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2020-12-02 歷史微藍

如今但凡人們提及宋朝文學史,就不可能繞過一個女人。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

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但如果你認為,李清照是個時刻愁容滿面,滿心男女之情的狹隘女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李清照的詞,只寫個人悲歡離合,傷春悲秋這種狹小題材,展現的只有似水柔情,是因為她一直固執堅持著詩和詞分畛的陳見。而對於詠詩傷今這種宏大題材,她都以詩的形式寫出來。

比如「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也曾熱血沸騰,豪情萬丈,也曾為國憂心,為民憤懣!就連一向不大待見女子的朱熹朱夫子,都非常肯定她的詩豈尋常女子所能

李清照一生中唯一一首豪放詞,只有一首《漁家傲》。這是一首與尋常的李詞幽怨纏綿的詞風大為不同的「異類」。

它雖然創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卻氣勢恢弘,意境遼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這不但在李清照的詞中非常罕見,甚至放到以豪邁大氣著稱的蘇辛詞作裡,也毫不遜色,巾幗不讓鬚眉。

「天接雲濤連曉霧」

開篇起手便是波瀾壯闊、海天一色的圖卷:遠處天幕四垂,水天相接,浩渺無垠,晨霧繚繞,籠罩著雲海江濤,渾茫無際。「星河欲轉千帆舞」仰望天空,視野更加開闊,仿佛置身星河中,看繁星轉動。

船隻在風浪中顛簸,風帆舞動,虛虛實實,如夢如幻。這正似北宋時千帆競舞,而後北宋時候,只剩下風吹蓬舟。這又與李清照本人的遭遇相似,南渡前夫唱婦隨,後期只剩下睹物思人,對花垂淚。

「彷佛夢魂歸帝所,」

詞人在這浪濤之中遐想,一縷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聽見天帝在對自己說話。

天帝殷切地問她:要到哪兒去呀?其實,這首詞不過是詞人醒來後「記夢」所作,所以說這都是夢境罷了

在現實中,宋朝皇帝被金人嚇得一路奔逃,罔顧人民。而李清照本人自從孤身南渡,夫死家破後,一直漂泊流離,嘗盡世間冷暖。天帝「殷勤」的溫和可親的模樣,也僅僅存在於浪漫的幻想之中。

「我報路長嗟日暮,」

一問一答,與上片一氣呵成:詞人回報天帝說,自己的前路還很漫長,現在已是日落時分,卻還沒有到達。

「學詩謾有驚人句。」

即使我學作詩詞,能寫出震驚世人的名句,又有什麼用呢?詞人在關心自己的天帝面前,終於可以傾訴自己難覓知音、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苦悶、掙扎和感慨。

「九萬裡風鵬正舉」

浩瀚長空九萬裡,有大鵬正乘風而起,沖天高飛。「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詞人長嘆道:風啊!你千萬不要停下,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仙島去,遠離這個疾苦世間,前往自由自在的新生活吧。

詞人在此回答了天帝的問題,她的去處,是寄託著美好夢想的蓬萊三島。那裡有關心人民的帝王和穩定的生活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她也曾暢快淋漓地醉過,也曾轟轟烈烈地愛過,也曾滿胸豪情地寫過……即便經歷了現實的摧殘與命運的捉弄,都無法遮蓋住她光芒萬丈的才情。

如果你願意仔細品讀她的詞作,會發現李易安在世人給予她婉轉傷感的固有標籤下,還擁有著非常有趣的靈魂。

對易安居士有興趣的朋友,推薦看這本《李清照詞傳》,可以發現一個完全超乎世人印象的李清照。這套詞作,還包括《蘇軾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算下來,一本不過十幾元錢,就能夠讓你結識這個在九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年少時就能以自身才名、名動京城的大才女,當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歷史微藍總結:

這首記夢詞,將夢幻與現實,歷史與當今融於一爐,可謂奇情壯採,浪漫至極。它充分顯示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大氣、浪漫不羈的一面。

意境之寬闊,意象之奇詭,完全看不到平日裡婉約的跡象,可謂放飛至極,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外柔內剛,思想超前的李清照。

