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他的薔薇花:4首薔薇詩,寫盡一世悲喜交織

2021-01-08 山水耕心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提起白居易,大家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在這些詩裡,我們可以發現白居易對人世間愛情的歌頌和友情的嚮往。其實,白居易除了關注人間之事,也喜歡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更是一位愛花、惜花之人。在他所有和花草有關的詩作中,「薔薇花」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那麼,白居易眼中的薔薇花,對他而言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1.友情可喜:明日早花應更好

【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張大夫崔二十四同飲】白居易

甕頭竹葉經春熟,階底薔薇入夏開。似火淺深紅壓架,如餳氣味綠粘臺。

試將詩句相招去,倘有風情或可來。明日早花應更好,心期同醉卯時杯。

這首詩應是他為官之時,與三個朋友一起喝酒時所作。其中的劉十九是劉軻,白居易還寫過一首格外有名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過,如果說《問劉十九》還只是在發出和朋友共飲的邀請,那麼,這首詩則是把這種邀請變成了現實。

在撲鼻的薔薇花香中,在醇厚的酒香中,朋友們歡聚一團。那深紅淺碧的花兒,真像此時豐富多彩的人生啊。夏天就快到來了,那火熱的夏天,仿佛我們火熱的歲月。朋友們坐在一起,喝喝酒,寫寫詩。明天,明天還有的是時間呢!就算喝醉了,又算得了什麼呢?更何況,明天的薔薇花,一定比今天的,開得更加鮮豔奪目!

多麼明豔的一段歲月啊,鮮衣怒馬,快意人生。仿佛一切美好都不會消失,仿佛一切不幸都不會開始。

如果,時光能永遠停在那個充滿了薔薇花香的夏日,那該多好!

2.愛情如戲:花開將爾當夫人

【戲題新栽薔薇(時尉盩厔)】白居易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種春。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

這首詩是白居易任「盩厔縣尉」時作。當時白居易34歲,尚未婚娶。這首詩即寫於盩厔縣尉任上。

詩人以嘲謔的口吻,對新栽薔薇致以親切的祝願。「移根易地莫憔悴」,詩人希望薔薇不要因「移根易地」而憔悴。「野外庭前一種春」,意謂春天到處都一樣,既是前一句勸慰薔薇「莫憔悴」的理由,也是後面花開的條件。轉折句是「少府無妻春寂寞。」少府是白居易對自己「盩厔縣尉官」的自稱。這時,他因無妻感到寂寞,並且盼望薔薇花開,做自己夫人。

他為什麼要把薔薇花當作自己的夫人呢?

其實,白居易一生中有三個女人,一個是初戀情人湘靈,一個是奉母命成婚的正妻,還有一個是紅顏知己樊素。

27歲時的白居易,和鄰家小妹湘靈已經有了長達17年的相處和8年的相戀。但封建觀念極重的母親認為湘靈地位低下,不配做白家兒媳婦,拒絕了這門親事。而34歲的白居易在想起7年前的那場情殤,竟然發出了「花開將爾當夫人」的戲謔之語。這是真的看開了,還是無可奈何的哀嘆呢?

薔薇花開得那麼茂盛,就像他曾經轟轟烈烈的愛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你離開之後,任何人都不是你。你離開之後,一片雲是你;一叢花,也是你。

3.佛家心腸:彩雲易散琉璃脆

【簡簡吟】白居易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詩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身材絕佳,穿著光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的少女,在一般人家,十三歲的女孩子,大概才剛剛被父母灌輸以淑女風範方面的教育,而同年齡的蘇簡簡,已經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一舉一動,都透露出一種非凡的藝術氣質,以及大家閨秀的範兒。她每天都在幹些什麼?調絲品竹——培養音樂能力,夯實舞蹈底子。「不肯迷頭白地藏」意為:不甘埋沒自己,不願做一棵普通草根。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白居易大概是太欣賞這個小姑娘,把他原來準備做夫人的薔薇花,都用來形容小姑娘的美好姿容。

