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CNBC電視臺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科技企業的入駐,邁阿密正在打造下一個美國科技中心。
邁阿密的創業基因
對創業企業來說,相比美國其他大城市,位於佛羅裡達州南部的邁阿密更具吸引力。理由是,除了適宜的氣候和較低的物價外,邁阿密市不收個人所得稅,也沒有地方營業稅,即便佛州收取的公司營業稅也是全美最低的5.5%,這些因素都讓這個城市具備了更多的「創業基因」。
「這裡正是我們想要找的地方,而且正是時候,對於初創企業來說,這裡是絕佳的創業之地,」布拉肯(Brian Brackeen)從矽谷搬到邁阿密,創辦了一家面部識別軟體公司Kairos。
「我認為我們能夠超過矽谷,我們能夠提供的東西更多:房價更低,生活成本也更低,」科技會展公司Merge Americas副總裁倫德羅(Carolina Rendeiro)稱,「除了旅遊和碧海藍天,我們能給你們更多。」
「如果一個地方具備足夠的多樣性,那麼意味著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帶著多種多樣的想法和經歷聚在一起,將誕生更偉大更有影響力的想法,邁阿密大有前途,」來自公益促進會約翰和傑姆斯·奈特基金會(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的項目主管哈格曼(Matt Haggman)稱。
風投資金不足
不過,即便如此,邁阿密想成為一個中等科技中心城市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根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數據,2014年,邁阿密只吸引了不到1500萬美元風險投資,相比之下,舊金山吸引的風投資本達到了150億美元之巨,即便政治中心華盛頓也只有8.5億美元。
即便不少業內人士信心十足,創業者仍然面臨風投資金不到位的窘境。到目前為止,Kairos籌到的投資為500萬美元,而60%的資金來自邁阿密以外的地方。布拉肯甚至稱「哪裡有錢就去哪裡」。
「這是我們需要在邁阿密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布拉肯稱,「你可能需要飛到舊金山,波士頓,紐約甚至倫敦去說服投資人不要把初創企業搬離邁阿密。」
約翰和傑姆斯·奈特基金會的數據顯示,連同戴德郡(Miami-Dade),布勞沃德郡(Broward)和棕櫚灘(Palm Beach)所組成的大邁阿密都市圈而言,2014年湧入的7.1億美元投資中,有6.2億集中在3個科技公司上,分別是醫療行業雲計算公司CareCloud,開發虛擬成像設備的Magic Leap和3D-4U。
「發展邁阿密需要更多的投資,更多的基礎設施,這都需要時間,」投資公司Scout Ventures經理合伙人哈裡森(Bradley Harrison)稱,該公司總部設在紐約,於2014年9月開設了邁阿密辦公室,曾投資供用戶分享技能的視頻網站LiveNinja。
邁阿密正處在起步階段
「隨著我們持續對科技公司和創新產業的投入,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會進入南佛羅裡達,尤其是邁阿密,」邁阿密戴德郡市長吉梅尼斯(Carlos A. Gimenez)稱。
吉梅尼斯稱,對於南佛羅裡達的初創企業來說,另一個挑戰是難覓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和產品工程師,很多人才傾向於去那些能提供更多機會的地方。
「我們在網上發布了職位,但還是沒找到合適的人才,」威廉士所在的雲物流公司(Cloud Logistics)位於邁阿密以北100公裡的西棕櫚灘,他把人才危機歸咎於邁阿密整體技術水平的落後。
對此,邁阿密大學,戴德學院創意中心和編程訓練營Wyncode正在努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以解決危機。今年威廉士順利從編程訓練營Wyncode中招到了4名畢業生。
「以25年的發展規劃來看,邁阿密正處在頭1到3年之間,」哈裡森稱,我想現在的邁阿密正在尋求成功的創業範例,目前為時尚早,到創業成功範例出現之後,我們才會看到這個城市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