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2020-12-06 慶餘說詩詞

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同時也在藝術上表現出了獨特的魅力。這與古人在詩詞創作中對意境的追求是分不開的。因為意境既是我國古典詩詞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美學範疇,也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論題。所以詩詞是否具有意境美,也成了衡量好壞的因素之一。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

值得注意的是,寫下這首詞的李清照剛滿18歲。所以在這首詞中,我們能夠通過李清照買花、賞花、戴花、比花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感受到還是一位少女的天真、愛美和好勝的個性。然後,說這首詞的意境美,其實只是它開篇兩句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這首詞: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詞的開篇兩句「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李清照對自己買花的情景進行了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了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單從字面意思來看,並無什麼獨特之處。但李清照在這裡將「花」與「春欲放」畫上了等號,這就寫得有含意而富有意境美了。

僅僅這裡的「春」字,其實它就可以給人無窮的美感和聯想。它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春天等,也可以指花兒本身。而「欲放」二字,說明花兒還沒有完全開放,也可以說明春意還沒有蓬勃。除了凸顯李清照的細膩敏感外,它也對後面兩句的「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起到了鋪墊作用。

這兩句的大概意思是說,狀如眼淚的晶瑩露珠,在形似彤紅朝霞的花色之中留下了痕跡。結合前面所說的春意還沒有蓬勃。說明花兒似乎在為自己輕易就被人折下,命運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李清照買下它時,還淚痕點點。可見李清照在這裡著一「淚」字,就把花擬人化了,讓花顯得楚楚動人。另外,豔麗的花朵也恰到好處地烘託了李清照新婚的歡樂與甜蜜。

由此可見,這首詞的上片主旨就是買花、賞花。而下片的主旨,自然也就成了戴花、比花。首先,「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即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後犯猜疑,認為我的容顏不如花的漂亮。這是對李清照心理的刻畫,作為一位新嫁娘,本來對自己的容顏很自信,但同花兒相比,卻似乎還不夠美。可見李清照天真和好勝的一面。

最後「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意思是說,我將這花插在雲鬢間,一定要丈夫看看,到底哪個比較好看。詞到這裡便結束了,究竟李清照的丈夫如何回答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這樣寫無疑顯得含蓄蘊藉,留有餘味。此外,它是否讓你想起了自己女朋友或者老婆的「死亡問題」,如果是你的話,你該怎麼回答呢?

