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華臺灣手記:佛門龍象與佛法慈悲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普渡慈航(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梁慶華)

報導團參訪臺南楠西萬佛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團隊的小夥伴們早早的就出發了,天氣與我們來的那天相比極好,天空藍得就如同藥師琉璃光如來淨土一般。

首站是去臺南南溪萬佛寺,與湛藍的天相輝映的是寺院的巍峨。寺院來歷頗為傳奇,佛家的寺院卻是道姑修建,建好之後又無償的交與法藏法師打理。二十年前,一邊是道姑在入定中見天人諭令修建寺院,另一邊是法藏法師出家之日;二十年後,法師陪道友來此,卻機緣巧合成為了這所寺院的主人。連同法師宴請我們茶席所在地——然雅精舍,也是這位不知名的道姑再次修建好轉與法師的。一切就是這麼神奇,冥冥之中仿佛是佛菩薩的安排,法藏法師與此方有緣,要法師在這裡流布佛法、教化眾生。法師辯才無礙,弘揚正法滔滔不絕,演講充滿了激情和力量,讓我頓悟到原來佛法修行還可以這麼做的。在法師的眼中,一花一木都是般若智慧的示現;一榮一枯都是自性真如的流露。相聚的時間總是很短暫的,轉眼之間就要告別這位佛門的龍象,依依不捨。

下午我們來到了光德寺,拜見了淨心長老,法師建設的淨覺養護中心,是很多老年人最後的身心歸宿,所建的淨覺僧伽大學也頗具規模,教化十方眾生。無不流露出老法師的慈悲心腸,濟世渡人,普渡眾生。

感恩法藏法師、感恩淨心老和尚,感恩一切眾生!

