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被藝妓各種調戲撩撥,他即興回敬一首詩,卻狂成了千古名作

2020-12-03 解憂文史

古代僧徒的概念與今時大有不同,他們無不認真履行著修行的意義,如果說佛祖是信仰鑄就的寰宇高樓,那麼戒條就是恪守信仰的風臺圍牆,嚴守戒律是作為一位僧人的入門級標準。然而繁華世界形形色色,僧人所面臨的誘惑極為嚴峻,貪嗔痴疑、妻妾女色、口腹之慾,多少佛門弟子因此而難以自持,破了清規。

但是古代也有很多念透了紅塵的得道高僧,他們在面對誘惑時不僅不會淪陷,而且憑藉過人的機智,還會為後世留下一段不朽的佳話。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和尚道潛,別看他名字叫「道淺」,可面對藝妓的挑逗撩撥,他的道行深著呢!

道潛與蘇軾是好友,因而也學上了蘇軾的「壞毛病」,喜歡在詩中暗藏譏諷,道潛還曾因此被勒令還俗過一段時間。其實我們認為還俗應是件好事,但道潛卻一心向佛,硬是又把頭髮削了去,繼續當和尚了,由此可見其禪心。

但最能證明道潛之心的事件應該是下面這一樁。話說蘇軾在徐州任職太守時,道潛曾前去拜訪,蘇軾為其設下盛宴招待。蘇軾生平喜好風月,席間自然少不了藝妓的助興,其中就有一位奔放的就直接向道潛求起了詩,且不斷地進行調戲撩撥。蘇軾在一旁嘻嘻看戲,而道潛則相當淡定,即興吟出了這一首千古名作。

《口佔絕句》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口佔」是指隨口吟誦,即是即興而作。但別看道潛即興創作了這首詩,它的藝術水準還是很高的。第一句,道潛首先肯定了這位藝妓的美貌,稱其為「窈窕娘」,這個評價不一般。道潛如此高捧藝妓,不是為了奉承拍馬屁,而是為了鋪墊後幾句。

第二句,道潛引用了一個典故。話說楚襄王遊歷高唐時,因太過疲倦而白天就睡起了大覺,夢中他看到一位美貌婦女自稱「巫山神女」,前來陪伴他。顯然此典故是諷刺楚襄王好色的。道潛意思是說:你可以用幽夢去煩惱楚襄王這樣的人,但不能使我煩惱。

這一句「好將幽夢惱襄王」很值得讚嘆!其一,道潛的臨場發揮能力很強。試想那個場面:文壇大亨蘇軾在一旁看著熱鬧,眼前是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撩撥,在這樣複雜的情形下,道潛竟然還能平定地在腦海裡拾憶起楚襄王的典故,夠淡定。

其二,道潛雖為僧徒,然其狂氣卻不亞於任何俗人。我們嘗試著還原一下道潛的心理活動:我先誇你美,你的美堪稱「窈窕」,我再把你捧上天,你的夢都是「幽夢」,但是我就是「坐懷不亂」,我就是禪心篤定,順帶還把楚襄王給窩囊了!這樣想來,這樣的道潛,可謂是狂僧徒也。

詩的後兩句是千古名句,道潛也使用了一點寫作小技巧。我們平時在詩歌中所見的楊絮都是隨風飄搖的,而道潛卻說自己的禪心是化進泥土中的楊絮,不僅不會飄落,而且還非常堅定,任憑什麼風都無法再使其動搖。

佛家有「放心」之說,即指心猿意馬,道潛以泥中楊絮自比,就是言其「放心」已收,是潛意識裡就已經將美女拒之門外,而不是有意識地去遵守佛門法規,這說明道潛的本質早已禪化。其實蘇軾也不是刻意刁難道潛,他安排藝妓的理由無非是為了宴會效果,還有試驗友人的真心,而這首詩的流傳證明了,蘇軾沒有交錯道潛這個朋友。

