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從文化名媛到顛沛流離的一生

2021-01-09 左史右經

千古無數文人墨客,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筆墨,組成了我國聞名天下的燦爛文化。我國從早期宗法制度,或者更早時期就產生了重男輕女思想,歷史在不斷更替,但基本所有古代朝代對女子都比較嚴苛,女子為官更是少數,女子能讀書寫字稍微容易點,但想要成為一代才女,更是不容易。

在我國數不清的歷史詩人中,女子的身影始終有限,她既被稱為"宋朝第一才女",又是"千古第一才女"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祖籍山東濟南,是宋朝婉約派詞人。不得不說,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家庭情況是分不開的。李清照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還是著名人物的蘇軾的學生,李父愛好文學,除了家族傳承的書籍,自己也喜好收藏,因此家裡藏書無數,李清照從小就小就是閱讀這些書籍長大的。

李清照的母親也是出生名門,李母的爺爺是狀元,李母的父親是當朝宰相,可以說李清照家世是宋朝名門貴族,從小接受文化薰陶,父母又有意培養,成為一名才女是眾望所歸。

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也分為了幾個時期,人生經歷不同,詩詞風格也不同,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作詞風格是輕鬆俏皮的,在婚姻生活中,是甜蜜的,也寫了不少思念夫君的詩詞。在家國情懷中,李清照的詩詞是恢弘的。

不管是什麼主題的詩詞,但都可以看出,李清照擅長白描的手法,很注重韻律美,有人評價她的曲調達到出神入化境界,除此以外,李清照還喜歡用自然率真的詞來寫出包含千萬思緒的詩詞,但都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詩都是飽含深情的,可以說真情流露才是詞的靈魂。

李清照在安穩富足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在年少時期跟隨父親在汴京生活。汴京經濟繁榮,是宋朝數一數二的城市,加上宋朝重文輕武政策的影響,汴京的文人尤為的多,城市文化氛圍非常濃鬱。年少時期的李清照也在這樣的環境下,激發了寫作熱情,作詩寫詞是一個名媛的日常生活,剛開始寫作,李清照就創作了流傳千古的詩詞《如夢令》,據說,當時這首詞剛被公開,就轟動了整個京師,受到了文人界的誇讚。

男子總是認為女子的眼界狹隘,看的不夠長遠,李清照有一次的讓人刮目相看。在李清照讀了記載歷史的詩文《讀中興頌碑》後,寫出了兩首關於唐朝安史之亂的反思,分析了其中原因,還寫出了關於宋朝應該如何應對的建議。其中,《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中寫到:"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

一個深閨少女,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總結前朝的失敗教訓,更是關心國家社稷安危,可以說李清照是具有大局觀的。李清照在十八歲遇到了影響她大半生的男子趙明誠。趙明誠二十一歲,是京中一名太學生,兩個人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志趣相投。在當時,李清照的父親擔任禮部員外郎,而趙明誠的父親擔任禮部侍郎,兩家的背景和身份地位相當。

據說,兩人剛成婚時,因為兩家都是清貴人家,分給他們的財產並不多,又因為趙明誠還在太學讀書,所以這對小夫妻生活並不富足,趙明誠在初一和十五回家與妻子團聚時,還要先去當鋪典當一些衣物,回家後用典當換取的錢財一起去買古文石碑。在我看來,這一點似乎不夠真實。

趙明誠兩年以後,成功考取功名,進入仕途,李清照也成了官夫人,兩人也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但是精神食糧才能餵飽李趙夫婦。

李清照和趙明誠都是非常喜歡鑽研文學的人,除了喜歡看書,還喜歡收集藏書,為此,兩人還定下"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這個目標,據說還有一次,有人在市場上售賣唐朝名作《牡丹畫》,但是要價奇高,達20萬文,兩人囊中羞澀,沒有這麼多錢,只好租了兩日,在家中不休息的觀賞,也因為這個愛好,兩人過的十分清貧,但是又非常的快樂有趣。

李清照的婚後生活才幸福一年,在第二年家庭就遭遇了變故。李清照的父親被捲入元祐黨籍,官位被罷免,在當時李父官運被斷,但是趙父卻升官,為救父親,李清照還曾寫詩給公公求救,可惜都沒結果,無奈,李清照的娘家只得全家搬回原籍。

