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長白山發現五萬年前石斧 工藝精湛(圖)

2020-12-01 搜狐網

肯亞出土的176萬年前的阿舍利石器

長白山手斧剛發現時的狀況(張福有攝)

  近日,考古學家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發現了一件舊石器時代石制手斧。經權威專家鑑定,這件手斧距今約有5萬年,而且製作工藝精湛,器形優美,是非常標準的手斧,可與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

  這件手斧用近於米黃兼淡綠色的火山巖經兩面打制修理加工而成,略有使用痕跡。雙面與雙邊均勻對稱,體形完整,線條優美。周身布滿淺平疤痕,器身薄銳,尖部扁薄,尖部和兩側緣修疤層疊連續,根部經多次打片做鈍化處理,易於抓握。經測量,手斧長246.1毫米,寬95.2毫米,厚46.1毫米,重1318.4克。

  據發現者、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張福有介紹,這件手斧是他10月20日在長白山南坡調查松花江上遊歷史文化資源的過程中在野外偶然發現的。手斧具體出土地點為吉林省撫松縣漫江鎮前進村與楓林村之間路邊山坡黃土崖頭,距長白山主峰直線距離42公裡。有關專家還在手斧出土地點附近採集到舊石器石核、黑曜石刀片等十餘件標本。

  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專家、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博士生導師陳全家教授說:「這麼標準的手斧,在我國還是首例。它徹底否定了西方考古界奉為圭臬的『莫維斯線』假說,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陳全家教授表示,長白山地區出土典型的手斧,對於認識東亞地區舊石器工業面貌、早期人類行為和技術的交流與傳播,以及東西方舊石器文化比較研究意義重大;對於探究舊石器時代中國東北地區與鄰接地區的文化交流,現代人類起源有關的環境變遷與技術行為關係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點擊閱讀更多新聞

  據新華社

  小知識

  手斧

  是歐洲、非洲舊石器時代早期「阿舍利石器工業」的標誌性器物。20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家在法國北部一個名為阿舍利的地方發現了距今5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典型遺物為手斧。一般的手斧是指經過打制修理的兩面器,從正面、兩側觀察,器身基本對稱,是帶尖的重型工具。

  「莫維斯線」假說

  手斧需兩面打制,器形規整,製作技術要求較高,工藝精湛,因而被一些專家認為是遠古人類聰明靈巧的象徵。上世紀30年代,美國教授莫維斯以是否發現了手斧為標準,把世界分為「手斧文化區」和「砍砸器文化區」,其分界線即著名的「莫維斯線」,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東南亞很多國家都在「手斧文化區」之外。

【延伸閱讀】

湖北發現80萬年前手斧 打破"東方無手斧論"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對丹江口市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了約80萬年前,早期人類就在丹江口一帶活動,並且使用精緻的石斧。這一發現,有力地反擊了西方學者提出的"東方無手斧論"。

  配合南水北調湖北庫區文物搶救發掘工作,從2006年開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超榮研究員等專家對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文物900餘件。該遺址位於丹江口市均縣鎮,分布面積4000平方米。考古人員從地層中發現一批精緻的手斧和手鎬,這些手斧由石英巖打制而成,一端尖薄,一端寬厚。初步確定遺址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距今大約80萬年,考古學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

中國手斧出土打破"東方無手斧論"

   2004年以來,李超榮帶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野外考察隊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在湖北和河南省發現含手斧的舊石器遺址30餘處。其中,經過專家證實,考古人員在丹江口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搶救發掘出的手斧,是8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活動時留下的。

  我國手斧工具的出現,不僅為研究南北過渡區舊石器文化發展與演變提供了材料,李超榮等科研人員還通過與中西方舊石器文化對比研究,提出中國與歐洲的手斧工具之間在類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從材料上看不出它們之間存在文化上的交流。

百色出土的手斧 挑戰美國人"莫氏線"理論(圖)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東方人的智商比歐洲人、非洲人低嗎?在學術界佔統治地位的美國"莫氏線"理論給出的回答是肯定的。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考古學界一直認為:東方的早期人類文化遠遠落後於西方。

  不過,隨著廣西百色盆地舊石器遺址考古發現的塵埃落定,這一論斷已被推翻。專家認為,百色手斧的意義不亞於周口店。

  12月6日在廣西百色開幕的,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國史密森研究院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百色盆地舊石器研究暨舊大陸早期人類遷徙與演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明確指出:廣西自然博物館和廣西文物工作隊在百色盆地發現的原生地層中手斧與玻璃隕石共生的現象,進一步明確了百色手斧的地層和時代,使得百色手斧年代距今80.3萬年的爭論塵埃落定,從而從根本上推翻了世界考古學界的"莫氏線"理論。

cul.sohu.com false 環球網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4-11/5191186.html report 3125 肯亞出土的176萬年前的阿舍利石器長白山手斧剛發現時的狀況(張福有攝)近日,考古學家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發現了一件舊石器時代石制手斧。經權威專家鑑定,這件手斧距

