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2020-11-26 騰訊網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郎情妾意,彼此都深愛著對方,最終結為夫妻,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是世間最好的婚姻;一個人是才女,一個是才子,著實是令人羨慕。其實人世間有很多人的婚姻是非常不幸,有多少人最終沒有嫁給愛情,而是委曲求全嫁給了不喜歡的人。李清照顯然要比別人更幸運,她遇到了趙明誠,兩人婚後的生活甜甜蜜蜜,要比很多人幸福。

戀愛中的女人應當說是美,也最溫柔,喜歡向心上人撒嬌,其實是故意尋找存在感,讓對方在意,李清照也不例外,早年間她寫過很多的愛情詞,所以她與趙明誠的婚後生活相處的很融洽。在這首《浣溪沙·閨情》一詞中,她用一種很深情的口吻,寫出了一種純真的愛情,每一句都情意綿綿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愛情詞,所描寫的是一位女子在思念心上人,並且主動寫信給對方,其實無非就是李清照在向丈夫撒嬌,以此來引起對方的注意。正是這種充滿了深情的描寫,使得整首詩歡快有趣,也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讓我們感受到了才女最純真的一面,所以她早期的愛情詞,不僅情深意重,還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讀來也是讓人感動不已。

趙明誠也是風度翩翩,人長得英俊瀟灑,文章又寫得好,與李清照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人對於自己的婚姻都很滿意。這樣的婚姻也是世間少有,最是令人羨慕,所以那段時間,也是李清照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每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經常與丈夫吟詩作對,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

詞的上片重點描寫了一位女子的內心變化,以及對於愛情的嚮往,由於古代的女子是比較害羞,所以李清照寫得也是很含蓄;她笑起來的樣子真美,宛如一朵盛開的芙蓉花,每次一笑都讓人傾心。她頭上插著的鴨形髮飾看上去很有趣,好像是要飛起來一樣,以此襯託出她更加嬌羞的臉蛋。她的眼波楚楚動人,看上人的時候滿含深情,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在思念心上人。短短的幾句,可謂情景交融,把一位相思的女子描寫得活靈活現。

詞的下片依舊還是在描寫女子內心的相思,與整個上片形成對應,從而更加立體,也更加的深情;她一臉的溫情脈脈,讓人看了心生愛意,為了排解內心的相思之苦,只好用半張素箋把所有的相思,還有幽怨全部寫進了裡面,以此再寄給遠方的心上人。一輪月色很明亮,正好是月上闌幹之時,花的影子在不停地移動,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夜晚,也是戀人們最適合幽會的時刻。