後來,朝廷形勢更加嚴峻,雖然李父一家已經搬走,但是這把火還是影響到了李清照,趙明誠為宗親,皇帝下令元祐黨派黨不得與宗親結親,李清照只得與丈夫分開,去尋找家人。又過了一兩年,朝廷形勢變好,還遇到大赦天下,李清照一家得以返京。

可惜好景不長,李清照剛與丈夫團聚不久,朝廷的火又燒到了趙家頭上,趙父被罷免官職,並在五日後去世,趙家子孫的蔭封之官也斷了路,只好返回老家青州,李清照也跟隨丈夫離開了京城。

這段經歷雖然不好,但是李清照和丈夫也在 老家度過了一段安靜平和的幸福生活,兩人錢財不多,但是有大把的時間研究文學,在這期間出了不少的著作,李清照還幫助丈夫完成了《金石錄》。在李清照四十三歲時,趙明誠因為幫助地方平定暴亂還被封了官。

在李清照四十四歲時,北方金人發動戰亂,北宋也劃了句號,新建南宋。在戰爭開始時,李清照也再次開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李清照和丈夫在這些年著實收集了不少的藏書,據說共有十五箱書籍攜帶上路趙明誠前面得以封官,可以在這次戰亂中棄城逃跑了,後面接到返回湖州的指令,在這次途中,突發惡疾,趙明誠去世,李清照也為此大病一場。

後來,國家依然戰亂,李清照只好繼續攜書逃亡,在這個過程中,許多藏書遺失。國家逢戰亂,李清照在之後的幾年都是這樣到處避難的。

李清照在紹興二年達到了杭州,幾年的顛沛流離生活,還有最喜愛的藏書幾乎消失殆盡,身邊也沒有人,在這種生活百般絕望的情形下,嫁給了張汝舟。可惜張汝舟就是奔著她的錢財來的,成婚後發現李清照並沒有什麼財物,於是對李清照拳打腳踢惡言相對,李清照還發現張汝州有許多營私舞弊、騙賣官職的犯罪記錄,於是李清照便把張汝州告發到了官府,並且要求離婚,但是宋朝的法律規定,如果妻子告丈夫,要坐三年牢,李清照就這樣進牢獄了,幸好有親人從中周旋,在李清照入獄九日後被放出。

從貴族名媛到失去親人丈夫,一路顛沛流離,又遇惡人,無辜入獄,李清照前半生經歷了別人想不到的災難,但是李清照並沒有就是消沉,反而把所有的不幸都投入到創作中去,利用創作來減輕痛苦。

她認為遭遇的不幸大部分與國家有關,於是把眼光放在國家大事上,"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表達了她對國家的期望,希望能夠收復國土。後來李清照還陸續完成了《金石錄後序》、《打馬圖經》、《武陵春》等優秀作品,還曾寫下千古絕句:"江山留與後人愁"。李清照的餘生就是在這樣的借書抒情中度過的,在她七十三歲時離世。

李清照一生經歷坎坷,作為千古第一才女,把悲歡喜樂都留在了作品中,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是青澀的幸福的。我們人人都背誦的《如夢令》堪稱經典之作,詩中寫道:"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就是因為詩中的沉醉不知歸路,不少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男孩子做的詩詞,還有人說這是大名鼎鼎的蘇軾作品,正是可以從中看出這首詩的絕妙之處。詩詞非常具有畫面感,可謂是恰到好處,可以看出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就具有驚人才能和充滿樂趣的生活。

李清照能夠出名,除了她有才能,還是因為她思想比別人先進,別的女子在新婚之夜都非常的含蓄害羞,而李清照還專門為新婚之夜寫了一首詩,《醜奴兒》:"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詩詞細膩,語言優美,這既是李清照的個人魅力,也是中華文化散發的魅力。還有寫李清照與丈夫甜蜜的婚後生活《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詩中寫道:"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無疑都可以看出李清照與趙明誠在一起是幸福的。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在一起是幸福快樂的,但是兩人剛在一起不久就面臨分別,後期也是幾次分離,而且趙明誠還早亡,李清照也為此寫了不少關於愛情,思念夫君的詩詞。以下是一些代表作品和經典絕句,《鷓鴣天》中:"一春魚雁無消息,千裡關山勞夢魂。"就是寫李清照第一次與丈夫分離時的思夫詩。《感懷》中:"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都是經典。

