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很清新的一首詩,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2020-11-22 品詩賞詞

暮春時節,藍天恬靜、白雲悠然,嫩草芳香、柳枝飄逸。詩人們雖然感嘆春色漸行漸遠,但清風還在呢喃、綠草仍散幽香,陽光灑滿大地,令人心曠神怡,可以靜坐清風裡,品賞春暮之美!宋代詞人趙長卿曾慨嘆,「過盡徵鴻來盡燕,一春憔悴有誰憐」;宋代的另一位才子也寫了一首詩,卻帶給我們另一番體驗,清新恬淡,意境優美,讀完令人愛不釋手。

題春晚宋代:周敦頤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周敦頤,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周敦頤1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周敦頤跟著母親投靠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因他聰慧仁孝,又酷愛白蓮,舅舅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構亭植蓮,周敦頤負笈其間參經悟道。在他46歲的那一年,周敦頤應邀與一群文朋詩友遊玩聚會,興之所致,他一氣呵成、揮筆而就名傳後世的《愛蓮說》。

這首詩創作於宋熙寧四年,54歲的周敦頤時任南康知軍。一個暮春的傍晚,伏案一天的詩人微感疲倦,便走出屋子,在樓臺欄杆外稍立片刻,略事休息。詩人的目光首先停留在柴門附近。「花落柴門掩夕暉」,花落繽紛、柴門虛掩,夕陽西沉、夜幕降臨,詩人心情稍顯鬆弛,剛才的疲倦感也全部消失了,雖然居住簡陋,但鄉村幽靜的環境,讓他遠離了很多喧鬧和煩惱。

一季花開,飄一徑幽香;一首小詩,寫一段過往。詩人正沉浸在這寧靜的氛圍中,忽然看見「昏鴉數點傍林飛」, 蒼茫暮色之中,幾隻烏鴉忽高忽低、時上時下,緊挨著樹林飛行,打破了剛才的寧靜。昏鴉並沒有注意到詩人正在觀察它們,詩人也不願打攪這些倦歸的鳥兒,一切都相安無事,也顯得如此美妙。一個「點」字,一定是精挑細選,反覆推敲,刻畫了昏暗的背景下烏鴉模糊的身影。

詩人正靜靜地享受著大自然的和諧,心情也變得更加愉悅了。這時從遠處徐徐走來一群人,詩人再定睛細看,原來是樵夫漁子,擔柴捕魚,一路歸來。「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這兩句詩情畫意,意境優美,讀之令人愛不釋手。

第三句中的「小立」二字,表達出詩人饒有興致的心情,夕陽餘暉、山林幽靜,落花、昏鴉這些自然景物令詩人感到極其放鬆,他獨自默吟,靜立闌幹外,本想就這樣沉醉於眼前的恬靜,而遠處的漁樵歸來,讓他忽然醒悟自己並非幽人,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只是一時間有些忘情。