一切都如薔薇花一樣,那麼美好。然而老天偏不遂人願,就在這個叫蘇簡簡的小女孩十三歲、即將完婚的時候,忽然就死了。可能是白居易曾經欣賞過蘇簡簡的舞蹈表演,忽然聽說女孩死了,覺得不勝惋惜,便揮筆寫下來這首《簡簡吟》。而「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也成了千古名句。

在這首詩裡,白居易不吝惜筆墨,借薔薇花的美麗和芬芳,極力誇讚簡簡,並且對簡簡的逝世,表達了十足的疼惜。真可謂菩薩心腸。

4.仙家風範:岸落薔薇水浸莎

【題王侍御池亭】白居易

朱門深鎖春池滿,岸落薔薇水浸莎。畢竟林塘誰是主,主人來少客來多。

這是一首頗具仙家風範的詩歌。

詩中的王侍御是誰,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反正,就是在一個春日的白天,白居易獨行至一處快要荒廢的池亭邊,看著朱門深鎖,薔薇落盡,內心無限感慨:不知這是誰家的院子?怎麼就荒廢至此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此住過,反正我來了這麼多次,竟是一次也沒有碰到過主人的面。是遺憾,還是另一種人生的啟示?

是的,在這偌大的人世間,到底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這座林塘非我所有,我自然是客;然而我卻經常造訪,熟悉此處一草一木,似乎成了主人。這亭臺樓閣,本是王侍御所有,論理,他是主人;可是現在,他已不知蹤跡,這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的薔薇花,恐怕才是這裡的主人吧。

在這遼闊的天地間,有那麼多品類,人又算得了什麼?

薔薇明年能再開,明年亭臺知有誰?

我想,白居易對薔薇花,一定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不然,他怎麼會把那麼多的情緒,都寄托在薔薇花上呢?你看,在初夏的微風中搖曳的薔薇花,它們承擔了那麼熱烈的友誼,那麼長久的相思,那麼沉痛的哀悼,和那麼豁達的思考……

去吧,趁著薔薇花還未曾凋謝,趁著天氣還不甚炎熱,離開鬥室,走向花園。你看,那一叢叢薔薇,那從遙遠的古代跋涉到你身邊的薔薇,它們見證了那麼多的悲欣無限,你不想走近它們,聆聽它們的故事嗎?

