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但凡人們提及宋朝文學史,就不可能繞過一個女人。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
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但如果你認為,李清照是個時刻愁容滿面,滿心男女之情的狹隘女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李清照的詞,只寫個人悲歡離合,傷春悲秋這種狹小題材,展現的只有似水柔情,是因為她一直固執堅持著詩和詞分畛的陳見。而對於詠詩傷今這種宏大題材,她都以詩的形式寫出來。
比如「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也曾熱血沸騰,豪情萬丈,也曾為國憂心,為民憤懣!就連一向不大待見女子的朱熹朱夫子,都非常肯定她的詩「豈尋常女子所能」。
李清照一生中唯一一首豪放詞,只有一首《漁家傲》。這是一首與尋常的李詞幽怨纏綿的詞風大為不同的「異類」。
它雖然創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卻氣勢恢弘,意境遼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這不但在李清照的詞中非常罕見,甚至放到以豪邁大氣著稱的蘇辛詞作裡,也毫不遜色,巾幗不讓鬚眉。
「天接雲濤連曉霧」
開篇起手便是波瀾壯闊、海天一色的圖卷:遠處天幕四垂,水天相接,浩渺無垠,晨霧繚繞,籠罩著雲海江濤,渾茫無際。「星河欲轉千帆舞」仰望天空,視野更加開闊,仿佛置身星河中,看繁星轉動。
船隻在風浪中顛簸,風帆舞動,虛虛實實,如夢如幻。這正似北宋時千帆競舞,而後北宋時候,只剩下風吹蓬舟。這又與李清照本人的遭遇相似,南渡前夫唱婦隨,後期只剩下睹物思人,對花垂淚。
「彷佛夢魂歸帝所,」
詞人在這浪濤之中遐想,一縷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聽見天帝在對自己說話。
天帝殷切地問她:要到哪兒去呀?其實,這首詞不過是詞人醒來後「記夢」所作,所以說這都是夢境罷了。
在現實中,宋朝皇帝被金人嚇得一路奔逃,罔顧人民。而李清照本人自從孤身南渡,夫死家破後,一直漂泊流離,嘗盡世間冷暖。天帝「殷勤」的溫和可親的模樣,也僅僅存在於浪漫的幻想之中。
「我報路長嗟日暮,」
一問一答,與上片一氣呵成:詞人回報天帝說,自己的前路還很漫長,現在已是日落時分,卻還沒有到達。
「學詩謾有驚人句。」
即使我學作詩詞,能寫出震驚世人的名句,又有什麼用呢?詞人在關心自己的天帝面前,終於可以傾訴自己難覓知音、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苦悶、掙扎和感慨。
「九萬裡風鵬正舉」
浩瀚長空九萬裡,有大鵬正乘風而起,沖天高飛。「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詞人長嘆道:風啊!你千萬不要停下,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仙島去,遠離這個疾苦世間,前往自由自在的新生活吧。
詞人在此回答了天帝的問題,她的去處,是寄託著美好夢想的蓬萊三島。那裡有關心人民的帝王和穩定的生活。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她也曾暢快淋漓地醉過,也曾轟轟烈烈地愛過,也曾滿胸豪情地寫過……即便經歷了現實的摧殘與命運的捉弄,都無法遮蓋住她光芒萬丈的才情。
如果你願意仔細品讀她的詞作,會發現李易安在世人給予她婉轉傷感的固有標籤下,還擁有著非常有趣的靈魂。
對易安居士有興趣的朋友,推薦看這本《李清照詞傳》,可以發現一個完全超乎世人印象的李清照。這套詞作,還包括《蘇軾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算下來,一本不過十幾元錢,就能夠讓你結識這個在九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年少時就能以自身才名、名動京城的大才女,當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歷史微藍總結:
這首記夢詞,將夢幻與現實,歷史與當今融於一爐,可謂奇情壯採,浪漫至極。它充分顯示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大氣、浪漫不羈的一面。
意境之寬闊,意象之奇詭,完全看不到平日裡婉約的跡象,可謂放飛至極,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外柔內剛,思想超前的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