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朝號「易安居士」,因詩詞大多細膩溫婉,屬於婉約派始人。父親是當時曾寫了十幾萬字的《禮記說》著名學者禮部員外郎李格非。
名師出高徒,他的父親是著名詩人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郎的孫女,出身名門知書善文。所以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仕宦之家。
自幼受父母的薰陶,能詩善畫,有著多方面不凡的藝術才華。到了18歲的李清照與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二人感情甚篤,醉心金石書畫,琴瑟相和生活美滿。
好景不長,政壇動蕩波及李家趙家,接下來一場戰亂的歲月,亡國、喪夫、通敵,種種災難接連而至,李清照痛苦萬分顛沛流離。終於在杭州安定下來。
她孤苦丁玲,丈夫費盡心機收藏來的文物散失殆盡。暮年的李清照衣食無著,貧困交迫,一代詞魂絕代風騷,悽涼的飄零他鄉,孤冷零落碾塵土。
李清照的作品或淡淡的憂傷哀愁,或嬌憨無憂無慮或清雅美麗,以女性特有的敏銳傲視嚴酷的封建社會和人生的殘酷。
她曾留下諸多令人驚嘆的句子,《如夢令》的婉約清新,《夏日絕句》的決絕,《聲聲慢》疊字開篇,一個個普通意境,經她妙筆生花成一首千古絕唱的詩詞。
雖黯然銷魂卻優雅到極致的《殘花》54個字的詩詞竟然點綴17個「花」字,不得不說,歷經坎坷磨難的李清照童心依舊,厚重而不失俏皮。
《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首詩詞架構用一個字重複之多堪稱古今之最。開篇就是兩句: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似乎曠達之語卻透出對生活無奈愁苦之情。無論花開花落還是緣來緣去,興起消逝,來去無蹤,無法掌控。
接下來從花謝,花飛,到花悲,花淚,再到花舞,花哭,花瓣飛。看似有點凌亂,李清照以花鍍己,字裡行間從花蕾初開的喜悅綻放,隨風飛舞,再到鮮花花瓣紛飛的的敗謝,美好的鮮花破碎飄零在人世間。
過分的哀愁情緒層層遞進,心情越來越感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的花飛花舞,禁不住想到了林黛玉的《葬花詞》,「花謝花開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悲觀傷感,哀傷悽惻,孤標傲世,亦不乏抑塞不平之氣。相比較李清照厚重窒息的詩詞,林黛玉的單薄唯美。
李清照把她生平一顆七竅玲瓏心細細掰碎揉進了這首詩,幸福的童年,甜蜜的中年,後期丈夫的遠去和國破家亡,人生隨之黯淡,非常令人唏噓難過,聞之彈淚。
無論古代女子還是現在女子都被定義相夫教子,賢良淑德,三從四德之上,大多數的女子按照世俗既定的規則的走下去,這是一種性別的宿命。不要說李清照在古代,也就是現代也會是一朵大放異彩的奇葩。
雖然是被稱為奇女子,但是也有平凡女子一樣的困惑:「花謝為誰開,花謝為誰悲」:花兒為誰開得如此嬌豔又為了誰凋謝?花兒謝了又是為了誰傷悲?同時整首詩哀愁的意境也到了最濃處。
兩個永遠的沒有答案的問話,兩個不會回應的問題,高處不勝寒,孤獨冷僻到極致,放在現在應該也會是很抑鬱吧。一個才情橫溢的女子離開自己適宜的環境,單純不會生活不會算計,愛情是說遇上就遇上的嗎?
在古代小女子能出手雷霆之勢敢打官司還能勝訴?不得不說,在封建至極再嫁從夫大門不出的氛圍下官大人也被李清照的才情打動吧。
不管是少女的聰慧狡黠,抑或是婚後的甜蜜纏綿,老年後的凝重悲傷,李清照的詩詞造詣是後人鮮少能有人企及的。
她的一生也曾被上帝寵愛過,遺棄過,在生活中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更我行我素,恣意瀟灑,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始終是常人無法比擬的高度。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行史書總結:她當年的字號「易安居士」,也沒曾想到後半生會不得安寧,無法「易安」。
即便之前再美好,也難逃隨風飄散的凋零,無論滄海桑田如何轉換,紅塵世道如何輪迴。都掩蓋不了她光芒萬丈的鋒芒,如一盞孤燈,高懸在千年歷史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