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詞人李清照:愛情詞專業戶,這3首詞,對丈夫又愛又恨

2021-01-09 筆下寫人生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詞人,不僅美貌如花,而且才華橫溢,可謂是當時京城當中風頭無兩的風雲女子。時隔千年光陰,如今我們對於李清照的詞也是張口就來,無論是「知否知否」,還是「紅藕香殘」,亦或是「尋尋覓覓」、「人比黃花瘦」。她筆下所誕生的經典詞句數不勝數,都是值得代代傳承的千古佳句。

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女子,她最終嫁給了與她門當戶對的公子哥趙明誠,兩人因為志趣相投,加之生活富足,婚後過得十分幸福美滿,當時也是京城人人稱羨的一對。

也正是這場婚姻,給李清照的詞風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在出嫁前,李清照在父母的庇佑之下過著無憂無慮的大小姐生活,閒來無事便與三五個好姐妹一同相約出遊,興盡歸來便揮手寫下華麗詞篇。偶爾也會有些許惆悵言語,但不過都是些閨中少女閒來無事衍生的小煩惱。直到她嫁給趙明誠之後,才真正開始在詩詞中寫出愁滋味。

李清照絕大多數詩詞都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今天筆者主要給大家介紹三首相對比較冷門的詞,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這三首詞寫的卻是一點也不含糊,把一個閨中怨女的愁思寫到了極致。下面我們就來欣賞欣賞李清照這3首愛情詞吧!

第一首詞:《念奴嬌春思》

外面突然颳起風來,有細雨斜斜而下,這個庭院已經沉寂太久了,可院門卻還是一層接著一層緊緊合併著,絲毫沒有開啟的意思。鮮豔嬌美的花朵就要綻放了,院子裡搖曳的柳枝也泛起瑩瑩的綠光,我猜想,這個節氣 ,應當是寒食吧。

唉,突然之間,惹人心煩的日子又到了。我閒來無事開始執筆作詞,卻在字與字之間反覆斟酌、細細推敲,始終拿不定主意,終究未落筆成書。這時我已經徹底清醒了,酒意蕩然無存,愁思便乘機洶湧而來。我抬頭遠望,看見大雁從高垂的蒼穹之中掠過,我多麼想讓它們替我帶一封口信啊!可心中有千言萬語,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一連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寒冷,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我連憑欄遠望的興致也沒了。只覺得被窩裡冷冷地,讓我夜半夢回時驚醒,再也難眠。直至清晨,我看見院子裡有白露未晞,還有一葉剛長出來的梧桐葉子,引得我也頗想外出遊玩。但我還要等一等,等到太陽高照的時候,才知道今天是不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第二首詞:《木蘭花令》

沉水木的香味漸漸變淡了,人語聲也漸漸消散,我獨自憑欄上樓,感受到涼意沁人。我送你到了南浦渡頭,看見江水在微風的吹拂下蕩起層層漣漪。雪花在東邊的山脈上堆積,風也無法吹散它們。

我舉起酒杯想要與人對飲,卻發現只有我一人獨酌,於是乾脆抓起酒壺直接一飲而盡,捲起屋內層層的珠簾就要睡去,空留外面的晚霞獨自絢爛。因為你的離去,我站在欄杆旁伸長脖子眺望,突然覺得有些不值得,畢竟眼前的山水風光比我心裡的哀愁要美麗得多。

第三首詞:《點絳唇閨思》

又到了一年春去的時候,我又被拋在深閨之中,那些寂寞和哀怨湧上心頭,千絲萬縷糾纏成濃得化不開的愁結。我依然很珍惜這短暫的春天了,可它還是這樣匆忙地離開了。窗外響起淅淅瀝瀝的聲音,我知道這是雨在催促花的離去,春天,就要徹底離開我了。

我的寂寞蔓延到庭院,就連欄杆都快要倚斷了,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好的春天卻這樣容易消失,美好的事物為何總是難以永恆?我不免哀嘆道:「我的良人啊,你究竟在哪裡呀?」