把思念都裝在了詩中,著名的《一剪梅》也讓人意難平,"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關於國家的詩詞大多是從南渡後開始寫的,其中《烏江》簡直就是千古絕唱,詩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既展現了李清照的偉大胸襟和愛國情懷,也從側面嘲諷了統治者的苟且偷生。

李清照一介漂泊女子,卻為國家留下了不少的詩,無論是《菩薩蠻》,還是《清平樂》、《南歌子》、《詠史》、《玉樓春》、《蝶戀花》、《漁家傲》、《念奴嬌》、《永遇樂》等等,還有篇幅長的兩首《上樞密韓侂胄詩》,李清照的作品遠遠不止,但隨便一首都可以成為絕句,李清照當得上"千古第一才女"。

在眾人的眼中,李清照似乎是一個在封建禮儀下的標準大家閨秀,平常的愛好可能就是寫寫詩、練練字、彈琴畫畫,或者侍弄花草,其實不是,李清照愛賭博打牌,還愛喝酒。

宋朝繼承唐朝之風,娛樂活動豐富,"打馬"也就是當今打牌的前生,據說李清照經常通宵打馬,還專門著作了《打馬圖序》,裡面寫道:"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也因此傳出她嗜賭如命,晚年時期的李清照孤苦伶仃,為了打發時間,經常玩各種流行遊戲,不過有歷史學家考察後表示,這點有誇張嫌疑,李清照一生的安穩生活並不多,而且錢財不多,不足以支撐她嗜賭。

嗜酒如命,李清照被打上了這個標籤,往往都是男子愛喝酒,女子愛喝酒是少數。李清照在少女時期的作品中,"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在思念夫君時也寫道:"東籬把酒黃昏後",據李清照詩集記載,其中有半數的詩詞裡面都提到了酒,所以人們也都認為李清照嗜酒如命,這一點比較真實,畢竟古代的酒度數比較低。

另外李清照一生顛沛流離,可以說是遭遇幾次"大落",卻沒有"大起",這般遭遇一般人難以忍受,利用酒來麻痺傷痛也是合理的。

李清照還被譽為"詞國皇后",她作的詞也被稱讚為"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經歷多個朝代,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人評價她,她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女文豪,為了紀念他,有不少的地還專門修建了"李清照祠堂",只能說是實至名歸。

從經歷來看,李清照是不幸的,從文學來看,李清照又是豐富的,只有經歷了這麼多滄海桑田,才能留下如此豐富的作品。

李清照留下的作品集既豐富了宋朝文化,也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國古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經歷了無數朝代,但她展現的宋詞之美,依然是我們品讀的對象和學習的對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清照還代表了古代女性,古代女子想要在歷史上佔據一角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李清照做到了,體現了女子的才能。

李清照的遭遇,雖然她顛沛流離,吃盡人間苦頭,但是她並沒有就此消沉,反而在苦難中留下眾多作品,還有其作品中表現出的家國情懷,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參考文獻】:

