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鑑真與海南人的千古奇緣

2020-12-05 天眼新聞

《東徵傳繪卷》中鑑真第二次東渡場面(局部)。

一千多年前,四次渡海前往日本傳播佛法都沒有成功的高僧鑑真,不屈不撓,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鑑真師徒和日本僧人榮叡、普照及水手共18人(也有說35人),於七八月間從越州(今浙江紹興)出發,又開始了他的第五次東渡。這一次,他依然沒有成功,因為南海上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這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們在海南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備受禮遇,造寺傳法,「帶貨」無數,足跡遍及振、萬、崖三州。千年以來,這位高僧不僅以佛法潤澤了當時的這片蠻荒大地,還與海南本地人結下千絲萬縷的奇緣。

振州別駕馮崇債隆重接待

《唐大和上東徵傳》有載,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日僧榮叡、普照在中國留學已經達十年之久,一直留心尋覓能夠到日本傳律的高僧,希望早日回日本復命。他們聽說鑑真的盛名和學問,決定前往揚州禮請鑑真赴日傳法。前四次東渡因種種緣由宣告失敗。唐玄宗天寶七年(即公元748年),鑑真和尚年屆61歲,已是花甲之年。這一年的春天,榮叡和普照再次來到揚州崇福寺拜見鑑真,訴說東渡日本的心願。跟此前任何一次一樣,高僧鑑真又欣然答應了。

這一年的6月27日,鑑真一行18人從揚州新河(瓜州運河)開始啟程。出行沒多久,船就在狼山(即現在的南通)遇到了第一次風浪,休整了近一個月,直到大風過去。八月,海上風向轉順,船重新啟航出海,到暑風山(即如今的舟山列島)後,又遇大風,不得不停下,再等。

在暑風山上一等就等了一個月。10月16日,船隻再啟航,向茫茫深海裡駛去。行不多時,即見東南有山,卻繼而消失。緊接著,狂風大作,「風急波峻,水黑如墨」。海上漂流17天,始見陸岸,使人打聽,方知此岸為食人島,幸遇途經的四個商人引路,又航行三日,終於抵達振州(今三亞之崖城),大抵在寧遠河口的大疍港靠岸。

鑑真在大疍港上岸後,得到了極大的禮遇。當時在州府中任別駕之職的馮崇債一聽有高僧自遠方漂來,很是驚詫,據傳他曾於前一天夜裡做過夢,夢中有和尚告訴他:「將有一姓豐的和尚到此,並與你有姻親」。此外,馮崇債是佛弟子,對於高僧到來,他自是十分欣喜,立即派遣了兵卒四百餘人前來大疍港迎接。鑑真一行人剛進城,守候多時的馮崇債就趨步上前,跪倒在鑑真面前,連拜三下,並迎入私宅設齋供養,再在太守衙廳內「設會授戒」,而後才送鑑真等人進大雲寺(唐時在離州治不遠的寧遠縣,今三亞市崖城鎮水南村)安頓。

鑑真在振州一住就住了一年有餘。馮崇債聽說鑑真是律學大師,便邀請他在府內舉行授戒大法會。鑑真到振州時,大雲寺的佛殿已經壞廢,其間,鑑真發動眾僧捐物,信眾捐財,準備重修破敗多年的大雲寺。鑑真大師親自主持佛殿的重建工程,歷時數月。其間鑑真在海南島上四處傳法,使得這片曾經荒蠻的土地又一次親近了當時最前沿的中國文化。

鑑真和他的弟子們為大雲寺手抄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並以大雲寺作為講壇,向當地民眾講授律、戒、度等佛教要義,傳授有關書法、雕刻、醫學、建築、工藝美術等知識,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了一次極好的遷演。更奇異的是,鑑真還對醫學深有造詣。在海南島生活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教會了當地人用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手指的觸覺來鑑別、診斷病情。他甚至還把自己在藥物方面的收藏及炮製方法告訴了崖城人。即便在農事上,鑑真也懂得許多,他寫道:「養蠶八度,收稻再度」。

