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2020-12-07 六不和尚

雪花、清冷又潔白,最富有詩意,也最易挑動詩人的情思。

詩人有風骨,故多欽慕雪花的潔白;詩人多孤獨,故又鍾情於雪花的清冷。雪花飛舞,猶如梨花開放,蝴蝶紛飛,在冬季更給人輕靈自由的奇想。

因此,詩人多愛寫雪,也在雪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懷和哲思。

今天,王和尚選擇唐朝四首著名寫雪的絕句,附以短評,以饗諸君。

雪中的思考與詩情,雪中的孤獨與風骨,都在這四首是中,值得細細品讀。

△王和尚讀詩:唐代最著名寫雪五絕

1.孤獨中的堅守,評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柳宗元最出名的五絕,寫得冷冽孤傲,灑脫中有絕望,傷感中有豁達。

唐憲宗元和九年,柳宗元42歲,他被貶永州已經過去了九年。柳宗元少年得志,在中年卻被遠貶蠻荒之地。這年冬天,大地被冰雪覆蓋,四周一片寂靜,心中的熱望,現實的冰冷,促成了這首經典的詩篇。

首聯鋪排茫茫雪景,「千山」、「萬徑」以其「多」來反襯四周的冷寂荒涼,這種誇張,極具力量感,更顯得周圍無絲毫生機與活力。而「絕」和「滅」用字更加狠辣,暗示無絲毫生命的色彩。首聯的鋪排屬於對仗,表意卻一致,寫出極端的寒冷與孤寂。這也暗示柳宗元的內心是絕望、荒涼而寒冷的。

△王和尚讀詩:柳宗元的孤獨與倔強

首聯寫得毫無生機,白茫茫之中沒有希望和活力。但是,在二聯陡然一轉,在如此寒冷嚴酷的環境中,卻有一個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的老翁,在冰天雪地中孤獨地在釣魚。「孤」和「獨」既然寫出釣翁的孤獨,也寫出他內心的堅定和倔強。在如此冰冷的世界中,柳宗元屈服了麼?他內心的信仰動搖了麼?完全沒有。

因此,這首詩寫得既孤獨,又倔強,暗示柳宗元內心的悲涼和堅韌。而整首詩用筆老辣,用字精準,刻畫精細,猶如一幅畫面,在畫面之中又充溢著孤獨但是堅定,荒涼但是倔強的風骨意氣。這首詩堪稱千古名篇,實不為過。

△王和尚讀詩:風雪夜歸人

2.艱難旅途的一點溫暖,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唐中期著名詩人,工於五言,自稱是「五言長城」。這首詩是他的名作,被古人評為「悽絕千古」。這首詩的用筆非常洗鍊,詩意脈絡清晰,用字雖然平易,含義卻非常豐富。

這首詩的寫景值得留意。「日暮蒼山遠」寫出暮色蒼茫,斜陽依依之感,這一句大氣蒼茫,講落日下沉之景寫得如在目前。金聖歎在評點《水滸傳》中「(武松)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一句時候曾說「我當此時,便沒虎來,也要大哭。」因此可知,行旅之人在暮色山間行走,落日隱藏在蒼山背後,真是「駭人之景」。此夜去哪借宿?這首詩的起筆即暗含此意,言辭之間就帶出迷茫和恐慌之感。

△王和尚讀詩:風雪之夜的詩意

而「天寒白屋貧」,則承接上句,寫出作者要借宿之人的清貧之狀。白屋:以茅草搭建的簡陋小屋。而一個「貧」字即寫出此處的荒涼。雖然簡陋,在奔波的作者看來,卻可暫且安身,享受一下人間的溫暖。

