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喜歡喝酒,無酒不歡,鬥酒詩百篇;而白居易愛好喝茶,還親自開闢過一片茶園。他經常悠遊山林,品飲清涼山泉,可謂人生至樂。冬日閒暇時,沏一杯馨香清冽的綠茶,一邊細品,一邊回味,不僅聞到茶香,而且見到了詩意。
黃庭堅喝完一杯茶,就曾痛快地說,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秦觀也不吝讚美之詞,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徜徉在濃密竹林的深處,流連於醉夢溫馨之時,心中充滿了淡淡歡喜、淺淺蜜意,更感到茶香襲人、真情漫溢。下面介紹錢起的一首名作,塵心洗盡,境界極高,讀完令人忘憂。
與趙莒茶宴
唐代: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錢起,曾多次落第,唐天寶十載進士,大曆十才子之一。他長於五言,題材多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少數作品感時傷亂。這首絕句寫詩人和朋友趙莒一起舉行茶宴,詩人很喜歡飲茶,於是喜不自禁地描寫飲茶情景、以及之後的感覺,讓讀者也悠然神往。
起句化用了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故事,「竹下忘言對紫茶」。山濤與嵇康、阮籍等人為竹林之交,有忘言之契。詩人和趙莒心領神會,彼此交流無需多言,也非常默契,暗指他們是至交好友。
次句展現好友們在竹林中飲茶的場景,「全勝羽客醉流霞」。紫茶,又叫紫筍茶,非常名貴,也暗指其身份高貴,談吐不凡。
忘言相對之際,他們把這紫筍茶飲得如痴如醉,完全勝過道士們暢飲流動如彩霞的仙酒。詩人採用對比手法,襯託紫筍茶的美好,也說明詩人的嗜好不在喝酒,而是在飲茶,更顯自身的恬淡襟懷。
第三句具體說明飲茶的好處,「塵心洗盡興難盡」。詩人一邊與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一邊悠悠地飲茶。如此品茶,洗淨塵心、蕩滌世俗,又覺得遠離喧囂,通體輕鬆愉快,真有飄飄欲仙之感。
而這種美好的境界,以及難以言喻的興致,卻是一言難盡!作者用「洗盡」和「難盡」對舉,再次表明詩人極愛飲茶,對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詩人來到竹林之後,就非常享受這裡的環境,四周清幽寧靜,空氣也極其清新,時而有飛鳥經過,卻更顯靜謐異常。他們醉心飲茶,直到日影西斜,卻不舍離去。
忽然間,詩人聽見旁邊大樹上傳來陣陣蟬鳴,他卻感到更加恬靜,於是便愉悅地吟出最後一句,「一樹蟬聲片影斜」。此時暮靄四起,竹間更顯安寧,詩人飲茶也漸入佳境,心中更感到無比陶醉。
縱覽錢起的這首絕句,超凡脫俗,境界極高。茶有清心、醒腦的作用,也使飲者內心超脫,去除一切煩惱。「竹下」表示一種高雅的境界;「忘言」,更有如禪家的出世。「蟬聲」,也是一種非凡的象徵,蟬飲露而生、不染塵心。作者通過這些具體意象,生動地表現出飲茶時的雅致和寧靜,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竹林裡雖然不似桃花源中芳香四溢,也沒有輞川別墅那樣溪水靜流,但這裡有徐徐清風、還有嫋嫋茶香,沒有勾心鬥角、不見沽名釣譽,不僅可以讓心境恬淡,而且能夠忘記煩惱。生活簡單,卻能長久;樸素清淡,但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