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肥紅瘦」的肥和瘦是何意?讀完這首千古絕唱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2021-01-13 鄧朝芬說歷史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千年難遇的才女,曾經在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分別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它們,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的詩不似李白那樣的神來之筆,不似蘇軾那樣的放蕩不羈。她用自己獨特的白描手法,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細細道來,因此李清照雖然愁卻愁的我們深有體會。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光彩奪目的女性,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成就。被譽為婉約詞派的「一代詞宗」。

李清照能夠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成為古代難得的女詞人,其成就離不開父母的影響。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精通儒家經典,在當時是進士出身。學富五車,後來受到蘇軾的青睞,於是成為後蘇門四學士之一。

一度升官做過太學錄,太學博士。父親的學堂經驗能夠為李清照提供不非一般的經典教育。

母親出身大家,從小飽讀詩書,《宋史》曾經記載: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

李清照從小就在這樣的書香門第長大,在父母的薰陶下,其詩詞造詣自然高人一籌。

李清照於夏日寫過一首《如夢令》,詩中盡顯了朋友嬉戲的愉快!

在浪漫的春季,李清照也寫下了一首《如夢令》,詩中展現了不同的少女情思。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這首詞曾經在電視劇《知否知否》中出現過,因此有大紅了一次,關於「綠肥紅瘦」,有人說這應和了宋朝時期的男紅女綠的婚服?紅指男,綠指女?所以李清照的詞也是這樣的意思嗎?「女肥男瘦」?

非也非也!

這首詞中有許多的關鍵點,留給了我們想像的空間。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風很大,雨點小,喝多了酒經過一夜睡夢也沒能從酒醉的狀態當中走出來。這體現了李清照「昨夜」內心十分複雜。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便問「捲簾人」,後院的海棠怎麼樣了,「捲簾人」說的卻是:和平日一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說的不對!知道嗎?後院的海棠現在應該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用的實在是妙,「綠肥」是說海棠花的葉子,經過雨水的澆灌之後,更加的肥大,更加繁茂。

但是昨晚偏偏是風大雨小。這海棠花的花朵,也許就凋零了。

因此在李清照眼裡「紅瘦」才是她最關心的一點。因為這海棠花象徵的就是她的青春。

海棠花就象徵著少女對青春對時光的憧憬。這才是這首詩最核心的部分!

因此昨晚的酒,只是感嘆不知自己的青春年少還能延續幾何!經過風吹雨打之後,更是不知道自己的紅顏還能延續幾何!

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短但是情思卻非常的綿密。「綠肥紅瘦」成了這首詞的點睛之筆,也成就了一篇千古絕唱!

人人都說李清照愁,卻不知道她的愁是為家、為國、為天下蒼生!

李清照的愁幾乎滲透了我們的生活。

當我們收到來自家人的書信,也許我們會想到李清照的那首: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子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當我們獨自身居他鄉,佳節時期看著別人成雙成對的時候,內心掙扎而又孤單惆悵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的詞,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寄託,是我們想說而又自己表達不出來的那些話。

李清照雖愁但是卻有不輸於男兒的見識和氣概。

不僅是靖康之恥後,想到國家遭遇大難,百姓顛沛流離,而大宋權勢卻一味的南逃,毫無恢復中原的志氣,於是在憤慨之下寫出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對政治的灼見還體現在她那首《浯溪中興頌和張文潛二首》中的那句:何為出站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不僅立意遠遠高於蘇門四學士張耒,更是令當時的所有士大夫驚訝!誰能想到,一位未出閣的少女有這般的見識!這要是個男子恐怕早就名震科舉了!

