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化纖將關停搬遷 粘膠纖維汙染有望治癒

2020-12-01 中國紡織網

  4月底,保定市為治理大氣汙染宣布將對天鵝化纖實施關停搬遷的消息一出,再次將粘膠纖維這一讓人「又愛又恨」的纖維種類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毋庸置疑,粘膠纖維的誕生與發展在世界化纖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功不可沒,但是,其工藝弊端也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全球大力倡導綠色、節能、環保的當下,粘膠纖維由於在生產過程中釋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CS2和H2S,會造成空氣、河流、土壤的汙染,發展境況舉步維艱。因此,如何治癒用傳統「粘膠法」工藝生產粘膠纖維所帶來的高汙染「頑疾」,已成為化纖行業的全球性課題。

  現狀 高汙染已成粘膠纖維最大痛楚

  粘膠纖維是以天然纖維素為基本原料,經鹼化、黃化後轉化為纖維素黃原酸酯溶液,再紡絲而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其當前的生產工藝,是傳統的「粘膠法」。

  20世紀60年代,粘膠纖維的發展達到高峰,其產量約佔化學纖維總產量的80%。然而,由於生產工藝過程冗長、設備複雜、投資大、「三廢」汙染嚴重等原因,加之合成纖維的迅速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上多數國家已不再將粘膠纖維作為重點發展對象,陸續關閉粘膠纖維生產廠,退出粘膠纖維行業。

  這些退出的粘膠產能大量轉入中國,加之這些年來纖維素膜、纖維和無紡布等用途廣泛,行業利潤較高,國內粘膠纖維產品產量及產能快速增長。

  2000年~2008年,我國粘膠短纖產量由43萬噸增至146.8萬噸,增幅為241.4%。2011年,我國粘膠短纖產量繼續猛增至206.9萬噸,約佔全球總產量的60%。2001年~2011年,我國粘膠纖維產量年均增長率為13%。2012年我國粘膠纖維產量達到240萬噸,2013年超過280萬噸,2014年達到300萬噸。但是,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卻始終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痛楚」,那就是環境汙染。「粘膠法」生產中使用佔產品總量約30%~35%的二硫化碳(CS2),伴隨著粘膠纖維的生產過程會釋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CS2和H2S。

  專家介紹,粘膠纖維採用漿粕與CS2反應生成能溶於鹼溶液的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黃原酸酯,整個過程中,CS2一直存在。由於CS2有劇毒性,造成整個工藝必須完全封閉,但生產中不可能所有設備完全封閉,因此CS2洩露的危險如影隨形。另外,其最終的產品還必須進行脫硫處理。在其生產過程中,原液黃化排風、紡絲機內排風、精煉-水洗排風、酸浴脫氣尾氣、酸站排風、CS2直冷回收系統尾氣等工序節點中的廢氣濃度較高。這些不但惡化了粘膠工廠的生產作業條件,而且對周圍的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

  採訪中,多位專家都無奈地談道,粘膠纖維生產企業裡的氣味兒都比較大。有些專家甚至開玩笑地說,一個城市如果有幾家粘膠廠,那這個城市上空的空氣幾乎都特別有「味道」。尤其是老粘膠人張建東,談起粘膠纖維工藝的落後之處有太多感觸。

  自1970年開始至2013年,張建東已在粘膠纖維廠工作了43年。他是中國第一家化纖廠——丹東化纖的總工程師。幾乎幹了一輩子粘膠,這在帶給他榮耀的同時,卻也給他留下了難言的傷痛。2013年,張建東拒絕了原企業的挽留,毅然離開。那時,他對粘膠已不止是心理上的牴觸,還有身體的不適。他有些無奈地說道:「我的嗓子現在不太好,這就是長期在粘膠廠工作落下的。」

