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2020-12-06 歷史國學智慧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若是要在這浮沉中想要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不被欲望所誘惑,最重要的就是給心靈洗盡鉛華。擁有這樣心靈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蘇東坡

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原序)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喜愛蘇東坡,為其寫了《蘇東坡突圍》一文,直言最愛的文學家便是蘇東坡,在東坡的作品裡,最愛他的是《赤壁賦》,還有那首「一蓑煙雨任平生」

說到「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一句是出自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全文如下: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給人感覺寫得非常瀟灑,但當時的實際情況其實並不如意,這是蘇東坡在「烏臺詩案」之後,被貶黃州時所作。

詞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這首詞的背景發生在三月七日的一個雨天,蘇東坡和友人一同前往沙湖,原本帶了雨具出門,但路上以為今天不會再下雨了,就讓別人帶走了雨具。誰知天公不作美,半路竟然下起雨來。身上的衣服眼看要被雨水打得溼透,腳下的路也變得泥濘,鞋子就要髒了。這下,大家都緊張了起來。

唯有蘇軾不緊張,十分從容。所以他是這樣描述當時場景的:同性皆狼狽,餘獨不覺。

這首詞的深度內涵,大部分人都沒有悟到:

蘇軾之所以不緊張,是因為他聯想到了自己被貶黜的人生。

這雨要下起來,無論我是否緊張,都要落到我的身上來

正如我現在被貶,人生已經到了失意的境地,無論我是否感到狼狽,這種命運都是無法躲避的,那我何不以更加瀟灑的心態去應對呢?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在同去的一行人裡,唯有蘇軾一人,在雨中並不顯得狼狽,這就是蘇軾的豁達心態,「也無風雨也無晴」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你看蘇東坡如何寫這雨,「穿林」、「打葉」,雨水不是飄落下來,也不是灑下來,而是穿透力很強,兩個很強烈的打擊詞,「穿」和「打」,足以證明當時的雨勢之大,也不難理解當時同性友人們的緊張情緒了。

接著就是東坡的厲害之處,雨勢如此之大,但你「莫聽」。

直接將這一詞放在最前面,斬釘截踢,一絲一毫也不猶豫。態度其實很明確了:

蘇東坡用這一句也暗示了自己的政治態度,在新的職位上好好幹就是了。無論這雨下成什麼樣子,都不妨礙我繼續前行。

也無風雨也無晴

而在這首詞的最後,蘇東坡說「也無風雨也無晴」,有人讀完覺得奇怪,天氣無非陰晴兩種,怎麼會也無風雨也無晴呢?

其實這裡蘇東坡說的是自己的內心。自然就像人的命運,有時陰有時晴,別人會因為這些而產生得意和失落的情緒變化,而蘇東坡不會,在他的心裡,不存在受這些影響的可能。

這代表著,他已經做到了超脫於陰晴,而站在了陰晴變化之上。如同在人生道路上,他超脫了命運變化,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定風波》雖是一首小詞, 卻寫出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會。

蘇軾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蘇軾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無論這些時刻發生什麼樣的變故,他都不會因此而磨滅自己的鬥志。蘇軾的人生不是沒有得意過,他也有過站在頂峰的時刻,但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他都是一個扛得住的人。

只有不受欲望的左右,才能「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己的浩然正氣不卑不亢,沒有沾染汙穢,所以才能夠只憑著樸素的竹杖芒鞋,在達官貴人面前挺直腰板

