苦寂,無處言說,便全寫進了平生的3000多首詩作中,這一首首的經典也將他送上了詩王的寶座。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3000多首詩中最有趣的一首,這一次他心中哀傷,竟然仿照鵝的口吻寫了一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短短28個字堪稱唐詩中最有趣的一首「牢騷」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已笑中帶淚,詩王當真是不簡單。

《鵝贈鶴》

唐代:白居易

君因風送入青雲,我被人驅向鴨群。

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白鵝和仙鶴,這二者之間有何聯繫?稍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大白鵝如果腿再修長一點,身體再輕盈一點,如若還能飛翔,那或許比仙鶴一點不差呢!白居易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來了一首《鵝贈鶴》,初讀令人莞爾一笑,再讀卻已笑中帶淚。

這首詩的大意:鶴啊,你因為憑藉好風之力,直入青雲。我呢,被人趕入鴨群,與雞鴨為伴。可是鶴啊,你看看,我也有雪一樣的頸項,也有潔白的羽翼,火紅的腳掌啊。你再從頭到腳看看你自己,我到底那一點比不上你啊!

這首詩首先給人妙趣橫生之感,是啊,白鵝看到和自己長得差不多的仙鶴在天際遨遊,會作何感想呢?羨慕、嫉妒、恨?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白居易竟然寫詩去回答這個問題,豈不是有趣。然而仔細品讀這首詩,卻讓人笑中帶淚,情不能已。

詩的第一句,一語雙關,「君因風送入青雲」,看似寫鶴,實則寫人。那些憑藉這「好風力」獲得舉薦,平步青雲的人,真的有什麼不一樣的才華嗎?未必!第二句,「我被人驅」,看似寫鵝,實則依然寫人。人不自主,為人驅使左右,這才是大悲哀。

第三句,「雪頸霜毛紅網掌」,是細節描寫,點名鵝與鶴,本質無異,但卻天壤之別,悲乎!最後一句,畫龍點睛,「請看何處不如君」,是一種傲岸的反抗,也是心中的不滿。

這首詩語言質樸,頗具趣味,更蘊含深刻的哲思,表達了傲岸的人生態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生態度,白居易才顯得那麼卓爾不群!