首聯對仗,前句寫暮色荒涼,後句寫借宿之地的簡陋,對比之下,更讓作者生出借宿的願望。

因此,他走近茅屋,這時候聽見柴門犬吠,瞬間感覺到了生機和活力。而「風雪夜歸人」五字非常形象,冰雪蔓延紙上,也讓人感受到作者行路的辛苦。

這首詩在此戛然而止,作者借宿生活如何,會和主人談些什麼,卻留給讀者想像。餘音嫋嫋,回味悠長。

這首詩看似寫得簡單,卻含義豐富。首先他寫出了行旅之人的辛苦奔波,又寫出了貧苦山民的簡陋貧瘠生活;還寫出了孤獨中的希望,寒冷中的溫暖,因此讀起來非常有韻味。

△王和尚讀詩:白居易的寂寞詩情

3.雪夜的孤獨與寂寞,細讀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寫詩以「平易」見稱,但是平易中卻含機巧,簡煉中蘊含深意,也是白居易詩的特點。這首詩即如此。

常人寫雪,多著力於正面刻畫,而白居易則不然,這首詩卻從側面來寫,顯得新穎別致。首先是觸覺,作者也夜晚突然感覺被子很冷,被驚醒後,則又從視覺著筆,看到窗外有明亮之色。這就將雪下得正緊寫得很形象。這種細節刻畫,足見白居易深刻的生活體會和細緻觀察。

而「已訝」,「復見」,用這兩個虛詞,寫出動作的連貫,作者躺在床上,先感覺驚訝,繼而起身看窗戶,一氣呵成,並且合情合理。

△白居易為何寫雪如此清冷寂寞?

接下來,白居易則從聽覺和想像著筆,繼續寫雪。聽到窗外竹子折斷的聲音,他猜測雪肯定越下越大,以致於竹子承受不住雪的重量。

從手法看,無一字正面寫雪,卻從觸覺、視覺和聽覺,全方位地把「夜雪」刻畫得生動形象,豐富細膩,這就是作者筆力的表現。

但是,詩人多愛雪,作者卻為何不起身觀看雪景呢?原來,這年冬天白居易依然被貶在江州擔任司馬,他「謫居臥病潯陽城」,而此地「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不僅生活條艱苦,而作者內心也非常寂寞孤獨。因此,細看這首詩,作者寫夜雪的清冷孤寂之狀,其實暗含著感慨和寂寞之情。

那輕盈的雪花,何嘗不像心中的愁緒呢?一點點點累積,不斷地重壓,象徵文人風骨的竹子,也會被愁緒折斷了。

△王和尚讀詩:終南山的飄飄仙氣

4.詩人筆下的縹緲森秀,細讀《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首詩是盛唐詩人祖詠的代表作。關於這首詩有個有趣的故事。

據《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試題要求寫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祖詠卻只寫這四句交卷,別人問他為何不按照要求寫詩,他昂然答道「意盡」。即,《望終南餘雪》的詩意已經表達完畢,不必「畫蛇添足」了。

終南山,在長安市南,是道教發祥聖地,歷來為隱逸之人所喜。而這首詩以「終南山餘雪」為題,寫得也縹緲森秀,雋永而有神韻。

這首詩以「望」為視角,以「雪」為主題。先總望,說「終南陰嶺秀」,以「秀」來形容終南山,山的北面不向陽,故曰「陰」,並且草木未全凋落,還有森森綠色,故曰「秀」。因不向陽,故而山頂還留有殘雪,而「浮」字用得神妙,既寫出終南山的雄峻,也寫出雪白如雲,與雲融為一體,好像在雲中浮動一樣。山頂有雪,而山腰則是森森古木,因此雪好像「浮」在樹頂一樣。

△唐代詩人的風流與灑脫

陽光照射,樹林上反射著陽光,故說「明霽色」。「霽」表示雪停日明,因為平常之時,終南山都是迷濛一片,雲氣縹緲,唯有雪晴之日,才顯出一望空闊之感。而「明」字寫得也非常準確,寫出林表閃爍的光芒。

結句,卻以城中人的感受反襯終南殘雪。因剛下完雪,太陽出來,積雪融化,故而生出冷氣森森之感。而城中之人遠望終南餘雪,也更感覺山之高峻,雪之清冷,也就更感覺身上寒涼了。