然而,回應我的卻只有眼前的枯草,綿綿延延望不到邊際,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的良人他歸來的方向吧。

總結: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神仙眷侶也曾人人豔羨,可惜二人皆是生不逢時,因為遼國的南徵而不得不支離破碎走向分離。趙明誠病逝於南渡的路上,李清照也在南渡的路上幾經坎坷,千金散盡、背負罵名,還遭遇渣男張汝舟。一切都像是命運給予她的考驗一樣,經歷過幾番大悲大難之後的李清照變得更加滄桑冷凝,她的詞也由此走向新的巔峰。

相關焦點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若要人們推選古今第一詞人,也許還有所爭議;但要說第一女詞人,那麼非一個名字莫屬——李清照。當然,如今提起易安先生的名號,非要在她的著名詞人身份前面加個「女」字未免太過狹隘與無知,但不可否認,女性的身份讓她在自己最擅長的「情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宋朝女詞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什麼檔次的評價,就是說比「四千年美女」要求更高,有才有顏有本事,可以說是讓人羨慕,也讓家長們非常滿意的「兒媳婦」,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當年的趙明誠得多有本事才能將李清照娶回家呢?按照現在的檔次,這樣的女子,動輒就是上百萬的彩禮,更何況還有顯赫的家世,就更難了。這也就說明,越漂亮的女子或許更有本事。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這首詞中時間跨度之大,感情跨度之深,都是在其他作品中不常見的。人到晚年,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經歷,一字一眼中仿佛都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迸發著詞人熱烈的情感,也是詞人飽經滄桑命運多舛的真實生活的寫照。上片描寫了詞人往昔生活中對於賞梅的回憶,詞人將這回憶分為了兩層。先是憶起自己早年賞梅的情景和高漲的興致,那時少女心事純真活潑,歡樂閒適,然後筆鋒一轉,心緒變得尤為不同。雖然折下了一枝梅花握在手中,但卻沒有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放在手中搓揉。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像是我們熟知的蘇軾、李白、杜甫等,這幾位要是問他們的學問誰人最好,估計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們所留下來的作品,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後人幾經品讀依舊覺得其中儘是滋味。或許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出名的詩人才子眾多,我們不能評論出誰是最優,但是如果問你在中國眾多詩家詞人中,誰是「第一女才人」,估計大家都要不約而同的想到,李清照這位女詞人了。
  •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從寫詞風格來看,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分別有代表性人物和作品,豪放派以蘇東坡和辛棄疾最為知名,婉約派以李清照為代表,她用無與倫比的才華,反駁了女子不如男的觀點。李清照名氣斐然,文學造詣令人望塵莫及,很多詞作傳唱度極廣,稱得上婦孺皆知,有些還入選教材。在她的作品中,描寫愁緒的詞句不勝枚舉,比如《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
  •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從文化名媛到顛沛流離的一生
    在我國數不清的歷史詩人中,女子的身影始終有限,她既被稱為"宋朝第一才女",又是"千古第一才女"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祖籍山東濟南,是宋朝婉約派詞人。不得不說,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家庭情況是分不開的。
  • 李清照與丈夫分離,恰逢七夕,倍感悽涼,其間兩句字字相思
    宋代女詩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古代第一才女」之稱。言,多寫他的閒適生活,多寫以後的悲嘆,感傷。正式使用白色繪圖,想辦法,語言是美麗的。論點強調法律,優雅,提出「不是家庭」一詞,反對用詩歌作為一個詞。這雙音序,主要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寫出人間的悲恨,悲情動人。 這個詞是從世界上寫出來的,首先是個人感情,然後是神話中的天堂世界。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愛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男女之愛,這一主題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創作主題。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是誰?王灼《碧雞漫志》曾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說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她與丈夫趙明誠有著被後世稱讚的愛情,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二人相依為命且志同道合,稱得上是「佳人才子」,但是「聽聞愛情,十有九悲」。趙明誠死於他們婚後的第29年。也就是李清照46歲之時,當時的她面對這滿目瘡痍的國家,還有七零八碎的愛情,在趙明誠死後,她更是十分悲痛,在她給丈夫的祭文中也將難過表達了個徹底。後來,經常用詩詞來寄託他對丈夫的哀思,《孤雁兒》便是其中之一。