相關焦點

  • 出家當和尚,皈依佛門,為什麼要「香花供養佛法僧寶」?
    在黃道十二宮圖案之間,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香花供養,佛法僧寶」兩方文字。「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八個字容易理解,那「香花供養,佛法僧寶」是什麼意思呢?原來,佛、法、僧即「佛教三寶」。皈依佛門,信奉佛法,意味著願將佛門三寶作為自己的終身依止。佛,即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續佛慧命的使者。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
  • 給人懺悔的機會,如果沒有平等,便談不上慈悲
    如果沒有平等,便談不上慈悲。正如一個高高在上的有錢人施捨一點殘羹冷炙給乞丐,這不是善良,而是憐憫。佛法中的慈悲與善良,是站在與眾生平等的位置上,即無分別。凡事能懷著待己之心來對待他人,平等對待世間事物,這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也是一種同理心的表現。施行慈悲亦如是,無分別心,視眾生平等,沒有區別地對每一個人都抱持一顆慈悲之心。
  • 《霹靂布袋戲》佛門一般都是慈悲為懷,今天看看苦境的暴力和尚們
    《霹靂布袋戲》佛門一般都是慈悲為懷,今天看看苦境的暴力和尚們只要說到《霹靂布袋戲》中的暴力和尚第一個離不開的就是我們的金饅頭,一頁書梵天。包含,滅 ,集,道,苦,四境所有的佛門宗派。看得出帝如來的實力是相當的強大的。而且還和梵天在交流的時候惺惺相惜,而帝如來的身份卻是「天下有罪,無所不殺」的佛愆。後期也看到了帝如來變成了鬼如來,實在是可惜了。
  • 參訪臺灣南普陀寺:這裡是高僧輩出的地方
    集體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抵達臺中南普陀寺徐上傑)道中法師介紹廣化老和尚生平事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2018年12月23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的第二天
  • 鳳凰佛教臺灣行第四日隨筆:楠西萬佛寺傳奇
    法藏法師在鳳凰佛教巡禮報導團橫幅上簽名留念(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今天是鳳凰佛教通訊員臺灣行的第四天從建設到完工,滿20年,耗資臺幣十億餘元,道姑按仙人指引,遍尋比丘,偶然與法藏法師結緣,奉獻萬佛寺給法藏法師,後皈依佛門,遷至公路對面另造然雅精舍。2014年將精舍一併交給法師。 法藏法師一九六二年出生於臺灣北投,祖籍關西客家人,因家貧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獄等因緣,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領養,養父姓梁,安徽合肥人,養母為臺灣人。
  • 沒有智慧和原則的慈悲,就是害人害己的假慈悲!
    行菩薩道,首先有慈悲心,有慈悲心,方能發菩提心。小的慈悲心是令眾生得人天福樂,令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受諸惡果報痛苦,大的慈悲心令眾生覺悟,了脫生死,發菩提心,成就佛道!是不是很諷刺呢……有的人說,發菩提心,就是要犧牲自己,去利益他人,即使眾生打你、罵你、傷害你,你依然要對他們慈悲,要平等,不能起分別心,依然要接納他們,犧牲自己,去利益他們,就算眾生傷害你,那也是你的因果,你更加要生懺愧心,懺悔自己的業障,更加要對他們慈悲……首先,我們並不否認佛法裡確實教我們對一切眾生,乃至傷害我們的眾生都要慈悲和同等的利益
  • 霹靂布袋戲佛門之天佛原鄉
    這期我們來討論一下佛門重地天佛原鄉,由光尊玉菩提所創的佛門至高聖地,也是虛幻與真實並存之地!下面我們便了解一下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天佛原鄉的深闕最高指導者,行事謙和,慈悲為懷,從不輕言犧牲,佛煉鑄天術創造者,最後亦是用佛鍊鑄天術豁盡生命與功力困鎖魔佛,用性命為蒼生換取了希望。
  • 悟達國師三昧水懺的佛法故事,蘊含的佛法道義
    相傳,唐朝時期,有個名為悟達的高僧,佛法造詣很高,聲名遠播。雲遊四海時,在一座寺廟裡遇到一個生病的僧人,這個僧人身上長瘡,奇臭難聞,汙穢不堪。路過的人莫不是掩鼻疾走。只有悟達國師從不嫌棄他,還常常拿藥給他,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真是慈悲心腸!
  • 佛教,「菩薩心腸」與「金剛怒目」都是慈悲
    我們稱善良的人是「菩薩心腸」,誠然,菩薩心腸是慈悲的表現,然而怒目金剛也是一種慈悲的形式,這是佛菩薩根據不同的根機以不同的示現。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慈眉善目,有時候怒目金剛也是慈悲的一種。《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眾生。」諸佛菩薩能夠度眾不倦,就是因為有慈悲為原動力。
  • 如何正確稱呼佛門裡的出家人?
    所謂佛法於恭敬中求,身為一個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對於出家師父的稱呼方式,皆有佛門中的規矩。因此身為佛弟子,都應該知曉對出家師父適當而得體的稱呼法,方能彰顯內心的恭敬,從而得到佛法的利益。「師父」二字,與「弟子」之稱剛好相對,意思是如師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師,生我慧命如父,是在家居士對出家人最為親切的德稱,很尊貴的;不同世間說的「師傅」,世間補鞋的也可稱為「鞋匠師傅」。師父與師傅,口音不易分別,如果寫成文字就要特別寫清楚,免將尊貴無比的佛法,降同世間謀生手藝。
  • 揭秘李陽皈依佛門原因:信仰佛教 推廣瘋狂英語
    揭秘李陽皈依佛門原因:信仰佛教 推廣瘋狂英語 2014-07-31 16:30:33來源:大河報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 李陽微博  近日,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在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門,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名延依。
  •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佛門「二老」與印順大和尚的殊勝法緣
    永惺長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佛門轉眼六十載,長老以香港為基地,修建佛寺、傳承佛法、捐資助學、救濟眾生,將菩提善業延伸至內地和世界各地。走在菩提路上,有過披荊斬棘的辦道歲月,嘗過人生的辛酸苦辣,卻始終如一荷起「弘法利生」這擔如來家業。 相知相惜佛門「二老」 本煥長老和永惺長老是當代佛門龍象、為兩岸佛教界的傑出領袖,也是具有廣泛影響的兩位大德。
  • 佛法:想要承受正法,先把自己變成法器,否則一定會竹籃打水
    首先要信,對佛法堅信不疑,然後進入佛法次第修學。次第修學非常重要,這一點也正是很多同修甚至很多所謂的師父們所忽略的。佛法是特別講究次第的,就像學生入學,必須先從根本的小學課程學起一樣。這裡邊肯定有特殊的,現世社會裡還有跳級的學生呢,但先問問您自己是不是有這種能力,沒有的話,就老老實實一步步來。
  • 5·12記憶:汶川大地震佛門救苦的25個瞬間
    佛教界在這場災難中以大勇、大智、大仁的氣度,彰顯了佛陀慈悲救世的精神。接下來,請跟覺悟君一起,回看汶川大地震佛門救苦的25個瞬間。他們既有專業的醫療經驗,又有慈悲救世的佛教精神,是四川抗震救災中的一支特別隊伍。
  • 深入經藏:《慈悲三昧水懺》 悟達禪師與人面瘡
    (圖片來源:資料圖)《慈悲三昧水懺》共上中下三卷,今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五冊,卷前有《御製水懺序》(末署成於永樂十四年七月初一日)和《慈悲道場水懺序》。其名稱中的「慈」意為予樂,「悲」意為拔苦;「三昧」本是定的意思,「三昧水」則是由迦諾迦尊者的三昧力加持而成的三昧法水,係指佛法的般若智慧甘露水,可以滌清眾生的業障;「懺」代表懺悔,指懺悔過去的業。「慈悲三昧水懺」即指在慈悲清淨的定境中,以佛法的甘露水洗滌業障和內心的煩惱,以現出拜懺者本來人性的智慧和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