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環球網12月19日)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資深傳染病醫學專家,在傳染流行病研究方面功績卓著,武漢發生疫情後,鍾南山院士忘我工作,對阻止疫情立下汗馬功勞。近期鍾南山院士又作出新的預判——新冠病毒不但會「人傳人」,還會「環境傳人」,對鍾南山院士的這個研判人們應該引起重視,且不可姑妄聽之。
我國一些地方相繼出現散發病例,有的患者與感染者根本沒有接觸,結果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不是「環境傳人」在作祟?謎底有待於醫學專家們進一步揭開。對於防止新冠病毒人際傳播,我國所做的工作和採取的措施世界有目共睹。正是我們措施得力,行之有效,才防止和避免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在防止和阻斷新冠病毒人際傳播方面,黨中央措施英明,醫學專家功不可沒。
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什麼樣的環境下會傳染新冠病毒,如何進行阻止?需要醫學專家進一步探討。然而,在目前沒有準確數據支撐的前提下,防止和避免新冠病毒人際傳播仍是必要措施之一。前不久醫學專家張文宏教授針對散發病例相繼出現的情況,號召和提倡人們過春節「不要回家」,這個建議雖然有些不近人情,有悖常理,但是在生命和疫情的天平上,還是要體現「生命大於天」人本理念。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0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6546824例,累計死亡病例1690155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639645例,新增死亡病例10966例。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這篇大文章,嚴格把關,慎終如始;另一方面,減少人員聚集仍是必要的防疫手段,在沒有弄清楚如何「環境傳人」的情形下,「按兵不動」是一種必要的「戰疫姿勢」,也是每個人非常時期的應有社會遵循。
我們應該尊重鍾南山院士的這種研判,而不是漠然置之。在疫情防控這個問題上多聽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對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會大有幫助。姑妄聽之,於事無補;認真聽取,才能防患於未然。(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