相關焦點

  • 薔薇花的眼睛:孟郊的3首薔薇詩,以儒、釋、道的思想相望一生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首詩,可以說是寫盡了天下母親對孩子的至深之情,也因此成為了千古名詩。除了這首詩之外,孟郊還有一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詩,寫於孟郊久試不中,而終於登科之後。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燦爛最得意的時刻:往日的那些惆悵、徘徊、費力思索,在如今看來,都不算什麼了。
  • 這六首詩,表達了古人對薔薇花的喜愛
    皮日休這首詩前兩句寫薔薇花的色澤和形態,說它鮮豔奪目,紅於猩猩的血液,真是紅得嚇人,就跟觸目驚心差不多了。體態又輕於燕子,好像要凌空飛去。但是,後兩句一個轉折,這樣美麗動人的花朵,卻抵不住太陽的照射,那花瓣雖然沒有枯萎,但確實也減去了幾分顏色。這後兩句是借物抒情,表現了詩人的悲憫之心。《福昌官舍後絕句》張耒漫與東風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閒身。
  • 六月,在詩詞裡邂逅最美的薔薇花!
    「滿架薔薇一院香」出自高駢的《山亭夏日》,看到這句詩,首先浮現在小矣眼前的是一面牆,一面爬滿了薔薇花的牆。枝繁葉茂、花開半夏。我站在牆邊,夏日習習涼風吹過,帶來了薔薇花的香味,十分美好!言歸正傳,薔薇花又名白殘花、刺蘼、買笑,自古就是佳花名卉。據記載,漢武帝與麗娟在園中賞花,正值薔薇花開,態若含笑。漢武帝感嘆說:此花絕勝佳人笑也。麗娟戲問:「笑可買乎」。
  • 柳惲《詠薔薇詩》賞析: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這首五言宮體詩《詠薔薇》,是柳惲的又一名作,也是較早描述薔薇的優美詩詞,風格清新自然,詞語明快婉麗,氣度恬淡閒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首優美的詩詞。「當戶種薔薇,枝葉太葳蕤。」,「葳蕤」:草木茂盛枝葉下垂貌。在自家院庭院中栽植幾株薔薇,枝葉繁茂,團花錦簇,非常美麗。「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 白居易兩首寫雪的20字五絕唐詩,其中的感情表達卻不盡相同
    而且在這雪花飛舞的季節當中,每個人對人生也會有獨特的思考和感悟。我們今天所分享的就是白居易的兩首寫雪的唐詩。各自都只有20個字,但是所表達的情感卻不盡相同。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三首描寫雪景的古詩詞:白居易的雪最大,孫道絢的雪最輕盈
    大雪壓倒竹子作者白居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代大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這首詩是白居易在45歲時所作,當時白居易的境況並不好,因為他上書討論當朝宰相遇刺一事時惹惱了皇帝,被貶值到江州當司馬去了。這首詩正是在江州所作,想必當時白居易的心情如那衾枕一樣冷,被貶職任誰的心情都不會好啊!不過「復見窗戶明」又表現出白居易那種熱愛生活的性情,即便在黑夜也能看到光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雖然是在寫大雪,似乎又是白居易在感嘆朝廷的水很深,時不時就會有人被貶,亦有自我安慰的意思吧。描寫雪景的古詩詞二:孫道絢的雪最輕盈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不過他與李白不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被合稱為「元白」,與劉禹錫並稱為「劉白」。世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他的一首詩作《琵琶行》,這首詩裡面表達了他的天涯淪落之恨,是對世人重利益,輕離別的落淚。還有一首他的詩作《長恨歌》,對於頗有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他通過寥寥數筆將其描繪,將人物心理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表現得淋漓盡致、潑墨如雨,使得讀者面對如此意境,心馳神往,不能自已。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上去很普通,可是卻寫得很有韻味,可以說是老少皆宜,每個人都讀得懂。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在國外名氣很大,連李白和杜甫都要望塵莫及。儘管白居易的詩看似很普通,可是每一首詩又很獨特,平淡中見真情,同樣充滿了詩意,也很是有趣,例如《長恨歌》和《琵琶行》這種洋洋灑灑的長篇敘事詩,我們也依舊很容易能夠理解,寫得同樣很深刻,這也正是白居易的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讀他的作品,不需要有過多的解讀,只需要從字面上,那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薔薇花,就是最美的春日詩詞
    《薔薇花》唐代:杜牧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石家錦幛依然在,閒倚狂風夜不收。薔薇花通常特指多花薔薇,為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野薔薇的花朵。是一種蔓藤爬籬笆的小花,耐寒。喜光花木,需充足陽光。《薔薇花》唐代:李冶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幹似詫人。深處最宜香惹蝶,摘時兼恐焰燒春。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繡裀。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奉和魯望薔薇次韻》唐代:皮日休誰繡連延滿戶陳,暫應遮得陸郎貧。紅芳掩斂將迷蝶,翠蔓飄颻欲掛人。
