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必學:應用「打點計時器紙帶運動的規律」解決複雜問題

2020-11-29 葉老師物理

「打點計時器紙帶運動的規律」幾乎是高考必考內容,作為高一新生,必須要動手推導出來。在推導過程中,既能加強字母運算能力,又知道了結論的出處也就知道了該怎麼樣去運用結論。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

我們運用上述規律來解決用普通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

例題:一列火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駛來,一人在軌道旁觀察火車的運動,發現在相鄰的兩個10s內,從他跟前駛過8節和6節車廂,若每節車廂長8m,車廂間隙不計,求:

(1)火車的加速度;

(2)人開始觀察時,火車的速度。

本題解析過程如下。

通過上述解析我們發現,畫示意圖對於順利解題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就是活學活用「打點計時器紙帶運動的規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解題過程從而避免出錯。

例題:從光滑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放下一個相同的小球,在連續放下n個後,對在斜面上運動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圖所示。測得A、B兩球間距為25cm,B、C兩球間距為30cm,試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攝時B球的速度;

(3)C、D兩球的間距;

(4)A球上面正在運動的小球還有幾個?

詳細解析請看下圖。

此類問題如果不用「打點計時器紙帶運動的規律」解決,應用普通方法進行求解,過程將非常麻煩並且極易出錯。詳細講解請觀看視頻《應用「打點計時器紙帶運動的規律」解決複雜問題》

祝同學們愉快!