這首詩緊扣題目,層層細寫,將「終南餘雪」刻畫得細緻生動,確實「意盡」不必再浪費筆墨了。

終南山歷來是道家隱逸之地,絕塵脫俗,充滿仙氣,而這首詩也暗含終南山的縹緲、清冷、雄峻和脫俗,這是這首詩的隱含之意。

諸位詩友,你還記得哪些寫雪的妙句,請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兩首寫雪的20字五絕唐詩,其中的感情表達卻不盡相同
    我們今天所分享的就是白居易的兩首寫雪的唐詩。各自都只有20個字,但是所表達的情感卻不盡相同。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夜雪》,是白居易寫雪最精彩的詩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詩人寫雪都是從雪花的形狀、顏色等角度出發。
  • 小眾卻絕美的六言詩:李白用4首詩96個字,給四季畫出了最美畫圖
    小時候,我們就會背的第一首詩幾乎都是: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五言詩,帶著清雅的古風。這是七言詩,在工整的格律上升騰最美的文字。再後來最喜歡的是李白的歌形體: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自由和奔放,就像掙脫了束縛的長江黃河。
  • 納蘭容若獨特的一首詠雪詞,全詞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但是唯有冬天的精靈——雪,能帶來靈動與純潔。下雪的時候,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北京下雪成了北平,西安下雪成了長安。大雪下了千年,而詩人的詩也描繪了千年。在詩人的筆下,雪變得生動而又有趣。李白筆下的雪充滿了想像,「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岑參筆下的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絕世美景。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大雪是冬天最美的景致,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面上白茫茫一片,這個時候整個天地是一個乾淨潔白的世界,所有的坎坷紛繁雜亂都逃遁得無蹤無影。小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歡呼跳躍著來慶祝,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大人們呢,圍爐煮酒,對雪談詩,那賞雪玩雪的興趣是不亞於孩子們的。
  • 2020年第一場雪:那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最近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了2020年第一場雪,自從昨天晚上,北地區已經降雪,雪後的北國風光銀裝素裹,分外美麗。自古以來詠雪的詩詞就非常多,但寫雪卻不帶「雪」字的卻不多見,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
  • 聽兒子周歲背唐詩,父親感慨寫首五絕,初讀是青銅再讀原是王者
    可是,這麼多的當代詩詞,卻沒有幾首作品,能夠像唐詩宋詞那般流傳於世。其原因大概有三:第一,當代詩詞良莠不齊,大部分詩詞作品的不具備可讀性、思想性,更遑論流傳。如今教育雖然普及,但大部分詩詞創作者,只摸到了門檻。搞懂了格律,便以為自己懂詩,於是開始寫詩。甚至還有很多人,連門檻都沒摸到。這些人樂此不疲寫出的詩,質量可想而知。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讀了志南和李清照的兩個名句,我們就能發現要寫好雨,最重要的是寫出雨中的情。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經典詠雨詞,詞名《長相思·雨》。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
  •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一首溫暖的詩,只有20個字,便驚豔了整個冬天
    白居易就有這樣一首詩,他晚年隱居洛陽時,和自己的好友劉十九常有往來,一次天寒下雪,他想留下朋友一起喝酒吃飯,就寫下了一首溫暖的小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驚豔了上千年:《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寫盡雪的美麗,全篇未提雪字的詩詞: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流傳著上萬首描寫雪的美麗詩詞。雪是冬天的精靈,也是冬天最美的禮物,清冷無塵。全篇寫雪,卻沒有一個「雪」字的詩詞,當數納蘭性德的《採桑子·塞上詠雪花》最為經典。而這首《水仙子·詠雪》則是一首純粹的詠物詩章,極力渲染大雪紛飛的景象。曲子開頭寫大雪如冰冷無香的柳絮撲向大地,又如凍成片的梨花。接著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進一層烘託飛雪之大。從撲面飛來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遠及近,凡高到低,盡情描摹,面對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氣,那些喜歡踏雪賞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
