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緣起

2021-01-20 佛教在線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創會人——李謇老居士,於1964年冬,與佛教界數位居士創辦甲辰學佛會,奠定日後成立「居士會」的基礎。李老為創辦居士林事業提前退休、購地籌劃。

1969年初,因緣和合,李老居士邀集數位民意代表及社會賢達共同發起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元月五日正式成立,在當日發行的《中華佛教居士會成立大會特刊》載明發起緣由: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已歷二千年,傳承罔替,其端正社會人心者至深且鉅。時至今日,國民倫理道德低落,社會風氣敗壞,有識之士莫不隱憂。高瞻遠矚,倡導文化復興運動,海內外一致響應。佛教在中華文化有深厚的根基,其於移風易俗,淨化人心,更具有廣大的力量。為響應文化復興運動,確實恢復固有的倫理道德,使漫無組織的佛教居士,能積極發揮佛陀悲智救渡之精神。發起組織中華佛教居士會,籌建居士林,作居士修持之淨地,藉以集中意志,弘法利生。對僧眾盡護法之誠,對民眾盡化度之責,並次第舉辦各種慈善事業,如老人院、育幼院、學校、醫院、墓地、骨塔等,此為發起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

李謇老居士被推舉為首屆理事長,爾後連任五屆,任職期間,致力於會務推展,弘法利生。初期因無固定會址,幾經播遷,迨至1969年,李老居士偕同夫人張修禎居士,商定以貸款方式訂購現址,作為辦公和佛堂之用。並經歷任理事長謝隆盛居士(連任一屆)、洪玉繡居士、黃書瑋居士(連任一屆)、張定中居士的睿智領導、贊助,以及理、監事及法務、與會員等的努力護持,而有今日的成果。並經歷任理事長謝隆盛居士(連任一屆)、洪玉繡居士、黃書瑋居士(連任一屆)、張定中居士的睿智領導、贊助,以及理、監事及法務、會員等的努力護持,而有今日的成果。現由第十二屆陳聲漢理事長帶領該會,其對該會未來發展提出了相關理念。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成立五十周年慶暨第十四屆理事長交接典禮舉行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前任理事長陳聲漢理事長致感謝詞佛教在線(www.fjnet.com/)臺灣訊(記者 徐家湘報導) 2018年7月1日,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成立五十周年慶暨第十四屆理事長交接儀式在御蓮齋素食餐廳舉行
  • 第三隻眼看臺灣佛教——王雷泉
    前 言臺灣佛教是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會表示疑義。臺灣佛教經驗是否適用於大陸?此話說不好,也實在太敏感。1998年10月下旬到11日上旬,筆者應臺灣中華禪淨協會會長惠空法師邀請,藉出席『兩岸禪學研討會』之機,對平時所思索的問題,有了更為親切的認識。
  • 鳳凰佛教臺灣行第四日隨筆:楠西萬佛寺傳奇
    法藏法師在鳳凰佛教巡禮報導團橫幅上簽名留念(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今天是鳳凰佛教通訊員臺灣行的第四天。 到達萬佛寺時,知客法師及義工居士早已等候,遠遠迎來,相互合掌問訊。隨後,知客法師引領至大殿拜佛。而後移步至寺院對面的然雅精舍。 萬佛寺緣起有一段傳奇。萬佛寺本是一道教女眾所建。因蒙仙人所示,令其於20年後遇比丘而奉獻。從建設到完工,滿20年,耗資臺幣十億餘元,道姑按仙人指引,遍尋比丘,偶然與法藏法師結緣,奉獻萬佛寺給法藏法師,後皈依佛門,遷至公路對面另造然雅精舍。
  • 佛教傳入中國第六階段——從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到三和理論的提出
    太虛大師因應時代的需要,一生為振興佛教、建設新的佛教文化而獻身:一方面,他融通內學外學、舊學新學、唯識中觀、法性法相,在佛學理論研究上提出許多精彩的見解;另一方面,則積極投身於佛教改革的實踐中,舉如創辦佛學院、組織居士林、出版書報雜誌等,大力宣傳佛教文化、培養僧才,團結信眾,並提出佛教改革的倡議和主張。正如太虛大師在《志行之自述》所言:「志在整興佛教僧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
  • 佛教在港臺:臺灣慈光寺印象——出家不出世 入世而超越
    臺灣慈光寺二〇〇二年四月,應臺灣中華禪淨協會會長、臺灣慈光禪學研究所所長、慈光寺住持惠空法師的邀請,筆者有幸參加「第二屆臺灣當代佛教發展訪問團」赴臺灣進行了為期十二天的考察訪問。在此期間,除了參加為期兩天、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主題為「臺灣佛教殿堂結構與造像」的「第二屆臺灣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外,大多數時間都是進行學術參訪,所得印象極為豐富,感受良多,難以盡述,這裡只就東道主所在的大本營臺中縣慈光寺印象最深刻者略談一、二。
  • 胡雪峰喇嘛: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雍和宮住持胡雪峰喇嘛出席論壇並做了題為《尊重包容,和諧共生——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主題發言,鳳凰網佛教摘錄胡雪峰喇嘛發言如下:太虛大師在《佛學的應用》一文中說: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要發大悲心修菩薩行,作一切眾生的公僕,這是佛教同生共濟的人生觀;個人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是個人的歸宿處,佛學所講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緣起觀,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善惡能影響全宇宙,這是佛教的世界觀。
  • 藏傳佛教緣起思想及其宇宙生成論意義——劉俊哲
