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2021-01-11 上觀

近日,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划過北半球夜空,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稱,7月14日起,人們可以試著在太陽落山後,在北鬥七星下方尋找「新智彗星」;22日距離地球最近。據悉,「新智彗星」將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以來最明亮的彗星,目前其亮度已比1986年哈雷彗星穿過內太陽系時還要高。


「新智彗星」划過明長城金山嶺

天文愛好者若想較好地欣賞彗星,還需帶上雙筒望遠鏡,到郊外空曠地點進行觀測。

七月底,這顆漂亮的彗星可能會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而一旦消失,人類就只能在6800年後再見到它了。


Stargazer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hould enjoy every opportunity to see the new Comet Neowise as it streaks across the evening sky for the rest of July.


Once it disappears from view, the comet will not be visible in Earth's skies for another 6,800 years, according to NASA.

圖源:人民網

至於為什麼要等6800年才能再次見到這顆彗星,原因是這顆彗星有非常長的運行軌道,光顧一次地球需要非常久。

After its closest approach to Earth, Comet NEOWISE will continue on its very long orbit to the edge of the solar system, stretching out 715 astronomical units from our sun. (As a comparison, Earth is one astronomical unit from the sun.)

在到達近地點之後,新智彗星將繼續在其漫長的軌道上運行,一直到距離太陽715個天文單位的太陽系邊緣。 (作為比較參考,地球是來自太陽的一個天文單位。)

This is why we won't see the comet again in our lifetimes—it takes thousands of years to travel the outer solar system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inner solar system.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這顆彗星的原因——在返回到內太陽系之前,它會在外太陽系飛行上千年。



彗星到底是什麼


古時候,無論東方或是西方,彗星都被視為不祥的徵兆,而且因為它長長的尾巴,中國民間將它稱為「掃把星」。



但隨著科學發展,大家都認識到彗星不過是一種天體,現代人尤其是天文愛好者都被它的美麗壯觀所吸引。


和流星不同,彗星是由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巖石顆粒組成的,被稱為「髒雪球」。

A comet is an icy, small Solar System body that, when passing close to the Sun, warms and begins to release gases, a process called outgassing.This produces a visible atmosphere orcoma, and sometimes also atail.

彗星是一個冰冷的小型太陽系天體,當它靠近太陽時,開始升溫並釋放大量的氣體,這個過程被稱為釋氣。這會產生可見的大氣層即人們所說的「彗發」,有時也會產生尾巴,也就是「彗尾」。

Comets usually have highly eccentric elliptical orbits, and they have a wide range of orbital periods, ranging from several years to potentially several millions of years.

彗星通常具有偏心率的橢圓軌道,它們的軌道周期很長,從幾年到幾百萬年不等。


Roughly one comet per year is visible to thenaked eye, though many of those are faint and unspectacular. Particularly bright examples are called"great comets".

每年大約都有一顆彗星肉眼可見,許多彗星是微弱而不引人注目的。特別明亮的彗星被稱做「大彗星」。

哈雷彗星


Halley's Comet or Comet Halley, officially designated 1P/Halley, is ashort-period comet visible fromEarth every 75–76 years.

哈雷彗星,正式名稱為1P/Halley,是一顆每75-76年從地球上可見一次的短周期彗星。


Halley is the only known short-period comet that is regularly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from Earth, and the only naked-eye comet that can appear twice in a human lifetime.

哈雷是唯一已知的能用裸眼直接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唯一的人一生中可以看見兩次的彗星。


The comet's periodicity was first determined in 1705 by English astronomer Edmond Halley, after whom it is now named.

這顆彗星的周期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於1705年首次確定的,彗星也因此以哈雷命名。

威斯特彗星



Comet West, formally designated C/1975 V1, 1976 VI, and 1975n, was a comet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brightest objects to pass through the inner Solar System in 1976. It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great comet」.

威斯特彗星,正式名稱為C/1975 V1,1976 VI, 或 1975n,為一顆非周期彗星,被認為是1976年穿越內太陽系最明亮的天體之一。威斯特彗星有時也被稱為「大彗星」。


It was discovered photographically byRichard M. West, of the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on August 10, 1975.

歐洲南天天文臺的天文學家李察·M·威斯特於1975年11月5日在經過曝光後的底片上首度發現威斯特彗星。


The comet came toperihelion (closest approach to the Sun) on February 25, 1976. From February 25 through the 27th, observers reported that the comet was bright enough to study during full daylight.

該彗星1976年2月25日通過近日點(最接近太陽的位置)。從2月25日至27日為止,天文觀測者報告說這顆彗星非常明亮,足以在日光的影響下進行研究。

海爾-波普彗星



Comet Hale–Bopp (formally designated C/1995 O1) is a comet that was perhaps the most widely observed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one of the brightest seen for many decades.

