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佛教臺灣行第四日隨筆:楠西萬佛寺傳奇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參訪萬佛寺,與法藏法師座談交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法藏法師設立禪意茶席,招待鳳凰佛教一行。(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中午,萬佛寺素齋。(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然雅精舍禪意園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法藏法師聲情並茂的開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法藏法師在鳳凰佛教巡禮報導團橫幅上簽名留念(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今天是鳳凰佛教通訊員臺灣行的第四天。經過幾天的密集採訪,報導團雖有些疲憊,但情緒依然高昂。早7點半從臺南出發,氣溫持續升高,陽光明媚,溫暖如夏。今日行程是參訪臺南楠西萬佛寺和高雄蓮鄉光德寺。

沿途田園風光迤邐,而臺農之勤懇耕耘於整齊劃一的作物可見一斑。

到達萬佛寺時,知客法師及義工居士早已等候,遠遠迎來,相互合掌問訊。隨後,知客法師引領至大殿拜佛。而後移步至寺院對面的然雅精舍。

萬佛寺緣起有一段傳奇。萬佛寺本是一道教女眾所建。因蒙仙人所示,令其於20年後遇比丘而奉獻。從建設到完工,滿20年,耗資臺幣十億餘元,道姑按仙人指引,遍尋比丘,偶然與法藏法師結緣,奉獻萬佛寺給法藏法師,後皈依佛門,遷至公路對面另造然雅精舍。2014年將精舍一併交給法師。

法藏法師一九六二年出生於臺灣北投,祖籍關西客家人,因家貧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獄等因緣,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領養,養父姓梁,安徽合肥人,養母為臺灣人。一九八五年法藏法師畢業於成功大學物理系,1987年服兵役畢,是年秋出家於臺中清涼寺,冬至臺北臨濟禪寺受三壇大戒。回寺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六年,學習南山律學。在寺六年間,領眾薰修不輟,並創辦《僧伽》雜誌(季刊),自任主筆,始撰《水月抄》至今。法藏法師後往谷關住山自修三年,期間至埔裡正覺精舍兩年夏安居中,親近道海長老學習戒律,並聽聞妙境長老講解《法華經》,自於埔裡茅蓬中誦持《法華經》。開始校、注《法華三昧懺》經年始畢,乃倡印《懺法集注》、《懺法儀軌校訂本》,從此以禮拜《法華懺》、誦持《法華經》為功課。並於第二年夏安居間於了一和尚處,受天台第四十六代法卷,開始隨緣於各地領眾禮拜。

法藏法師曾任南普陀佛學院教務主任,熟通戒律,對佛教傳播也有多年的專業經驗,法師現任僧伽林文化事業出版社負責人,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僧伽》雜誌發行人,佛教衛星慈悲電視臺臺長。因此,法藏法師對鳳凰佛教報導團,有著更為熟知的親切感。見面後,法藏法師馬上指出:我是鳳凰網網友,剛剛看到鳳凰網上你們採訪徐玉成老師關於宗教立法的文章,非常好。我們也非常關注大陸佛教的發展。

會談前,法藏法師和僧伽林大眾精心準備獨具魅力的茶席,據說,這也是法藏法師第一次設立茶席。席間,我們品嘗了特等獎高山茶,臺灣烏龍茶,及雅致茶點。茶席間香道縹緲,花藝清雅。芬芳趣致不一而道。

席間法師應崔老師所請,開示對「人間佛教」的獨有見解。

法師宏音不同,出語驚人。開始既不苟同他人對「人間佛教」的詮釋。法師指出50年代初,大陸大乘佛教法入臺。因當時臺灣佛道不分、白衣講法、日本皇圖佛教三方面原因而導致大陸來臺僧人被弱視。為弘傳大乘佛法,建立道場,前輩僧侶們走入人群社區,成就現今大家對臺灣人間佛教的印象。

法師主張臺灣後一代的僧人要反思,人間佛教不應過世俗化。法師更進一步指出,以佛教理念來修正資本主義。佛法將作為今後華人的主要思想內涵來創建全新的社會文化基礎,為世界做出貢獻。

齋食過後,於庭院閒散間偶至枯山水景觀。法師於此展現豐厚的文化底蘊。開示大家,世間事紛紛不止,而心中的信仰追求無論何時都沒有一刻改變過。

最後法師詳細解析護生善緣公司的經營理念。分別請公司茶、陶及健康產品負責人給大家介紹產品。法師解讀陶、茶及有機產品來於自然,成品回饋生活需要,最終滿足於生命所需。提醒世人以需要來節制想要。法師特別開示,一切事、物如花一現不再,讓我們學習感恩於剎那的炫世而不要悲清於失去不舍。