  粘膠纖維的汙染還不止於此。它在生產過程中生成的硫及硫化物隨著廢水排入江河,對水體和土壤也會造成一定的汙染。專家介紹,粘膠纖維的生產廢水主要包括酸性和鹼性廢水兩大類,排放總量約為短纖維100 立方米/噸,長纖維300 立方米/噸。其生產中排放的廢水中的特徵汙染物為硫酸及其鹽、硫及硫化物、鋅鹽和COD等。其中,硫酸、硫化物(主要是H2S、CS2等)和鋅鹽汙染主要來自粘膠成形工段及酸站廢水,且鋅鹽主要以硫酸鋅和纖維素磺酸鋅的形式存在。因此,所有廢水必須經過處理後排放。

  如此大的汙染,正是發達國家逐步退出粘膠纖維產業的重要原因。而目前,我國幾十家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已成為企業所在地的汙染大戶。尤其是近年來,沿海地區及大城市的粘膠工廠正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汙染也隨之轉移到內地。而面對越來越嚴厲的環保要求,各地政府開始對這些汙染大戶亮出「警示牌」,這些企業的生存已是舉步維艱。近期,保定市為治理大氣汙染宣布將對天鵝化纖實施關停搬遷便是實例。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指出,當今世界,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走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全球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依賴於化石資源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產業面臨資源枯竭和環境汙染兩大問題,基於可再生資源及環境友好的新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已刻不容緩。

  具體到粘膠纖維行業,一方面,市場對纖維素纖維仍有旺盛的需求,但另一面,其主要生產方法——「粘膠法」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嚴重汙染以及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已經嚴重危及了該法的生存。面對這一日益凸顯的矛盾,開發無汙染的纖維素新溶劑以及新的加工方法就成為再生纖維素纖維發展的關鍵。

  突破 綠色環保氨基甲酸酯法新工藝誕生

  「氨基甲酸酯法纖維素纖維溼紡長絲生產新工藝及裝備研發」正是在以上大背景下開展的。

  4月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宣布,由湖北天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大學共同承擔的「氨基甲酸酯法纖維素纖維溼紡長絲生產新工藝及裝備研發」通過鑑定。鑑定組認為: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纖維素活化與低溫溶解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工藝的最大亮點之一,便是綠色環保。

  從工藝上看,該項目的新型纖維素纖維與粘膠纖維存在較大區別,它採用漿粕與尿素反應,生成能溶於溶劑的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氨基甲酸酯。整個過程中,只有活化纖維素氨基甲酸酯過程有少量氨氣產生,氨氣採用稀硫酸吸收,製成氨水或氮肥,其餘過程無任何有毒廢氣排放。記者在該項目的紡絲車間實地採訪時也發現,整個車間幾乎沒有氣味。

  在廢水廢氣方面,其廢水中的特徵汙染物為硫酸鹽、鋅鹽和COD,特徵汙染物PH值為6~9,懸浮物SS濃度低於70 mg/L,BOD5濃度低於20 mg/L,COD濃度低於100 mg/L,總鋅濃度低於2.0 mg/L,全部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而且,其生產原料也是綠色的,它以天然材料如棉短絨、木材、竹漿等為原料,不需要消耗石油等能源。

  湖北天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雲波介紹,與粘膠纖維生產相比,公司項目的纖維素纖維生產所排放的廢水,一是其汙染物種類明顯減少,二是其汙染物濃度顯著降低,三是其廢水排放量大大減少。所以,其通過汙水排放的汙染物總量比粘膠纖維生產要少得多。

  一個細節是,原本打算退隱化纖「江湖」的張建東,如今成為湖北天思的技術顧問。王雲波至今回想起當時邀請張建東的情形仍很感慨:「當時我去請他,老爺子的第一句話便是,粘膠纖維我不幹。我就開玩笑地說,您去看一看,真不是粘膠,但能幹死粘膠。」此後,經現場查看,紡絲車間沒有味道這一點首先徵服了張建東。同時,張建東以一個老粘膠人的敏銳性做出判斷,「項目能成,前景廣闊」,最後欣然答應。

