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2020-12-02 歷史微藍

在北宋寫詩寫詞的不亞于于今天的網紅們,比比皆是,水平也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但是辛棄疾在當時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難遇的好文學家。雖然他的水平可能排不上第一名,但是他絕對是文人騷客中的好將軍,一人可抵千人,帶領五十多號人直接衝進敵軍軍營,活拿叛徒的第一文人。

邊關的夜是寒冷的孤寂的,沒有親人的陪伴,只剩下保家衛國的壯士們「 沙場秋點兵」這樣的豪情壯志,讓人為之感嘆,為之動容;

作為一名出色的文人雅士不光有豪邁的情懷,更有溫情柔和的一面,婉約含蓄的「蛾兒雪柳黃金絲,笑語盈盈暗香去」。心底散發溫柔的人才能吟誦,辛棄疾是有趣的,他的情感是豐富的,有鐵骨也有柔情。

年近六十歲的辛棄疾突然心血來潮想要戒酒,因此留下了讓人回味的有趣作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讓人讀了忍不住笑出了眼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賞析賞析。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揮之即去,招則須來。」

01對著酒杯發牢騷,盡顯可愛

如果讀過原文的朋友,可能讀完真的忍不住要笑上一會,這是作者寫自己與酒杯的對白,多有意思呀,一個大活人,大詩人,居然對著酒杯發起了牢騷,竟然還戲稱自己為老子。

是一個多麼灑脫的文壇大家才能這樣擁有如此灑脫的氣質呀,此時,辛棄疾可能是酒喝多了,但並不影響他的思維邏輯。

詞的上闋,開頭就用口頭語的形式寫了,酒杯你快過來呀,老子我今天準備認真自仔細照顧愛惜身體了,所以得把酒給戒了。

然後作者就開始開啟了插科打諢的模式,自己笑自己,長期的喝酒使得我這嗓子又幹又難受呀,還日日想睡覺,睡就睡吧,這呼嚕還震天動地的響。這北宋的詩人也都太可愛可吧,真是讓讀者捧腹大笑。

02以史為鑑,從酒中讀出哲理

作者慷慨激昂一頓陳述之後,就輪到了酒杯回答了,杯子進行了回復到:原來晉代的劉伶,人家那才是活得通透明白呢!喝醉了,醉倒了醒不過來了直接埋到地裡不就害了嗎!

酒杯說完這些,作者說,好呀,老子是把你當作我之心的人,而你可好,對待我居然這麼沒有感情。

詞的下闕,因為大量的喝酒造成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作者要痛下決心戒酒,作者認為一邊喝酒一邊還有唱歌跳舞助興,那豈不是跟吸毒一樣。

人們往往會由於最初的十分喜愛了,而過了頭,太過於執著深愛某一項事或者物,必然成癮,最終自己會受到強烈的傷害。作者將自己過於愛酒,引申到世界上的所有東西,警示人們,知道現在讀起來都覺得十分有道理。

03對酒說話,頗具趣味性

終於作者想明白了這些道理,決定跟酒徹底告別,再也不喝酒了,於是他對酒杯說到:我跟你說,你趕緊走吧,一刻都不要耽誤了,快走吧。他還自顧的警告起酒杯說「你知道我很厲害的,你再不走,我隨時可以把你摔碎」。

不得不說酒杯還挺聰明的,酒杯為保全自己,告別離開了作者,然後還說:「好,我走,你讓我走我就走,等你需要我的時候讓我回來我再回來。」

將酒杯擬人化,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讓人讀完一遍就覺得甚有意思,也並沒有講道理講述出來,讓人自己體會,才更加耐人尋味。

這是宋代詩詞中收錄的最為有意思的一首詞,每一句都讓人感受到趣味,詩人用一種輕鬆愉悅的語氣將酒杯比作有形態有意識的人,塑造了一個可愛聰明機智的杯子形象,讓人讀了開懷大笑。

了解一位詞人的方式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他的詞作的,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辭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歷史微藍總結:

