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因病醫治無效,於 12 月 15 日 19 時 41 分在南京逝世,享年 98 歲。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 從事科研 78 年的馮端院士,在物理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難得的是,他還是一位和藹、儒雅的教育家、詩人,尤其是他與夫人陳廉方 66 年來如詩般的浪漫愛情故事,也被網友稱讚為 " 愛情最美的樣子!"
△ 馮端
出生於書香門第,馮氏四兄妹有著傳奇一生
1923 年,馮端出生於江蘇蘇州的書香門第,適逢端午佳節,故名馮端。父親馮祖培是 " 末代秀才 ",長詩詞、工書法。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馮端與兄長、姐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才,以 " 習詩書,知善惡,有教養,敢擔當 " 的品行發揚著馮氏的門風與家教。
馮端讀蘇州中學時,就讀中央大學的長兄馮煥常買科普讀物送給他,使他對科學產生了興趣。受其啟發,馮端還自製望遠鏡觀察星體和星象,探索星座的名稱和位置。隨著閱讀範圍的拓展,他不再局限於自然科學,對文史哲等領域的書籍也如饑似渴。
△ 1933 年馮端與兄姐在蘇州家中合影(左起分別為:大哥馮煥,姐姐馮慧,二哥馮康和馮端)
" 馮氏四兄妹 " 堪稱傳奇,馮端的長兄馮煥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系,後留學美國,曾任通用電氣公司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長姐馮慧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與中科院院士、大氣物理學家葉篤正結為夫妻;二哥馮康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馮端年紀最小,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馮康、馮端作為 1980 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代表了當時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水平。
天上那顆 " 馮端星 ",依舊閃耀
1942 年,馮端考入中央大學(現為南京大學),因自幼喜愛自然科學,但對化學不感興趣,數學又太抽象,便最終選擇物理學。吳有訓、趙忠堯、施士元等學術大師皆匯聚於此,在恩師的諄諄教誨下,馮端系統學習物理知識,至此終身與物理學結緣。
大學期間,馮端還選修法語和德語,新中國成立後又學了俄語,加上之前掌握的英語,數門外語為他日後的科研與教學奠定了紮實基礎。
1946 年,馮端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因成績優異,系主任、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對他說:" 你留下來吧。" 這一留,便是七十四載。
他在教學的同時,抓住寶貴的時光歲月進行科研工作,並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獨創性的研究成果,使馮端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等重大獎項。
△ 馮端編寫的教材
除此之外,馮端還是一本 " 行走的物理學檢索引擎 "。一位學生回憶道,每次準備論文或研究課題遇見難找的資料時,他總是向馮先生請教。" 恩師記憶力驚人,每次都準確告訴我圖書館某一層的某本雜誌有參考價值,有時甚至精確到第幾頁。"
作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一代宗師,馮端是我國晶體缺陷研究的先驅者之一,在國際上領先開拓微結構調製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新領域。由於他的傑出貢獻,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 187709 的小行星命名為 " 馮端星 "。
雖然馮院士駕鶴而去,但這顆星將依舊在夜空中閃耀。
△ 馮端與夫人
相濡以沫 66 年
這段如詩般的愛情讓人羨慕
《給廉方》
馮端
為什麼又讓憂鬱的思念
重染上你這顆素樸的心?
為什麼對於我們幸福的遠景
還有些懷疑,不敢完全相信?
幽靜的妹妹,溫淑的愛人
我心裡永遠珍藏著你純潔的形象
如果沒有了你,我的生命
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虛和荒涼
不論是寒風中望著樹葉凋落
或是腳踩過滿積著白雪的街巷
只要我一想到了你
心裡就充滿了和煦的陽光
在溫暖的火爐邊
伶俐的你不是曾做過計劃
有一萬多個白晝和黑夜
在等待我們用幸福將它填滿嗎?
那麼為什麼要讓你這顆素樸的心
再沾染憂鬱的思念?
當自然界的萬物在冰雪中
暗自準備著開花的春天
你能想像嗎?這首細膩溫暖的小詩正是出自物理泰鬥馮端院士的筆下。這是 1955 年初,他寫給在南京三女中當語文老師的未婚妻陳廉方的一首情詩。當年詩中計劃的一萬多個白晝和黑夜已匆匆而過,兩人相守的日子也早已遠遠超過一萬天 ……
△ 結婚照
去年重陽節前夕,現代快報記者曾來到南京棲霞區五馬渡的一家養老院,探望馮端院士和陳廉方,他們分別已是 97 歲、92 歲的高齡,言談中卻依然充滿愛意。房間臨湖,書桌上放著不少書,其中有一本名為《蝶影翩翩》的畫冊,冊子中配的中文詩由馮端夫婦翻譯。
馮端在學術上成就斐然,文學和藝術方面的造詣也同樣精深,對詩詞尤其鍾愛和擅長,為夫人寫了一輩子詩,更是傳為一段佳話,被網友稱為 " 這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1985 年,馮端與陳廉方結婚三十周年,馮端寫下:" 憶昔初會日,娟娟悅心意。始恨相見遲,姻緣從而締。伉儷三十載,濡沫共相依。秋實繼春華,晚霞猶靚麗。白首同偕老,恩愛豈容疑。"
1990 年的結婚紀念日,馮端在北京寫了很多首詩,其中一首寫的是 " 人海茫茫覓知音,欲尋佳麗結同心。甚喜卿卿具慧眼,能識璞玉藏純晶。"
2005 年春,馮端夫婦遊天目湖,馮端即興作《慶金婚》:" 長憶人間四月天,櫻花垂柳記良緣。五十年後牽手遊,皓首深情似當年 ……"
2015 年 4 月 1 日,逢馮端與陳廉方 " 鑽石婚 ",夫婦合作一首《鑽石頌》,其中有這麼幾句:" 六十春秋恩愛篤,雙雙執手難關渡。而今白髮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2020 年 12 月 15 日,溫文爾雅的詩人馮端院士離我們而去,但這段如詩般浪漫的愛情故事,一定會永久流傳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