  其他業內資深專家也看好該項目。在對項目做了充分了解後,北京三聯虹普新合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樂江指出:「該工藝與粘膠生產工藝最大的區別在於,粘膠漿液的放置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否則就不能再紡絲;超過72小時要全部扔掉。但是,新研發的工藝技術可以實現常溫紡絲,這是革命性的突破。」

  從工藝流程結構方面看,新型纖維素纖維工藝流程比傳統粘膠纖維流程短,削減了老成、熟成、酸洗、脫硫等環節。其工藝簡潔,能耗小,經濟效益高。

  由於生產工藝簡潔、環保,產品價格優勢明顯,專家預計,其市場空間很大。

  據測算,按照生產纖維素長絲產品(120D)計算,每噸可變成本約1.8萬元,不變成本約1萬元,售價約3.5萬元/噸,利潤約0.7萬元/噸。這種纖維素長絲產品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粘膠法纖維素長絲。

  在下遊服用性方面,粘膠纖維可與其他纖維混紡,適宜於內衣、外衣和各種裝飾用品。尤其是長絲織物的質地輕薄,適用於衣料、裝飾織物等。該項目新型纖維素纖維與粘膠纖維的原料相同,生產過程類似,同樣可以生產短纖、長絲、玻璃紙、碳纖維

  而且,相比粘膠纖維,該纖維截面為圓形,用此纖維織造的面料更爽滑,懸垂感更好,更挺括,顏色更加鮮豔。同時,由於它完全不含硫,還可以用於醫療衛生、食品包裝材料、煙用絲束領域等。

  對策 可過程替代「粘膠法」促其涅槃重生

  能夠實現綠色環保生產當然意義重大,但若從現實角度看,「氨基甲酸酯法纖維素纖維溼紡長絲生產新工藝」最經濟實惠之處,還在於它的工藝流程與「粘膠法」十分相似,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粘膠企業原有的生產設備、產業工人等進行「無縫對接」,實行過程替代,這點尤其難能可貴。

  業內人士都深知,在粘膠纖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要重建一個新廠與在老廠的基礎上逐漸進行改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一位專家介紹道,粘膠纖維廠的升級改造中,如果採取新建廠的思路,讓一家新企業從無到有,除了要投入數額不菲的資金,大量老工人的安置、新技工的培養,都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力氣。

  而新工藝的生產流程與傳統的粘膠纖維生產工藝有許多相近或相似之處,經過簡單的技術改造,便能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的粘膠設備進行生產,比較容易嫁接到現存的粘膠纖維生產線上,從而使老粘膠企業逐步突破汙染瓶頸,涅槃重生。

  據介紹,新工藝的設備70%可利用原有的粘膠裝備進行改造,從而大大節約設備投資。

  對於這種可基於粘膠廠基礎進行過程替代的意義,專家給予了高度肯定。多位專家表示,粘膠產業是整個紡織產業鏈條的中間一部分,粘膠的生死存亡事關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在越來越嚴厲的環保要求下,粘膠產業如何儘快實現轉型升級非常關鍵。

  而如果運用該工藝對「粘膠法」進行過程替代,就能保證上下遊不斷鏈,產能不改變並能逐步提升,原有的員工和設備都能正常維持。「這有利於整條紡織產業鏈的健康運行。它也不只是300多萬噸的粘膠產能那麼簡單的事,而是事關1000萬~2000萬名粘膠產業工人、幾十家粘膠廠和所有粘膠生產設備的安置問題。」一位專家談道。

  事實上,為汙染問題苦惱不已的保定恆天天鵝的代表當天也來到了湖北天思項目鑑定會現場。

  恆天天鵝技術中心負責人田文智感慨道:「目前的恆天天鵝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而天思項目是基於粘膠纖維企業特性設計的項目,就像是給粘膠企業量身定製的一樣。該工藝前道的活化和冰凍、常溫溶解是粘膠廠的短板,在『嫁接』過程中,粘膠企業可以利用後道的技術優勢把漿液的溶解進行完善。希望可以藉助天思的工藝技術平臺,把技術嫁接到恆天天鵝去。」

