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花天酒地,宋代大才女寫下分手詞,字字決絕,被後世當成燈謎

2020-12-04 美詩美文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但從來就不只是男人的天下,僅一個「南朱北李」就讓詞壇多了一份女子的婉約。這個「南朱北李」指的就是浙江錢塘的朱淑真和山東濟南的李清照,兩位都是頂級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自然不必多說,早就聲名在外,儼然成了古代才女的代言人,與她相比朱淑真似乎被後世冷落了不少。

其實論才情,朱淑真也是當真不差,她是我國唐宋以來存詩最多的才女之一,只是她所作題材較窄,多是些鬱郁不得志之作,於是落了下風。而她鬱鬱寡歡的根源之一,就是她那身為地方小吏的丈夫。這是一個權錢至上,成天花天酒地的小官吏,這讓大才女如何受得了,於是一氣之下她寫下了一首名叫《斷腸迷》的分手詞。在詞中她要與對方一刀兩斷,字字決絕卻很有水平,被後世當成燈謎。

《斷腸謎》

南宋.朱淑真

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

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一撇銷。

這首詞寫得也當真是狠,首句寫丈夫是個財迷,時常不在家,人都見不到,也難怪她會氣憤。第二句更是恨意滿滿,罵對方是「冤家」,恨他時常一去不回,日日難留。第三句是後悔,當初錯將真情託付,才會落到今日的下場。

最後「皂白何須問」已經不想再和他多費口舌,只一心想分開。在她看來她們分開不用刀了,早就沒了感情,甚至成了仇人,以往的相思和情分就此一筆勾銷。這樣的話在當時出自一個女性之口,可謂是相當難得了,不過朱淑真一向大膽,敢說敢做,寫完這首詞她就當真和丈夫分道揚鑣了。

但這還不是這首詞最有趣的地方,最有趣的是它竟能作為「拆字格」的謎面,謎底就是一到十這10個數字。

首句 「下」字「卜落」為一,「天」字「人」去為二;