法師智珠妙語不絕,機鋒陡峭。宣說時言辭激烈,肢體豐富。不覺間數小時匆匆而過。

楠西萬佛寺的緣起故事充滿傳奇,法藏法師獨具氣質的開示更加攝受人心。此行收穫良多,且待日後慢慢分享。

相關焦點

  • 現場調查現場大公布 觀眾多是鳳凰佛教忠實讀者
    核心提示:9月8日晚7點,由鳳凰佛教主辦的線下文化沙龍「鳳凰智慧課堂」在北京海澱體育館開課。國內外13所著名高校青年學子,鳳凰佛教熱心網友等170餘人參與了這堂具有先鋒精神和古老文化氣場的公開課。
  • 第三隻眼看臺灣佛教——王雷泉
    一、臺灣佛教的多元化與主體性意識臺灣佛教主體性,是最近臺灣學術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像現代禪教團理論骨幹溫金柯,就把『建立臺灣佛教的主體性』,作為《現代禪對臺灣佛教的影響及歷史意義》一文的副題。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藍吉富認為臺灣是文化傳播路線上的邊緣地帶,因此,臺灣佛教具有『多元性與複雜性』和『枝末性』兩大特質。
  • 樹木傳奇|鳳凰木樹梢飛舞火鳳凰
    廣東深圳市、福建廈門市、臺灣臺南市的市樹,廣東汕頭市的市花,民國時期廣東湛江市的市花,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國樹。《植物名實圖考》記載,該樹種16世紀引種澳門鳳凰山,故名鳳凰木。又雲,樹種名稱源自詩句「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 鳳凰木與火焰花、木棉號稱「熱帶三把火」。著名詩人郭小川吟道:「木棉樹開花紅了半空,鳳凰樹開花紅了一城。」
  • 【電影日報1127】鳳凰傳奇購《未來世界》中國發行權;「青蔥計劃...
    行業動態 1 第三屆「青蔥計劃 」 報名開啟 2 鳳凰傳奇影業購得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科幻片發行權北京時間11月27日消息,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科幻驚悚片《未來世界》(Future World)由鳳凰傳奇影業購得中國發行權,該公司同時也聯合路畫影視傳媒購得克裡夫·歐文、阿曼達·塞弗裡德主演科幻片《Anon》的中國發行權。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2015-09-25 09:44: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資料:電視劇《少林寺傳奇2》演職人員表
    總 監 制:孔玉芳 王文超  監 制:趙景春 劉世軍 丁世顯  總 策 劃:馬正躍 李庚香 王少春 王仁海  策 劃:張學軍 張少輝 安 琪  出 品 人:周紹成(河南電視臺臺長 總編輯)  總 顧 問:釋永信 (少林寺現任方丈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 佛教在港臺:臺灣慈光寺印象——出家不出世 入世而超越
    臺灣慈光寺二〇〇二年四月,應臺灣中華禪淨協會會長、臺灣慈光禪學研究所所長、慈光寺住持惠空法師的邀請,筆者有幸參加「第二屆臺灣當代佛教發展訪問團」赴臺灣進行了為期十二天的考察訪問。在此期間,除了參加為期兩天、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主題為「臺灣佛教殿堂結構與造像」的「第二屆臺灣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外,大多數時間都是進行學術參訪,所得印象極為豐富,感受良多,難以盡述,這裡只就東道主所在的大本營臺中縣慈光寺印象最深刻者略談一、二。
  •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緣起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創會人——李謇老居士,於1964年冬,與佛教界數位居士創辦甲辰學佛會,奠定日後成立「居士會」的基礎。李老為創辦居士林事業提前退休、購地籌劃。1969年初,因緣和合,李老居士邀集數位民意代表及社會賢達共同發起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
  • 梁慶華臺灣手記:佛門龍象與佛法慈悲
    普渡慈航(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梁慶華) 報導團參訪臺南楠西萬佛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團隊的小夥伴們早早的就出發了
  •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成立五十周年慶暨第十四屆理事長交接典禮舉行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前任理事長陳聲漢理事長致感謝詞佛教在線(www.fjnet.com/)臺灣訊(記者 徐家湘報導) 2018年7月1日,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成立五十周年慶暨第十四屆理事長交接儀式在御蓮齋素食餐廳舉行
  • 【臺灣家族】臺灣炭王金霸基隆顏家傳奇
