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晚年牙齒掉落,他寫下一首趣詞,遇到煩心事的人可以讀一讀

2020-11-30 騰訊網

以前小時候,常聽外婆說:「只要不打仗,有吃有喝就是快樂!」其實外婆的日子很苦,外公去打仗了,她一個人在家要照顧我母親在內的6個孩子,既要洗衣做飯,又要放牛餵豬幹農活,根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

而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等各方面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是越過越好,洗衣機幫我們洗衣服,掃地有智慧機器人,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包括外國進口貨……然而很多人卻感嘆道:「我一點也不快樂。」

忙碌的生活似乎讓大家喘不過氣來,好像每天都在忙,又不知道忙了些什麼。不如,今天筆者帶大家來看看我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當他面臨晚年牙齒掉落,是如何排解鬱悶,重獲快樂的!

辛棄疾,出生於1140年,是我國南宋將領,著名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還與蘇軾合稱「蘇辛」,他的許多作品可都是我國中學生的必學課文,但他的一生是命運多舛、壯志難酬的,也寫下過「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樣悲憤的句子。

辛棄疾出生之時,北方就已經淪陷於金人之手,他的先輩們更是和金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加上辛棄疾從小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受盡屈辱和痛苦,於是他立志要「恢復中原、報國雪恥」。

當年21歲的辛棄疾就帶著2000多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後來,他在軍中表現出了過人的膽識和果斷,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走上仕宦生涯。

後來宋高宗去世了,宋孝宗繼位,他也非常賞識辛棄疾的膽識,也想要恢復失地、一雪前恥、抗金北伐,於是辛棄疾積極響應,還寫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當時的百姓們多有支持和稱讚。

結果南宋朝廷的官員們早就怯懦、畏縮慣了,根本不想搭理辛棄疾這樣的「熱血人士」,他們的反應特別冷淡,甚至後來阻攔辛棄疾的仕途發展,老彈劾辛棄疾,以至於辛棄疾從中年時期就過上了閒居生活(約20年),閒閒沒事幹怎麼辦呢?寫詞,成了他最好的緩壓方式。

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於是他經常在詩詞裡自嘲,來應對生活中的不堪,60多歲的時候,辛棄疾已經是個老人家了,牙齒掉落,於是寫下一首《卜算子·齒落》。

《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簡單解釋一下:其實堅硬的東西更容易折斷,看似柔軟的事物反而生命力更頑強。不信的話你就張開口看一看,舌頭完好無損牙齒卻脫落了。兩邊的槽牙全部掉光咯,中間的切齒還開了個大洞。孩子們不要笑我這牙齒像狗洞,這洞可以供你們耍著玩呀!

你想想,60多歲的老爺子咧著一口缺牙,得意洋洋地對著孩子說:來呀來呀!來鑽呀!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其實,辛棄疾哪裡會讓孩子們幹這種事,他老人家是在暗諷那些小人,卑躬屈膝、阿諛奉承,但他們享受著榮華富貴的好日子。

而像牙齒那樣堅硬的自己,卻遭遇了如此多的不公正對待,早就殘缺不堪,被那些小人嘲笑。不過你笑就笑吧,辛老表示,我一口缺牙照樣能笑看你鑽狗洞!

1207年10月3日,67歲的辛棄疾病逝,臨終前仍然大呼道:「殺賊!殺賊!」朝廷聞訊後立馬給他賜對衣、金帶,視其以守龍圖閣待制之職致仕,特贈四官,後來又追贈光祿大夫,真是諷刺!想必辛老看到他們這些舉動,又會咧嘴大笑,說道:來鑽狗洞啊!

這種豁達的精神著實讓人佩服!希望大家也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舒緩自己壓力的好辦法!

