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2021-01-20 騰訊網

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

國家衛健委:

1月3日新增確診病例33例 其中本土病例13例

1月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陝西6例,上海4例,四川3例,廣東2例,天津1例,山西1例,內蒙古1例,遼寧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13例(遼寧6例,河北4例,北京2例,黑龍江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北京:

·1月3日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

1月3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經流行病學調查,上述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已在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無密切接觸者;已對其居住等場所進行消毒,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

·對即將滿14天的封控區域實施第4次核酸檢測

1月4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1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據介紹,截至1月4日14時,基本完成重點商圈及周邊社區(村)42.38萬人的核酸篩查,已出結果41.5萬人,全部為陰性。對即將滿14天的封控區域實施第4次核酸檢測。

·暫停通達中、高風險地區的道路客運班線和旅遊包車業務

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1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交通委發言人介紹出租汽車和(含網約車)道路客運行業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出租汽車不得出京至中高風險地區運營,網約車平臺公司採取技術手段,禁止網約車出京至中高風險地區運營;各道路客運企業、客運場站及時關注全國各地疫情防控等級變化情況,及時暫停通達中、高風險地區的道路客運班線和旅遊包車業務;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客車,禁止在中高風險地區停車和上下旅客等。

瀋陽:

·1月4日0時至12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為全員核酸篩查時發現

1月4日0時至12時,瀋陽市報告1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袁某,女,31歲,現住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三洞橋街道安民社區。1月1日晚在社區組織的全員核酸檢測(10混1)篩查時,結果為陽性,經瀋陽市疾控中心再次採樣進行實驗室檢測覆核,結果仍為陽性。目前已轉入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斷治療。經省級醫療專家組會診,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這3個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經瀋陽市新冠疫情防控專家組研判論證,並報請省疫情防控總指揮部同意,現將瀋陽市皇姑區明廉街道華銳塔灣欣城2期、皇姑區明廉街道明廉小區、皇姑區華山街道鯤鵬小區2期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其他地區風險等級不變。

·這些地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根據瀋陽市衛生健康委通知,1月4日起,對鐵西區、皇姑區、于洪區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對遼中區、新民市(含胡臺鎮)、法庫縣、康平縣城市街道、社區登記人口開展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3日內檢測完畢。

大連:

·1月4日0時至12時新增1例確診病例

1月4日0時至12時,大連市新增1例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病例已轉運至省集中救治大連中心隔離治療,正在對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全力排查並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確診病例何某:女,50歲,地址:金普新區光中街道勝利西小區,金普新區福佳新天地4號樓保潔員。2021年1月3日,在對封閉管控圈內居家隔離人員進一步深入排查中,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即轉入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隔離治療,1月4日經臨床診斷為確診病例(普通型)。

·對居家隔離人員實施「14+7」管控並進行4次核酸檢測 擅自外出者重新計算隔離時間

1月4日下午,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四次新聞發布會,大連市總指揮部根據近期疫情呈現的新特點,經分析研判,下達了實行「14+7」居家隔離管控的指令。居家隔離起始時間應從進入居家隔離狀態,即從落實「人不出戶」管控之日起算,實施「14+7」管控措施,期間做4次核酸檢測(第1、7、13、20天),均呈現陰性才能解除居家隔離。如在居家隔離期內人員擅自外出的,一經發現,該戶所有居家隔離人員將被送至隔離酒店實施集中隔離,並重新計算「14+7」隔離時間,集中隔離產生的費用自理;同時,該戶所在單元的全體住戶都將因為可能感染病毒而全部居家隔離「14+7」天。

河北:

·這四地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科學劃分、精準防控等工作要求,自2021年1月4日起,將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劉家佐村、邢臺市南宮市天地名城小區、邢臺市南宮市天一合院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全省其他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1月3日石家莊市藁城區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1月3日0—24時,石家莊市藁城區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點擊詳細閱讀查看行程軌跡。

·這些人請立即進行核酸檢測

凡2020年12月10日以來,去過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及其鎮所屬村或與增村鎮居民有過接觸的人員,請儘快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告,並在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情況下,立即進行核酸檢測。對隱瞞不報或不配合詢問登記的,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如非必要,近期請不要前往上述地區。如必須前往,請務必提前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報備,並做好個人防護;返回後積極配合屬地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如果發現身邊有與上述三類相關人員,請及時向社區(村)或所在縣(市、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1月3日南宮市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

