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愛情詩的桂冠詩人——納蘭性德!堪稱情詩王子

2020-12-05 文眼看世界

納蘭性德的愛情詩詞之所以不讓前人,而且在整體上後來居上,除了數量與體裁之外,根本原因還在於感情之至純至真,以及藝術上的趨近完美。

納蘭性德之前的詩人有潘嶽、元稹、蘇東坡、賀鑄,之後有黃仲則、龔自珍,其中龔自珍的詩歌當時名震九州,但是論愛情詩的造詣非納蘭性德莫屬,上面這些人都稍微遜色。為何這麼說呢?看完下面這些你就知道了。

康熙十三年(1674),是納蘭性德的弱冠之年,他應父母之命與十八歲的盧氏成婚。盧氏之父盧興祖屬漢軍鑲白旗,系國子監官學生而入仕途,康熙年間官至兩廣總督,兵部尚書,所以盧氏的出身既是大族高門,亦乃書香門第。他們是典型的「先結婚後戀愛」,在納蘭性德那裡,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竟然成就了一對神仙眷侶。盧氏除了有很高的顏值與溫柔的性格,更重要的還是她嫻習詩書,能夠欣賞和珍重丈夫的才情,納蘭性德更是把她當做精神上的紅顏知己。

擾擾世間芸芸美眉,有多少人能真正成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王國維語)的納蘭性德的知己呢?盧氏沒有詩詞作品傳世,但納蘭性德在《浣溪沙》中曾引用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故事,說他和夫人也是「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此外,在夢亡婦的《沁園春》之前,他還別有長序,其中說盧氏「素未工詩」,但夢中離別卻有「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之語,由此不唯可見他們鶼鰈之情好情深,尤可見這一雙伉儷精神上之相知相得。

納蘭性德最火辣最能燙痛當代讀者的是他那些情真意切哀感無端的悼亡詞,因為它們展示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真情之破滅與至美之毀滅,富於生命與人生的悲劇意味,同時也具有可以由此類推與聯想的情景感與當代感。而在他的詩中,則多是寫現在進行時的愛情,展示的是情的芬芳與美的怒放,富有喜劇色彩。如《豔歌》四首、《別意》六首、《四時無題詩》十八首、《塞垣卻寄》四首等。試看他的《和元微之〈雜憶詩〉》三首:

卸頭才罷晚風回,茉莉吹香過曲階。

憶得水晶簾畔立,泥人花底拾金釵。

春蔥背癢不禁爬,十指摻摻剝嫩芽。

憶得染將紅爪甲,夜深偷搗鳳仙花。

花燈小盞聚流螢,光走琉璃貯不成。

憶得紗廚和影睡,暫回身處妬分明。

納蘭性德與盧氏雖然是包辦婚姻,但是他對盧氏卻是一往情深,況且他有一支如花之盛開的彩筆,納蘭性德為盧氏所詠之詩當然不止是如上所述的《和元微之〈雜憶詩〉》,《四時無題詩》十八首也是為盧氏所作,現援引四首,從這四個華彩樂段,即可想見全詩究竟是怎樣風華絕代的交響樂章:

挑盡銀燈月滿階,立春先繡踏春鞋。

夜深欲睡還無睡,要聽檀郎讀《紫釵》。

一樹紅梅傍鏡臺,含英次第曉風催。

深將錦幄重重護,為怕花殘卻怕開。

綠槐陰轉小闌幹,八尺龍鬚玉簟寒。

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水榭同攜喚莫愁,一天涼雨晚來收。

戲將蓮菂拋池裡,種出花枝是並頭。

「深將錦幄重重護,為怕花殘卻怕開」,花開花落,花有開終將有落,怕花殘而怕花開,這卻可見納蘭性德獨至的柔情蜜意,可見他對所愛之人心細如髮而呵護備至,心柔似水而願地久天長。唐代布衣詩人嚴渾有一首《落花》詩:「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杜牧《和嚴渾秀才落花》詩卻是:「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環流水醉流杯。無情紅豔年年盛,不恨凋零卻恨開!」博覽群書的納蘭性德當然應該讀過杜牧此作,杜詩固然「恨」得甚好,納蘭之「怕」也可見蕙質蘭心。

明月照人,紅窗開啟,不是窗前而是枕邊,溫柔旖旎,意在言外,讀來真是令人魂銷,其境界豈是當代某些動輒即涉情色的惡俗作品可以望其項背的。最後一首以「蓮」諧「憐」,這雖是南朝民歌的故技,但納蘭卻新創為「戲將蓮菂拋池裡,種出花枝是並頭」,執子之手,共拋蓮實,這既是生活的寫實,更是內心的祝願,希望的象徵。世間唯有情難訴,訴到這樣入微,這樣體貼,如此柔情蜜意,如此生死相許,恐怕也只有情種兼才人的納蘭性德才能寫出了。

除此外,納蘭性德還有其他更多情詩,由於太多,哲學詩畫只能精選了幾首,在此與大家分享!