高僧與海盜同居一院

大雲寺修竣,鑑真北上前往萬安州(如今的萬寧),他還得繼續東渡日本的弘法之旅。離開時,馮崇債派了甲兵八百多人沿途護送,一直到萬安州,住在馮若芳家中,「三日供養」。

關於鑑真與馮若芳,則又是另一種傳奇。而這個傳奇得由馮崇債開始。馮崇債與馮若芳是親戚,把鑑真送到萬安州後,理所當然會安頓於馮若芳家中,只是馮若芳的身份極為特殊,從《唐大和尚東徵傳》上所記,顯見馮若芳是盤踞海南島的大海盜。佛門高僧與大海盜,竟有如此奇緣,若非有史料記載,我們會以為是某個作家對於歷史的演繹。

史料裡記載的馮若芳,家中財富可敵州。他會客時,場面總是宏大,出手闊氣。當時有一種名為「乳頭香」的奇貨,是外國商人競相爭搶的對象,而馮若芳卻視若常物,客來時,就焚燒「乳頭香」,一燒上百斤。倒也是大海盜的派頭。

在鑑真居住萬安州期間,大海盜馮若芳對他極為恭敬,幾乎是給予了最高的禮遇。大抵馮若芳對佛也是有禮敬之心的,唐時的中國,佛教如此盛行。無論如何,手執屠刀的大海盜與捻著佛珠的普渡眾生的高僧同居一院,究竟是一件極為傳奇的事,可以演繹出無數的小說和戲劇,內容總是足夠的。

受遊奕使禮遇

調研海南風土人情

在馮若芳處停留三天後,馮崇債護送鑑真一行繼續北上,行到崖州(唐代崖州在瓊北,大致位於今天的海口市瓊山區)邊界,遊奕使(遊奕使乃唐代負責徵討盜匪、負責地方安全的武官)張雲出迎。從大海盜到地方官,鑑真與他們平常相處,客氣而感激。

在崖州,鑑真受到了極其熱情的奉養。地方官紳參省設齋,《東徵傳》有雲「施物盈滿一屋」。在崖州,鑑真見識了海南無數的奇珍異味,益智子、檳榔、椰子、龍眼、甘蔗、香櫞、菠蘿蜜、胡椒、無花果……滿腹佛法詩書的高僧平生第一次看到柚子,謂其為摟頭,形容它大如缽盂、甘甜於蜜、花如七寶色。還特別記載了一種樹,稱為「唐香樹」,「聚生成林,風至,香聞五裡之外」。宴席上,張雲親自為鑑真夾菜,以無花果葉做生菜食用,說:「這是優曇缽樹(即無花果樹)果,此樹有子無花。我能遇到大和尚,就像遇到無花果的花一樣,太難得。」

在崖州滯留的半年,鑑真並未閒著。他深入調研海南的風土人情,耕作、養殖、衣飾及日常習俗,他說「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在衣飾和風俗上,他觀察得尤其仔細,與後人的研究結果出奇地一致。

在崖州期間,鑑真還做了一件大事——受張雲之請,用他豐富而先進的建築知識,主持重修遭火燒壞的寺廟。振州別駕馮崇債聽說鑑真要造寺,當即周知手下「各令進一櫞」,且三日內務必送到。馮崇債頗有號召力,所集椽木,建造完佛殿、講堂、磚塔後,仍綽綽有餘,後用來塑造丈六釋迦牟尼佛像。修建完畢,鑑真便離開崖州城,從澄邁上船離島。此後鑑真經廣東、廣西、江西、江蘇最後回到揚州。