宋代大哲學家朱熹,讀閱詞詩不由的感嘆:「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李清照即便是有不輸男子的才華和眼界,卻終究無法施展自己的憂國之心,英雄氣概。

她鐵骨錚錚絕不低頭,卻眼看著國家在一個個男人的認輸與妥協中隕落。

她喚不醒裝睡的人,扶不起飄搖的家!只能將一腔愁緒寫進詩中。

李清照的詞有她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這一手法成就了李清照詞的獨特風格——李易安體。

她善於選用自己日常生活的環境,吃穿用行,從細節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也是為什麼李清照的愁總是能夠讓我們深有體會。

她會用最平常,最簡練的生活化的語言,精確的表現自己複雜而又微妙的情緒。李清照的語言是清新素雅的,再加上她自身精通音律,因此她所做的詞聲韻就更加和諧。

讀了《李清照詞傳》這本書,才發現這位名留青史的女子,亦有這般坎坷的命運,即便是千年難遇的女才人,也抵不過真實世界的滄海桑田。

倘若捧起這本,你將通過李清照的詩詞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會發現。那世界恢復成了當時的樣子,即便是貌美如花也抵不過歲月,即便是當初錦瑟和鳴的趙明誠,也不是書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人。

這本書將李清照年少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個有主見有注意的少女逐漸變得「悽悽慘慘戚戚」的弱女子的整個過程,通過歷史的風雲與李清照的遭遇徐徐道來。

將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女王風骨,通過描寫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李清照自身的人物性格分析展現的淋漓盡致。

讀懂李清照的詞,才能讀懂李清照的人生,才能了解李清照的風骨。

這套書不僅有李清照還有《倉央嘉措詞傳》,呈現了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傳奇人生,和藏傳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上師情歌。

這本書想要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倉央嘉措。

文字基於歷史,但情感溝通古今——因為一首詩愛上一個人,所有的辭藻不過是後人的附會,不想也不能評價,他,始終在那裡。

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一共六本書,記錄了六位偉大的詞人的傳世佳作。

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僅僅79塊錢就能得到6本書!體驗6位歷史文人的真實思緒!

