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與丈夫分離,恰逢七夕,倍感悽涼,其間兩句字字相思

2021-01-20 愛聊歷史吧

宋代女詩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古代第一才女」之稱。言,多寫他的閒適生活,多寫以後的悲嘆,感傷。正式使用白色繪圖,想辦法,語言是美麗的。論點強調法律,優雅,提出「不是家庭」一詞,反對用詩歌作為一個詞。

這雙音序,主要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寫出人間的悲恨,悲情動人。 這個詞是從世界上寫出來的,首先是個人感情,然後是神話中的天堂世界。

全詞通過對牛郎織女悲慘故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表達了對丈夫趙明成的思念。 詩人在悲傷和仇恨中積累的形象。

草際明蟄,驚落梧桐。

「小草唱著歌,落下梧桐」,第一句話出自世界七夕之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寂靜,表達了主人公孤獨痛苦的心情。

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動筆和誇張的手法,說梧桐樹的老葉漂浮在地上。 詩人的「震撼」寫出了環境的特點,烘託了詩人孤獨悲傷的心情,引出了現實世界。

正人間,天上愁濃。

天空中悲傷地聯想,與牛郎織女的悲傷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成為委託的事情和感情之間的紐帶。描寫牛郎,織女離月遠,芒芒芒星河遇不到的痛苦,是表達自己丈夫和身體在不同的地方,心中分離的悲傷;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詞人運用意象生動抒發了自己悲痛、憂鬱的感情。全篇以牛傳說為寄託,境界七裡,曲徑通幽,寫出了穿越青年男女的悲恨。描寫牛郎,織女橋,瞬間分離的痛苦,是湧出自己丈夫和千裡之外,不快樂的告別仇恨。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在敘事的中間,句子緊扣著詩人的情感思路。 最後,詞人完全把自己與丈夫代入神話故事,把他們夫妻分離兩地無法相逢的處境和牛郎織女離散不能相見的情形變成了一種處境,因此,從她自身的現實情況出發,展開了聯想,希望星星相見,由此自己與丈夫也得以相聚,不至於離苦,只能借月思念。

星橋鵲駕,經年不見。

星橋喜鵲駕駛,多年後才看到,想留下愛恨可憐。 」天空之間的風雨變幻莫測,橋可能還沒建好,牛郎織女現在還可能在一起嗎?這種思辨的聯想,是移情作用的結果,含蓄而委婉地表達了七夕夫妻無法相見的情感。

想離情,別恨難求。

詞人運用推己及人的寫作手法,由星星分離聯想到自己與丈夫,更加傷情。李清照與丈夫被迫分離,七夕佳節花好月圓之時,自己只能在月下獨自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思念。

牽牛織女,甚是離中。

天空中七夕的自然風光與世界上第一個七夕場景相對應:一邊是風雨,一邊是銀河,另一邊是蟋蟀的歌唱,梧桐深閨庭院的樹葉,營造了一種寒冷而荒涼的氣氛,有力地烘託了詩人孤獨悲傷的心情。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在句末,「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風。」 口語化的寫作手法得到了成功的提煉,以句子排列的形式描述了宇宙天體的快速變化,對創造意境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增添了文字的音樂美。

這個詞的使用重複,口語化的特點,也增加了詞的吸引力。與上闋的意象相呼應,展現了一個月下思念丈夫,期盼自己與丈夫早日團聚的婦人形象。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全詞通過對牛郎織女悲慘故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表達了對丈夫趙明成的思念。 詩人在悲傷和仇恨中積累的形象。全篇以牛傳說為寄託,境界七裡,曲徑通幽,寫出了穿越青年男女的悲恨。

這個詞,印象最深的是詩人的兩對一的寫法,這個詞寫牛郎織女的哀怨和恨,而不是在表達自己的感情。 如果沒有深刻的情感體驗,你怎麼能寫出這麼感人的作品。由此可見,李清照的詞作能力高超,詩歌才華橫溢,不愧為才女。