  • 那些讓人驚豔的古詩詞,美輪美奐值得收藏
    歡迎來到百家號小迷糊書屋,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那些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會覺得十分驚豔的詩詞,細細品讀,一定會別有一番風味兒。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王安石的兩句「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意為潔白的梅花不畏嚴寒,遠遠就飄來一股香氣,雪和梅交相輝映的情景躍然紙上,令人心曠神怡。在白雪皚皚的季節,讓我們欣賞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既有雪又有梅的詩篇,絕對讓你賞心悅目。《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在兩宋文人中,誠齋先生楊萬裡是挺有趣的一位。詞作那麼風靡,他卻偏以寫詩為樂,據說一生共寫了兩萬多首詩作,這個數量是《全唐詩》的一半。雖然存世的只有4200多首,但卻經典頗多。光是入選課本的詩作就有3首,成為了南宋入選最多的詩人。
  •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遠和近》 你
  • 兩首寫雪的小詩,柳宗元和韓愈讓美平分秋色,瞬間俘獲你的心!
    兩首寫雪的小詩,柳宗元和韓愈讓美平分秋色,瞬間俘獲你的心!冬天了,這紛紛揚揚的雪花曾讓多少詩人為之費勁筆墨,抒盡情懷;不同詩人筆下的雪,有不同的韻味,而這裡的兩首可謂是「雪」中之大美,一首清寂,一首欣喜,美得很純粹!江雪唐 ·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這是一首非常鮮明的詩,通過短短四句話,僅20個字,就把寒冷冬天的山村景象和借宿者的形象展現出來。尤其是後兩句,用「犬吠」兩個字,給整個山村帶來了生氣。也是最被人熟知的兩句。作者將青松置身於非常殘酷的環境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青松的高大形象。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唐朝、李白李白的風格向來以雄奇、飄逸著稱,想不到李白也會寫情詩,詩仙也有如此多愁善感的時候。這首詩寫於一個深秋的夜晚,李白望著夜空中的朗月,看著園中四處飄零的落葉,無可救藥的想起了心上人。
  • 學習小楷不要忽略了唐人寫經,清秀雋逸而鋒毫畢露
    啟功老先生說:「唐人細楷,藝有高下,其高者無論矣,即亂頭粗服之跡,亦自有其風度,非後人摹擬易幾及者。」唐代人們寫的小楷,有寫的高壞之分,好的不用說,就算是那些亂頭粗服的一般書跡,也自有他的絕妙風度,不是後人摹擬可以替代達到的。學習書法要從楷書入手,大部人學唐楷都是從一些著名碑帖入手,虞、歐、褚、薛、柳、顏等,都忽略了唐人寫的經書,細去研究,這些小楷極為精到。
  • 唐代詩仙讚美冬雪不寫詩,任性地寫首詞,浪漫唯美的雪詞令人驚豔
    白居易寫有「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劉長卿寫有「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韓愈寫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飛花」等等,都是詠雪的千古名句。唐代詩仙李白也寫過多首詠雪詩,那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誇張地描繪出燕山雪花的與眾不同。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白居易有很多比較冷門的作品,這些詩看上去沒有什麼新意,但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譬如這首《徽雨夜行》,那就是很有趣的作品,當時他正是在秋天的夜裡冒雨趕路,於是信手拈來之間,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五絕,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同樣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 李白寫了首詠雪詞,千年來備受推崇,近年卻被一首打油詩搶了風頭
    杜甫的詩作勝在工整和講究,後世不少文人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字字斟酌,總歸是能寫出一兩首類似的作品,這就是為何晚唐後,宋元等文人都愛學杜甫的原因。而李白詩,寫得過於飄逸灑脫,讓人不知從何處入手去模仿。當年唐代詩人徐凝寫了首《廬山瀑布》,其實都不算對李白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模仿,但蘇軾就坐不住了,直指徐凝這是「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