此種境界,歷史千古風流人物裡,有幾人能做到呢?可貴!可敬!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讀書日期間,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在雨中所寫的的詞,短短4句話,是什麼讓林語堂看後讚不絕口
    看蘇東坡的一生與其的經歷,我更多的感受蘇東坡是孤獨的,他是個孤獨的詩人所以蘇東坡才寫出這樣一首詩:《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隨後先生編寫了一首詞,小前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大概意思就是:不必去理會那穿林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輕捷的更勝過馬有什麼可怕!我披著一身蓑衣,只管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 蘇東坡雨中寫下一首詞,僅僅4句話成千古名篇,林語堂讚嘆不已
    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就對蘇軾讚嘆不已,他曾在在《蘇東坡傳》(原序)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蘇軾先生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餘秋雨先生就曾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我雖無法評價蘇軾先生,但我卻敢對蘇軾先生的詩詞點評一二。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蘇軾被貶官,去江邊散心,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詞,第一句是經典
    他的詩歌選題豐富,結構縝密,情感細膩,既有《題西林壁》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也有《惠崇春江晚景》這樣寫優美景色的詩,還有《春宵》這樣的受人們津津樂道的詩。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像穿越者所寫?其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也就是說,詞牌相同的詞,唱出來是一個調子的。 蘇軾此詞,選用的詞牌名是《水調歌頭》。其中,《水調歌》是隋煬帝開汴河自製的曲調,至於「歌頭」,則是指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 短短七言絕句,道出蘇軾面對死亡時,依舊對兒子前途的深切擔憂
    說這一句話的人,我們無法獲知他那時的心鏡,也不知道他這一生中都經歷了什麼,可是這一句話卻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點,是因為他講出了很多人心靈深處的迷惘與困擾宋代詩人蘇軾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詩人,他這一生寫過許多優美古詩詞,他所寫的詩詞流傳千古,影響後代幾千年。東坡居士在臨終時給自己兒子寫了一首古詩,短短的四句話,卻讓自己兒子受益終生。
  • 蘇軾的詞不愧能千古傳唱,譚詠麟翻唱,戴建業教授含淚詠讀
    #譚詠麟唱定風波#在最近播出的央視節目《經典永流傳》中,我們的」校長「譚詠麟演唱了這首蘇軾的詞——《定風波》。古稀之年的譚詠麟為廣大觀眾呈現了一首無與倫比的精彩歌曲,將「定風波」的詞與現代音樂混搭,絲毫無突兀彆扭之感。
  • 蘇軾最奇怪的一首詩,首句和尾句相同,意思卻截然不同!
    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書本上讓人生出敬畏之心的蘇軾,原來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是這般和藹可親、豪爽開朗。蘇軾被稱作聖人,甚至於是「坡仙」,在後世之人的眼中他是完美的文人意味著,更加是萬世瞻仰的道德楷模。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自從蘇軾開創了「隱括詞」的創作手法,他就開始了再創作之旅。並非每一首詞都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變得更加經典,他仿的那一首《浣溪沙.漁夫》雖然毫不介意地借用了張志和原作的「斜風細不須歸」的佳句,但是讀起來卻不如原作的意味深遠。
  • 新婚之夜,心情大好的蘇軾,給妻子寫了一首詞,可謂是誇妻典範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家,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我敬佩蘇軾,不光他的文學成就讓我敬佩,他對待感情的真摯忠誠也令我敬佩。有這樣一位男子,才情相貌俱佳,而且會寫詩會作詞的男人,哪個女人能不喜歡呢。妻子為我唱了一首歌曲,嗓音清亮,仿若天籟之音,若是人生一直這樣下去的話,這日子也未免太滿足了吧。良時美景,如此快樂。在諸人的祝福下,蘇東坡應該走向新生活,已經中了進士,又娶到了這樣一位美豔的嬌妻。
  • 李清照的一首詞,短短幾句,講述了情竇初開時的全過程
    詞的上闕體現了李清照對事件氣氛和細節上的精確捕捉,展現了李清照優秀的作詞能力。而詞的下闋詳細記敘了女子的心理活動,修辭委婉,落筆細膩,使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躍然於紙上,刻畫了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1.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開篇從細微處下筆,運用細節描寫的寫作手法,對少女臉上的裝飾品作出了細緻的描寫,繡面芙蓉與斜飛寶鴨都是貴重的裝飾物。
  •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文|小航與你分享歷史古往今來,多位詞人的詩詞孕育出的情感不一樣,但真正用心用情寫出來的給人一種哭也無法壓制住眼淚。關於詞文化,詞人們的故事,我們往往通過一首詞來見證,有相思詞悼亡詞。說到這類詞,最擅長的也就是陸遊,蘇軾等。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說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當年考試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他讀完蘇軾的考卷,讚嘆不已。
  • 蘇軾59歲寫了一首悼亡宋詞,句句含情,寫盡了他對侍妾朝雲的思念
    蘇軾前期的詩詞風格多為豪放為主,如我們熟悉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這些個膾炙人口的詩詞也被後人廣為流傳。那麼蘇軾比較婉約的詩詞並不是很多,極具代表性的詞作應該就是那首人人皆知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了,這首詞是蘇軾悼念亡妻所作,「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蘇東坡臨死前給兒子留了一首詩,首尾相同,讀懂這幾句的堪稱高手
    蘇軾臨死前擔心小兒子,給小兒子留下一首詩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北還途中於第二年六月突然病倒,在七月不幸離世,在這一個月中,蘇軾的小兒子蘇過每天照顧蘇軾,蘇軾臨終前非常擔心兒子,所以特意手書了一首《觀潮》提醒他。
  • 用詞隱諱,實則前方高能,老夫少妻,讓蘇軾寫的意味深長
    大可指點江山,小可家長裡短蘇軾的詞幾乎佔了宋詞的半壁江山,他的詞以氣勢豪放著稱,多寫一些家國情懷的山河詞句,這與蘇軾自始至終的政治抱負有關。由於詞人蘇軾的性格,他寫了許多細枝末節的小事,雖是小事,卻絲毫不影響這些詞句依然成為傳世經典。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蘇軾用一首詞,道盡人生得失與成敗,看懂之人寥寥無幾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更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宋代時期,詩人都喜歡以議論作成詩句。他們最喜歡把議論的事情,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做到結合。不光是一味地吐槽,還從這種詩句之中,傳遞出一些引人反思的道理。在這些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的東坡居士—蘇軾。《滿庭芳》便是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議論詩。
  • 蘇軾最經典的四季回文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中國歷史上迴文詩很多,但回文詞偏少,因很多詞調每句字數不同,會問難度極大。因此歷史上詞人作回文詞僅用《菩薩蠻》、《西江月》、《虞美人》等格律齊整、相對簡易的詞牌。且大多是兩句一回文,少有整首詞倒讀回文的。北宋大才子蘇軾也寫過很多迴文詩詞,後人甚至編纂了一本《蘇東坡迴文詩詞集》。蘇軾才情古今少有,他所寫的迴文詩詞相對而言,少了些文學遊戲意味,多了些深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