");}

相關焦點

  • 「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於2015年7月,旨在立足校園,以首都師範大學及其延伸資源為中心,普及考古科學知識,開展考古公共教育,講好考古故事,傳承中華文化,服務社會大眾。   2020年11月15日上午,「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
  • 長白山發現5萬年前標準手斧 否定西方"莫維斯線"假說
    原標題:長白山發現5萬年前"標準"手斧 徹底否定西方"莫維斯線"假說    近日,考古學家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發現了一件舊石器時代石制手斧。經權威專家鑑定,這件手斧距今約有5萬年,而且製作工藝精湛,器形優美,是非常標準的手斧,可與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
  • 《GTAOL》石斧獲取指南
    《GTAOL》的三個尋寶任務其中一個並不是槍械武器,而是一把石斧下面請看由「SCP-166魅魔少女」帶來的《GTAOL》石斧獲取指南,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們今天所說的,就是第三個尋寶任務——石斧,25萬的啟動資金,中上的性能,優秀的技能,它不香嗎。 在玩家遊戲的過程中,會收到一份來自茉德的郵件,懸賞任務正式開始。
  • 小夥自製原始人石斧砍樹
    大家都了解,原始人時期是石器時代,大部分的工具用具都是粗糙的木具和石器,在原始的石器時代,每個原始人肯定都會必備一支石斧,用於狩獵,切割等等。今天野人哥哥來動手自製一把石斧嘗鮮,看看石斧是否真的能夠砍樹!野人哥哥登場,在這個寒酸的小庇護所!
  • 國際最新研究:人類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
    Gandy)自然科研 供圖哥本哈根大學助理教授Mikkel Winther Pedersen正在洞穴沉積物中搜集DNA。(圖片來自Devlin A. Gandy)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類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時間一直富有爭議,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在約1.3萬年前首次抵達美洲。
  • 墨西哥海底洞穴發現9具屍骨,來自1.3萬年前
    2007年,在墨西哥一景區附近,科學家在海底的洞穴陸續發現了9具屍骨。經過初步研究,他們可以追溯到1.3萬年前。近日,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在探索了尤卡坦半島的水下洞穴之後,墨西哥的考古學家發現了美洲一些最古老的礦洞和1.3萬年前的人類屍骨。在周五(7月3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說在水下洞穴中發現了赭礦石。
  • 國際最新研究:人類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
    Gandy)自然科研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類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時間一直富有爭議,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在約1.3萬年前首次抵達美洲。不過,國際最新考古學研究卻將這一時間點大大提前,認為人類早在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兩項考古學研究論文,通過闡明人類早期抵達北美洲的證據,提示美洲的人類歷史比之前認為的更悠久。
  • 山東大學歷年考古學學碩考研真題匯總篇
    2002年山東大學考古學考研真題名詞解釋1、安特生2、舞陽賈湖3、良渚文化4、恆北商城5、晉侯墓地6、漢代瓦當7、曹魏鄴城論述1、⻩河流域⻰山文化城址的發現及其意義 2、列舉三項近年周代考古􏰀大新發現並簡述其意義 3、概述漢代畫像石墓的分布和畫像石的內容題材
  • 雙極膜電滲析設備白山定做廠家設備工藝的系統要求
    雙極膜電滲析設備白山定做廠家設備工藝的系統要求 ,「vpkgt」   雙極膜電滲析設備白山定做廠家設備工藝的系統要求  特點效果:效果明顯而穩定,處理後的水適用範圍廣。
  • 美國考古研究發現克洛維斯長矛助北美人長途遷徙
    美國考古研究發現克洛維斯長矛助北美人長途遷徙 2017年04月13日 08: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閆勇/編譯 字號 內容摘要:4月7日 ,美國《考古》雜誌報導了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考古學副教授梅廷
  • 中山大學考古學真題
    感謝給我提供真題的小學妹,也在這裡恭喜她今年成功考上中山大學考古學專業!中山大學2017年考古學研究生初試題目一、名詞解釋石核 梁思永 水下考古 GIS 石峽文化 侯馬盟書 雲岡石窟 壁畫墓 章懷太子墓 鬲二、簡答題(五選三)1、簡述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現與分區;2、簡述二里頭文化;3、簡述海昏侯墓考古發現與研究