次句 「王」字去「一直」為三,「詈」字「言」去為四

第三句 「吾」字失「口」為五,「交」字「有上」「無下」為六

第四句 「皂」字去「白」為七,

第五句 「分」字「不用刀」為八, 「仇」字「莫」「人靠」為九, 「千」字「一撇消」為十。

後來這首詞還被不少人模仿,也都是可拆字的,十分有趣。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這一點,在才女詩詞上得到了體現。千年文壇中的才女詩詞,基本上都是抒寫愛情,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婚後寫給丈夫的;一種是婚前寫給戀人的。而且這些詩詞在內容上也不能寫得太過,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為眾多男文人所不齒。當年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其中有這樣一句: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結果後世不少文人就不能接受了,表示:這一個大家閨秀怎能不穿鞋子到處跑呢?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都說李清照是情詩高手,更是千古第一才女,曾經也有人假想,要是李清照和蘇軾成了一對夫妻,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蘇軾天生放蕩不羈,心胸豁達,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才女,其實假想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兩類詩詞的碰撞,一個豪放,一個婉約,但是他們的詩詞中都蘊含豐富的人生。
  • 古代最絕情的一首分手詞,翻譯過來就是:我不會想你,你也別想我
    古代許多文人在和情人分手時,都會寫下或深情,或婉轉,或纏綿的詩作。 但是南宋卻有個詞人,在和相好的歌妓分別時,寫下一首相當絕情的分手詞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郎情妾意,彼此都深愛著對方,最終結為夫妻,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是世間最好的婚姻;一個人是才女,一個是才子,著實是令人羨慕。其實人世間有很多人的婚姻是非常不幸,有多少人最終沒有嫁給愛情,而是委曲求全嫁給了不喜歡的人。
  • 李清照與丈夫分離,恰逢七夕,倍感悽涼,其間兩句字字相思
    宋代女詩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古代第一才女」之稱。言,多寫他的閒適生活,多寫以後的悲嘆,感傷。正式使用白色繪圖,想辦法,語言是美麗的。論點強調法律,優雅,提出「不是家庭」一詞,反對用詩歌作為一個詞。這雙音序,主要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寫出人間的悲恨,悲情動人。 這個詞是從世界上寫出來的,首先是個人感情,然後是神話中的天堂世界。
  • 誰說女子不如男,歷數中國歷史四大才女
    不過卓文君可為人稱道的是她與她老公的愛情故事,她老公司馬相如,西漢大文學家,到她家拜訪以一曲鳳求凰(沒錯,就是王者榮耀李白的那個皮膚的來處)成功撩妹,隨後兩人不顧世俗的反對,私奔成功。然而之後的日子裡,司馬相如獲得高官後便與卓文君分手,是柴米油鹽耗掉了激情還是利慾為本沒有了娶妻的價值,史書沒有具體記載,空留一首數字詩,空留一曲鳳求凰。
  • 極簡的中國燈謎史
    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它完全採用隱語的手法,把蠶的形狀體態、性能功用和生活習性等幾種特徵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通篇到底才道出個「蠶」字。荀子《蠶賦》對後世的詠物詩和民間謎語影響很大,歷代不少謎家認為它是我國物謎的開端。 隱語從先秦過渡到西漢,開始逐步趨向於謎語。當時流行的射覆,已成為民間和宮廷的娛樂品了。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四)班昭 (漢)協助完成《漢書》(49~120)班昭(約49—約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人(今陝西鹹陽)。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因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 李清照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豪氣沖天,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更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在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自然也善作詩,只是留存不多。李清照直承柳永開拓的婉約之風,在南宋詞壇發揚光大,呈現出一種情思婉約、幽咽悲愴的氣象。
  • 蘇東坡雨中寫下一首詞,僅僅4句話成千古名篇,林語堂讚嘆不已
    他一生寫下的佳作無數,後世讀者更是各有喜愛。餘秋雨先生就曾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雨過天晴之後,他寫了這首詞,在詞前寫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 九首分手詩詞,教你優雅說分手
    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心裡可曾會閃過一絲酸楚?物是人非事事休,他不再是她的良緣,他也不再是她的孽緣。既然不能地久天長,那就放過彼此,放下糾纏,收下前任的祝福,好好道一聲:珍重再見。是豁達,亦是成全。我們來看看古代才女卓文君是怎樣來面對想劈腿的丈夫司馬相如的。皚如天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
    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些風華絕代的才女吧。第一位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是出生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有很多的藏書,所以李清照的家庭環境還是很好的,在這也樣的家庭條件下,她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書本。李清照的父親是進士出身,而且非常的精通經史,而母親也是出身於名門,也知書能文,所以李清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從小文採就很出眾。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宋朝女詞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什麼檔次的評價,就是說比「四千年美女」要求更高,有才有顏有本事,可以說是讓人羨慕,也讓家長們非常滿意的「兒媳婦」,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當年的趙明誠得多有本事才能將李清照娶回家呢?按照現在的檔次,這樣的女子,動輒就是上百萬的彩禮,更何況還有顯赫的家世,就更難了。這也就說明,越漂亮的女子或許更有本事。
  • 古代所有寫到燈謎的小說中,為什麼說《鏡花緣》是最為突出的呢?
    古代所有寫到燈謎的小說中,為什麼說《鏡花緣》是最為突出的呢?在中國古代所有寫到燈謎的小說中,《鏡花緣》應該說是最為突出的一本,因為李汝珍不僅用燈謎來反映才女們的聰明才智,還要說明他自己對燈謎的研究。畢竟《鏡花緣》是以反映遊藝為主而不是以反映眾才女藝術形象為主的小說,所以在談到燈謎時,不能不談談書中所記載的關於燈謎的知識。燈謎早在唐宋時就已經出現了,「燈謎」又名「燈虎」,是謎語中的一種娛樂活動。《文心雕龍諧隱》記載說:「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喻隱,化為謎語。」語言大多晦澀不明,就像老虎一樣很難射中,所以把這項活動取名為「燈虎」。
  • 元宵節的文化經典: 十大經典燈謎、名人
    東方朔擺攤佔卜,所有人問卦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長安城大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請教,朔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解釋說:正月十五晚家家掛燈吃元宵,城外百姓進城看燈,好似滿城大火,以瞞玉帝。是日晚,元宵雙親進城觀燈。在東方朔的幫助下一家終於團圓。
  •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
    文/柿子 宋代詩僧兩次入獄,寫下一首離別之詞,詩人的情感在詞中得到升華詩詞的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在宋朝的時候,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時期,在這個時代中,可以說是湧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詩人,這個時期的詩歌佔據了一半詩歌領域
  • 才女一幅畫,儘是些圈圈點點,裡面卻藏著一首思夫詞,含蓄至極
    古代的才女,就連表達愛情觀的方式都充滿詩意,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佳句。比如,卓文君《白頭吟》中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又如,魚玄機《贈鄰女》中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再如李冶《八至》中的:「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但若論表達愛意的方式別出心裁,筆者首推「紅豔詩人」朱淑真(又作朱淑貞)。
  • 多情才女到風流道姑的魚玄機――生如曇花一現,傳奇千古留名
    點擊上方【關注】,林爭與你分享情感的停駐曠有存世才,難得有情郎――魚玄機一生短暫,雖只27年的傳奇光陰,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的追溯和解說。在漫漫的千古歷史長河裡,能留名的人屈指可數。況是在歷史長河裡也尚能有一語之談的女子,本就帶上了一層神秘的歷史面紗,免不了得世人的好奇和研究。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字惠蘭,父親是個落寞的秀才,大抵算得上是個書香之家。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
  • 正月十五元宵節燈謎的由來
    燈謎元宵節燈謎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觀燈猜謎的習俗,猜燈謎,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宋代謎語與元宵賞燈相結合,豐富了燈節的娛樂活動,這時才是燈謎。此後,謎語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為在宋代,遊樂場所「瓦舍」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於是,當時不少的文學家都成為制謎高手。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