  • 李清照失傳800多年的詞,近年才被發現,才情和膽識都值得點讚
    這首詞失傳了800多年,近年來才被一名專家學者從一部明朝手抄本《詩淵》中意外被發覺。並且這首詞和李清照的別的詞作對比,算作較為罕見的種類,那這到底是怎樣一首詞作呢?下邊就來跟我一塊兒走入這首妙詞。《新荷葉》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淨,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這與古人在詩詞創作中對意境的追求是分不開的。因為意境既是我國古典詩詞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美學範疇,也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論題。所以詩詞是否具有意境美,也成了衡量好壞的因素之一。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婚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志同道合,夫妻恩愛,感情甚篤。夫妻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幾乎到了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的地步。女人耽於愛情,男人要做自己的事業。李清照新婚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按照朝廷的安排,離開了京城,調往外地去做知府。這一年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人過節,覺得冷靜,非常想念丈夫。
  • 李清照的愛情詞,寥寥41字刻畫的懵懂少女,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李清照從小生於世家,長於名靈之地,少女時期在山東濟南度過。她寫詩自小便有聲名,詩功甚至不遜於前輩。所以李易安的早期詞作,大多體現了婉約派的藝術風格,下筆細膩委婉,常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展現少女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今天欣賞的這首詞就是寫於詞人的少女時期,整篇詞採用直敘的方法,簡單明了的說明整個事件,非常生活化,但在生活化的詞中卻最能渲染情感,深受影響。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郎情妾意,彼此都深愛著對方,最終結為夫妻,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是世間最好的婚姻;一個人是才女,一個是才子,著實是令人羨慕。其實人世間有很多人的婚姻是非常不幸,有多少人最終沒有嫁給愛情,而是委曲求全嫁給了不喜歡的人。
  • 李清照這首詞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翻譯過來的意思:那就是我想你了
    愛情有的時候就是如此,當我們愛上了一個人之後,那就會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對方,而李清照對於趙明誠的那份愛也是感動了無數人,她在自己的作品中,處處流露出了一種感傷之懷,表達出濃濃的愛意。這也正是才女與才子的愛情,只要是一刻的分離,那就會思念不已,我們從這首詞中,也最能夠感受到那份深情。
  • 李清照的一首詞,短短幾句,講述了情竇初開時的全過程
    南宋第一才女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這首寫於少女時期的閨情詩,則著重展現了婉約派的寫作手法和藝術風格。李清照身上所具有獨特的詞人傲氣與風骨,對封建世俗的反抗是她內心深處的吶喊。本詞從細微處落筆,通過描寫天真爛漫的豆蔻少女與心上人寫信約會的事件,表達了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對純真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 中國古典愛情詩的桂冠詩人——納蘭性德!堪稱情詩王子
    盧氏沒有詩詞作品傳世,但納蘭性德在《浣溪沙》中曾引用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故事,說他和夫人也是「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此外,在夢亡婦的《沁園春》之前,他還別有長序,其中說盧氏「素未工詩」,但夢中離別卻有「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之語,由此不唯可見他們鶼鰈之情好情深,尤可見這一雙伉儷精神上之相知相得。
  • 李清照詩詞:當身邊的鬚眉都懦弱可鄙,她的詩詞便多了一些男兒氣
    一、細膩中帶疏朗性格文學史評論李清照,一般是極為推崇她的當行本色,常把她和南唐後主李煜放在一起對比,說他們二人都是詞中本色當行的代表詞人,明末清初的韻學家沈謙沈去矜就曾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