綜觀李清照的這首詞,主要便是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李清照天真、愛美的心情和好勝的個性。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可以說是一首獨特的閨情詞。而詞中「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的意境美,無疑也美得令人心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婚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志同道合,夫妻恩愛,感情甚篤。夫妻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幾乎到了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的地步。女人耽於愛情,男人要做自己的事業。李清照新婚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按照朝廷的安排,離開了京城,調往外地去做知府。這一年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人過節,覺得冷靜,非常想念丈夫。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作為主戰首當其衝受到排擠,先是被降職,然後又是被罷免官職,後來他回到故鄉越州山陰(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過著隱居式的生活,這一時期他儘管遠離了戰爭,離開了京城,可是依舊還是想著國家,希望有一天南宋朝廷的軍隊可以收復北方的失。
  • 李清照新婚別離,一腔深情寫下詞作《一剪梅》,絲毫不落俗套
    於是,李清照憑著一腔深情,作了這樣的一首絲毫不落俗套的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把獨特的人生體驗與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都融入到了詞作當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有著「賭書潑茶」的佳話,所以,二人之間的狀態旗鼓相當,並駕齊驅,打破了父母之命的悲傷愛情命運。在有一次晚上,夏天的炎熱剛剛被雨衝刷,天氣降下溫來,李清照情趣在心,為了與丈夫共度良宵,就寫下了一首女兒家的詞作《醜奴兒》,這首詞可以說讓人臉一紅,隱晦暗笑。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李煜被囚禁之後,寫下一首詞,感嘆國破家亡,訴說命運的無奈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李煜被俘後,在獄中寫下的一首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上片,林花已經凋謝,再沒有那春天的紅豔,這時光過得太快了。清晨的寒雨和夜晚的狂風仍舊不肯放過這花,一次又一次的摧殘著那已破敗的殘花。
  • 歐陽修的詞水平很高,其實詩歌也是一絕,這首七絕美得令人心醉!
    歐陽修不僅文章寫得好,同時詩詞也是一絕,尤其是他的詞可謂是清新脫俗,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    可能很多人對於歐陽修的文章和詞都很熟悉,像其中的名篇《醉翁亭記》、《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生查子·元夕》、《踏莎行·候館梅殘》等等,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意境高遠美得令人心醉。
  • 和尚半夜釣不到魚,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
    幾千年的詩壇文化中,有一種禪詩最為有趣,也最有意境,作者雖都是修行僧人,但他們的詩句中少了一絲功利心,更多的是豁達和通透。高僧對世間萬物的看法也別有洞天,與文人墨客大不相同,很多看似平常的事,在他們筆下,都會幻化成不一樣的韻味。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在詩中李商隱還為我們帶來了唐詩中最有具禪意的一場雪,雖詩中無一生僻字卻照樣能美得令人心醉。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李清照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那便是早期和晚期,他早期的作品相對來說顯得有些稚嫩,可是他晚期的作品則是完全不一樣,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經典,例如她的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感人肺腑,同時也是他晚年最抒情的一首作品,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他卻是把晚年的生活描繪的活靈活現。
  • 劉禹錫最有韻味的一首詩,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美得令人心醉
    ,美得也是令人心醉。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如果用今天的話來理解這首詩,那麼就是不走尋常路,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開篇的兩句就很有韻味,詩人豁達的心胸,還有獨特的才情,在這兩句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從古至今人們一到秋天,那麼就要生出許多的悲傷,認為秋天很傷感,到處都是枯萎的野草,還有凋謝的樹木,可是我不這麼認為,其實秋天比春天還要更美,完全可以勝過春天。
  • 納蘭性德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一首感人的詞,開篇第一句震撼人心!
    清朝時期的納蘭性德便是一位多情的才子,一生寫過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愛情詞,尤其是在他原配妻子逝世之後,更是痛苦不已,為此寫下諸多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特別是他的這首《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更是以一種深情的口吻,以及獨特的情感來描寫,從而也令這首詞最終成為了他諸多悼亡詞裡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表達感情大多都是比較大氣、豪邁,但也有一些情感細膩的作品,就比如令人津津樂道的一首「雲雨詞」則是蘇軾特地為了紀念新婚之夜而作,句句都是誇妻子的好,讓人讀完之後只叫肉麻。《南鄉子·有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是誰?王灼《碧雞漫志》曾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說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王維意境很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字,美到了心坎裡!
    意境是構成詩歌藝術美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學的靈魂所在。所謂意境,即詩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以求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的境界。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通過描繪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從而營造出一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境界。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在這首《浣溪沙·閨情》一詞中,她用一種很深情的口吻,寫出了一種純真的愛情,每一句都情意綿綿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對於李清照我們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漂亮自信溢於詞中的大美人,她不光長得美,她寫的詞也跟她人一樣寫得美,而且她和嶽飛一樣是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愛國女詞人,在靖康之恥後,她曾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名句。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愛妻逝世十年,蘇軾仍然難以忘懷,最終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千古名篇;而賀鑄更是時常流連在與亡妻共同居住過的房內,發出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慨嘆。不過悼亡詩詞寫得最傷感的,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說起納蘭性德,很多人都會用8個字來形容他: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 他是唐宋八大家名氣最小的一位,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美得令人心醉
    那麼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一位大家,看一看曾鞏都有什麼值得一讀的作品,作為唐宋八大家裡名氣最小的一位,曾鞏性格不張揚,為人比較低調;我個人是非常欣賞曾鞏,一位原本極為普通的讀書人,並沒有什麼背景,只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學大家,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所以曾鞏的故事是很勵志,值得我們現在年輕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