在這首《浣溪沙·閨情》一詞中,李清照用最深情的筆觸,寫下了女子最深沉的相思,雖然兩個人早已結為夫妻,可是李清照是一位才女,往往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愛意,所以這首詩看似在寫另一位女子的相思,其實說到底,還是李清照在向丈夫撒嬌,兩個人這種獨特的相處方式,也讓他們的愛情顯得與眾不同。雖然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但是很顯然無論是寫作手法,那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李清照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她對於愛情的堅守最是感人。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婚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志同道合,夫妻恩愛,感情甚篤。夫妻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幾乎到了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的地步。女人耽於愛情,男人要做自己的事業。李清照新婚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按照朝廷的安排,離開了京城,調往外地去做知府。這一年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人過節,覺得冷靜,非常想念丈夫。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宋朝女詞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什麼檔次的評價,就是說比「四千年美女」要求更高,有才有顏有本事,可以說是讓人羨慕,也讓家長們非常滿意的「兒媳婦」,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當年的趙明誠得多有本事才能將李清照娶回家呢?按照現在的檔次,這樣的女子,動輒就是上百萬的彩禮,更何況還有顯赫的家世,就更難了。這也就說明,越漂亮的女子或許更有本事。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比如今天我們要賞析的這首,就是一首早期李清照和自己的丈夫撒嬌的作品。這首詞那怕是現在的人讀來,估計都會有一些不好意思了要。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 宋 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 李清照這首詞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翻譯過來的意思:那就是我想你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成為了宋朝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也是郎才女貌,為此經常一起詩詞唱和,尤其是在婚後不久,由於趙明誠遠赴外地這官,只留下李清照一個人在家,這個時候她內心是很孤獨,也很是傷感,在這一時期她寫下了大量的相思詞,其中的這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也是寫得最為深情
  • 李清照新婚別離,一腔深情寫下詞作《一剪梅》,絲毫不落俗套
    於是,李清照憑著一腔深情,作了這樣的一首絲毫不落俗套的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把獨特的人生體驗與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都融入到了詞作當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值得注意的是,寫下這首詞的李清照剛滿18歲。所以在這首詞中,我們能夠通過李清照買花、賞花、戴花、比花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感受到還是一位少女的天真、愛美和好勝的個性。然後,說這首詞的意境美,其實只是它開篇兩句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 女詞人李清照:愛情詞專業戶,這3首詞,對丈夫又愛又恨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詞人,不僅美貌如花,而且才華橫溢,可謂是當時京城當中風頭無兩的風雲女子。時隔千年光陰,如今我們對於李清照的詞也是張口就來,無論是「知否知否」,還是「紅藕香殘」,亦或是「尋尋覓覓」、「人比黃花瘦」。她筆下所誕生的經典詞句數不勝數,都是值得代代傳承的千古佳句。
  • 李清照:詞中最美是「易安」,傲骨才情,聲聲尋覓,生生不息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他們的結合是兩相情願的,相比於其他封建婚姻,他們並沒有無奈,婚姻不是他們的枷鎖,而更像是他們感情的潤色,他們的天作之合是令人羨慕的。然而,深情鴛鴦往往苦命,抑或是兩個靈魂的深情終抵不過這世間的薄情。婚後,李清照和趙明誠情投意合,恩愛甜蜜,多年來經過李清照的深情潤色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於趙明誠常年在外做官,聚少離多成了二人的生活常態。
  • 李清照是少見的豪放派,即使吐槽,通篇也不帶一個髒字!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李清照絕對是另類,她不僅才華過人,同時也極為有才情。這讓李清照的詩變得不一樣,她的很多詩作都描寫得很是唯美,另外也很是深情,這也使得她的作品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的李清照也一樣受到重視,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收錄進教科書。李清照的才華即使是在宋朝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也是出類拔萃,而她的這首《夏日絕句》,最能體現她的才華,而且這首詞其實是李清照在罵人,通篇卻沒一個髒字,水平實在是高。
  • 李清照的這首詞,略顯稚氣,甚至忘情地批評屈原
    李清照在文壇的地位非常高,被譽為「詞國皇后」、「千古第一才女」。人們對她的熟悉,更多的還是因為在南渡之後的作品,詞風轉為悽婉動人,內容以悲嘆身世,情調感傷為主。其實,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並非完全因為經歷坎坷,而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家學淵源。
  • 丈夫花天酒地,宋代大才女寫下分手詞,字字決絕,被後世當成燈謎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但從來就不只是男人的天下,僅一個「南朱北李」就讓詞壇多了一份女子的婉約。這個「南朱北李」指的就是浙江錢塘的朱淑真和山東濟南的李清照,兩位都是頂級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自然不必多說,早就聲名在外,儼然成了古代才女的代言人,與她相比朱淑真似乎被後世冷落了不少。
  • 李清照:受一生悲苦,寫一世好詞,恩愛夫妻不過一廂情願
    看過很多李清照的詩詞選本,也有很多宋詞合集,發現即使只選李清照的詞僅四五首的,都無一例外都選了《鳳凰臺上憶吹簫》。可見,這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也是表達她感情生活最真實和深刻的作品之一。 詞曰: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一生孤苦飄零,讓世人驚嘆的才情成為了她的註解,世人稱讚她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勾人魂魄,動人心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處處流露的深情足以讓人淚流滿面。她與丈夫趙明誠有著被後世稱讚的愛情,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二人相依為命且志同道合,稱得上是「佳人才子」,但是「聽聞愛情,十有九悲」。趙明誠死於他們婚後的第29年。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愛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男女之愛,這一主題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創作主題。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李清照失傳800多年的詞,近年才被發現,才情和膽識都值得點讚
    這首詞和一樣歌功頌德的祝壽詩詞不一樣的地方正在與最終幾句話,詞人表述了期待壽星出仕的願望,實際上這也正好表明李清照針對針對國家和老百姓將來的真切關注,要不她也並不會呼籲壽星出仕。不得不承認李清照的這首祝壽詞,才華和膽略都值得大家而為點讚。
  • 李清照的愛情詞,寥寥41字刻畫的懵懂少女,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李清照從小生於世家,長於名靈之地,少女時期在山東濟南度過。她寫詩自小便有聲名,詩功甚至不遜於前輩。所以李易安的早期詞作,大多體現了婉約派的藝術風格,下筆細膩委婉,常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展現少女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今天欣賞的這首詞就是寫於詞人的少女時期,整篇詞採用直敘的方法,簡單明了的說明整個事件,非常生活化,但在生活化的詞中卻最能渲染情感,深受影響。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其實中國古代有無數的才女,但是論起名氣來還是李清照最大,這也正是與她的文學才華有關,她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美詞作,而且她的這些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會頻繁地引用,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這一點,在才女詩詞上得到了體現。千年文壇中的才女詩詞,基本上都是抒寫愛情,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婚後寫給丈夫的;一種是婚前寫給戀人的。而且這些詩詞在內容上也不能寫得太過,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為眾多男文人所不齒。當年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其中有這樣一句: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結果後世不少文人就不能接受了,表示:這一個大家閨秀怎能不穿鞋子到處跑呢?
  •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提到宋代的文化,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宋詞,雖然詞並非起源於宋代,卻在兩宋時期發展到極致,成為宋代文化的標籤。從寫詞風格來看,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分別有代表性人物和作品,豪放派以蘇東坡和辛棄疾最為知名,婉約派以李清照為代表,她用無與倫比的才華,反駁了女子不如男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