高僧鑑真第五次東渡在南海所遭遇的這場颱風,延緩了他東渡日本弘法的時間表,卻為海南帶來了莫大的佛緣,從此,沉寂多年的大雲寺得以修繕,法音嘹亮,信仰者眾,影響深遠。而佛門之外的尋常眾生,則因其到來得以親近當時最前端的中國文化,實為海南之幸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隋唐之中日友誼的使者:鑑真和阿倍仲麻呂 |隋唐史話連載12
    佛教史書說他有著名弟子35人,各自倡導一方,弘其師教。可見他在淮南等地,威望很高。  鑑真除了被傳授戒律以外,還學習了建築和醫藥知識。給鑑真受菩薩戒的道岸法師,是當時著名建築家,唐中宗曾委任他修築長安的薦福寺和小雁塔。  景龍二年(708),鑑真在長安從弘景受具足戒。弘景是道岸的師兄,精通醫學。他跟從弘景和道岸學了很多醫藥和建築知識。
  • 高僧被藝妓各種調戲撩撥,他即興回敬一首詩,卻狂成了千古名作
    但是古代也有很多念透了紅塵的得道高僧,他們在面對誘惑時不僅不會淪陷,而且憑藉過人的機智,還會為後世留下一段不朽的佳話。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和尚道潛,別看他名字叫「道淺」,可面對藝妓的挑逗撩撥,他的道行深著呢!道潛與蘇軾是好友,因而也學上了蘇軾的「壞毛病」,喜歡在詩中暗藏譏諷,道潛還曾因此被勒令還俗過一段時間。
  • 鑑真的眼睛為什麼會瞎?原因在這裡
    榮睿病死,鑑真一行從揚州回返廣州途中。祥彥因得不到及時救治也相繼去世,抱著祥彥的屍體,鑑真痛苦一陣,抬起頭來。猛覺得眼前天昏地暗,他拭乾眼淚,還是看不到亮光,不見人影。他忙問:「思託,你在哪?普照,你在哪?」我們都在這兒!全船人齊聲答道。
  • 來自東瀛的西行取經人,法師空海,對於日本文化做出了什麼貢獻?
    唐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階段,而唐王朝興盛的一個主要表現在於其對外影響力的擴大,而這個時期對外交流現象又非常頻繁,而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與中國的鑑真東渡就是典型的案例。而除了官方人員的互相交流外,此時宗教傳播也是重要的歷史現象,最讓我們所熟悉的案例就是著名的鑑真東渡了,鑑真法師數次東渡日本傳播佛教,並且將唐朝許多優良技術帶到日本,非常有利的促進了日本的發展。但是說起宗教交流,日本也有一位重要的佛教高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日本的空海和尚。
  • 海南一行還有另外的收穫,我知道了什麼是海南的喝茶
    在一個早春的中午,我們一行數人,懷著迫切的心情,降落在海南的三亞。小時候,曾經看到一張畫片,是海南的藍天、白雲和大海,海邊是幾棵高聳入雲的椰子樹,就深深地記住了海南的美麗。可是,真的一踏上海南的土地,還是被那旖旎的風光震驚了,幾乎是在夢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文脈潤萬州
    而東山嶺與文人墨客間的故事,以唐代鑑真和尚的事跡最具傳奇。  相傳鑑真和尚在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後,順洋流漂流至海南。北返途中,鑑真在萬寧東山嶺講經弘法,佛音繞梁,三日不絕。鑑真也將生平所學的醫學、文化、建築等知識傳授於萬寧百姓,奠定了萬寧文化之鄉的基礎。時至今日,萬寧地區還流傳鑑真和尚在東山嶺發現鷓鴣茶治療惡疾的趣聞。  從海南返回揚州後,鑑真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
  • 泰國高僧介紹:阿育塔雅府神通高僧龍婆鍾和招財魚
    龍婆鍾高僧是Wat Natangnok佛寺的前任主持,在當時的阿育塔雅府內被公認為是法力、神通第一的高僧。在泰國,龍婆鍾高僧的聖物被公認擁有強大的避險功效,而高僧的人緣法門也是超凡出眾的,其師弟龍婆班高僧對龍婆鐘的人緣法門力量就非常讚賞及信服,龍婆鍾高僧也被人尊稱為「人緣之神」(God of Metta)。
  • 2020海南歡樂節開幕!鷓鴣茶亮相休博會成「新寵」
    今日,2020年(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盛大開幕,作為歡樂節主要活動的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海南國際旅遊裝備博覽會三大展會將在開幕當天同時舉行開館儀式,並於11月19日-22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同期舉行,帶來一場海南休閒旅遊的年度盛會。