《宋史》

《如夢令》

《風雅宋》

《打馬圖序》

《李清照評傳》

《漱玉詞欣賞》

《易安居士文集》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豪氣沖天,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更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在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自然也善作詩,只是留存不多。李清照直承柳永開拓的婉約之風,在南宋詞壇發揚光大,呈現出一種情思婉約、幽咽悲愴的氣象。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宋朝女詞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什麼檔次的評價,就是說比「四千年美女」要求更高,有才有顏有本事,可以說是讓人羨慕,也讓家長們非常滿意的「兒媳婦」,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當年的趙明誠得多有本事才能將李清照娶回家呢?按照現在的檔次,這樣的女子,動輒就是上百萬的彩禮,更何況還有顯赫的家世,就更難了。這也就說明,越漂亮的女子或許更有本事。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李清照出生於書香世家,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兒時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嫁人後與夫趙明誠一同致力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軍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正是歲月,將「和羞走,青梅嗅」的浪漫少女,歷練成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哀婉才女。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她是唐王朝開國功勳武士鑊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嬪妾,高宗李治之皇后。她在輔助朝政30年後,親臨帝位。(二)柳如是(清) 秦淮八豔(1618~1664)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或多或少的波折和起伏,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或事。大家都漫步在這存在著未知和迷茫的人生路中,人到暮年,回顧自己的一生,往往都是感慨萬千。思緒紛飛,過往的一幕幕如一幀一幀泛黃的老電影在腦海中過著一遍又一遍,到那時,一切過往仿佛近在眼前,一切愁苦難受仿佛也煙消雲散。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範仲淹寫了首《御街行·秋日懷舊》,李清照仿了一首《一剪梅》,最後兩句大家應該聽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很多人認為李清照之所以牛是因為注重對於意境的渲染,以及其經典的白描寫法,至於字句上倒並不算講究,畢竟她的文字多數過於直白。今天我們來看一首李清照的處女詞,這首詞約寫於李清照16歲時,當時李清照初到京師(汴京)不久,便寫下了這首詞,瞬間就轟動了整個京師。
  • 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詞作有悠閒生活,亦有悲傷感嘆。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
  • 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一生:「命運總是給你一顆糖,再甩你一巴掌」
    北宋時期出現了一個才華橫溢,譽滿文壇的女詞人,她就是家喻戶曉的李清照。她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一生為數不多的詞作,每一首都堪稱傳世經典。然而,她的一生,伴隨著北宋滅亡政權南遷,經歷了前半生無憂,後半生悽苦的跌宕起伏。作為一個女人,她處在封建王朝的底層;作為一個詞人,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所以,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見的事情,追求別人不曾追求過的境界。
  •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
    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些風華絕代的才女吧。第一位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是出生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有很多的藏書,所以李清照的家庭環境還是很好的,在這也樣的家庭條件下,她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書本。李清照的父親是進士出身,而且非常的精通經史,而母親也是出身於名門,也知書能文,所以李清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從小文採就很出眾。
  • 道是才女也風流?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但是他們所留下來的作品,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後人幾經品讀依舊覺得其中儘是滋味。或許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出名的詩人才子眾多,我們不能評論出誰是最優,但是如果問你在中國眾多詩家詞人中,誰是「第一女才人」,估計大家都要不約而同的想到,李清照這位女詞人了。說到李清照,即便不熟悉她的人,也能隨便吟誦幾句她寫過的詞作。
  • 千古才女李清照,一朵鮮花孤冷零落,遙遠的情愁暗淡而沉寂
    到了18歲的李清照與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二人感情甚篤,醉心金石書畫,琴瑟相和生活美滿。好景不長,政壇動蕩波及李家趙家,接下來一場戰亂的歲月,亡國、喪夫、通敵,種種災難接連而至,李清照痛苦萬分顛沛流離。終於在杭州安定下來。她孤苦丁玲,丈夫費盡心機收藏來的文物散失殆盡。暮年的李清照衣食無著,貧困交迫,一代詞魂絕代風騷,悽涼的飄零他鄉,孤冷零落碾塵土。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李清照是宋詞裡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有著不輸男人的豪氣與浪漫。她前後段的人生天差地別,卻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前半生,她是名動京城的天才少女,詞中句句寫自己的少女情懷,自然而美好。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李清照,千古詞家李易安,一輪明月清輝照
    說起古代的才女,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古代四大才女了,她們大多都是大家閨秀,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這些擁有才華的女子一般都不僅才華橫溢還要相夫教子,溫柔持家,一舉一動都可以展示出古代女子的優雅,然而這四位才女中有一位卻屬於異類,不僅愛好喝酒,還賭博上癮,是位即使在很不風流的時代也能活得很風流的女子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
  • 女詞人李清照:愛情詞專業戶,這3首詞,對丈夫又愛又恨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詞人,不僅美貌如花,而且才華橫溢,可謂是當時京城當中風頭無兩的風雲女子。時隔千年光陰,如今我們對於李清照的詞也是張口就來,無論是「知否知否」,還是「紅藕香殘」,亦或是「尋尋覓覓」、「人比黃花瘦」。她筆下所誕生的經典詞句數不勝數,都是值得代代傳承的千古佳句。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一生孤苦飄零,讓世人驚嘆的才情成為了她的註解,世人稱讚她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勾人魂魄,動人心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處處流露的深情足以讓人淚流滿面。一代才女,一生才情,到底誰才能配得上這樣的情深義重?她與丈夫趙明誠有著被後世稱讚的愛情,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二人相依為命且志同道合,稱得上是「佳人才子」,但是「聽聞愛情,十有九悲」。趙明誠死於他們婚後的第29年。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若要人們推選古今第一詞人,也許還有所爭議;但要說第一女詞人,那麼非一個名字莫屬——李清照。當然,如今提起易安先生的名號,非要在她的著名詞人身份前面加個「女」字未免太過狹隘與無知,但不可否認,女性的身份讓她在自己最擅長的「情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