相關焦點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當然,這是他作品中最為成功的兩首,他也有其它的作品,有這樣的一首詩,他利用白鵝的口吻,給天上的仙鶴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鵝贈鶴》。在這首詩裡面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恨與累,其實了解了白居易的一生之後,對他的這種感情就會深有體會,他的一生屢次遭到貶謫,內心的痛苦與寂寞無處傾訴,於是就寫進了他的詩裡面,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詩,所以成就了他在歷史上「詩王」的地位。雖然說這首《鵝贈鶴》看起來令人啼笑皆非,但是仔細讀過之後,就會感受到這首詩中間的苦與淚。
  • 白居易自嘲為鵝,還以鵝的口吻寫詩送給天上的仙鶴,笑中有淚之作
    導語:"白居易自嘲為鵝,並用鵝的語氣,送給天上的仙鶴一首詩,寫盡了自古以來多數詩人們的處境"。自古詩人多數不得志,偉大的詩人屈原,博聞強識、志向遠大,卻遭貴族排擠誹謗幾經流放,最後以身殉楚自沉汨羅江。白居易寫詩自嘲詩人總是通過自己的筆,來抒發自己的遭遇。白居易也不例外,在他仕途不順,在他自感懷才不遇之時,他寫下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詩。他自嘲是一隻以鴨為伍的鵝,並以鵝的口吻語氣寫了一首詩送給天生的仙鶴,來抒發懷才不遇的鬱悶心情。
  • 白居易的一首趣詩,描寫了天真爛漫的孩子,令人讀後發笑
    富有童心的詩人很多,喜歡孩子的詩人也很多,而白居易就是一個十足的孩子迷。有一天,白居易來到了小池,看到有孩子,白居易心裡都樂開了花,詩興大發,妙筆一點,一幅頗有趣味的動感畫面緩緩展開了,於是他寫了一首趣味十足的詩。《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 白居易的這首月夜清江圖,奇麗唯美,不輸《春江花月夜》
    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也因為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而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則是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月夜清江圖,簡潔而生動,被稱為千古絕唱,絲毫不遜於《春江花月夜》。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最優美的五言絕句,詩中無雨卻又字字寫雨,堪稱絕妙之筆
    白居易生活的時代,已經慢慢的步入了中唐,唐詩的風格也逐漸的發生了變化。我們今天看白居易的那些古詩,和李白杜甫的有很大的差別。不同的歷史背景出現不同的詩人,不同的歷史背景也湧現出不同題材的作品。相比李白和杜甫。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儘管白居易的詩看似很普通,可是每一首詩又很獨特,平淡中見真情,同樣充滿了詩意,也很是有趣,例如《長恨歌》和《琵琶行》這種洋洋灑灑的長篇敘事詩,我們也依舊很容易能夠理解,寫得同樣很深刻,這也正是白居易的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讀他的作品,不需要有過多的解讀,只需要從字面上,那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白居易和他的薔薇花:4首薔薇詩,寫盡一世悲喜交織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提起白居易,大家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在這些詩裡,我們可以發現白居易對人世間愛情的歌頌和友情的嚮往。其實,白居易除了關注人間之事,也喜歡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更是一位愛花、惜花之人。在他所有和花草有關的詩作中,「薔薇花」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那麼,白居易眼中的薔薇花,對他而言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 「詩裡看花」以詩寄情,牡丹見證元稹、白居易的深摯友誼
    元、白唱和的大部分作品收錄在《元白唱酬集》、《因繼集》中,二集共十七卷,唱和詩數量達千餘首,據李漢南《元白唱和詩統計分析》統計,目前可考的元、白唱和詩共 135組。兩人歌詠牡丹的作品都不少,應該是有著許多共同回憶。
  • 白居易的詩:惜牡丹花
    而白居易這首《惜牡丹花》卻在無數惜花詩中別具一格。人們向來在花落之後才知惜花,此詩一反常情,卻由鮮花盛開之時想到紅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鮮立意表現了對牡丹的無限憐惜,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氣跌宕迴環,語意層層深入。首句開門見山,點出題意:「惆悵階前紅牡丹」,淡淡一筆,詩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紅豔,都已歷歷分明。
  •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一首溫暖的詩,只有20個字,便驚豔了整個冬天
    冬天的清冷,雖不及春天的百花盛開,夏天的生機盎然,秋天的豐收喜悅,但是卻有皚皚白雪,傲雪寒梅,不老青松……寒冷的冬天,最應該喝著熱酒,圍爐而坐,看書讀詩,在詩詞畫意中享受冬日的美好。這首詩秉承了白居易一貫的風格,全詩語言簡樸、富含情趣,體現了作者善於發現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樂趣,色彩搭配更是精妙,給寒冷的冬天注入了暖意,將讀者帶入一個美妙溫暖有愛的意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家中有新釀的米酒,由於還未過濾,所以還浮著酒渣,顏色微綠,細小如蟻。
  • 白居易冬天曬太陽,這首禪詩充滿禪意,讀完了大呼過癮
    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詩人,其交遊廣泛、思想深邃、詩文精深。但終生服膺儒教的白居易,也深受佛禪思想的影響。他經歷了人生的坎坷,像古代其他失意文人一樣,便主動地去佛教中尋找精神寄託,但又與眾不同。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冬天曬太陽,這首禪詩充滿禪意,讀完了大呼過癮。負冬日唐代:白居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白居易在這首《微雨夜行》一詩中,所描寫的雨就是一種秋天寒冷刺骨的小雨,這種雨在夜裡其實是看不見,只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只是在走了一段之後,才會突然發現身上早已被雨淋溼了,而白居易也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寫下了這首經典的詠雨詩,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巧妙,全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 驚天地,泣鬼神,唯有這首詩的描寫可用這六個字來形容
    有形的事物容易寫,無形的事物難以描摹,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可是,歷史上卻有一些高明的詩人將無形的事物描摹的精妙絕倫,美不勝收。比如對音樂的描寫,就有三首詩被清人方扶南推許為「描寫聲音至文」。這三首詩分別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
  • 李商隱寫了兩首詩,卻讓一位佳人痴情難解
    李商隱的詩總是幽怨惆悵,讓人歡喜讓人愁,很容易令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特別是女性讀者,如果本來就是滿腹幽怨,再讀完他的愛情詩,就更加感慨萬端,情思鬱積。李商隱就曾經受人委託,寫過兩首贈別詩,自己並沒有覺得什麼,可是他的名氣太大,詩稿一脫手就被廣為流傳。
  • 科學家覺得白居易千古名句有錯,登山考察了後,才知白居易有多牛
    1000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杜牧在江南寫了首千古名作《江南春》,頭兩句是這樣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兩句詩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畢竟這是一個千古名句,這首詩也入選課本多年。第一個是他當年故意挑蘇軾詩文中的問題,直接導致了「烏臺詩案」,蘇軾等一批文人被貶與他脫不了干係。第二,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件事,他曾大言不慚地挑過白居易詩的刺。白居易有一首千古名句,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的,名叫《大林寺桃花》,全詩如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帝裡詩坊:白居易筆下的洛陽城
    詩人的另一首《和友人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莫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晉代文豪石崇洛陽家有金谷園,以富麗著稱,後世多以石家園指稱富貴人家。「津橋東北鬥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柳絲嫋嫋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導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文人相輕古來有之」,可對於白居易與元稹而言,這句話很不成立,《唐才子傳》中說:「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傾心交往三十載,相互唱和九百章。
  • 周敦頤很清新的一首詩,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詩人們雖然感嘆春色漸行漸遠,但清風還在呢喃、綠草仍散幽香,陽光灑滿大地,令人心曠神怡,可以靜坐清風裡,品賞春暮之美!宋代詞人趙長卿曾慨嘆,「過盡徵鴻來盡燕,一春憔悴有誰憐」;宋代的另一位才子也寫了一首詩,卻帶給我們另一番體驗,清新恬淡,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 白居易的這一首詩,初讀時覺得很平淡,長大後才發現它的美!
    白居易可以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寫詩最為直白,也最為簡練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看似很平淡,可是直到長大後才會發現它的美;這也正是白居易詩作的魅力,據說他會把每次寫好的詩,拿去念給那些婦女聽,如果她們聽不懂,那麼他就會改到她們聽懂為止。
  • 一場超豪華陣容的送別席上,白居易元稹各寫首怪詩,千年難分高下
    第一個是白居易的莫逆之交元稹,元稹的詩才自然不必多說,《遣悲懷三首》將唐代悼亡詩推向了一個至高的境界。第二個是是那寫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詩紅人不紅的李紳,除了詩人的身份,李紳還有個更霸氣的標籤——唐代宰相!第三個是詩人張籍,張籍是韓愈的大弟子,也就是那寫下「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的張水部。在這樣超豪華陣容的送別席上,自然少不了吟上幾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