  • 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李涉的一首禪詩。李涉年少有才,曾任國子博士,卻在中年被貶外放,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於是失落的他整日悶悶不樂。一日他來到鶴林寺,與寺內一位高僧閒聊,經點悟後終於打開心結,並在牆上寫下了這首《題鶴林寺僧舍》。
  • 宣化上人也是無可奈何
    公元401年,高僧鳩摩羅什到達長安後,於次年在草堂寺開始了其一生最重要且最艱巨的譯經工作。據史料記載,幫助鳩摩羅什譯經的名僧達八百餘人之多,慕名而來求學的僧人達三千之眾。其中以弟子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四人最為有名,合稱」什門四聖「,因此有「三千弟子共譯經」之說。
  • 《風中奇緣》高潮再升級 「九爺」最讓人心疼
    風中奇緣九爺謀劃救莘月   搜狐娛樂訊由彭于晏、劉詩詩、胡歌領銜主演,唐人影視出品的《風中奇緣盡在今晚的《風中奇緣》。  大結局前篇再升級九爺為愛受煎熬  莘月在九爺的幫助下,逃過一劫,雖然命懸一線總算母子平安,而九爺則因為辛勞過度暈厥。秦湘見一計不成,又想出另一個致命的方法來謀害小月,九爺再次出手相救……從劇集一開始,九爺就是以「守護神」的姿態出現,大到大漠的各個部落,小到莘月和身邊的人,甚至是情敵衛無忌他都拼死保護。
  • 這位到達「耶提婆國」的中國高僧,可能是西半球的發現者!
    其實,早在玄奘西行前200多年,東晉高僧法顯就已踏上前往印度取經的道路。玄奘向印度出發時,年方29歲,而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從長安出發時,他已經62歲,年歲走過花甲,正在邁向古稀。在經歷14個寒暑之後,法顯途經30餘國,行程約5萬裡,終於在76歲時攜經回國。
  • 活動預告|周末兒童博物館「影偶奇緣」主題月,成博敲鑼打鼓唱大戲!
    隨著秋日漸深,火爆的「周末兒童博物館」再度推新,11月「影偶奇緣」新主題,重磅推出5大類活動,不僅可聽可玩可欣賞,更有專業的皮影敲鑼打鼓唱大戲專業劇團上演十餘精彩節目表一口敘說千古事皮影的魅力,歷經千年沉浮而始終生生不息,直到今天仍然吸引著無數人流連忘返。作為中國收藏皮影數量最多的博物館,在「影偶奇緣」主題月的活動中,我們特別邀請國內著名的皮影藝術表演劇院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以及專業的木偶藝術表演劇團資中縣木偶劇團,到館為大家帶來共計6場精彩表演!
  • 《風中奇緣》曝胡歌MV 《好好過》讓人淚奔
    《風中奇緣》九爺獨自練劍  搜狐娛樂訊 古裝傳奇大戲《風中奇緣》將於10月1 日登陸湖南衛視鑽石劇場,近日該劇熱度持續升高。畫面中,莫循在莘月唇上輕輕一吻,將衛無忌的手放在莘月手上,似乎永遠的訣別,讓人淚奔,那是怎樣的不舍與心痛。  據製片人蔡藝儂透露,胡歌完成這首歌錄製只用了很少的時間,將莫循的情感真切地注入其中:「現在有好多的歌曲都被過多地修飾,那這一次胡歌錄《好好過》是以最真實的聲音,我們沒有經過過多的修飾,只為了保持最自然的一份真誠。」
  • 蘇軾這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僅讀懂3句,能讀懂4句者堪稱高手!
    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父親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但蘇過長到7歲的時候,蘇軾碰上人生大劫「烏臺詩案」,差點被殺。雖然蘇軾僥倖逃過一劫,之後卻連連被貶,嘗遍了人世風霜。
  • 唐代陀螺儀解答千古謎團!
    塔是佛教建築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安放佛祖、高僧舍利的地方,是供信徒瞻仰的所在。再者塔非常高,給人一種視覺向上的衝擊,所以現在凡是有塔的地方都是名勝古蹟。法門寺的簡介法門寺正是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叫阿育王寺,在唐高祖李淵時候改名法門寺。
  • 唐朝高僧本應證得果位,因自己的缽被打碎,便化作巨蛇要吃人
    華嚴和尚常常居住在洛陽天宮寺,有弟子三百餘人。華嚴和尚紀律嚴明,要求弟子每日上堂用膳,必須備齊瓶缽。有一名弟子年齡和修為高出同輩,但氣量狹小,性情急躁。當時這名高僧臥病在床,沒有隨眾人上堂用膳。又有一個沙彌(初出家的年輕和尚),因為瓶缽沒有備齊,於是來拜訪此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