相關焦點

  • 海棠花,李清照和蘇軾寫了兩首詩詞描寫,很美麗
    代表植物海棠花和木瓜都是薔薇科的灌木或小喬木,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各地習見栽培。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海棠花垂絲海棠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枚外露鱗片。李清照曾經寫過描寫海棠的詩篇,流傳千年。
  • 遇到一群調皮的熊孩子,辛棄疾悟出首《清平樂》,讀完心裡暖暖的
    都說小孩是最純真無邪的,和孩子們在一塊兒時總會感受1種天真爛漫,讓我們卸下警備展露不可多得的笑臉。但若碰上了熊孩子,就不見得笑得出來了。今天要和大夥共享的就是首描寫兒童的詩詞。當辛棄疾遇到熊孩子,看見孩子們純真無邪的模樣,便悟出了這首《清平樂》,既活潑可愛又有水平。
  • 「綠肥紅瘦」的肥和瘦是何意?讀完這首千古絕唱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詞,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寄託,是我們想說而又自己表達不出來的那些話。李清照雖愁但是卻有不輸於男兒的見識和氣概。不僅是靖康之恥後,想到國家遭遇大難,百姓顛沛流離,而大宋權勢卻一味的南逃,毫無恢復中原的志氣,於是在憤慨之下寫出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九萬裡風鵬正舉,李清照的《漁家傲》反應的是什麼?
    譬如,提起蘇軾,他就是豪放派的,提起李清照,她就是婉約派的。基於這個分類,他們的作品於是被精挑細選的分派到各自的那一派。但是被歸類的詞人不可能只寫一種詞,譬如以婉約派詞風影響後人的李清照,其實並不全部寫婉約詞。最有影響力的莫過於她的《漁家傲》《漁家傲》·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 蘇軾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
    「老夫聊發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架著蒼鷹。鷹和狗是用來追捕獵取對象的。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或多或少的波折和起伏,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或事。大家都漫步在這存在著未知和迷茫的人生路中,人到暮年,回顧自己的一生,往往都是感慨萬千。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但是其實李清照並不是一個天生喜歡悲天憫人的人物,她的作品儘是悲情色彩也是因為她一生的坎坷命運造成的。但是在早期,她也是有很多作品是非常有情緒,甚至可以說非常甜蜜的。比如今天我們要賞析的這首,就是一首早期李清照和自己的丈夫撒嬌的作品。這首詞那怕是現在的人讀來,估計都會有一些不好意思了要。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而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婚姻,本身就是極其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對年輕人結婚後,發現彼此志同道合,有說不盡的話題和愛好,好似知音,所以非常恩愛。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還沒有好好享受婚後甜蜜時光,趙明誠便負笈遠遊繼而外出做官,與新婚嬌妻李清照被迫經常分居兩地、聚少離多。
  • 她本是一介女流,卻寫下一首豪放詩,氣勢磅礴絲毫不輸男兒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蘇軾和辛棄疾。但不是說蘇軾和辛棄疾就寫不了其他流派詩詞,也不是說其它流派文人就寫不了豪放派詩詞。以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來說,它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並且還是一介女流,但她寫起豪放派詩詞來,那是氣勢磅礴絲毫不輸男兒。如《題八詠樓》一詩中的「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漁家傲》一詞中的「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是少見的豪放派,即使吐槽,通篇也不帶一個髒字!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李清照絕對是另類,她不僅才華過人,同時也極為有才情。這讓李清照的詩變得不一樣,她的很多詩作都描寫得很是唯美,另外也很是深情,這也使得她的作品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的李清照也一樣受到重視,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收錄進教科書。李清照的才華即使是在宋朝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也是出類拔萃,而她的這首《夏日絕句》,最能體現她的才華,而且這首詞其實是李清照在罵人,通篇卻沒一個髒字,水平實在是高。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李清照年少時初到京師(汴biàn京)沒多久,寫出這首詞詞後便震驚了整個京師。正如《堯yáo山堂外紀》卷五十四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今我們再來看李清照的這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儼然已經成為了千古絕唱,可謂是人人皆知,人人會背。
  • 李清照的愛情詞,寥寥41字刻畫的懵懂少女,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李清照從小生於世家,長於名靈之地,少女時期在山東濟南度過。她寫詩自小便有聲名,詩功甚至不遜於前輩。所以李易安的早期詞作,大多體現了婉約派的藝術風格,下筆細膩委婉,常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展現少女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今天欣賞的這首詞就是寫於詞人的少女時期,整篇詞採用直敘的方法,簡單明了的說明整個事件,非常生活化,但在生活化的詞中卻最能渲染情感,深受影響。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在觀賞春景的過程中,蘇軾忽然有所感悟,他說人如同秋天的大雁一樣,因氣候而南來北往,這就是自然界傳達給它的信息,它是根據信息往來的。人也一樣,來去皆有原因,而人生的經歷和事物,卻像春夢一般,隨著夢醒,便了無痕跡。細心品味這一聯,便覺十分有禪意。
  • 辛棄疾: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真實版,一代英豪寫出如此傷春之詞
    趕緊叫手下戰將把關羽這句話記下來,寫在衣服上,牢牢記住,遇到張飛,切不可輕敵。這畢竟是演義之說,正史未見張飛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記錄。但是,正史之中還真有這樣的記錄,不過男神不是三國時代的張飛,而是南宋抗金名將,史上稀罕的文武雙全之人辛棄疾。辛棄疾出生時,大宋已經成為南宋,北方已淪落金人之手。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何必要受到竹林煙雨的影響呢,我仍不懼風雨,邊唱邊行,即使我拄著竹杖踏著芒鞋,但我的心情足夠輕鬆,連腳下都似勝馬兒,小事又有何懼?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泰然安度平生。清早的春風催促著我快快醒酒,微冷,小山頭上的初陽已斜照出清晨的輪廓,我亦懷笑相迎,回想這一路走來的蕭瑟路,人生不亦是這樣嗎,繼續向前吧——也無風雨也無晴。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首《摸魚兒》上闋寫景,描繪春意闌珊、春光流逝,留春不住,如怨如慕。所謂景語即情語,從景之蕭索闌珊就能讀出詞人之悵惘無奈!景既可惜,情亦可憫!而下闋則轉而寫美人遲暮,借用漢武帝皇后陳阿嬌失寵、趙飛燕、楊玉環死於非命三大美人的典故寄託自己的幽怨之情,一句「閒愁最苦」何其鬱悶感慨!
  • 同是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和辛棄疾兩人的豪放詞風有何不同?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出任密州太守時作的,也是蘇軾第一首豪放詞。詞的上片詩人自比三國時年輕英武的吳主孫權,描寫出獵的盛況和出獵者的英豪志氣;下片則以西漢名將魏尚自況,表達希望被朝廷重用,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心願。其渴望效力疆場、以身許國的豪邁激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其用世志意可見一斑。
  • 千古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各寫同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兩宋時期,有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其中最能代表宋詞的兩大文人,那當屬蘇軾跟辛棄疾了。他們兩位的水平最能代表宋詞壇最高水準了。蘇是指來自蜀中眉山的蘇軾,辛是指濟南府的辛棄疾。兩人相差了近百歲,卻一同扛起了兩宋詞壇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