  多位專家也對該技術與傳統粘膠廠的嫁接表示看好。汪樂江表示,該技術可以逐步替代粘膠,沒有二硫化碳等有害物質,這個意義很大。如果能與保定天鵝合作,打開突破口,那該項技術在國際市場的推廣將會大大提速。

  北京賽歐蘭阻燃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冉國慶表示,該項目接下來可以改造國內那些環保不達標的粘膠廠,這樣,既能實現項目自身的技術輸出,又能使老粘膠企業「浴火重生」,這對於整個化纖行業的意義都很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東華大學教授王華平則表示,氨基甲酸酯法纖維素纖維溼紡長絲生產新工藝實現產業化後,無論是對於粘膠纖維企業的轉型升級,還是對於我國紡織工業上下遊整條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都意義重大。

  當然,任何一項新技術、新工藝的問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完善之處,都還需要在產業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另據了解,湖北天思目前已建成30噸/年的中試生產線工藝及裝備,運行穩定、安全可靠,滿足了纖維素纖維的連續化生產要求。接下來,它正在推進5000噸/年的產業化工程設計。

  連結

  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纖維,你知道多少?

  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纖維是指以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為原料,用新工藝生產的纖維素纖維。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纖維紡絲工藝的基本原理,是將尿素與預處理過的纖維素在惰性有機溶劑或尿素溶液中生成穩定的中間產物纖維素氨基甲酸酯。

  20世紀80年代,芬蘭Neate公司開發了生產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的工藝,並與Kemira公司合作開發了由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紡制短纖維的工藝,名為Cellca。但是,Neste公司在研究中發現,這種生產工藝並不完善,而且由於以液氨作為浸潤劑,生產過程能耗大、生產成本較高,80年代末便放棄了對這一工藝的研究。

  近年來,許多國外公司和科研機構重新致力於纖維素氨基甲酸酯合成和加工方法的研發,如開發新的纖維素氨基甲酸酯合成方法、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纖維製品及其應用、以及纖維素氨基甲酸酯成膜及其膜製品的生產工藝,這都有助於推動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的工業化進程。

  目前,國外有多家研究機構在研究纖維素氨基甲酸酯,主要有波蘭羅茲化纖研究所、德國Zimmer公司。我國對纖維素氨基甲酸酯生產工藝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研究機構包括天津工業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大學等。