  • 科學家覺得白居易千古名句有錯,登山考察了後,才知白居易有多牛
    第一個是他當年故意挑蘇軾詩文中的問題,直接導致了「烏臺詩案」,蘇軾等一批文人被貶與他脫不了干係。第二,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件事,他曾大言不慚地挑過白居易詩的刺。白居易有一首千古名句,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的,名叫《大林寺桃花》,全詩如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詩人李益的一首小詩,寫盡了人生的聚散離合,悲喜交集,令人感動
    李益的這首《喜見外弟又言別》,寫的就是這種情形。他生活的大曆年間,正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及其後藩鎮割據、外族入侵、戰亂頻繁的時代。長期的戰亂讓李益的家族分崩離析,四處避難,也讓李益和表弟從此天各一方。當時李益只有八歲到十六歲,和表弟分手的時候,兩人還都是懵懂的孩童,或者是剛成長起來的青蔥少年。再次見面,已經是十年之後。這意味著雙方的容貌已經有極大的變化。他們長期音信隔絕,生死未知,突然重逢,讓彼此都十分意外。
  • 白居易用白鵝的口吻,寫了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讀完令人笑中帶淚
    白居易一生,詩名卓著,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然而縱觀白居易的詩,卻並不如他的朋友們那樣瀟灑,似乎總是有淚、有恨。代表詩作有《長恨歌》是釵盒情緣之恨,是馬嵬驚變之淚;《賣炭翁》辛勞之恨,苦艱之淚;《琵琶行》是天涯淪落之恨,是重利輕別離之淚。
  • 白居易的詩:惜牡丹花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惜牡丹花》賞析  在群芳鬥豔的花季裡,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開遲,待到牡丹佔斷春光的時候,一春花事已經將到盡期。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於傷春惜花的題材總是百詠不厭。而白居易這首《惜牡丹花》卻在無數惜花詩中別具一格。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文人相輕古來有之」,可對於白居易與元稹而言,這句話很不成立,《唐才子傳》中說:「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傾心交往三十載,相互唱和九百章。
  • 白居易死後,皇帝寫下一首詩悼念他,千古罕見
    他不僅僅是官員,更是唐朝著名詩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他的詩與元稹齊名,稱為「元白」,白居易詩歌主題大多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是詩聖杜甫之後唐朝又一現實主義詩人,他一生所作頗多,有《白氏長慶集》傳世。唐武宗會昌六年中秋節前一天,白居易在洛陽病逝,消息傳到長安之後,剛剛繼位近半年的唐宣宗聞訊之後十分傷心。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白居易在這首《微雨夜行》一詩中,所描寫的雨就是一種秋天寒冷刺骨的小雨,這種雨在夜裡其實是看不見,只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只是在走了一段之後,才會突然發現身上早已被雨淋溼了,而白居易也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寫下了這首經典的詠雨詩,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巧妙,全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8首:白居易《池上》
    一首寫孩子的小詩卻打動了天下所有的童心。小詩很有敘事性,你看,詩作的前兩句「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寫一個小孩子趁成人不注意,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去採蓮歸來。僅僅十個字,人們就恍如親眼看見小孩因心虛或者自鳴得意,一邊撐船,一邊左顧右盼的淘氣樣兒。甚至也看見了成人——更可能是詩人藏在一處看著小孩偷偷壞笑的樣子。
  • 「詩裡看花」以詩寄情,牡丹見證元稹、白居易的深摯友誼
    元、白唱和的大部分作品收錄在《元白唱酬集》、《因繼集》中,二集共十七卷,唱和詩數量達千餘首,據李漢南《元白唱和詩統計分析》統計,目前可考的元、白唱和詩共 135組。兩人歌詠牡丹的作品都不少,應該是有著許多共同回憶。
  • 五一小長假來啦,走進花的海洋,品讀幾首薔薇花的詩吧
    薔薇花,是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頗為喜愛的花,它們嬌豔可人,並散發著陣陣清香。暮春時節,奼紫嫣紅的薔薇花已開,讓我們品讀幾首關於薔薇花的小詩,感悟花與詩的美好世界。《山亭夏日》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孤」和「獨」既然寫出釣翁的孤獨,也寫出他內心的堅定和倔強。在如此冰冷的世界中,柳宗元屈服了麼?他內心的信仰動搖了麼?完全沒有。因此,這首詩寫得既孤獨,又倔強,暗示柳宗元內心的悲涼和堅韌。而整首詩用筆老辣,用字精準,刻畫精細,猶如一幅畫面,在畫面之中又充溢著孤獨但是堅定,荒涼但是倔強的風骨意氣。這首詩堪稱千古名篇,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