相關焦點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正是歲月,將「和羞走,青梅嗅」的浪漫少女,歷練成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哀婉才女。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而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婚姻,本身就是極其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對年輕人結婚後,發現彼此志同道合,有說不盡的話題和愛好,好似知音,所以非常恩愛。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還沒有好好享受婚後甜蜜時光,趙明誠便負笈遠遊繼而外出做官,與新婚嬌妻李清照被迫經常分居兩地、聚少離多。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郎情妾意,彼此都深愛著對方,最終結為夫妻,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是世間最好的婚姻;一個人是才女,一個是才子,著實是令人羨慕。其實人世間有很多人的婚姻是非常不幸,有多少人最終沒有嫁給愛情,而是委曲求全嫁給了不喜歡的人。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這位大才女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偏向於柔弱婉約的風格。比如她的一句「悽悽慘慘戚戚」,讓人只讀了這一句便感覺無限悽涼;她的「載不動許多愁」,更是將沒法衡量的愁思寫的好像有了實體;她的「人比黃花瘦」,更是說不出的讓人憐惜。但是李清照豪放起來,卻也是振聾發聵的吶喊。
  • 李清照這首詞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翻譯過來的意思:那就是我想你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成為了宋朝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也是郎才女貌,為此經常一起詩詞唱和,尤其是在婚後不久,由於趙明誠遠赴外地這官,只留下李清照一個人在家,這個時候她內心是很孤獨,也很是傷感,在這一時期她寫下了大量的相思詞,其中的這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也是寫得最為深情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也就是李清照46歲之時,當時的她面對這滿目瘡痍的國家,還有七零八碎的愛情,在趙明誠死後,她更是十分悲痛,在她給丈夫的祭文中也將難過表達了個徹底。後來,經常用詩詞來寄託他對丈夫的哀思,《孤雁兒》便是其中之一。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李清照把一個情竇初開、脈脈含羞的少女描述的淋漓盡致,在其他少女懷春的年紀,她的才情就已經初露頭角。與趙明誠結婚後,李清照更是熱衷於把夫妻間的濃情蜜意、露骨相思表達出來,即使世人謾罵指責,她依舊我行我素。《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 李清照新婚別離,一腔深情寫下詞作《一剪梅》,絲毫不落俗套
    而李清照,就是這樣的一位女子。公元1101年的時候,李清照正值女子好年華,便嫁給了志同道合的趙明誠。婚後倆人便開啟了甜蜜之旅。情投意合的倆人,學富五車的倆人,恩恩愛愛了好一段無憂時光。而在這密戀時刻,如果說要分離,那必定就是痛徹心扉的。多愁善感,提筆就作詞,正是文人的一種情感的寄託方式。
  • 秦觀這首詞描寫的很是感人,特別是最後兩句,更是讀來肝腸寸斷!
    雖然《減字木蘭花》這一詞牌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但無疑秦觀這首作品也是同樣經典,可謂是字字珠璣,最後兩句讀來更是感人肺腑,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宋代:秦觀天涯舊恨,獨自悽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下片中詞人的感情更是情難自禁,上片即使悲傷也只是因為離別和相思,而現在丈夫因病逝世,自己經歷著顛沛流離幾經飄蕩的悲慘生活,生活的現實折磨的詞人很快變得衰老,變得兩鬢花白。變得再無心思去賞花賞景,眼見著晚年時期國勢逐漸衰弱,詞人更是為止憂心忡忡,哪裡還有多餘的心思,哪裡還有閒情逸緻呢。
  • 丈夫花天酒地,宋代大才女寫下分手詞,字字決絕,被後世當成燈謎
    這個「南朱北李」指的就是浙江錢塘的朱淑真和山東濟南的李清照,兩位都是頂級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自然不必多說,早就聲名在外,儼然成了古代才女的代言人,與她相比朱淑真似乎被後世冷落了不少。其實論才情,朱淑真也是當真不差,她是我國唐宋以來存詩最多的才女之一,只是她所作題材較窄,多是些鬱郁不得志之作,於是落了下風。
  • 李清照:天生李易安,清輝照古今
    李清照惆悵的心情一掃而空,但一會兒又拔下來了,心想:這要是讓明誠看到了,他就不愛我,只愛花了。不,我還是要讓他看看,讓他看看我比花兒還美!回到家後,李清照模仿著鄒忌的口吻問丈夫:「吾與梅花孰美?」明誠笑著回答:「梅花不若卿之美也……」其實,李清照的確是比較漂亮的,只不過因為後來離婚事件,受到理學家的打壓。
  • 儂可知:年少莫讀李清照
    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於老鳳聲能有大成就者,多有家學淵源,李清照亦不例外。易安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
  •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的晚年的夢與現實
    當我在詩歌的海洋裡徜徉時,李清照的名字像一縷清風進入我的心房,喜詩詞,愛婉約,喜才女,很愛很愛中國古代詞國皇后李清照。《漁家傲》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地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婚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志同道合,夫妻恩愛,感情甚篤。夫妻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幾乎到了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的地步。女人耽於愛情,男人要做自己的事業。李清照新婚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按照朝廷的安排,離開了京城,調往外地去做知府。這一年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人過節,覺得冷靜,非常想念丈夫。
  • 千古才女李清照,一朵鮮花孤冷零落,遙遠的情愁暗淡而沉寂
    李清照宋朝號「易安居士」,因詩詞大多細膩溫婉,屬於婉約派始人。父親是當時曾寫了十幾萬字的《禮記說》著名學者禮部員外郎李格非。名師出高徒,他的父親是著名詩人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郎的孫女,出身名門知書善文。所以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仕宦之家。自幼受父母的薰陶,能詩善畫,有著多方面不凡的藝術才華。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
  • 李清照:受一生悲苦,寫一世好詞,恩愛夫妻不過一廂情願
    詞是李清照生活的寫照,感情的寫照:晨起之後,李清照呆坐,香爐冷了,紅被掀了,睡難成眠,起亦無聊,懶得梳洗。丈夫即將遠行,作為妻子的李清照茫然惆悵,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欲說還休。最近突然瘦了,不過既非飲酒過量也非病中消瘦。 為什麼呢? 欲說還休。
  • 李清照:詞中最美是「易安」,傲骨才情,聲聲尋覓,生生不息
    李清照的詞是美的化身,也是她生活的寫照。「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少女時期,她是那樣無憂無慮,外出郊遊,興致正濃沉醉其中,直到日暮還不忍離去,路上的花花鳥鳥都會引起陣陣詩意,仿佛你能看到斜陽照到青蔥景色中,一個活潑的少女在其中跳躍舞蹈,水邊群鳥翩然而起,一切看上去那樣年輕鮮活,那是生命正盛開的樣子。「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七夕,只怕無緣,若是有緣,定不會分離
    哪怕最後被迫分開,但他們依然還爭取了一年一次的相遇,鵲橋相會,傾訴相思之苦,若不是有緣分,早就已經萬劫不復,灰飛煙滅。世事紅塵不回,不悔一生愛一人。緣分註定了一切,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我一直相信緣分,若是有緣,若是情重,緣深,這人間的一切都是無法將他們分開的。七夕,只怕無緣,若是有緣,定不會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