    原標題:【臺灣家族】臺灣炭王金霸基隆顏家傳奇 臺灣的九份,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沒落。後來因為電影《悲情城市》在此取景,現在變成知名的旅遊景點。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基隆顏家,就是發跡於此。顏家以開採金礦、煤礦發跡,曾有「炭王金霸」的美名。
  • 《月亮之上》是由她唱紅,原唱鳳凰傳奇有點不開心
    自己的歌能被他人在那麼大的舞臺上唱,說明鳳凰傳奇很受歡迎。應該謝謝紀敏佳,幫我們打開了知名度才對。這是一個神奇的組合。如同他們的組合名字「鳳凰傳奇」一樣,他們的歌曲紅遍大江南北,響遍廣場舞夜空,妥妥的的實力派。他們的友情遠超愛情,甚至結婚生子的時間都如此傳奇。
  • 佛教對女性地位的看法
    敦煌莫高窟039窟飛天盛唐(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女性修行比男性更困難嗎 佛教本身來講,不分男人女人,佛性平等。因此,到今天為止,女眾在佛教之中,始終沒有地位,特別在錫蘭、緬甸、泰國等上座部的區域,甚至於不許女眾成為比丘尼,只能夠成為過出家生活而無法受出家戒的清修女。 可是今天有西方的女眾加入佛教的僧團之後,她們已在大聲疾呼,而且要求男女平等的權利。她們在東方覺得女性沒有地位,回到西方的社會,出家的佛教女性,生活的困難更多,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 我真看到了鳳凰!
    呵呵,我不開玩笑,智商還正常,神經沒受刺激,也不是騙子——是不是真看到了鳳凰,聽我慢慢道來。事情是這樣的。前些天不是去了臺灣嗎,去之前,邀請方給我發來日程安排,我看看,有工作有遊覽,有購物有美食,內容豐富,鬆緊有致,很滿意。只是其中看到一項是「宜蘭看鳳凰」,覺得有些怪異。
  • 慈悲體道心 慈善顯道行 |道教 慈悲 濟世 利民 行善 積德_鳳凰佛教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至安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慈悲體道心慈善顯道行———道教慈善文化及其理論之思考》的文章,黃至安提出「中國道教始終以道教慈愛精神,以行善積德、濟世利人的優良傳統,不斷踐行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觀點。以下為論文全文。  道先天地而生,乃天地之源,亦為萬物之奧。
  • 汶川大地震手記:一個佛教傳媒人的災區經歷
    >108羅漢娃:汶川大地震中最美麗的生命傳奇5月15日剛到羅漢寺,就和素全法師去了婦幼保健院,那是第一次走進那片瀰漫著紅色印記的帳篷。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孩子與鳳凰還有莫大因緣。2009年5月初,小軒軒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生命受到嚴重威脅。2009年5月4日晚,我在獲悉小軒軒生病亟待救助的信息後,第一時間發布了救救小軒軒的呼籲。5月5日,小軒軒病情惡化,急需手術治療。在這性命攸關之際,善良的鳳凰網友、慈悲無畏的佛教居士紛紛向小軒軒伸出援手。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8萬餘元的善款匯入救助軒軒的指定帳戶。
  • 參訪臺灣南普陀寺:這裡是高僧輩出的地方
    攝影:徐上傑)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抵達臺中南普陀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道中法師介紹廣化老和尚生平事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2018年12月23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的第二天,走進了位於臺中市北屯區寶華山脈的南普陀寺,受到南普陀寺知客師清會法師的熱情接待。
  • 曼谷隨筆:九皇齋節登場 泰國成「素食天堂」
    曼谷隨筆:九皇齋節登場 泰國成「素食天堂」 2015-10-13 20:40: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佛教裡如何理解懺悔?_佛教_鳳凰網
    懺悔有理懺與事懺,佛教講「一切唯心造」,一念善則善,一念惡即惡。理懺的道理就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空,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心空則罪消,但此理過於高妙,沒有特別的佛教修養功夫和深厚的慧根及善根不能得。佛教通常所說的懺悔是事懺,事懺乃是按一定的修懺法以懺除罪業(心、事兩方面)的佛教活動。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他倡導的「人間佛教」曾力挽臺灣佛教衰微之勢。禪修班一位學員說,「大師的長處是每到一處都因地制宜地弘法。」2011年5月22日上午,星雲大師在大覺寺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專訪。佛教和政治不是對立的《瞭望東方周刊》:你提出「人間佛教」,曾解釋過很多次,它的核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