海爾-波普彗星(正式編號:C/1995 O1)是20世紀觀測範圍最廣的彗星,也是數十年來最明亮的彗星之一。


The comet was discovered independently on July 23, 1995, by two observers, Alan Hale and Thomas Bopp,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5年7月23日,美國人艾倫·海爾和託馬斯·波普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

Hale–Bopp became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in May 1996, and although its rate of brightening slow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that year, scientists were still cautiously optimistic that it would become very bright.

1996年夏天,海爾-波普彗星開始可以肉眼看見。同年下半年,它的光度增加速度放緩,但科學家仍抱持樂觀態度,等待該彗星變得更光亮。

It was too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Sun to be observable during December 1996, but when it reappeared in January 1997 it was already bright enough to be seen by anyone who looked for it, even from large cities with light-polluted skies.

至1996年12月,由於它的天球位置太接近太陽,因此暫不能觀測,1997年1月,彗星重現,並已變得更亮,在遭光汙染的城市夜空也容易找到它。

凱撒彗星


Caesar's Comet (also Julian Star;Star of Caesar;the Great Comet of 44 BC; numerical designation C/-43 K1) was a seven-day cometary outburst seen in July 44 BC.

凱撒彗星(科學命名C/-43 K1),又被稱朱利安之星、凱撒之星,是一顆於公元前44世紀連續七天出現的彗星。
It was interpreted by Romans as a sign of the deification of recently assassinated dictator, Julius Caesar (100–44 BC). It wa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comet of antiquity.

當時羅馬人認為,這顆彗星是最近遇刺的羅馬終身獨裁官尤利烏斯·凱撒(100–44 BC)神化的象徵。這可能是古代最有名的彗星。


The bright, daylight-visible comet appeared suddenly during the festival known as the Ludi Victoriae Caesaris – for which the 44 BC iteration was long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held in the month of September (a conclusion drawn by Edmund Halley).The dating has recently been revised to a July occurrence in the same year.

這顆明亮的白晝彗星在羅馬凱撒勝利競技慶典時突然出現。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認為這是發生在公元前44年的9月份。但最近的研究認為這次競技慶典應該是在公元前44年7月。


According to Suetonius, as celebrations were getting underway, "a comet shone for seven successive days, rising about the eleventh hour, and was believed to be the soul of Caesar".

據羅馬帝國歷史學家蘇埃託尼烏斯的記載,在慶典進行的過程中,「彗星連續7天於第11時(日落前的一個小時)在天空出現,人們認為這是凱撒升天的靈魂。」

屋大維鑄造的銀幣 (ca. 19-18 BC)。正面: 屋大維頭像和CAESAR AVGVSTVS(屋大維拉丁名字);背面:DIVVS IVLIV[S](神儒略,追凱撒為神後的尊稱),圖案為放射出八條光芒的彗星(星星),彗尾向上。圖源:維基百科