《採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明月多情應笑我,

笑我如今,

孤負春心,

獨自閒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

結編蘭襟。

月淺燈深,

夢裡雲歸何處尋?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秋風蕭瑟,天氣肅殺。中國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傳統;納蘭夫婦伉儷情深,為愛妻的早逝而傷心的納蘭此時觸景生情,又怎能不悲從中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開篇「西風」便已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詞人明知已是「獨自涼」,無人念及,卻偏要生出「誰念」的詰問。僅此起首一句,便已傷人心髓,後人讀來不禁與之同悲。在看北宋詞人賀鑄在喪妻後發出的感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兩人雖然相隔六、七個世紀,其情卻是相通的。而「涼」字描寫的絕不只是天氣,更是詞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對蕭蕭黃葉,又生無限感傷,「傷心人」哪堪重負?納蘭或許只有一閉 「疏窗」,設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內心短時的平靜。「西風」、「黃葉」、「疏窗」、「殘陽」、「沉思往事」的詞人,到這裡,詞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個定格鏡頭,長久地鍥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為之深深感動。幾百年後,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納蘭孑立的身影,衣袂飄飄,「殘陽」下,陷入無限的哀思。

下闕很自然地寫出了詞人對往事的追憶。「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是格式較為工整的對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滿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濃時最緊要的是無人打擾。「莫驚」二字正寫出了盧氏不驚擾他的睡眠,對他體貼入微、關愛備至。而這樣一位溫柔可人的妻子不僅是納蘭生活上的伴侶,更是他文學上的紅顏知己。出句寫平常生活,對句更進一層。詞人在此借用了趙明誠、李清照夫婦「賭書潑茶」的典故。

比起納蘭,李義山算是幸運得多,當他問出「何當共剪西窗燭」時,是自知有「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而我們這位傷心的納蘭明知無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最後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七個字我們讀來尚且為之心痛,何況詞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淚。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在盧氏逝世後卻成了納蘭心中美好的追憶。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後我們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縱即逝,恍若曇花一現。納蘭在他的另一首詞《蝶戀花》中有「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長如玦」,也表達了同樣的情感。

詩人簡介——

納蘭性德於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時期權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親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

納蘭性德是滿族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於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而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名金臺什,為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姐姐,於明萬曆十六年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其後納蘭家族與皇室的姻戚關係也非常緊密。因而可以說,納蘭性德一出生就被命運安排到了一個天皇貴胄的家庭裡,他的一生註定是富貴榮華,繁花著錦的。然而,也許是造化弄人,納蘭性德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於世無所芬華,若戚戚於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而這種心境也許正是成就納蘭詞的重要動因之一。

