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1年,高僧鳩摩羅什到達長安後,於次年在草堂寺開始了其一生最重要且最艱巨的譯經工作。據史料記載,幫助鳩摩羅什譯經的名僧達八百餘人之多,慕名而來求學的僧人達三千之眾。其中以弟子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四人最為有名,合稱」什門四聖「,因此有「三千弟子共譯經」之說。
鳩摩羅什一生共譯出梵文佛經達300多部,涵蓋了中國佛教後世八宗的幾乎全部經典。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阿彌陀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等,也有很少人知道的《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等。
而《坐禪三昧經》和《禪秘要法》等四部禪經,更成為中國禪學史上新的裡程碑。從那以後,針對貪嗔痴慢疑,都有相應的對治禪法。因此更具針對性且更有效。
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不空並稱中國四個譯經家。他們都是將梵文或巴利文翻譯成中文佛經。但是,從沒有中國人將漢文大乘佛經翻譯成外文經典向外傳播,這是為什麼?
目前在外國流行的英文佛經中,都是國外譯經師直接從巴利文(南亞國家的小乘經典)翻譯過去的。而不是從漢文或藏文翻譯而來,這又是為什麼?
翻譯佛經首先必須具備五種般若: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方便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屬般若。般若是梵文,譯成中文是智慧的意思。這五種般若都不是現實中學來的,而是在禪定中獲得的智慧,又稱一切智。若不具備這五種智慧,則不能翻譯佛經。
舉個慄子!大乘佛學中的空有四種:觀空、身空、外空和般若空,翻成英文應該和那幾個單詞對應?難道都翻成empty嗎?outside empty?亦或是body empty?因此,若想譯經,不但要精通中文、外文,大乘佛學,還必須證果。
先不說佛經翻譯的難度,光看看翻譯成外文的中國四大名著小說的書名,就足以讓人大跌眼鏡。《水滸》英文名叫《沼澤裡的歹徒》(《outlaw of the marsh》),法文叫《四海之內皆兄弟——獵豹之血》。《紅樓夢》翻譯成《紅色房子裡的夢》,更有甚者,直接譯成《牛郎與織女》,簡直是慘不忍睹,不忍直視!
小說翻譯的意境就算詞不達意,影響也不大,頂多就是看的人少一些。但是翻譯佛經則完全不同,因為用詞不精確是會造惡業的。
百丈禪師與野狐狸的故事,在佛教界盡人皆知:一野狐狸前世也是一名法師,當時有人問他,出世間之人還有因果之報嗎?野狐法師答道:不落因果!結果就做了500年的野狐狸。
當他從野狐狸顯神通變人形後,便來問百丈禪師同樣的問題,百丈禪師則答道:不昧因果!結果野狐狸就此開悟而脫狐狸之身。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出世間之人,仍然是要落因果的,但是對因果之事,明明白白,不會糊塗!
中國是目前僅存大乘佛學的國家。歷朝歷代,一直都是外國人直接來中國修習大乘佛法。如在唐朝時,一個叫金喬覺的朝鮮人來中國修學佛法,在九華山成就之後圓寂。
金喬覺也被認為是地藏王菩薩化身,因此才有了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這也是中國高僧一直未將中文譯成外文的原因之一:沒有必要!
另一個原因則是中國曆朝歷代的高僧大德,都沒有去海外學習外文並翻譯佛經的先例——至今也無先河!頂多就是在唐朝時鑑真東渡日本傳播過佛法,但也不是去學習並譯經。
這導致中國佛教界對外了解不多。更別談高僧學習外文並翻譯佛經了。這與當時天竺大量的番僧來華形成鮮明對比,如攝摩騰、竺法蘭,再到大師鳩摩羅什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中國大乘法始終從未譯成過外文的尷尬局面。
外國人之所以直接將佛經從巴利文譯成英文等外文,原因有二:一是巴利文國家如斯裡蘭卡等,原本就屬於天竺(古印度版圖),因此他們認為那才是最正宗的佛法;二是因為小乘法多以禪修法為主,翻譯起來相對容易。但大乘法是思維意識領域,譯起來難度極大。
由於外國人只知佛學皮毛,因此在心理學研究領域錯誤百出,如將他們的潛意識說成是大乘佛法中的第七識或第八識。
對此南懷瑾先生的評價是:」連門都還沒有摸到!「若能學習一點大乘佛學,那在精神研究方面就不會出如此大的紕漏,弗洛伊德也就不會晚年差點崩潰了。一切源於沒有外文大乘佛學。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萬佛聖城所用經書仍是中文佛經。豈今為止,還沒有那位高僧大德將大乘中文佛經譯成英文作為教材。而傳過去的部分小乘英文佛經或論述,只作禪修或參考。
宣化上人在萬佛聖城講經說法時,也只用中文講解,只是有時類比會用點英文。因為在極困難的中觀與唯識部分,他也沒辦法用英文宣講。一旦用不熟悉的英文解釋錯了,因果很可怕。
佛法在未來將會不斷衰落下去,因此大乘佛學也將終結於中文和藏文,再次譯成其它文字向外傳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今後若想在全世界推廣大乘佛法,也只能是以中文佛經的形式進行傳播了。
鳩摩羅什嘔心瀝血所譯佛經,是中國大乘佛學無可比擬的瑰寶。文字雋永、朗朗上口、雅俗共賞而流芳千古!為保證所譯佛經的精確性,他生前曾說道:」若我所譯佛經與佛陀所說無二,則我死後舌頭定當不爛!「
公元413年,鳩摩羅什大師圓寂於西安草堂寺,享年69歲。在大師火化之後,果真如其所言,其舌頭沒燒爛!證明鳩摩羅什大師所譯佛經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今天在甘肅武威市的鳩摩羅什寺裡修建了一座佛塔,專門供奉鳩摩羅什在世上唯一的舌舍利,以紀念這位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中國佛學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八宗之祖——鳩羅摩什大師!
▲參考文獻: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近代 湯用彤)
《高僧傳》(南朝 梁僧慧皎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