1月3日0—24時,南宮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例。目前,對所有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採取隔離醫學觀察,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有序進行。點擊詳細閱讀查看行程軌跡,提醒在相同時間、地點有共同活動軌跡或近期接觸過相關地區相關人員的市民,第一時間向居住地鄉鎮、街道報告,配合做好防控管理和核酸檢測。

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春節臨近,人們出行需要注意些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張伯禮: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避免交叉感染$$$$相晨―幸子的視頻原聲

1

張伯禮:

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

在17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口中醫藥產教融合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對相關問題一一解答。

張伯禮院士認為,近期我國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病例,但一旦發現就能夠很快控制,很少傳到三代,證明我國對於疫情防控的經驗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張伯禮院士提醒,進入寒冷冬季,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底仍屬高危時段,仍需高度警惕和預防。對此,張伯禮院士也從三個方面給出了建議。

第一,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例如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以前的經驗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很好防控作用的,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情況就會大大改善,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慎終如始。

第二,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第三,醫療衛生部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能掉以輕心。發熱門診也好,隔離病房也好,各種的人和物的準備,依然不能懈怠,一旦發現個別零星散發病例,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毒阻斷,不讓病毒發展。

張伯禮院士表示,今年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疫情,大家儘管放心,過一個祥和的、快樂的春節,這個一定能夠達到 。

2

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針對「新冠病毒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吳尊友表示,「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目前在我國一般由進口物品引起,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物品汙染比較嚴重;

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比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

接觸汙染物品沒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吳尊友提示,接觸到可能汙染的物品時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是可以防止感染的。

3

疾控專家曾光:

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

從疫情暴發到現在為止是第一階段,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人類與病毒作鬥爭;

第二階段馬上開始,全球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終點是全球獲得普遍的免疫狀態。

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的時間還要長,可能1-2年,甚至更長。

北京發布3條提醒

一、不要出境旅遊

不要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20日下午,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介紹,元旦和春節假期將至,廣大市民朋友如無十分必要,不建議出境旅行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中高風險地區來京就診者,在就診時請主動告知醫生居住地情況及接觸史,便於及時排查。

二、「口罩」一詞出現近20次

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從事冷鏈、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三、市民應隨身攜帶口罩

4種情況要戴口罩

劉曉峰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

前往醫院就診人員、陪護探視人員、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或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

在與他人1米內近距離接觸、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電梯必須佩戴口罩;

年老及體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四、境外回國人員

嚴格執行21天醫學觀察

劉曉峰介紹,境外回國人員,回國時要認真了解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核酸、抗體檢測要求,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檢測,儘量選擇直航,避免中途轉機帶來的感染風險,旅途中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入境時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配合健康檢疫,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認真遵守各項防控要求,出現任何身體異常,均要及時報告,按要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減少傳染病傳播風險。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是新出現的課題!春節還能不能回家?張伯禮:希望安排提前放假
    12月19日,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對鍾南山院士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研判不可姑妄聽之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近期鍾南山院士又作出新的預判——新冠病毒不但會「人傳人」,還會「環境傳人」,對鍾南山院士的這個研判人們應該引起重視,且不可姑妄聽之。 我國一些地方相繼出現散發病例,有的患者與感染者根本沒有接觸,結果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不是「環境傳人」在作祟?謎底有待於醫學專家們進一步揭開。對於防止新冠病毒人際傳播,我國所做的工作和採取的措施世界有目共睹。
  • 鍾南山敲響警鐘: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了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本次學術研討會中,鍾南山提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環境傳人」方面諸多問題急需出現答案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
  • 鍾南山提出: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
  • 鍾南山: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
  • 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現在我們八九百人在這裡開會,應該說是身處和平環境,很不容易!」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話風一轉,提出一個新課題:「環境傳人」,這是一個大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 專家建議:春節可以不回的暫時不回!多地現疫情,這個詞發布會上被...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已對其同航班及同乘車的密切接觸者39人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目前無異常報告。 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針對「新冠病毒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吳尊友表示,「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 鍾南山院士提出新課題:研究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廣州日報訊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鍾院士是在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上作上述提議的。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是新課題
    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研討會並提出一個新課題: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他說,「這是一個新問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研究預防措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2月19日電(中青網·中青報記者 林潔)「(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月20日,鍾南山曾以連線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央視「新聞1+1」節目中,明確提出「病毒肯定人傳人」的論斷。
  • 春節到底回不回家?疾控專家: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針對「新冠病毒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吳尊友表示,「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如果再進一步的發展,這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曾光說。張伯禮: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緊急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一個專題研討會上發言稱,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丨北京新增1例確診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一個專題研討會上發言稱,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警惕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