這首詩的前三句採用了很多意象的疊加,最後收尾時卻覺得非常輕鬆自然。詩人絲毫不提自己的喜怒哀樂,但讀者依然可以在字裡行間,體味到詩人心情的微妙變化,由之前的煩躁變得寧靜,再到最後的恬淡。生活中充滿了美好,有時候因為忙碌或心情不佳,而忽略了這些美妙的情景。這首詩啟迪我們要經常走出戶外,放飛心情,從中感受詩情畫意並充滿樂趣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杜甫記錄幸福的一首詩,環境優美,自然溫馨,讀完讓人陶醉不已
    歷經坎坷的杜甫終於找到了一處相對安靜的棲息場所,這首詩也是創作於詩人安定後生活相對幸福的時候,從詩中我們不難看出此時的詩人正處在一片寧靜的環境中,詩中也是對周圍的景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首詩只不過是詩人隨手敘述了自己溫馨的生活環境,也突出表現了詩人對此時安定生活的滿足和欣慰,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首來自著名詩人杜甫筆下的《江村》。
  • 秦觀描寫春天的詞,語言清新,意境優美,描繪了春光無限的畫卷
    秦觀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他的詞多寫豔情,與柳永、晏幾道相似,但是秦觀能以語言的翻新、情致的幽趣受到更多的人喜愛。他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那首《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王勃是一位天才詩人,也是一位令人惋惜的詩人,作為初唐詩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裡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成為了那一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王勃的作品也確實是寫得好,例如他的這首《詠風》,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極為抒情,同時也最能夠體現他的才華,短短的幾句,描繪的如詩如畫,同樣的成為了王勃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值得我們一讀。《詠風》唐代:王勃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 王維意境很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字,美到了心坎裡!
    意境是構成詩歌藝術美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學的靈魂所在。所謂意境,即詩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以求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的境界。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通過描繪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從而營造出一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境界。
  • 清不知名詩人的寫景詩,清新怡人,環境優美,令人嚮往,堪稱經典
    在這一時期朝廷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國庫充足,幅員遼闊,此時的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處於大發展時期,因此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作品,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這個時期的優秀詩篇《早過淇縣》。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宋代著名數學家的一首小詩,十個數字全用上,寥寥幾筆寫盡春色!
    在人們心中,似乎只有專業的極具天賦的文人才能創作出如此格調不凡,意境優美的詩詞歌賦曲。其實,在文學的大千世界裡,除了專業的文人大家外,很多「外行人士」創作的詩詞作品,絲毫不遜於那些文學大家的名篇佳作。只不過,因為他們在其他領域內的成就過於卓越,因而他們的文採就被忽視了。
  • 詠梅的古詩詞優美意境?攝影還原詩中畫面,有哪些好的拍攝思路?
    一首《梅花》,一首《山園小梅 其一》。這兩首詠梅的詩中都用了「暗香」兩個字,仿佛一縷縷梅香浮動而來,意味深長。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最好是有一些歷史感的建築,那麼畫面更有古風的意境。比如公園的亭臺樓閣,比如老屋的青瓦白牆都極具特色。以梅花作為前景,可以對焦建築物,讓梅花虛化掉,拍出朦朧的意境。也可以對焦梅花,大光圈讓建築物虛化掉。兩種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不同的畫面。所以攝影就是在不斷地嘗試中進步,不斷地創意中拍出詩意。白梅花盛開的場景,就像一片白茫茫的雪。但是雪花沒有香味,白梅有幽香。
  • 錢起的一首名作,塵心洗盡,境界極高,讀完令人忘憂
    李白喜歡喝酒,無酒不歡,鬥酒詩百篇;而白居易愛好喝茶,還親自開闢過一片茶園。他經常悠遊山林,品飲清涼山泉,可謂人生至樂。冬日閒暇時,沏一杯馨香清冽的綠茶,一邊細品,一邊回味,不僅聞到茶香,而且見到了詩意。黃庭堅喝完一杯茶,就曾痛快地說,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 古代最詭異的一首詩:正著讀倒著讀都很優美,意思卻完全相反
    一提到古代詩歌,咱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唐詩,甚至誤以為從唐朝開始才有詩的出現。任何一種文化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即起源、發展和鼎盛,詩歌當然也不例外。其實,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時期,就已經有了詩的雛形,《詩經》裡的很多佳作足以證明,只不過是在唐朝達到頂峰,李太白、杜甫及白居易等大批詩人很空出世。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全唐詩》最婀娜多姿的一首詩,雖然是寫柳樹,但卻猶如一位美女
    唐詩有的時候可以很剛強,雙可以很嫵媚,這也正是唐詩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譬如盛唐詩人賀知章的這首《詠柳》,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表現手法高超,猶如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所以如此優美的一首作品,更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同時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詩名篇,它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另外在我們的課本裡也是頻頻地有收錄,應當說這首詩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雖然可能現在一提起李賀很多人並不是太熟悉,其實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抒情,也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往往可能只是寥寥的數語,同樣是營造出了一種美輪美奐的意境,這就是李賀的偉大之處,而且他的一些詩作,描寫的極為詭異,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其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所以在李白的詩中我們往往能看到雄奇的意象,以及詩中毫不掩飾的感情,如《塞下曲六首·其一》。《塞下曲六首·其一》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通過對邊疆生活的描寫,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全詩語言輕快,風格豪放飄逸,尤其是最後兩句,氣吞山河,表達了李白高尚的愛國情操。
  • 漢武帝寫了一首詩,第一句抄劉邦,成千古佳作,魯迅說:不比詞差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他一個人寫的詩的數量,差點趕上《全唐詩》了。按乾隆活了88年來算,平均每天寫1.3首詩。不可謂不勤奮。 可就是這樣勤奮的乾隆皇帝,卻沒有留下一首讓後人傳唱的經典詩作。
  • 李白特別唯美一首詩,短短4句,讓人陶醉其中,結尾更是流傳千年
    縱觀李白所留下的經典名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用來抒發內心的種種感想以及描寫山水之美,所以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一篇山水詩。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的暮春,是他前往廣陵遊歷時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整首詩的風格非常輕快明朗,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他這一路上所見到的廣陵一帶的美景,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對祖國這片土地的那種深厚的愛。
  • 白居易的這一首詩,初讀時覺得很平淡,長大後才發現它的美!
    個人是非常喜歡白居易,他的詩作從小就開始接觸,例如他的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那都是能夠全篇背誦,而且這首詩,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的直白,很是精練,儘管很直白,但是同樣的意境全出,也是唐詩裡難得的佳作。
  • 人生若只如初見,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
    「人生若只如初見」表達了一種很美的意境,但是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感受。這句詩最早見於納蘭性德的詩,西藏的活佛倉央嘉措也曾經如是說。 納蘭性德是清朝的三大詞人之一,我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他的很多作品放我愛不釋手,和大家分享幾個他的代表作。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中秋佳節,團圓賞月,是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也是他鄉遊子對月寄託思鄉之情的大好時光,月光清輝的灑向人間,照向了不同的臉龐。永住在月宮之上的嫦娥仙子,將在桂花樹下翩翩起舞,在舞蹈中醞釀著自己的思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