相關焦點

  • 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近日,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划過北半球夜空,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的夜空 6800年難得一遇
    7月22日,據媒體報導,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的夜空,陸續有世界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美國宇航局尼歐懷茲太空望遠鏡的副首席研究員喬·馬西羅(Joe Masiero)表示,如果你身處在北半球,就可以看到該彗星。它會從北鬥七星正下方經過,且將在7月底消失,人們在未來6800年都不會再看到它。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6800年一遇
    7月22日,據媒體報導,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的夜空,陸續有世界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美國宇航局尼歐懷茲太空望遠鏡的副首席研究員喬·馬西羅(Joe Masiero)表示,如果你身處在北半球,就可以看到該彗星。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 未來6800年都不會再看見它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 未來6800年都不會再看見它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是怎麼回事?據媒體報導,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夜空,陸續有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據海客新聞,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
    2020-07-22 10:00:19來源:FX168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據海客新聞,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夜空,陸續有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 錯過要等6800年才會造訪太陽系
    圖片來源:Joe Altieri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尼歐懷茲彗星與我們的銀河系誕生之初一樣古老。 一些彗星在進入太陽大氣層時燃燒,但尼歐懷茲繞太陽飛行,觀眾們仍試圖捕捉到它旅行的最後部分。 尼歐懷茲是3月27日由NASA的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一種軌道望遠鏡)發現的一顆彗星。天文學家計算出,這顆彗星下一次造訪太陽系將是在6800年後。
  • 6800年一遇的彗星有多美?vivo X50系列帶你看
    中關村在線消息:7月23日,「新智」彗星(英文名:Neowise)出現在北半球天文愛好者的視野中,這是北半球自1997以來,首顆肉眼可見的大彗星。據悉,新智彗星亮度堪稱歷屆之冠,不過很可惜的是,這樣一枚超級彗星一旦錯過,想要再次見到可能需要等上6800了。
  • 肉眼可見的NEOWISE彗星,錯過再等6800年!
    因為NEOWISE彗星如今正掛在夜空之中它可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01NEOWISE彗星6800年一次的回眸即使距離地球一億多公裡▲NEOWISE太空望遠鏡,本名為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2009年由NASA發射,2010年開始執行近地天體的發現任務。(圖片來源:Wikipedia)資料顯示,這顆彗星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較易觀測到的明亮彗星。而如果這次錯過了它,再相遇就只能等6800年以後了。
  • 一生一次,NEOWISE彗星,6800年後再見
    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
  • 新智彗星穿越重慶 下次要等6800年
    今年夏季,新智彗星划過北半球,這是我們最近20多年時間裡,能夠看到的唯一彗星,而它再次光臨,將是6800年之後。前幾天,我們用延時畫面,記錄下了它穿越巴渝山川的美麗身影。其中的一顆,拖著長長的尾巴,在巴渝山川之上、滿天的流星之中,悄然路過,這就是當前正距離我們1億公裡的新智彗星,也是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
  • 5月中下旬,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
    深圳商報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C/2019 Y4 ATLAS」的彗星在過去兩個月內亮度爆發式增強,有可能超過太陽亮度,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5月中下旬,我們將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甚至可以整夜看到這顆彗星。
  • 6800年一遇!vivo X50拍到的「新智彗星」,你會感覺很哇塞
    或許我們見慣了流星雨式的許願,多年才能見到一次的彗星更能激發每一個天文愛好者心中的那份熱情,對於普通人而言,觀賞和許願才是他們對每顆璀璨彗星划過天空最好的表達。就如同電影《你的名字》中的那樣,當迪亞馬特彗星划過天空之後,帶來的不僅僅浪漫場景,更多的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 6800年一見的NEOWISE彗星,璀璨巴彥淖爾的夜空!
    肉眼可見的大彗星「新智」彗星(英文名:NEOWISE)正經過地球陳建民/攝NEOWISE彗星是一顆在今年3月27日剛被發現的彗星,這個名字來自於它的發現者——NEOWISE太空望遠鏡。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
  • 6800年一次!彗星飛來貴州
    被譽為年輕人的第一顆大彗星、6800 年一輪迴的 NEOWISE 彗星,23 日晚來貴州了,可謂是 Plus 版的千年等一回啊 !7 月 23 晚,貴州攝影師梁勇強在黔東南州從江縣一村莊拍下了珍貴的彗星圖片。
  • 6800年一遇的彗星,今晚的你邂逅到了嗎?
    它可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一旦錯過,下次我們與它相見,則要等到6800年後。 NEOWISE彗星的正式編號是C/2020F3,C代表它是一顆無周期或周期超過200年的彗星,2020是發現年份,F3說明它是3月下旬(F)被發現的第三顆(3)彗星。NEOWISE雖然是一顆周期性彗星,但它的周期相當長,如果這次錯過了它,再相遇就只能等6800年以後了。
  • 22日晚肉眼可賞罕見彗星 下次看到要等6800年
    長沙晚報7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北半球的夏季夜空,又有一位「貴客」光臨。在7月22日,被稱為「近代史上最亮彗星之一」的Neowise彗星將離地球最近,一直到7月23日,市民都可以在遠離光汙染的北部夜空肉眼觀察到它。錯過這次機會,下次看到Neowise,要等6800年。
  • 大彗星來了:NEOWISE彗星划過金山嶺長城
    近日,「大彗星來了」登上熱搜。媒體報導稱,一顆編號為C/2020 F3(也叫NEOWISE彗星)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這是本世紀以來,北半球出現的最明亮彗星,也是罕見的肉眼可觀測彗星,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7月19日晚,河北承德攝影師在金山嶺長城上拍攝到了這顆彗星。
  • 夜空中最長的彗星,下次再見要等6800年
    新智彗星,6800年一遇我們都成為了「追星族」在追逐這個細長而朦朧的身影的同時也開始想了解「彗星」這種天體的本質7月中旬開始,夜空中有一顆拖著長尾巴的彗星成功引起了全世界「追星族」的注意力在攝影師的鏡頭裡,這顆淡黃色的彗星劃破夜空浪漫而神秘,仿佛電影中的畫面
  • 7月22日晚肉眼可賞罕見彗星 下次看到要等6800年
    長沙晚報7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北半球的夏季夜空,又有一位「貴客」光臨。在7月22日,被稱為「近代史上最亮彗星之一」的Neowise彗星將離地球最近,一直到7月23日,市民都可以在遠離光汙染的北部夜空肉眼觀察到它。錯過這次機會,下次看到Neowise,要等6800年。
  • 下個月北半球最好看的天文奇觀,一顆彗星即將划過,亮度堪比月亮
    大家對於彗星一定不陌生,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全世界聞名的哈雷彗星,這個師傅有名的彗星讓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對於彗星再也不陌生了,因此觀測彗星也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這不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天文愛好者們又可以欣賞到一次奇觀了,鼎鼎大名的ATLAS彗星即將光臨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