    藏傳佛教寺院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有一偈曰:「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由此可見,緣起論被視為佛教首要而又真實無謬的理論。藏傳佛教緣起思想是對印度佛教緣起論的直接繼承和在此基礎上的豐富和發展,具有精深和多元性特徵。
  • 佛教到底有「神」還是「無神」?
    2020-12-26 17:16:14 來源: 華夏上下五千年 舉報   在普通人的心中,說佛教有神
  • ...世界和平塔迎奉典禮隆重舉行--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張定中...
    0311-67908356   信箱:(國內)  (國際)   QQ:983700265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轉8026  010-51656995祈福   佛教在線
  • 印證佛教緣起論:俄科學家稱宇宙從未發生過大爆炸
    (四)緣起論,探討宇宙各種差別現象如何生起、如何顯現等問題,如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五)實相論,探討宇宙之實相與體性,如法有論、法空論、有空中道論、無相皆空論、諸法實相論等。
  • 四種緣起——佛教對宇宙萬法的詮釋
    釋迦牟尼佛對古印度諸外道主張「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予以否定,而謂萬有皆相互依存,無有獨立的自性,並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建立特殊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四種緣起」,為華嚴宗所歸納之四種緣起思想。華嚴宗之教理以「緣起」思想為主,依此判釋我佛釋迦牟尼一代教法,立有「五教十宗」之說。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你不相信佛教說的因果,懂得因緣法,就懂緣起性空,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怎麼說中國儒釋道文化思想,釋家文化給世界帶來了諸多議論,從因果輪迴,到無神論。在佛教的文化裡,許多人不信因果關係,那麼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的的因果關係。
  • 佛教:業障現前,化「逆緣」為「順緣」的方法,王居士的故事
    相信很多學佛同修會有這個體會,學佛後「逆緣」明顯增多,各種障礙層出不窮,從佛教的教義來講,這是冤親債主障礙你。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學佛後,業障提前現前,度過魔障的階段,以後學佛的道路就很順暢,最難的就是經歷「逆緣」的階段。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要看一切人都是佛。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書評】《動畫響菩提》——佛教動畫的文化透視
    張啟忠在書中說:「在資訊時代和視覺化時代,佛教要適應現代社會的劇變、快節奏以及信息汲取、傳播方式的網絡化,佛教動畫必然成為佛教傳播的主流方式。假定性、誇張性等動畫的本體契合佛教的義理思維,加速了佛教動畫的製作與網絡傳播。佛教題材動畫傳播不僅是佛教教義的形象化與通俗化,也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 在「一帶一路」上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佛教傳播史。
  • 激勵青年學僧,護持佛教
    面對局勢動蕩社會大環境,佛教如何適應和發展呢?在1931 年,鬍子笏居士為激勵青年學僧求法的精神,首度將新教育的觀摩會理念引入佛教,在居士林發起僧眾佛學觀摩會,一時盛況空前。早期,參加觀摩會的有柏林佛學研究社、錫蘭留學團、弘慈佛學院、彌勒佛學校等四校學僧,場所安排為居士林。學僧佛學觀摩會同時得到北平市佛教會及五臺山佛會的贊助。觀摩會設演 講和作文兩項比賽內容。
  • 美學者:佛教是能夠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最好宗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始參與亞洲各國的軍事行動,接著韓戰、越戰、第七艦隊防守臺灣海峽等等,凡此都使美國人有機會接觸到東方文化的主流佛教,甚至在美國大學的課程裡也出現相關課程。1949年,中共政權成立,許多華人移居香港、臺灣,其中也有少數人移民美國,70年代以後,由於臺灣及美國當局均放寬限制,許多出家人相繼赴美弘法,中國佛寺也因此在華埠地區相繼成立。
  • 十六國北朝時期民族融合與佛教
    北魏自此堂而皇之地以中華正統自居了。[11]佛教的繁盛,反過來也會刺激並帶動城鎮工商業及相關「附加值」產業的繁榮發展。  [10]孫昌武.北方民族與佛教: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M].北京:中華書局,2015.  [11]金易明.都市佛教之特性及城市居士佛教考察[J].世界宗教文化,2011(3).
  • 量子力學與佛教禪修加持(一)
    就是說,某個物理事件的發生會在瞬間影響到空間中很廣泛的範圍,甚至是無窮遠處。當一對有某種關聯性的量子無論它們相離的多麼遙遠,哪怕是一粒在地球上,另外一粒在火星,當一方顯示出某種信息的時候,另一方的粒子馬上就可以測量到同樣的信息。(此時聯想到什麼?每年春節高僧大德的墨寶,還是祈福加持物?亦或是開光儀軌等等......)
  • 臺灣首個同性戀佛化婚禮 增加宗教寬容內涵
    2012年8月11日,在我國臺灣桃園縣,同為佛教徒的臺灣女同性戀情侶美瑜和雅婷,依照傳統佛教儀式舉行婚禮。婚禮沿循佛教傳統儀式,包括講道、唱經以及僧侶祝福,兩人在儀式上交換信物。據悉,在臺灣,同性婚姻尚未合法化。這是臺灣佛教界主持的首對同性戀婚禮,標誌著佛教對同性戀的態度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