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
是年冬,蘇軾作新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
打獵,對於一個職業獵手,是家常便飯;在當時四十多歲的蘇軾已經算是個老年人了,所以說就不能不算一次壯舉了。我們不難看出,從他一開始外出打獵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的。
「老夫聊發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架著蒼鷹。鷹和狗是用來追捕獵取對象的。
「錦帽貂裘」,是戴著錦帽穿著貂皮襖,這次打獵是在冬天,所以穿著皮衣。千騎卷平岡」:成千的騎手跟隨著他,浩浩蕩蕩,象疾風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岡,作為一州的長官,出行打獵必須要有排面啊。
百姓幾乎全城出動(即傾城),跟著他去看他打獵。而他也為百姓的熱情所感動,暗下決心,為了答謝(報)人們的情意,他要學習三國時代匹馬單槍搏鬥猛虎的孫權(孫郎),親手射殺猛虎,給大家看看。
下片抒情為主,意在請戰。意境由實而虛,進一步抒寫「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而激發的雄心壯志。蘇軾本來就是一個豪放不羈的人,加上「酒酣」,自然是「雄心萬丈」。雖然他也知道此時鬢髮已經如霜一般微白,但又怎麼樣呢?
他並沒有因為衰老而自怨自艾,仍然是想得到朝廷的重視,讓他去建立功業,希望自己像魏尚那樣重新得到重用。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定當將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射去。
天狼星意指從西北來侵擾的西夏軍隊。全篇就在這不計個人得失、關懷國家命運、渴望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中結束,神完氣足,讀起來令人盪氣迴腸,一掃當時詞作柔弱的格調,成為歷久彌珍的名篇。
縱觀《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詞境並非一味的豪放慷慨、意氣風發,而是頗具悲愴蒼涼之況味,包含著人世滄桑的無奈、痛苦和在逆境中的自我振作與自我寬解。
從小到大,我們早已在學習生涯中品讀了許多東坡居士的詩,他們陪著我們長大,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地陪著這位詞人從意氣風發的少年狀元郎到流落天涯,輕舟苦旅的漂泊。
離開了課堂,我們心中的這位詞人是否已經離我們遠去?讓我們翻開這本《蘇東坡詞傳》再一次寄念想予這位詞人,和他一起苦中作樂,風雨飄搖。
蘇軾的詞另闢蹊徑,以清曠之氣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為文,而文絕千古;不刻意為人,而名重九州。讀他的詞,可怡情,可遣懷;品他的人生,感動、敬佩、憐惜相互交織。本書結合蘇軾的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解讀。
除此之外,還有5冊值得大家學習背誦的經典文集: 《納蘭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
例如這本《辛棄疾傳》辛棄疾以橫絕古今的豪放詞見諸於世;他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力主抗戰;他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民族英雄;本書帶你走進這位孤膽英雄的世界,去感受他一生的悲歡歲月。
喜歡的朋友不妨在下方商品卡購買,一同享受千古名家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