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階段,而唐王朝興盛的一個主要表現在於其對外影響力的擴大,而這個時期對外交流現象又非常頻繁,而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與中國的鑑真東渡就是典型的案例。
當中國處於唐朝時期時,隔海的日本正處於飛鳥時期,著名的大化改新局發生在這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日本開始進入封建時期,為了加強國家實力開始積極向唐王朝學習。
而除了官方人員的互相交流外,此時宗教傳播也是重要的歷史現象,最讓我們所熟悉的案例就是著名的鑑真東渡了,鑑真法師數次東渡日本傳播佛教,並且將唐朝許多優良技術帶到日本,非常有利的促進了日本的發展。但是說起宗教交流,日本也有一位重要的佛教高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日本的空海和尚。
空海在奈良城學習之時接觸到了佛法,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加上他幼年時期就開始廣讀中國經典,於是開始打算前往中國學習佛法,而他最感興趣的則是中國的密教之法,于是之後空海成為日本僧人,在日本寺院學習,成為了一名造詣很深的日本僧人,這個時期空海已經創作了諸如《三教指歸》等經典著作。
之後空海又加入了遣唐使的隊伍,作為留學僧前往中國,並且將學習中國密教經典作為主要的考察目標,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大唐旅程。
而空海在長安與當時唐朝著名的密教高僧惠果相遇,而這次相遇也正式使得空海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唐朝密教經典,並可以在當時頂級高僧門下學習,而空海在此期間的修學也證明了他是一名合格的宗教大師,僅僅三月就成為了惠果的傳法弟子,此後深得唐朝密教真傳,此後在惠果大師圓寂後,空海開始踏上返程。
空海西行大唐對於日本的意義來說,不小於玄奘西行西域對於中國的意義,空海這次來唐除了帶走了大量佛教經書以外,還有大量經典書法作品也被帶到了日本,對於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回到日本之後,空海在京都附近的一座高雄山修行,此間得到了嵯峨天皇的支持,創立了日本密教,也就是所謂的東密教,開創了日本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後來還兼任了日本東大寺的管理,又受到了醍醐天皇的加封授號,成為了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弘法大師,而空海的許多佛學著作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版發行的,比如空海的代表作《十住心論》與《秘藏寶鑰》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空海的大部分佛教著作也在這個時期完成。
空海所提出的「十住心」的修行階段理論成為了後世日本真言宗教義的基本理論,而空海也位列日本的入唐八僧之首。
空海還編撰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漢語辭典,即著名的《篆隸萬像名義》,而空海的《文鏡秘府論》被視為了日本對中國文學解讀的一代經典。空海還根據其語言學研究創造的日本「平假名」拼音體系,為日語的成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而除了佛法成就之外,空海還有其他的文化成就,最為著名的就是他的書法造詣很深,是日本歷史上一位書法大師,是當時的日本書法三筆之一,也有許多經典作品流傳後世。
日本的空海對於日本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文化貢獻,成為了日本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