相關焦點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難到坐懷不亂,畢竟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像柳下惠那種牛人太少,畢竟孔子都稱他是「被遺落的賢人」。但是,通過艱苦修行的高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自控力非常人能比,他們早已看透一切,經得起任何誘惑,功名利祿也好,傾國傾城的女子也罷,都不能讓高僧內心蕩起漣漪。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還有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樣是在落榜後所寫,讀來令人熱血沸騰。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孟浩然落第後所寫,入選《唐詩三百首》。
  • 和尚半夜釣不到魚,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
    高僧對世間萬物的看法也別有洞天,與文人墨客大不相同,很多看似平常的事,在他們筆下,都會幻化成不一樣的韻味。春天裡,微風細雨這樣的平常事在志南和尚眼裡,卻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早春時節的梅花在宋代一位尼姑的眼中卻是「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及第後寄長安故人》,便是一首抒寫歡愉的千古名作。《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所說的歡愉之事,便是進士及第。對於唐代科舉制度而言,進士及第可謂難如登天。既要朝中有人舉薦,又要自身小有名氣。而杜牧出身豪門,是宰相杜佑之孫。且自小才華出眾,23歲時作出《阿房宮賦》,名動長安。據說朝中舉薦之人,多達20人之多。
  • 孟浩然聽到春天的鳥鳴,寫了一首詩,千古傳誦
    他科舉考試屢試不中,去求官又求不上,皇帝嫌他說「不才明主棄」。他求丞相張九齡,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結果也不中用。於是孟浩然斷了這門心思,歸隱故鄉鹿門山,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無官一身輕,一覺睡到大天亮,早晨被鳥叫聲吵醒了還要賴床。這一賴床好啊,竟打起腹稿起來。把自己的這一情況記錄下來,並整理構思成了一首小詩。
  • 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
    比如李商隱年輕時,曾經尋訪過很多得道高僧,後來在一位大師的指點下終於有所頓悟,寫下了一首《北青蘿》,詩中最後一句「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飽含哲理,被後世所推崇。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同樣也是一首偶然間頓悟出來的古詩,作者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和尚,他就是白雲守端。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白雲守端從小就頗具才華,非常熱愛寫作,20歲時剃度出家。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元稹思念對方那是夜不能寐啊,翻來覆去總感覺不踏實,因此便寫了一首詞很達意的肉麻之作,其中一句寫道:「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雲雨,會合……這究竟是思友還是思春?不敢再想像下去了。就是這樣的如膠似漆,就是這樣的目眩神迷,那麼我們幻想一下,倘若白居易另外找到了一位摯友,日夜與他在一起,那元稹心裡會怎麼想,他的醋罈子得憋多大呢?
  • 白居易死後,皇帝寫下一首詩悼念他,千古罕見
    在我國眾多詩詞中,悼亡是一個常見的主題,期間更是有許多佳作,譬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陸遊的《沈園二首》、元稹的《遣悲懷三首》、白居易的《夢微之》……每一首都堪稱經典之作,其中更不乏眾多千古名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誠知此恨人人有
  • 一首26字的詩,含混而虛幻的感情,解決不了千古的難題
    白居易詩流傳廣泛,廣,影響很大,稱為「詩魔」,「詩王」。白詩通俗易懂,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在中國古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受到後人的高度讚揚!直到今天他還有很多粉絲!然而,有一首26字的短詩,在他的詩歌中有著獨特的風格。明白曉暢的風格相當模糊,含蓄,含蓄。其中的情感和思想難以理解和解決,成為千古的謎團。那是那首《花非花》的白居易。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那麼唐詩裡眾多的經典詠雪名篇裡面,我個人比較偏愛李世民的《望雪》,這首詩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屬於是即興之作,但是卻寫得很唯美,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世稱唐太宗,戎馬一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最終通過武力手段,成為了一代帝王。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其實他不明白,咱們一首20個字的五絕,28字的七絕,56字的七律,寫起來的難度很多時候是遠超數萬行的外國詩歌的,而其包含的意義也遠非幾十個字那麼簡單。
  • 李清照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豪氣沖天,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自然也善作詩,只是留存不多。李清照直承柳永開拓的婉約之風,在南宋詞壇發揚光大,呈現出一種情思婉約、幽咽悲愴的氣象。這兩句詩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空靈與豪情,一般人寫詩只能得其一,但這首詩卻是兩者皆具。當時文人墨客讀到此詩,感慨不已,認為世間男子無法寫此這樣的靈動,但是又有著女子不能有的霸氣.在聽聞是李易安所作時,眾人才恍然大悟,連連感嘆:非易安不能為此。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 蘇東坡睡了個懶覺,還特地寫一首詞,卻成為千古名作
    宋詞發展至蘇東坡是一大轉折,南宋有人這樣說:詞至蘇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這句話其實概括了蘇東坡對宋詞的三大改革:「傾宕磊落」、「天地奇觀」是指其首倡豪放詞,多以壯語入詞,開豪放詞先河。而「如詩如文」則是指兩方面:一則以詩為詞,突破宋詞語言和表現手法上的束縛和音樂對詞體的制約。
  • 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詩佛王維,在其它文人都醉心於功名利祿時,他卻能在朝廷和山水間從容地切換身份。在朝堂他是有名的狀元才子,在詩壇他是頂級山水詩,他的詩充滿禪意空靈絕美。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李涉的一首禪詩。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一首好詩,寫出來被模仿是大概率事件。仿得好,那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仿得不好,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寇準7歲寫的詩,三步吟出千古詩篇,在場賓客嘆為觀止,堪稱神童
    遠遠望去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在這世界上更是找不到能與他齊平的山峰了。當你站在華山的山頂上,抬頭就能看到火紅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去甚至覺得那高高在上的白雲都顯得特別低。其實這首詩並沒有太多的文採,也沒有太多引人入勝的地方,但是我要是說這首詩出自一位7歲的孩童,你們會不會十分的驚訝,沒錯!這首詩就是寇準7歲時創作的詩篇。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