相關焦點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可是,這樣完美的愛情模式並不是武俠塑造的,而是在那些唯美的古典詩歌中產生的。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唐詩宋詞中有很多堪稱「人間絕句」的傳世之作。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中國愛情詩刊》‖大陸、臺灣、美國、德國、加拿大五地「七夕」主題交流詩會(臺灣版)主持:何絮風
    ◎由著名詩人非馬作序,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300頁碼,7印張)。現向全球華裔詩人,隆重徵稿!◆我們的選稿理念是:不薄名家,力推新人,全面展示中國情詩創作豐碩成果,留下真正經得起歷史檢閱的經典情詩版本!◆我們的創刊理念是:純淨•唯美•古典•國風。◆我們的辦刊態度是:權威•厚重•圓融•品位。
  • 為你讀詩|詩人、譯者陳黎讀辛波斯卡的情詩《坦露》
    【編者按】520,我們請臺灣詩人、譯者陳黎朗誦波蘭女詩人、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斯瓦娃·辛波斯卡的一首情詩——《坦露》。陳黎因與妻子張芬齡合作翻譯了辛波斯卡的詩集《萬物靜默如謎》而為大陸讀者熟悉,此外兩人還合譯了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與一首絕望的歌》等。但其實,陳黎也是一位不錯的詩人,在大陸出版有《藍色一百擊》等詩集。這首《坦露》摘自陳黎、張芬齡最近出版的《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世界經典情詩選》。
  • 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2021年1月第2...
    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徵稿啦!02、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2020年10月第1周入圍作品03、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2020年10月第2周//入圍作品04、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2020年10月第3周//入圍作品05、第三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中國古典愛情地圖
    在那裡,有自古而來的山川河流、園林花草、宮殿陵墓、故宅廟宇,見證自古而來的愛情從最初到永恆的模樣。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由東北到華南,每個地區都有幾個這樣的地方。  在這個元宵節,不妨在歷史的邊角和詩詞傳奇的蛛絲馬跡裡,重訪這些中國古典愛情的發生現場,勾勒一份屬於古典愛情的地圖。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人物紀實:詩人的桂冠,我在精神病院見到的食指
    2008年11月19日下午4點,中國先鋒詩歌拓荒者的第一人,詩人食指60歲生日酒會暨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老故事餐吧隆重舉行。  這一次為祝福詩人食指60歲生日而舉行的食指詩歌專題朗誦會,主題是「詩人的桂冠」。
  • 三行情詩又火了,學生黨單挑文藝範!
    以前我們喜愛的三行情詩如此的文藝我想要的很簡單時光還在你還在你的名字是我見過最短的情詩而如今的三行情詩,開啟了學霸模式!據說,下面的這些「情詩」均出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一學生之手,是孩子們的一份地理作業。而布置這份作業的人,是他們的地理老師程鋒。如今的三行情詩,開啟了學霸模式!
  • 重溫經典詩歌 聶魯達:情詩
    今天介紹的這首詩是來自聶魯達的《情詩》。聶魯達的一生有三個主題:愛情、詩歌和革命。他總是能把這三個主題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他的愛情是與他的愛情詩互為一體的,讀他的這首詩你會訝異愛情的美好,波瀾不驚的心靈也會因此跳動不已。
  • 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夢中聞詩,算納蘭性德的作品嗎
    詩詞靈異:最悱惻的中秋月圓詩,竟是納蘭性德亡妻在夢中的作品 「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清朝納蘭性德 醒來後的納蘭性德百感交集痛哭失聲,他的妻子雖然也算博學多才,但是對詩詞並不內行,且生前沒有或很少做詩,怎麼會說出這麼斷腸的句子。而納蘭性德寫下來著名的《沁園春》來悼念妻子。其間的內容不是今天主要談的。 今天主要談的就是她妻子在夢中的這句詩。
  • 臺灣著名詩人洛夫
    洛夫曾說:「我雖然是一個現代詩人,但我寫的詩完全是中國詩的身份。」他的詩歌中處處體現了濃厚的中國傳統精神。  「洛夫的現代詩充分汲取了中國古詩詞的養分,意向運用超前而迷人。」比洛夫小一歲的詩人管管稱洛夫為老師。他說,洛夫做一件事,不但要做成功,而且要做第一,意志令人感佩。
  • 山東東平 春霸:中年書|微信公眾平臺|魯西詩人|愛情詩
    >舊事把一首愛情詩,放入青春,霎那螢火蟲聚集了婉轉和高昂。一首愛情詩,降服了霧霾音韻縱橫交錯,如扁擔的顫顫悠悠把山水心志,晃動得此起彼伏放牧詩歌的柳條,蕩起。撣去河流輜重和黛瓦遺韻的塵埃,圈養的愛情詩與遠方,琴鍵一樣排至音韻深處酒和遠方那年,我去登火車乘車員說:又碰上一個酒鬼喝醉了,才知道遠方其實,我不喝酒遠方,更遠他的火車,拉不到我只有酒裡
  • 《明亮的星》:看似悲劇的愛情卻閃爍著最耀眼的星光
    導演用攝像機仔細捕捉了生活中一個個美好的瞬間,然後用女性的直覺感受,把這些瞬間投射到熒幕之中,傳達出一種古典和浪漫之美。這部影片的文學性很強,片中使用了大量濟慈的詩,所以在欣賞這部影片時,如果全身心的沉浸在詩的意境中,用心去觸摸、聆聽、回味和感受,我想會是一種令人難忘的曼妙體驗。
  • "我是sin 你是cos" 理科生"公式情詩"表愛情
    最近復旦大學數學系舉辦了三行情詩大賽,並在官方微博上曬出大家的作品。這組理科生的「浪漫密碼」在文科生眼中像天書,理科生卻能立刻意會。「看似一本正經的數字、公式也能演繹出浪漫的愛情。」一位網友評價說。  「我是sin,你是cos,只求tan」  圖片中,這些情詩都是由數學公式組成,必須經過「翻譯」才能看出其中意思。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編入美國教科書,留學生看完原版沉默了
    美國的一位詩人埃茲拉·龐德某天也看到了這篇作品,他如獲至寶般將它翻譯成外文,而後美國人將它放到了教材之中,而留學生比較了原作與翻譯之作沉默了。龐德是意象派的代表作家,他出生於1885年,在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小鎮上,原本在美國讀書,後來又去到了歐洲。
  •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飛鳥意象:自由的靈魂
    原標題: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飛鳥意象:自由的靈魂 關注桃李國學堂,與您一起辨明經典的精髓,與您一起研習經典的教法,與您交流學習經典的體會。生命的缺憾在藝術中得到補償,中國古典詩歌中反覆出現的空靈自在的飛鳥意象,是「身無彩鳳雙飛翼」的人類藉以實現精神遨遊的媒介。
  • 給妻子寫一輩子情詩的浪漫院士走了,這顆「馮端星」依舊閃耀!
    難得的是,他還是一位和藹、儒雅的教育家、詩人,尤其是他與夫人陳廉方 66 年來如詩般的浪漫愛情故事,也被網友稱讚為 " 愛情最美的樣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馮康、馮端作為 1980 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代表了當時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水平。
  • 給妻子寫一輩子情詩的浪漫院士走了,這顆「馮端星」依舊閃耀
    難得的是,他還是一位和藹、儒雅的教育家、詩人,尤其是他與夫人陳廉方 66 年來如詩般的浪漫愛情故事,也被網友稱讚為 " 愛情最美的樣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馮康、馮端作為 1980 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代表了當時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