相關焦點

  • 「應是綠肥紅瘦」肥和瘦是何意?看似簡單,了解後才知李清照多牛
    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李清照是個大才女,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女學霸和女神!而李清照的詩詞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李清照的語言清新素雅,加之她精通音律,使她的詞聲韻和諧,音韻流轉。李清照最妙的一首詞就是那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應是綠肥紅瘦」肥瘦啥意思?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是誰?王灼《碧雞漫志》曾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說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
  • 李清照詩詞太過直白?讀懂「應是綠肥紅瘦」,才知她才華世間少有
    因此,任何一個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都會被後世所銘記,其中就包括北宋的大才女李清照。更是有人稱,古代才女分為李清照和其他才女兩類,可見人們對李清照的才氣的認可和讚譽。李清照是一個難得的受到很多男人讚賞的古代女性,頭號粉絲就是她的丈夫趙明誠。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肥和瘦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起李清照我想大家應該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她絕對稱得上是我國的才女,好多人都認為他是我國"千古第一才女"。其實這句話說的應該也不錯,因為李清照有著不輸給男子的氣魄和才華。在古時候封建制度中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李清照用自己的才華讓好多男人都對她心服口服。
  • 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最近各位小夥伴們都被趙麗穎和馮紹峰小兩口飾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給刷了屏了,本身知否這部劇就很好看還有和趙麗穎剛剛完婚有一定的關係吧,小編這幾天也在天天追劇,說真話這是近期看過的製做較為精良的電視連續劇了。
  • 蘇軾這首中秋詞狂抄前人詩句,卻抄出千古絕唱,讀懂才知他有多牛
    無數文人,曾在中秋那夜,舉杯邀明月,將無限的思念譜成千古絕唱。今天要講的這首中秋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寫,瀟灑飄逸,令人不服都不行。這首詞名為《念奴嬌·中秋》。這首詞寫於1082年的中秋之夜,正是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二年。
  • 綠肥紅瘦是李清照借海棠花為女性嗚不平!
    最近女性逆襲的片子也是有很多,從之前的羋月到延禧到如懿再到獨孤伽羅。可你知道李清照詞中真正想表達的含意並不只是讚揚女性,她也在為女性嗚不平!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風雨,李清照熟睡了一夜可是餘醉未消,這捲簾人是指李清照身邊的丫頭,這丫頭和李清照說:「你看下了一夜雨這海棠花卻依開著。」
  • 中國詩詞大會:李清照和歐陽修隔空遙望,成就兩首千古絕唱!
    但是不管龔老師唱的怎樣,大文豪歐陽修的這首詞是無可挑剔的,所以這篇文,我就想好好的寫一下歐陽修的這首詞。這剛好與我正在寫的《中國詩詞大會-歐陽修系列》是吻合的。其實歐陽修的這首,因為寫的是那麼美,它還徵服了大才女李清照,也隔空跟她的前輩來了一段心裡交流,也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關於這個,我這篇文就一併寫一下。首先先說一下歐陽修的這首詞。
  • 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詞作有悠閒生活,亦有悲傷感嘆。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
    所作詞,早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傷感。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李清照年少時初到京師(汴biàn京)沒多久,寫出這首詞詞後便震驚了整個京師。正如《堯yáo山堂外紀》卷五十四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到我們熟知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無論寫時光易逝、世事無常,還是離別之情,都毫不做作,而且頻頻出新意,無怪明代才子楊慎說:「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評價極高。李清照天賦秉性如此,論起他人的詞,是不太客氣的。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你會翻譯《如夢令》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相信大家都已經倒背如流了,最近,一部同名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東方君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圈都被明蘭和侯爺的齁甜日常,王大娘子表情包,還有明蘭的婚戀觀刷屏了。
  • 儂可知:年少莫讀李清照
    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於老鳳聲能有大成就者,多有家學淵源,李清照亦不例外。易安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
  • 海棠花,李清照和蘇軾寫了兩首詩詞描寫,很美麗
    代表植物海棠花和木瓜都是薔薇科的灌木或小喬木,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各地習見栽培。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海棠花垂絲海棠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枚外露鱗片。李清照曾經寫過描寫海棠的詩篇,流傳千年。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何用「雨疏風驟」?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其代表詞作,歷來多為人傳誦,但也有人提出疑問,為何首句用「雨疏風驟」,而不是「風疏雨驟」?對此,有朋友答疑說是為了詞牌格律要求,《如夢令》詞牌平仄要求如下: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
  • 李清照:受一生悲苦,寫一世好詞,恩愛夫妻不過一廂情願
    甚至有許多非常有名的作家都不能進入『十大作家』之列,但是李清照卻進入了。」 可見李清照的人氣之旺,聲望之高。 其實,李清照留下的作品並不多,李清照的詞現在可靠的,一般認為只有47首,全部只有3052個字。一個詩人僅憑3000多個字,就成為了我們這個有信史以來的三千年中國歷史上「十大作家」之列,真是殊為難得,尤其可貴。
  • 李清照詩詞:當身邊的鬚眉都懦弱可鄙,她的詩詞便多了一些男兒氣
    日子雖清貧,但高雅和諧,充滿趣味,這在她的一些詞作中都有體現。再後來經歷離亂,李清照詞風轉變,愁成了其詞離不開的一個意念,但她創作的潛力也充分爆發出來,《聲聲慢》中一連七對疊詞,寫愁之深重,可謂詞壇絕唱。亂離之中,她對時事的關懷更為凸顯,不忘對政治進行諷喻,家國情懷,不只是男子才有,女流之輩亦可為國奉獻肝膽。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像是我們熟知的蘇軾、李白、杜甫等,這幾位要是問他們的學問誰人最好,估計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們所留下來的作品,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後人幾經品讀依舊覺得其中儘是滋味。或許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出名的詩人才子眾多,我們不能評論出誰是最優,但是如果問你在中國眾多詩家詞人中,誰是「第一女才人」,估計大家都要不約而同的想到,李清照這位女詞人了。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用詞精巧,含義雋永,生動鮮明地寫出作者愛花、惜花,不忍海棠凋零,惆悵中帶有憐惜。在眾多寫花的詩詞中,被李清照誇讚為花中第一流的,唯有桂花。屈原的《離騷》提及很多名貴的花草,就是沒有提到桂花,作者替桂花惋惜,竭力為它正名。在這首《鷓鴣天 桂花》中,李清照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娓娓道來,先用鋪墊的寫法,幾番議論之後,慢慢寫出桂花的神韻與風採。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