  • 東北地區最大水電站白山發電廠2號發電機成功併網發電
    日前,由水電一局維修改造的白山水電站2號發電機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成功併網發電。白山水電站是我國「五五計劃」時期興建的70項重點工程之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1983年12月30日由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首臺機組2號發電機成功發電,機組運行至今已37年。
  • 為什麼精心加工的石斧與切割器,證明了狩獵生活佔主導地位?
    遺址中發現的動物群遺骸可能代表了由晚更新世向全新世的過渡類型。以往出現於中-晚更新世的最後鬣狗與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標誌產物陶片共生,該洞遺址中的陶片,當時被認為是迄今我國發現最古的一些陶片。牛欄洞遺址英德牛欄洞堆積分層為3個大時期,在其距今9000年至10000年的第3期早段發現了陶器遺存,年代相當於玉蟾巖時代。
  • 《大英博物館》:這4件藏品代表了200萬年前的人類
    200萬年前的製造者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形狀的石頭,也十分清楚如何能製造這樣的石頭。從此以後,這塊石頭便成了一直跟隨他的生活物品。奧杜威出產的不只有生活物品,還有旅行用品。石斧雖然不夠精緻,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品,要經過多次數、多方向的輕重錘打才能形成特定的形狀。很有可能在敲打手斧的過程裡,祖先們一不小心敲出了火花,於是有了熟食,有了烤肉,有了更長壽的生命,有了我們。除此之外,手斧鋒利的邊緣還可以幫助我們剝掉獸皮蔽體,砍下樹枝生活。在發明手斧後的100萬年裡,我們的非洲祖先靠著它,走向了全世界。
  • 被禁止的考古學:人類隱藏的歷史
    著名考古學家麥克•科瑞莫(MichaelCremo)之前應邀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表題為「被禁的考古學」的演講,例舉一些鮮為人知的考古學發現,指出人類存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萬年,乃至上億年前。科瑞莫曾經花了8年的時間,瀏覽自達爾文以來有關靈長類的科學報告、專著及教科書,涉獵英、法、德、意、西班牙文等主要西方語種的第一手及第二手科學資料。
  • 古基因組新發現中國南方1.1萬年前未知人群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學家與相關研究同行合作,通過古基因組研究最新發現距今約1.1萬年的中國南方未知現代人群,根據古基因組學序列命名為M71d亞支系。
  • 櫻桃溝考古新發現:4萬年前鄭州有鴕鳥生存
    四萬年前,鄭州有鴕鳥  侯寨鄉櫻桃溝景區發現的老奶奶廟遺址及遺址的石製品等  現代中國人來自何方,北京猿人是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這是最近20多年來中外考古學與古人類學界一直激烈爭論的學術焦點。  昨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松林介紹,1月13日,國家文物部門最權威的報紙——《中國文物報》以6000多字的篇幅公布:鄭州發現老奶奶廟遺址,並詳細介紹了在鄭州二七區櫻桃溝景區這一重大發現。這一發現對於深入探討當前世界史前考古學與古人類學界關於現代人類起源與發展問題的歧見尤為重要。
  • 240萬年前的石器,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發現,使人類進化的研究複雜
    但2006年夏天,穆罕默德薩赫努尼(Mohamed Sahnouni)把它從地下挖出來時,他立刻認出了它是一種「石斧」:一種手掌大小的工具,為了製造鋒利的刀刃,故意把它削成薄片。它看起來很像所謂的奧爾德沃文化,一種存在於190萬至260萬年前的石器時期,比智人更早出現,主要來自東非。但是他們不在東非。
  • 新雪季,白山旅遊熱力升騰
    1月9日,白山市區氣溫接近零下30℃,城郊青山湖景區的湖面上卻是熱氣升騰。近200名冬泳健兒不畏嚴寒,參加吉林·白山冬泳邀請賽。他們在清澈的湖水中劈波斬浪,一展風採。蛇行、轉彎、騰躍……長白山國際度假區滑雪場上,遊客胡璇正在盡情展示自己的單板滑雪技術。
  • 《自然》刊發考古學重大發現,智人出現時間整提前10萬年,或解開...
    此次發現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們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 30 萬年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關於智人出現最早的可靠化石證據,將學界此前的認知提前了整整 10 萬年。圖丨摩洛哥JebelIrhoud今天,該發現被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兩篇論文中,將可能就此解開非洲大陸人類進化之謎。當今人類的基因數據和出土化石似乎都表明智人是起源於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