相關焦點

  • 1、實驗: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接下來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兩種打點計時器的基本信息吧。一、電磁打點計時器1.基本構造:4.阻力來源:       紙帶與限位孔的摩擦,振針與紙帶打點接觸時的摩擦,阻力較大。二、電火花計時器1.基本構造:
  • 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區別
    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常見的兩種計時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區別。1、使用的電源不同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在6V以下,一般在4~6V之間,需要由學生電源供電;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電壓。
  • 實驗問題: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究竟是多少?
    今年秋季入學時刻,很多地方的高一級都使用新版本的教材,這幾天很多物理老師都發現一個問題:課本裡「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改變了」——改為「約為8V」:而同樣是「人教版」,前一版本的教科書關於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源,歷來有多個說法,除了「4~6V交流電」:還有低壓交流電、10V以下交流電等等。小編認為:關於電磁打點計時器的使用電源,要點是「交流電」、低壓,而具體的數字可能要看具體的某一廠家某一批產品的實際情況。
  • 高中物理——打點計時器
    物理學中我們接觸到的計時設備除了秒表以外在實驗室最常見的就是打點計時器了,尤其是運動學部分我們應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進行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是非常方便的,下面我們就一起認識一下這個實驗設備。01打點計時器構成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打點計時器的主要構成由線圈、振片、永久磁鐵、振針、限位孔、紙帶、複寫紙構成。
  • 【必修1同步微課】第一章第2節(下) 實驗 練習打點計時器
    【分類】:電磁式打點計時器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源:4-6伏特(使用時需配學生電源,導線)電火花式打點計時器:交流220伏特【工作原理】:電磁打點計時器通電後,電磁鐵產生磁性,帶動振片振動,通過振針對複寫紙往復的作用力,將印記留在紙帶上,由于振針的固有頻率和驅動頻率的差異,所以要求要開啟打點計時器
  • 拆解 電磁打點計時器
    四、工作機制基於結構的拆解和裝配,電磁打點的工作原理:電磁打點計時器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場,將振片磁化,被磁化後的振片,在永磁體磁場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運動,通過周期性變化的電流,振片就會上下受迫振動。即交流電的周期決定了振針上下運動的頻率。
  •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說課稿
    五、說教法學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和高一學生的思維特點:我主要採用示範法讓學生了解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學生則採用觀察法、小組討論法、練習法等學習本節課知識點。並且分別演示將兩種打點計時器接入電源,各打出一條紙帶,讓學生觀察整個實驗過程和打出後的紙帶並進行比較,學生此時可能得出: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時接在學生電源上,電火花計時器接在220v的交流電上,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時,有振針上下振動打點,但是電火花計時器卻沒有。在此基礎上我會總結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工作原理,並對二者的相同點、不同點進行比較。
  • 高一物理——打點計時器自我評測練習題
    1.做「測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其主要步驟是:①安裝好帶滑輪的長木板、打點計時器、小車、細線、鉤碼和紙帶;②從三條紙帶中選出一條較為理想的,並定好計數點;3.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低壓交流電源的計時器,若電源頻率高於50 HZ,但計算仍按50HZ計算,運動物體加速度數值將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道兩種打點計時器構造,能夠區分兩種打點計時器;理解打點計時器原理;知道打點計時器使用步驟,能夠正確打出紙帶。能對紙帶進行分析,求出速度和加速度。2.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練習使用,提高動手操作能力。3.感受打點計時器的巧妙設計思路,體會物理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指導作用,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
  • 考點八:打點計時器、數字計時器
    :220V交流電,周期50Hz(0.02s);(2)電磁打點計時器:4-6V交流電,周期50Hz(0.02s);3.使用步驟:使物體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完先關閉電源再取出紙帶(取點跡清晰的紙帶讀數計算,刻度尺注意要估讀)4.數字計時器:將採集信息的時間顯示出來的儀器(由數字計時器和光電門組成
  • 《實驗: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易錯題分析
    一、知識點提要打點計時器分為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兩種,其中需要重點掌握電火花計時器部分知識:電火花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工作電壓220V,交流電源頻率一般為50Hz,即振針每隔0.02s點一次。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打點計時器,測出所接紙帶的上某計時點的瞬時速度、紙帶的加速度等。
  • 電磁打點計時器原理、結構及使用方法詳解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使用並不複雜,但是對於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原理,理解的學生可能不多。我們可以先思考一下為什麼振針會上下震動?為什麼振針振動的頻率和交流電的頻率一致?其實,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名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那就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 高中物理:實驗三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實驗目的]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準備]回顧上一個實驗中測量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的方法,本實驗中也用相同的方法。2.實驗紙帶中的小點間隔一開始比較小,越到後來間隔越大,這說明了什麼?[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電源,小車,細繩,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刻度尺,鉤碼,兩根導線。
  •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原理、結構、使用及與電磁打點計時器對比詳解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原理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相同,打點周期為交流電的變化周期,均為0.02s。但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原理與電磁打點計時器不同,前者是利用脈衝電流通過放電針使墨粉紙盤在紙帶上打出點來,後者是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利用振針通過複寫紙在紙帶上打出點來。
  • 高中物理:位移、時間的記錄者-打點計時器
    而打點計時器即可以記錄物體運動的時間還可以記錄運動的時間。一、電磁打點計時器1.結構:永久磁鐵、線圈、振針、複寫紙、限位孔等。2.原理:紙帶穿過限位孔壓在複寫紙下,在電磁作用下振針振動打點。3.工作電壓:4-6V 低壓交流電。
  • 高中物理:實驗一 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實驗目的]1.了解打點計時器的結構2.會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實驗準備]1.仔細觀察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對照課本2.兩類打點計時器的打點時間間隔是多少?3.分析紙帶時,如何計算紙帶的平均速度。[實驗器材]電源(220V交流電源或學生電源),打點計時器、紙帶、刻度尺等。
  • 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方法,幾點注意事項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習的第一個物理實驗,就是學習打點計時器,簡單了解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在以前最常用的就是電磁打點計時器,這種打點計時器使用時需要調節,不但要調節工作電壓,還要調節打點針的長短。由於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交流4到6伏低壓電源,因此需要配合學生電源才能正常使用,比較麻煩。隨著技術創新、發展、進步,電磁打點計時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現在基本都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替代了。本文以一臺全新電磁打點計時器為大家介紹一下構造和使用方法。上圖中,左側兩個是接線柱,連接線圈的兩端。
  • 高中物理——打點計時器紙帶練習題
    1、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________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約為________V,通常打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A、B、C、D是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四個點,從圖中讀出2、用打點計時器記錄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給出了在該次實驗中從0點開始,每隔四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的紙帶,其中
  • 關於教材中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的修訂說明
    有老師發現,在2020年的《普通高中教科書 物理必修第一冊》教材中將電磁打點計時器由「工作電壓為4~6V」修改為「工作電壓約為8 V」,本文對此進行一個簡單說明:實際上,關於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的表述其實一直有所變化,在2004年版的教材中是10 V以下,在2006年則修改為6 V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