看上去好像是酒杯令人苦惱,實際上卻是作者貪杯,內心又想喝酒又覺得喝酒誤事,把這種心情通過和酒杯對話的形式表現出來,實屬有意思。

但也有人說這是作者被罷免之後壯志難酬寫出來的消愁詞,但是無論怎麼看,這首詞都非常有意思。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辛棄疾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文武雙全的文人,他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辛棄疾擅長以文為詞,其詞藝術風格多樣,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他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既能抒寫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在詞中,封自己「水雲侯」,到底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於是,被糾結和矛盾困擾的辛棄疾,寫下了一首《玉樓春》,在詞中,他封了自己一個「水雲侯」的爵位,聊以自嘲。 辛棄疾作這首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抒發英雄末路、壯志難酬的情懷。這首詞不太好理解,一來因為詞中用了好幾個典故,二來「水雲侯」到底是個怎樣的爵位? 我們把詞分為4層,每兩句為一層,對比著來理解,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辛棄疾閒居帶湖,寫一首《踏莎行》,十句話用十典故,充滿了諷刺
    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被罷官後到上饒帶湖一帶隱居。他在事先修好的房子附近開闢了菜園子和稻田,準備犁田躬耕。閒來無事,又把前人經書中的句子用來填了一首詞。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為送別而作,卻極為與眾不同
    古人送別,往往設宴餞別,三五好友杯酒惜別,更兼詩詞文賦,寫滿別情。唐詩宋詞中,送別題材的詩詞就佔很大比例。而送別詩詞中名作也極多,「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等等數不勝數。今天再向大家介紹兩首冷門的送別詞,這兩首詞都是詞中之龍辛棄疾所作,奇的是兩篇俱是為送別同一個人接連而作。
  • 辛棄疾醉酒後寫下一首詞,初讀捂嘴想笑,再讀卻忍不住流淚
    這首詞是辛棄疾晚年所作,當時的他因為被排擠,而閒居瓢泉,每日飲酒作樂,抒發內心的抑鬱。大體一看,覺得是這首詞。對於一位有理想,有著遠大抱負的人來說,那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為此他的詞中總是充滿了憂愁,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寫得有點搞笑,但仔細一看的話,就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全詞以詼諧幽默的口吻,表達了他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孤憤之情,讀後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李煜寫了一首描述女子部位的詞,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
    這首詞上闋寫女子之美,下闋寫女子與「檀郎」的調笑,幾乎用一種白描的手法來寫男女嬉戲、玩笑,整首詞都籠罩著一股美豔之色。在這首詞中,李煜抓住了「口」,用「嚼」、「笑」、「唾」三個動詞來形容這個女子最美的部位,寫盡其女子之美。
  • 辛棄疾寫李廣的詞,經歷相似,同樣悲慘,引發千年共鳴,令人感慨
    在古代歌頌李廣的詩篇也是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來自宋代詩人筆下的詩篇。《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宋代:辛棄疾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辛棄疾不光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同樣是一位偉大的愛國將領,他23歲就起兵抗金,南歸以後雖然也有少許的建樹。但是由於辛棄疾為人正直,敢於用文字批判那些黑惡勢力,不久便遭到了朝中奸臣們的迫害,不僅沒能實現自己恢復中原的偉大志向,還被誣陷了諸多種罪名,致使詩人年紀輕輕就被貶去了官職。
  • 辛棄疾自己很喜歡的一個千古名句,經常在酒宴上問旁人:寫得如何
    喜歡辛棄疾,有很多理由。比如率50人闖萬人敵營的勇氣,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詞作。除此以外,還是有他身上的那種狂傲之氣。辛棄疾的狂,是骨子裡的東西,配上一絲酒意,總是能化為令人動容的文字。
  • 非常虛幻的一首愛國詞,雖寫思念摯友,實則藉以諷刺朝廷
    詞作深受辛棄疾影響,是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風格豪邁慷慨,多散句、議論。著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在南宋後期號稱「一代文宗」。北方淪陷於金人之手,而南宋朝廷無作為,無疑是眾多南宋愛國詞人的痛。百無一用是書生,或許這個時候的劉克莊只能在紙上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
  • 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
    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首詞,是來自「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這首詞被譽為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 蘇軾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
    而他也為百姓的熱情所感動,暗下決心,為了答謝(報)人們的情意,他要學習三國時代匹馬單槍搏鬥猛虎的孫權(孫郎),親手射殺猛虎,給大家看看。下片抒情為主,意在請戰。意境由實而虛,進一步抒寫「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而激發的雄心壯志。蘇軾本來就是一個豪放不羈的人,加上「酒酣」,自然是「雄心萬丈」。
  • 辛棄疾: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真實版,一代英豪寫出如此傷春之詞
    趕緊叫手下戰將把關羽這句話記下來,寫在衣服上,牢牢記住,遇到張飛,切不可輕敵。這畢竟是演義之說,正史未見張飛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記錄。但是,正史之中還真有這樣的記錄,不過男神不是三國時代的張飛,而是南宋抗金名將,史上稀罕的文武雙全之人辛棄疾。辛棄疾出生時,大宋已經成為南宋,北方已淪落金人之手。
  • 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軾相提並論的詞人了!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兩位是為數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約的詞人,世人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這首詞給人感覺寫得非常瀟灑,但當時的實際情況其實並不如意,這是蘇東坡在「烏臺詩案」之後,被貶黃州時所作。詞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定風波》雖是一首小詞, 卻寫出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會。蘇軾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蘇軾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無論這些時刻發生什麼樣的變故,他都不會因此而磨滅自己的鬥志。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闌珊何意?詩詞大會難倒不少高手
    一首詞,到底要寫成什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在筆者看來,其實只要後世提到某個詞牌,首先想到的便是這首詞,無疑就是成功了。如果在電影中,這其實是一個很美的鏡頭:此時男主眼中一切都沒有了,只有女主站在燈光下對著他淺笑,一束光打在她臉上,滿滿的仙氣。如果這樣理解,那燈火闌珊處的意思必然是燈光明亮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突出表現出詞中「他」與其它人的不同。但這只是一般人常規思維,辛棄疾顯然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如果辛棄疾真的把這個「他」安排在燈火通明處,整首詞的意境就減了大半。
  • 辛棄疾晚年牙齒掉落,他寫下一首趣詞,遇到煩心事的人可以讀一讀
    不如,今天筆者帶大家來看看我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當他面臨晚年牙齒掉落,是如何排解鬱悶,重獲快樂的! 辛棄疾,出生於1140年,是我國南宋將領,著名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還與蘇軾合稱「蘇辛」
  • 辛棄疾這首經典之詞,道出了真正的「愁」,尾句更有意味
    每一首都有每一首的內涵,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情感。在這其中,就如同我們心中的固勢思維,總覺得哪一類詩人就是哪一類詩詞的代表,好比提到王昌齡總會想到邊塞,提到柳永,總會想到那些風花雪月。辛棄疾也是如此。不得不說,如此這般的感悟,只有那些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成年人,才體味得更加深刻,辛棄疾也一定是如此了。這首詩是辛棄疾被在遭遇彈劾去職之後,賦閒在帶湖時有感而作的。在這閒居的時光裡,從便面上看,他似乎悠然自得,卻是心中愁緒萬分,無心留戀山水風光,而是整日裡思索著國家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