參考資料:《宋史》《康熙濟南府志》

相關焦點

  • 辛棄疾醉酒後寫下一首詞,初讀捂嘴想笑,再讀卻忍不住流淚
    所以我們現在品讀唐宋詩詞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有大量的飲酒詩詞。這些詩詞便是歷代文人墨客,一邊吟詠詩詞,一邊飲酒,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當時的南宋朝廷並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與金國開戰,這與辛棄疾的理念是產生了分歧,為此他很被調回後方,開始被人排擠和打壓,為了擺脫內心的苦悶。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辛棄疾將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負,全都寫在了筆下,讀他的詞,有一種"大丈夫生當如此"的感覺,他的"狂",有著與李白蘇軾不同的意慨。辛棄疾的詞正是因為表現了這種民族氣節,多次被編選進教材當中,因此便有了家喻戶曉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
    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首詞,是來自「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這首詞被譽為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 蘇東坡雨中寫下一首詞,僅僅4句話成千古名篇,林語堂讚嘆不已
    他這一生,得意時可以是皇帝的助手,失意時可以是酒仙,一生鉛華洗盡,返樸歸真,歷盡世間百態,歸來仍清澈如水。他一生寫下的佳作無數,後世讀者更是各有喜愛。餘秋雨先生就曾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我雖無法評價蘇軾先生,但我卻敢對蘇軾先生的詩詞點評一二。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宋朝詞人很多,流傳千古有李清照、蘇軾、柳永、王安石等等,想必這位宋朝的小詩人李禺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若不是他寫下了一首千古奇詩,恐怕李禺這個名字都不會出現在歷史當中。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奇詩,是因為李禺寫下的這首詩,可以順著讀,也可以倒著讀,不過兩者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這種是詩文體就是所謂的「迴文詩」,不過李禺的「迴文詩」又跟普通的迴文詩不太一樣,因為男人要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一首古詩詞的好與壞,具有許多要素,這其中「新」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新能夠是角度新、觀點新、比喻新等等,由於人的審美觀是容易疲勞的,比如古代詩人寫月,許多人將月亮比作鉤、弓、盤、銀鏡,在那時候看來,也許十分新奇,能讓人眼前一亮,直到現在,倘若還以這些事物來比作月亮,則太過乏味,讀來沒有味道。
  • 蘇東坡臨死前給兒子留了一首詩,首尾相同,讀懂這幾句的堪稱高手
    蘇軾臨死前擔心小兒子,給小兒子留下一首詩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北還途中於第二年六月突然病倒,在七月不幸離世,在這一個月中,蘇軾的小兒子蘇過每天照顧蘇軾,蘇軾臨終前非常擔心兒子,所以特意手書了一首《觀潮》提醒他。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在北宋寫詩寫詞的不亞于于今天的網紅們,比比皆是,水平也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但是辛棄疾在當時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難遇的好文學家。雖然他的水平可能排不上第一名,但是他絕對是文人騷客中的好將軍,一人可抵千人,帶領五十多號人直接衝進敵軍軍營,活拿叛徒的第一文人。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一首《汴都賦》,朝堂兩遍讀,婉約派詞人周邦彥,仕途其實並不順
    周邦彥,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從小便天資聰慧,勤學好讀,得以博涉百家書詩詞歌賦,策論文章,他學起來毫不費力,甚至是高人一籌,有著過人的天賦與才華這樣的人,在重文輕武的大宋朝,本該前途璀璨才是,可是周邦彥雖然在文化方面天賦卓絕,卻有一個不太好的品行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高手寫下千古奇詩,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男女看的意思還不一樣
    至於迴文詩的釋義,《樂府古題要解》中有明確記載:「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都可以成詩。迴文詩的特色,便在於它的反覆詠嘆,可以更好的達到詩人「言志述事」的目的。自西晉初年蘇伯玉妻寫下最早的一首迴文詩《盤中詩》開始,歷代詩人便爭相仿效,各領風騷。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兩相思》,便是迴文詩中的一首千古奇詩,出自於宋代詩人李禺之手。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蘇軾最具有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的時候讀幾遍,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蘇軾悼念第一位深愛之人,寫下一首悼亡詞,安慰了世人900年
    人們讀到這裡時,不免開始對蘇軾產生一絲同情。夫妻二人之間,先離開的那個會對另一半有掛念,但更加痛苦的往往是留下的那個人,面對著熟悉的房間,從前的場景似乎歷歷在目,而現在你卻不再出現在這裡。你照顧我十年時間,與我風風雨雨,可想而知此時蘇軾的悲痛心情。
  • 讀辛棄疾的這首詞,如觀大河漲潮,流速由慢而疾,潮聲也由小而大
    辛棄疾雖然在詞壇上流芳百世,但其實他的一生卻非常不如意,自己想要抗金收復失地的志向,到死都沒有完成。辛棄疾多次提出自己的抗金謀略,但是卻總是落得被貶官、被誹謗的結果。尤其是晚年,辛棄疾一直都在賦閒的愁苦中度過。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為送別而作,卻極為與眾不同
    而送別詩詞中名作也極多,「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等等數不勝數。今天再向大家介紹兩首冷門的送別詞,這兩首詞都是詞中之龍辛棄疾所作,奇的是兩篇俱是為送別同一個人接連而作。兩次俱都是難得的佳作,其中一首《滿江紅》尤其與眾不同。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而今天我們暫且不提李白,先說一說蘇軾的趣聞軼事,蘇軾這個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他自己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敢說敢做敢表達,從不吝嗇自己的感情。很多人都喜歡讀蘇軾的詞,認為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因為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生的灑脫,讓人能夠在逆境中找尋到希望和力量。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蘇軾的真性情、灑脫,蘇軾的一生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可以說是仕途坎坷,但是蘇軾在逆境中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多了一些解脫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