相關焦點

  • > 粘膠纖維的優缺點
    從中提取自然纖維,在把這些自然纖維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最後就製成了粘膠纖維。粘膠是普通化纖中吸溼最強的,染色性很好,穿著舒適感好,粘膠彈性差,溼態下的強度,耐磨性很差,所以粘膠不耐水洗,尺寸穩定性差。比重大,織物重,耐鹼不耐酸。 粘膠纖維包括:莫代爾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人造毛 。
  • 銀鷹化纖成功研發相變儲能粘膠纖維
    近日,山東銀鷹化纖有限公司同青島大學合作成功研發生產出一種新型「智能」纖維——相變儲能粘膠纖維,在產品品種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並全面推向市場,成為目前國內僅有的幾家能夠生產該產品的企業之一。   相變儲能粘膠纖維俗稱空調纖維,是採用目前最先進的微膠囊技術開發的具有蓄熱、放熱雙向溫度調節功能的高科技產品。
  • 什麼是化纖粘膠面料?
    什麼是化纖粘膠面料? 2017-11-28 11:42:46 來源:全球紡織網 化纖粘膠是什麼面料呢?在了解粘纖面料之前先要知道什麼是粘纖。
  • 什麼是錦綸粘膠纖維面料 錦綸粘膠纖維面料特點
    什麼是錦綸粘膠纖維面料 錦綸粘膠纖維面料特點 2019-05-10 10:31:05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錦綸粘膠纖維面料?
  • 浙江江蘇等省幾千家化工企業將被關停
    這次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和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西安、鹹陽等地)將首次被納入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2018年環保部需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有: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實施方案。隨著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2018年,化工企業將面臨大考驗!
  • 粘膠行業亟待解決原料瓶頸 可聯合採購木漿
    兩個百分數的巨大懸殊讓粘膠企業家繃緊神經。    2010年,南京化纖在建產能3萬噸粘膠短纖和0.5萬噸粘膠長絲生產線將於年內投入生產。    2010年1月,浙江越隆控股旗下的安徽舒美特化纖股份公司,年產6萬噸粘膠短纖維項目首期工程開車成功。    2009年底,江蘇阜寧澳洋二期10萬噸粘膠纖維生產線投產。
  • 什麼是粘膠纖維面料? 粘膠纖維有哪些特點?
    什麼是粘膠纖維面料? 粘膠纖維有哪些特點? 2019-08-20 17:15:58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粘膠纖維面料?
  • > 粘膠纖維的用途
    粘膠纖維的用途 2017-11-30 15:57:3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紗是一種原料以粘膠纖維加工而成的紗線,吸溼性能優越,同時,舒適感極強,所以用途非常廣泛,在很多領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 粘膠紗是什麼成份
    粘膠紗是什麼成份 2017-11-30 14:30:2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紗是什麼成份?
  •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 2016-09-06 17:10: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面料翻譯為VISCOSE,粘膠面料是由粘膠纖維紡織而成的。
  • 粘膠纖維如何而來?粘膠面料的優缺點解析
    粘膠面料是如今流行的環保面料, 在說面料之前,讓我們先來說說粘膠纖維。
  • 南京化纖:擬轉讓金羚地產70%股權
    中證網訊  南京化纖(600889)6月3日晚間發布重大資產出售預案,公司擬通過國有產權公開掛牌方式出售持有的金羚地產70%股權,並由交易對方以現金方式購買。經預估,金羚地產70%股權預估值約為8.39億元,增值率約為205.58%。公司股票將於6月4日復牌。
  • 竹炭粘膠纖維抗菌性能的研究
    竹炭粘膠纖維抗菌性能的研究 2012-03-14 10:10:21 來源:網上輕紡城 摘要:將竹炭粘膠纖維與醫用脫脂棉以一定比例混合作為試樣
  • 粘膠纖維的分類和各自的特點
    粘膠纖維的分類和各自的特點 2016-09-08 10:37: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纖維屬再生纖維素纖維。
  • 2018-2025年中國化纖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截至**,全球新一輪的科技競爭已經開始,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    六、2017年氨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七、2017年氨綸行業新產品開發和勞動生產率水平  第三節 粘膠纖維行業發展分析    一、2017年粘膠纖維行業總體分析    二、2017年粘膠纖維進出口分析    三、2017年粘膠纖維行業產量分析    四、2017年粘膠行業生產經營和盈利狀況
  •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英文是什麼?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英文是什麼? 2017-05-23 11:30:1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英文是什麼?
  • 什麼是粘膠纖維面料?具有哪些特性?
    什麼是粘膠纖維面料?具有哪些特性? 2016-05-30 15:52:35 來源:全球紡織網 粘膠纖維是什麼面料?
  • 差別化產品大放異彩,10家化纖企業新品發布會人氣旺
    在2017年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前兩日,依託纖維行業年度盛事——「盛虹·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17/2018年發布會」搭建的大舞臺,聖泉集團、凱賽生物、美景榮、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綠宇環保、仲興環保、保定天鵝、杜鍾新奧神氨綸、恆申集團和三房巷10家化纖企業,分別進行了新品發布會或發布秀,展示了各自的特色產品
  • 常用纖維名稱的縮寫詞
    1 化纖主要品種名稱  PTT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纖維 彈性滌綸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 聚酯纖維(亦有用PES表示)  PBT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纖維  PA 聚醯胺纖維 錦綸(尼龍)  PAN 聚丙烯腈纖維 腈綸人造毛  PE 聚乙烯纖維 乙綸  PVA 聚乙烯醇纖維 維綸(亦有用PVAL表示)  PP 聚丙烯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